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律社会学的定位问题:Max Weber与Hans Kelsen的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林端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4,共12页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1864-1920)与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Hans Kelsen,1881-1973)对"法律社会学"(Rechtssoziologie,sociology of law)的定位存在异同。他们一个从社会学家的立场,一个从法学家的立场,探讨了"法律...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 Weber,1864-1920)与奥地利法学家凯尔森(Hans Kelsen,1881-1973)对"法律社会学"(Rechtssoziologie,sociology of law)的定位存在异同。他们一个从社会学家的立场,一个从法学家的立场,探讨了"法律社会学"在19世纪末叶跟着社会学(Soziologie)一起诞生的时候,究竟应该如何对这新兴的学问加以定位的问题。他们两位都是法学家出身,同样受到当时哲学思潮新康德主义(Neukantianismus)的影响,主张划分"实然"(Sein)与"应然"(Sollen),也同样对促进德语世界法律社会学的诞生有积极贡献的"自由法学派"(Freirechtle-hre)与奥地利法律社会学家艾利希(Eugen Ehrlich,1862-1922)提出了批评意见,但是他们对于"法律社会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却还是有不完全相同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Max weber) 凯尔森(Hans Kelsen) 法律社会学 纯粹法学派 自由法学派 法律与国家
下载PDF
环渤海地区海域承载力测度与时空分异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孙才志 于广华 +2 位作者 王泽宇 刘锴 刘桂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3-521,共9页
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通过D-S证据合成理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应用信息扩散技术确定小样本情况下样本指标值在指标评价域上的信息分配,进而确定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环渤海17个沿海城... 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通过D-S证据合成理论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确定综合权重,应用信息扩散技术确定小样本情况下样本指标值在指标评价域上的信息分配,进而确定隶属度,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环渤海17个沿海城市的海域承载力进行评价,并运用自然断裂法进行空间表达。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海域承载力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各地海域承载力不断提高,但级别特征值都在1.8-4.0之间,整体水平不高;区域空间分异明显,空间峰值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承载力 韦伯-费希纳定律 D-s证据合成理论 信息扩散技术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环渤海沿海地区土地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50
3
作者 于广华 孙才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4860-4870,共11页
沿海地区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沿海地区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沿海地区土地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评价中的不足,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主客观综合权重的计算,运用可变... 沿海地区是中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近年来沿海地区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研究沿海地区土地承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评价中的不足,采用韦伯-费希纳定律确定指标评价标准;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主客观综合权重的计算,运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及模型对土地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环渤海沿海地区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1年,环渤海地区土地承载力整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但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天津、唐山、大连、盘锦、青岛、烟台、东营、威海土地承载力相对较高,锦州、营口、秦皇岛、滨州、潍坊、日照属于中等水平,沧州、丹东、葫芦岛四市土地承载力相对较低。可变模糊评价模型应用于土地承载力评价,计算简便,可操作性强,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 韦伯-费希纳定律 可变模糊评价 D-s证据合成理论
下载PDF
马克斯·韦伯法社会学方法论探源 被引量:3
4
作者 蒋传光 杨文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6-150,共5页
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的法社会学方法论的考察,发现韦伯独特的方法论不是来自社会学,而是与韦伯的法学教育背景密切关联。从韦伯方法论的两大基本视角(历史的视角和社会的视角)和韦伯方法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理想类型、意义解释和因果分析... 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的法社会学方法论的考察,发现韦伯独特的方法论不是来自社会学,而是与韦伯的法学教育背景密切关联。从韦伯方法论的两大基本视角(历史的视角和社会的视角)和韦伯方法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理想类型、意义解释和因果分析)可论证说明韦伯方法论的形成得益于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和法律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法社会方法论 理想类型 因果关系
下载PDF
旅游活动对鸡公山自然保护区视觉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建华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5-218,228,共5页
以鸡公山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获得评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利用韦伯-费希纳定律改进后的评价模型得到综合评分,针对开展旅游活动后保护区视觉环境受到的消极影响进行了研究评价。
关键词 鸡公山 旅游活动 层次分析法 韦伯-费希纳定律
下载PDF
人对结构比例的视觉感知差异阈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佳茜 余隋怀 +1 位作者 杨刚俊 张栖铭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5-769,共5页
为实现在机械产品模型设计中的无视觉差别的比例调整,进行了基于韦伯定律的视觉认知实验,测量人对几何形态比例辨认的差异阈。通过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对结构件视觉认知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比例知觉差异阈有显著影响的控制... 为实现在机械产品模型设计中的无视觉差别的比例调整,进行了基于韦伯定律的视觉认知实验,测量人对几何形态比例辨认的差异阈。通过ANOVA(analysis of variance)对结构件视觉认知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对比例知觉差异阈有显著影响的控制变量。根据实验数据和回归分析,建立了比例知觉差异阈的韦伯系数计算公式,并通过某型油罐车模型的设计、制造过程,验证了该公式及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机结构设计 比例知觉差异阈 韦伯定律 方差分析 极限测量法
下载PDF
电子通信领域改进背光模组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博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1,15,共4页
为了改进LCD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不均匀现象,从韦伯定律的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以人眼观察效果作为考量基准的韦伯分数和分辨率的设计方法,从改进背光模组结构后的比较结果来看LCD的质量有了提高。应用改进设计结构在直下式背光源trace... 为了改进LCD的背光模组的背光源不均匀现象,从韦伯定律的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以人眼观察效果作为考量基准的韦伯分数和分辨率的设计方法,从改进背光模组结构后的比较结果来看LCD的质量有了提高。应用改进设计结构在直下式背光源tracepro模型仿真分析得到了在光线数量40 000,分辨率0.5 mm下的与人眼观察结果预期需要的成果,实现了对背光源不均匀现象的改进。这一研究对于LCD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光模组 不均匀现象 韦伯定律 tracepro模拟
下载PDF
法律社会学视野中的清代习惯法研究——以清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1
8
作者 朱艳英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清代习惯法是以法律社会学视角考察清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极好例证。本文以学者们对清代习惯法所体现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论研究为例,探讨法律社会学方法作为研究的新路径,在清代法制史研究中的运用及其对法制史研究的意义。
关键词 法律社会学 清代习惯法 社会 国家 法制史研究
下载PDF
低误差匹配策略下的遥感图像S型融合拼接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晓倩 杨帆 +2 位作者 范海瑞 朱鸿宇 李学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53-63,共11页
针对目前遥感图像拼接算法有效匹配率低、拼接融合误差大的问题,对遥感图像拼接算法的匹配及融合拼接过程等进行研究。利用引导滤波器预处理图像,在快速高效的加速稳健特征(SURF)算法和低误差双向互选择匹配策略的基础上,采用随机一致... 针对目前遥感图像拼接算法有效匹配率低、拼接融合误差大的问题,对遥感图像拼接算法的匹配及融合拼接过程等进行研究。利用引导滤波器预处理图像,在快速高效的加速稳健特征(SURF)算法和低误差双向互选择匹配策略的基础上,采用随机一致性算法对匹配特征点进行进一步提纯;使用单应性转换矩阵计算图像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拼接与融合阶段,根据韦伯定律和植物生长函数修改图像融合算法;采用S型非线性融合策略完成图像融合拼接。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匹配正确率提升了约1.01%~3.42%,图像融合拼接结果图的平均梯度提升了约84.86%~146.26%,信息熵提升了约0.77%~2.22%。在实现高效、低误差遥感图像匹配的基础上,本文方法提升了拼接质量、效率以及融合算法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遥感图像拼接 匹配策略 单应性转换 韦伯定律 s型非线性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