期刊文献+
共找到62,1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GIS of Flood Zones in the Municipality of Ouagadougou in Burkina Faso
1
作者 Halidou Kafando Blaise Ouedraogo +3 位作者 Vincent Nduka Ojeh Andreas Rienow Aliou Gadiaga Ibrahim Elh Maman Garba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24年第1期32-43,共12页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creation of an informative Web GIS aimed at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flooding in the municipality of Ouagadougou, in Burkina Faso, a region that is highl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Burk... This document describes the creation of an informative Web GIS aimed at mitigating the impacts of flooding in the municipality of Ouagadougou, in Burkina Faso, a region that is highly sensitive to climate change. Burkina Faso, which is undergoing rapid urbanization, faces major natural threats, particularly flooding, as demonstrated by the severe floods of 2009 that caused loss of life, injury, structural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es in Ouagadougou.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velop a web map highlighting the municipality’s flood-prone areas, with a view to informing and raising awareness of flood risk reduction. Using the Leaflet JavaScript mapping library, the study uses HTML, CSS and JavaScript to implement web mapping technology. Data on Ouagadougou’s flood zones is generated by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 combining Saaty’s AHP method and GIS in QGIS, integrating seven (7) parameters including hydrography, altitude, slope, rainfall, soil types, land use and soil moisture index. QGIS processes and maps the themes, PostgreSQL with PostGIS serves as the DBMS and GeoServer functions as the map server. The Web GIS platform allows users to visualize the different flood risks, from very low to very high, or the high-risk areas specific to Ouagadougou. The AHP calculations classify the municipality into five flood vulnerability zones: very low (24.48%), low (27.93%), medium (23.01%), high (17.11%) and very high (7.47%).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requires communication and awareness-raising. This online mapping application serves as a tool for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nd flood prevention in Ouagadougou, helping to mitigate flood-related natural disa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gis Flood Mapping Leaflet JavaScript Mapping Library Analysis Hierarchical Processes (AHP)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Ouagadougou Municipality
下载PDF
Web-based GIS System for Real-time Field Data Collection Using Personal Mobile Phone 被引量:2
2
作者 Ko Ko Lwin Yuji Murayama 《Journ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2011年第4期382-389,共8页
Recently,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al devices in field data collection is increasing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cellular phones due to emergence of embedded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and Wi-Fi Internet access. Accura... Recently, use of mobile communicational devices in field data collection is increasing such as smart phones and cellular phones due to emergence of embedded Global Position System GPS and Wi-Fi Internet access. Accurate timely and handy field data collection is required for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emergency quick responses. In this article, we introduce web-based GIS system to collect the field data by personal mobile phone through Post Office Protocol POP3 mail server.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demonstrate real-time field data collection method to the students using their mobile phone to collect field data by timely and handy manners, either individual or group survey in local or global scal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based gis System REAL-TIME Field Data Collection PERSONAL Mobile PHONE POP3 MAIL Server
下载PDF
Feasibility Study of a National Web-Based GIS Application to Assess the Risk of Pesticide Drift in the U.S.
3
作者 Faye Anderson Najla N. J. Al-Thani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15年第7期20-24,共5页
Agricultural pollution is a major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the world. Biotic and abiotic farming byproducts adversely affect the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While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are the primar... Agricultural pollution is a major issue in the United States (U.S.) and the world. Biotic and abiotic farming byproducts adversely affect the ecosystem and human health. While pesticides and fertilizers are the primary sources of agricultural pollution, organic agriculture can help remedi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n humans and the ecosystem. However, many factors like chemical drift can limit this advantage. This paper presents a feasibility study of a web-based (Geograf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pplication which can model and predict the areas affected by agricultural chemicals drift. Other applications exist with limited assumptions that make their outcomes far from reality. A root definition and a rich picture are developed as well as a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SWOT) analysis. Because of the huge geographical context, data requirements and analyses requirements are expected to be massive. Nonetheless, despite the expected challeng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application outweigh the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 of Chemical DRIFT Organic FARMING Conventional FARMING Agricultural Pollution U.S. gis web-based APPLICATION SWOT Root Definition Rich Picture
下载PDF
Design of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Building Web-based GIS Systems 被引量:4
4
作者 SHA Zongyao XIE Yichun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10年第1期8-15,共8页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SOA-SDI) in the context of a large number of available spatial data sources that are physically sitting at different places, and d...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SOA-SDI) in the context of a large number of available spatial data sources that are physically sitting at different places, and develop web-based GIS systems based on SOA-SDI, allowing client applications to pull in, analyze and present spatial data from those available spatial data sources.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logically includes 4 layers or components; they are layer of multiple data provider services, layer of data in-tegration, layer of backend services, and front-e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GUI) for spatial data present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4-layered SOA-SDI framework, WebGIS applications can be quickly deployed, which proves that SOA-SDI has the potential to reduce the inpu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horten the development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web-based gis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ftware
原文传递
浅谈GIS技术在避难场所选址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舒 杨振华 +1 位作者 田茗瑜 王琨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选址领域的优势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操场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备选点,应用LA模型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紧急避难场所... 随着GIS技术的不断发展,GIS技术在选址领域的优势日益显著,目前已成为该领域研究使用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以包头市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操场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备选点,应用LA模型理论,运用GIS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紧急避难场所配置模型,讨论其作为紧急避难场所的选址情况,并进行数量优化。最终从102个备选点中确定55个点作为紧急避难场所选址点。本研究可为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的紧急避难场所区位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空间分析 公共设施区位配置模型(LA模型) 包头市中心城区 紧急避难场
下载PDF
基于BIM+GIS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平台研究
6
作者 沈国焱 周栓科 +3 位作者 尹光明 刘武 吕若丹 张茜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期46-49,共4页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专业多、数据资料类型多、基础信息结构化程度低,要实现公路全周期、多要素的数字化建设,必然会面临海量数据的融合、处理、维护等,传统信息化系统构架或者人工管理方式,无法完成相关工作,导致公路工程数据全周期... 公路工程建设周期长、专业多、数据资料类型多、基础信息结构化程度低,要实现公路全周期、多要素的数字化建设,必然会面临海量数据的融合、处理、维护等,传统信息化系统构架或者人工管理方式,无法完成相关工作,导致公路工程数据全周期流转与共享不畅,海量数据集成与管理困难。传统业务数字化建设系统性差,现有系统多基于某具体业务或工点,导致业务数据兼容性、标准性、统一性难以支撑全生命周期的传递与应用。本文提出基于BIM+GIS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基础平台,在解决上述痛点的同时,旨在实现道路全要素、全周期、全业务、数字化管理应用基础数据支撑。作为基础底座,为建管、养护和营运等业务系统提供标准化的道路要素数据、应用接口以及道路设施设备的2D/3D模型和高精度地图等可视化服务和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工程 BIM+gis 基础数据 全生命周期
下载PDF
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的应力强度仿真分析
7
作者 付威 蒋晓东 +1 位作者 彭澎 王闯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8,共7页
气体绝缘封闭开关(GIS)是广泛使用的电力设备,对现有GIS设备进行扩建是提高变电站输送能力的迫切需求。在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承载着原设备及新设备之间的机械与电气连接,连接母线的稳定性是GIS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文中设计了一种... 气体绝缘封闭开关(GIS)是广泛使用的电力设备,对现有GIS设备进行扩建是提高变电站输送能力的迫切需求。在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承载着原设备及新设备之间的机械与电气连接,连接母线的稳定性是GIS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文中设计了一种同水平位置布置的连接母线,并对母线在短路电流作用下的应力进行仿真分析。建立有限元模型,施加峰值为125 kA的短路电流负载,得到了150 ms内的应力时程曲线。结果表明母线各零件应力基本随时间呈先增大再减小趋势,应力最大值约在12~20 ms出现,螺栓处应力最大值显著大于导线处。母线两侧的盆式绝缘子主要受力点为三相导线镶嵌处,同时盆式绝缘子在短路电流最大相位置所受力矩最大。文中研究结果可对GIS扩建过程中连接母线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母线 盆式绝缘子 有限元仿真
下载PDF
基于FME技术实现CAD与GIS数据共享的研究
8
作者 谢亮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为了促进CAD与GIS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FME技术进行数据转换的方法。首先,通过CAD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随后,详细探讨了分层设色、要素符号与编码标准设计,为数据转换提供了标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GIS数据库... 为了促进CAD与GIS数据的高效共享与应用,本文介绍了利用FME技术进行数据转换的方法。首先,通过CAD数据预处理确保数据质量;随后,详细探讨了分层设色、要素符号与编码标准设计,为数据转换提供了标准依据。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GIS数据库,并通过语义映射技术实现了CAD与GIS数据的共享。最后,对共享数据进行了质量检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FME技术可以有效实现CAD与GIS数据共享,为地理信息数据的集成与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技术 CAD gis 数据 共享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和GIS的雪崩灾害危险性评估
9
作者 朱留魁 刘健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25-28,共4页
采用组合赋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雪崩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全面评估。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确定影响雪崩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采用AHP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综合权重,以反映各因... 采用组合赋权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雪崩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全面评估。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确定影响雪崩灾害发生的关键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条件、以及其他相关因素;采用AHP和熵权法进行组合赋权确定综合权重,以反映各因素对雪崩灾害的不同影响程度;此外,利用GIS技术对综合权重进行空间分析和可视化表达,构建雪崩灾害危险性分布图。综合运用组合赋权和GIS技术,对禾木乡道X852线的雪崩灾害危险性进行有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熵权法 组合赋权 gis 雪害评估
下载PDF
基于国产化GIS的深圳市CIM地下空间平台研究及探索
10
作者 周丹 张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文章围绕城市建设、运行和应急管理中的地下空间资源底数不清、隐蔽性强、可知不可见等难点和痛点,开展了地下空间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空间表达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用于支撑信创环境下地下空间复杂场景的应用。在应用探索中,采用... 文章围绕城市建设、运行和应急管理中的地下空间资源底数不清、隐蔽性强、可知不可见等难点和痛点,开展了地下空间多源异构数据管理、复杂数据空间表达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用于支撑信创环境下地下空间复杂场景的应用。在应用探索中,采用了具有跨平台GIS内核的国产化Map GIS平台软件,构建了覆盖多端、安全可信的CIM地下空间平台框架,推进了深圳市地下“透明化”管理,提升了地下空间风险防控能力,为超大型城市的地下空间资产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安全等方面提供应用案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平台 CIM gis 国产化
下载PDF
BIM+GIS技术在来宾西高速中应用探索
11
作者 杨朝栋 梁承斌 +1 位作者 蒋志强 彭林峰 《价值工程》 2025年第1期43-45,共3页
BIM+GIS融合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三维可视化的环境,帮助工程项目进行路线选择、地形分析、生产调度和协同,具有非常显著的时间和成本优势。本文针对来宾西高速公路在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探索了BIM+GIS的关键技... BIM+GIS融合技术可以将地理信息与建筑信息模型结合起来形成三维可视化的环境,帮助工程项目进行路线选择、地形分析、生产调度和协同,具有非常显著的时间和成本优势。本文针对来宾西高速公路在建设中的应用场景,探索了BIM+GIS的关键技术应用,以期为同类工程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gis 公路工程 红线分析 实时量测 720全景 路基土石方收方
下载PDF
基于GIS的河南省洛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评价
12
作者 何海洋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洛宁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加之近年来极端强降雨频发,滑坡灾害增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洛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可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获取研究区域高程、坡度、... 洛宁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山地丘陵区,地质构造复杂,加之近年来极端强降雨频发,滑坡灾害增多,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做好洛宁县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可为科学防灾减灾提供数据支撑。基于ArcGIS空间分析获取研究区域高程、坡度、坡向、岩组、降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共7个指标因子,采用信息量模型对研究区进行栅格叠加后,利用自然断点法将研究区信息量值划分为极低、低、中、高易发区,结果表明:滑坡主要分布在高程500~<750 m、坡度0°~<20°的区域,且绝大部分滑坡所处的地貌为起伏山地;高易发区面积为627.95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7.23%;评价模型精度经ROC曲线检验,AUC值为0.8034,说明基于GIS建立的信息量模型对洛宁县滑坡易发性评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灾害 易发性评价 gis 信息量模型 洛宁县
下载PDF
电力变压器和GIS设备安装调试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李德润 牛子孺 +1 位作者 代馨田 李志戈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1期254-256,共3页
在电力系统构建及运维体系中,变压器及其相关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环节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环节的精确执行对于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任何微小的偏差或疏忽均可能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 在电力系统构建及运维体系中,变压器及其相关装置的安装与调试环节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该环节的精确执行对于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运行具有决定性影响。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任何微小的偏差或疏忽均可能对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既定的安装程序和技术规范,确保各步骤的精确性。同时,为确保装置在投入运行后能够持续稳定、可靠地工作,必须满足电力系统相关的工作规范和安装规程。本文对变压器及GIS设备的安装、调试等技术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目的在于通过细致的研究与分析,揭示其技术关键点与难点,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本研究不仅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而且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维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变压器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 安装与调试
下载PDF
应用GIS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森林火灾风险区划——以湖南省宁远县为例
14
作者 陈国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151,共9页
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 应用ArcGIS的模糊逻辑和层次分析法,对湖南省宁远县的森林火灾风险进行评估和火险区划研究,参与评估的火险因子包括环境、人类活动和地形因子。研究结果表明:温度、降水、海拔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对研究区域林火风险的影响最为显著;宁远县47.6%的区域被确定为四级及以上火险等级,主要分布于该县中部的大部分地区,该县火险情况严峻;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预测精度达82.7%。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森林火灾风险预测中展现出较好的效果,可作为林火预测和火险制图的重要工具,编制的森林火灾风险图为宁远县的林火管理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火险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多准则决策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基于GIS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监测预警平台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长青 杨清源 +5 位作者 种自强 尤天宸 马鹏飞 李先兴 宋晓杰 卢天壮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号召,针对煤矿GIS“一张图”中巷道路径不能实现精确计算,矿压数据不能实现高效甄别、有效提取的问题,以及矿压预警需要实现在线推演、可视化展示的需求,提出建立基于GIS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监测预警... 为响应国家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号召,针对煤矿GIS“一张图”中巷道路径不能实现精确计算,矿压数据不能实现高效甄别、有效提取的问题,以及矿压预警需要实现在线推演、可视化展示的需求,提出建立基于GIS与大数据分析的矿压监测预警平台。采用GIS“一张图”、巷道结点-路径拓扑算法、多源异构监测数据处理技术、矿压大数据分析技术,搭建成能够实现矿井下复杂情况切实反映、矿压监测数据有效提取、采掘风险在线预测、可视化程度高的矿压监测预警平台。通过在李雅庄矿的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可有效提升煤矿的矿压风险监测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大数据分析 监测预警平台 在线推演 可视化展示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GIS开发类课程群建设探索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飞 张素金 +4 位作者 王鑫瑞 张一扬 夏既胜 刘蕊 曾洪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7期7-9,13,共4页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课程体系相对混乱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要进行教学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可以按照“课程+专业+学科”及“教学+竞赛+科研”的总体思路,推动GIS专业开... 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与科研相对分离、课程体系相对混乱的问题,本研究提出要进行教学目标改革,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学模式创新改革可以按照“课程+专业+学科”及“教学+竞赛+科研”的总体思路,推动GIS专业开发类课程的全面优化与整合;探索课程体系建设,构建GIS开发类课程群的“四类一体”课程体系。实践表明,GIS开发类课程群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科研创新能力,形成了具有良性循环特征的GIS开发类课程教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gis开发 课程群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田墒情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成静 张惠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0-223,共4页
以农田土壤墒情监测过程和数据分析与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和数据分析过程模型,对当前农田土壤墒情监测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GIS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农田墒情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土壤墒情... 以农田土壤墒情监测过程和数据分析与管理过程为研究对象,建立农田土壤墒情监测和数据分析过程模型,对当前农田土壤墒情监测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并结合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和GIS地理信息技术构建农田墒情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土壤墒情数据采集、分析处理及管理输出。农田墒情管理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时快速对农田土壤含水量进行监测,同时能够对土壤水分含量数据动态变化过程进行管理,便于土壤水分含量变化趋势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墒情 gis 实时采集 无线网络传输
下载PDF
恒压下GIS固体绝缘界面气隙缺陷放电严重程度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唐志国 李阳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8,77,共8页
为了研究GIS绝缘子界面气隙缺陷的放电发展过程,文中设计了空洞气隙缺陷模型,搭建了一套GIS气隙缺陷放电长期测试平台。基于缺陷模型的击穿电压对带有缺陷的试品施加90%Ub、60%Ub、30%Ub的交流恒压,使用UHF检测系统采集放电数据直至试... 为了研究GIS绝缘子界面气隙缺陷的放电发展过程,文中设计了空洞气隙缺陷模型,搭建了一套GIS气隙缺陷放电长期测试平台。基于缺陷模型的击穿电压对带有缺陷的试品施加90%Ub、60%Ub、30%Ub的交流恒压,使用UHF检测系统采集放电数据直至试品击穿。提取放电次数、放电幅值、放电时间间隔分析放电状态特征,发现GIS气隙缺陷放电发展过程存在两个阶段,前期放电幅值缓慢增大,放电脉冲逐渐稀疏,放电发展较为平稳;后期放电幅值急剧减小,放电脉冲密集,放电发展剧烈,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及BP神经网络建立了气隙缺陷局放发展阶段的划分规则。研究表明,放电次数、放电幅值、放电时间间隔3种统计参量呈现阶段式单调性的趋势,可以用3种统计参量前向差分绝对值作为特征参量来评估GIS气隙放电严重程度;对GIS恒压试验进行聚类分析将放电过程划分为平稳劣化阶段和加速劣化阶段,随着外施电压水平的降低,平稳劣化阶段被压缩,加速劣化阶段占比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绝缘子 气隙放电 恒压法 状态划分 评估
下载PDF
基于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及可达性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刚 郭磊善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1-197,共7页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 为了提高公交换乘效率、优化公交系统,基于GIS软件构建公交换乘网络,运用该网络对换乘可达性进行了测度和分析.结合Space-P模型和网络分析法,以拉萨市城关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公交线路路径、站点、交叉口等基本信息构建同站换乘子网络.结合公交站点服务范围、步行通道路径、交叉口等信息构建异站换乘子网络.二者协同实现了基于ArcGIS的公交换乘网络构建,并依据该网络对公交线路的乘客在车时间和换乘系数进行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构建的换乘网络能够对乘客在车时间进行良好的测度,乘客在车时间最大值为68.68 min,最小值为2.00 min,乘客换乘在车时间平均值为29.90 min.该换乘网络能够对换乘系数进行良好的测度,得到有效换乘线路90 300条,换乘系数最大为4条(线路为62条),最小为0条(线路为1 354条).采用可达性度量模型,可实现对公交站点时间可达性和换乘可达性的良好测度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交通 公交网络 换乘网络 gis 可达性 Space-P模型 网络分析法
下载PDF
SF_(6)/N_(2)介质条件下GIS隔离开关操作动态击穿特性研究及其操作过电压的计算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细秀 李园芳 +4 位作者 杨馨 吴士普 邱进 侯慧 王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42-1751,I0095,I0096-I0098,共14页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SF_(6)/N_(2)混合气体仍是替代纯SF_(6)气体最有效的方案。为给SF_(6)/N_(2)混合气体作为介质的电气设备绝缘配合提供参考,该文针对SF_(6)/N_(2)混合气体不同混合比和不同气压条件下的隔离开关操作过电压开展了研究...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SF_(6)/N_(2)混合气体仍是替代纯SF_(6)气体最有效的方案。为给SF_(6)/N_(2)混合气体作为介质的电气设备绝缘配合提供参考,该文针对SF_(6)/N_(2)混合气体不同混合比和不同气压条件下的隔离开关操作过电压开展了研究。SF_(6)/N_(2)混合气体的击穿特性是过电压计算的基础。研究表明:SF_(6)/N_(2)混合气体临界击穿电压与其气体密度分布呈线性关系。为此,该文建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采用场计算的方法分析SF_(6)/N_(2)混合气体在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的动态击穿特性。同时为模拟隔离开关的动态操作过程,采用了动网格划分技术。随后对不同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击穿电压进行了数据拟合工作,并采用拟合优度和显著性检验对拟合函数进行评价,最终采用二次多项式函数进行了拟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利用混合气体动态击穿特性和重燃判据建立了SF_(6)/N_(2)混合气体放电模型,并根据混合气体动态击穿特性解决了混合气体单次放电模型中上升时间常数的计算问题。最后以典型的550kVGIS间隔回路为例对SF_(6)/N_(2)混合气体介质气体绝缘变电站(gas insulated substation,GIS)隔离开关操作过电压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绝缘强度相同的SF_(6)/N_(2)混合气体与纯SF_(6)在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重复击穿产生的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VFTO)波形及幅值相似且击穿次数相同;0.6MPa气室压强条件下,SF_(6)/N_(2)混合气体中SF_(6)体积占比从20%增加至40%时,隔离开关击穿次数及开关过程中VFTO_(SF6)/N_(2)全过程持续时间均可减少50%左右;30%SF_(6)体积占比条件下,气室压强从0.6MPa增加到0.8MPa时,隔离开关击穿次数减少一半、开关过程中VFTO_(SF6)/N_(2)全过程持续时间缩短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隔离开关 SF_(6)/N_(2)混合气体 动态击穿特性 VFTO_(SF6)/N_(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