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音色结构与集合结构功能的整体结构控制——威伯恩《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No.1的结构力途径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国威 《音乐探索》 CSSCI 2011年第4期108-111,130,共5页
威伯恩的《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No.2创作于1911-1913年间,属于自由无调性风格作品。作曲家在此首作品中,采用"音色旋律"这种在当时具有创新性的作曲技术,同时结合节奏、力度、织体等诸多音乐元素,使作品在音色结构以及集... 威伯恩的《管弦乐小品五首》Op.10,No.2创作于1911-1913年间,属于自由无调性风格作品。作曲家在此首作品中,采用"音色旋律"这种在当时具有创新性的作曲技术,同时结合节奏、力度、织体等诸多音乐元素,使作品在音色结构以及集合结构运动为主导结构力的"宏结构"形态控制下的综合结构力得到"多态一致性"的有机发展。本文即鉴于此,分析探讨在各种音乐元素与材料的共同作用下,作曲家是如何组织与凝聚这些要素的结构力的,并分析了结构力的途径和相互之间的功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伯恩 《管弦乐小品五首》 音色结构 音高集合 结构力
下载PDF
从有机的音高结构到多变的音响组织--析韦伯恩《五首管弦乐曲》(Op.10)第一首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涓涓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34,共10页
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曲式结构、音高结构和音响结构这三者的关系到底如何?集合群在自由无调性作品中又是如何发展与联系?本文以阿伦.福特(Allen Forte)的音级集合理论为分析手段观察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自由无... 在自由无调性音乐中,曲式结构、音高结构和音响结构这三者的关系到底如何?集合群在自由无调性作品中又是如何发展与联系?本文以阿伦.福特(Allen Forte)的音级集合理论为分析手段观察新维也纳乐派作曲家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自由无调性作品《五首管弦乐曲》(Op.10)的第一首。分析结果说明,这首作品不仅自身具有严谨的音高逻辑,作为五首管弦乐曲中的第一首,也对后面四首作品作了音高材料的预置,是整体结构的暗示与缩影。同时,韦伯恩不仅利用核心集合组织作品的音高结构,也用来组织音响结构。表层看似变化多端的音响组织,深层却出自统一的音高结构,在创作构思和美学追求上体现了新维也纳乐派倡导的"永恒的展开变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恩 音级集合 音高结构 音响组织
下载PDF
论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中所蕴含的“结构对位” 被引量:1
3
作者 明虹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41,共10页
文章运用多重分析视角对威伯恩《六首管弦乐小品》Op.6之六的结构进行研究,以期管窥该作品的结构途径、"结构对位"现象、艺术特色以及通过具体分析所引发的关于"结构对位"理论创新与学术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 威伯恩 《六首管弦乐小品》Op.6 No.6 “结构对位” 艺术特色 创新学术价值
下载PDF
联系、巩固与预示——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分析
4
作者 李丽梅 胡磊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安东.威伯恩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勋伯格学派中成名最晚但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位。人们将他去世后的20世纪50年代称为"威伯恩十年",这说明了后期的作曲家对他的极大推崇以及威伯恩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威伯恩《管弦... 安东.威伯恩是上个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是勋伯格学派中成名最晚但是影响最深远的一位。人们将他去世后的20世纪50年代称为"威伯恩十年",这说明了后期的作曲家对他的极大推崇以及威伯恩的深远影响。通过对威伯恩《管弦乐变奏曲》(作品30)在音高、节奏、配器、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概括的分析和研究,试图说明威伯恩的创作与传统的联系,对当代技法的巩固和对未来风格的预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伯恩 管弦乐变奏曲 联系 巩固 预示 整体序列主义
下载PDF
音乐创作中的构图与点描——韦伯恩《五个乐章的弦乐四重奏》Op.5第一乐章音乐分析
5
作者 郑艳 《上海视觉》 2016年第2期28-34,共7页
本文以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安东·韦伯恩(1883-1945)的早期作品《五个乐章的弦乐四重奏》Op.5第一乐章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国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教授的音级集合理论和我国作曲家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对位”理论作为... 本文以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安东·韦伯恩(1883-1945)的早期作品《五个乐章的弦乐四重奏》Op.5第一乐章作为研究对象,以美国音乐理论家阿伦·福特教授的音级集合理论和我国作曲家贾达群教授的“结构对位”理论作为分析方法和手段,从视觉艺术的视角追溯了韦伯恩的音乐设计思维,探讨作曲家如何将动机、音高、音型、速度等素材进行谋篇布局以及如何以点描的手法构造音响造型,分析了构成作品的各音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整体作品的结构力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恩 弦乐四重奏 构图 点描 主题动机 结构布局 逻辑
下载PDF
威伯恩自由无调性管弦乐作品中的节奏特征(上)
6
作者 赵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22,共9页
在20世纪众多作曲家之中,威伯恩在节奏方面的创造性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他的“节奏比例模式”,使传统节奏发生了质变,并为后来的节奏序列化和整体序列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威伯恩早期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 在20世纪众多作曲家之中,威伯恩在节奏方面的创造性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他的“节奏比例模式”,使传统节奏发生了质变,并为后来的节奏序列化和整体序列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威伯恩早期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六首管弦乐小品》Op.6和《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为对象,从“节奏细胞”的形成以及关系原则着手进行剖析,挖掘、揭示作品中节奏的组织方式;并进一步用作品文本说明、论证节奏细胞的变值发展手法与节奏细胞的谱面组成方式;最后总结出威伯恩早期管弦乐作品中的节奏特征以及对作者晚期节奏风格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奏细胞 节奏比例 节奏细胞的变值 节奏特征 威伯恩
下载PDF
威伯恩自由无调性管弦乐作品中的节奏特征(下)
7
作者 赵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41,共7页
在20世纪众多作曲家之中,威伯恩在节奏方面的创造性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他的"节奏比例模式",使传统节奏发生了质变,并为后来的节奏序列化和整体序列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威伯恩早期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两部管弦... 在20世纪众多作曲家之中,威伯恩在节奏方面的创造性是举世瞩目的。特别是他的"节奏比例模式",使传统节奏发生了质变,并为后来的节奏序列化和整体序列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基础。文章以威伯恩早期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六首管弦乐小品》Op.6和《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为对象,从"节奏细胞"的形成以及关系原则着手进行剖析,挖掘、揭示作品中节奏的组织方式;并进一步用作品文本说明、论证节奏细胞的变值发展手法与节奏细胞的谱面组成方式;最后总结出威伯恩早期管弦乐作品中的节奏特征以及对作者晚期节奏风格产生的影响[本文(上)发表于《黄钟》2007年第三期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奏细胞 节奏比例 节奏细胞的变值 节奏特征 威伯恩
下载PDF
威伯恩自由无调性管弦乐作品中节奏的结构力体现
8
作者 赵曦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59,共11页
文章对威伯恩早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六首管弦乐小品》Op·6和《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进行研究,从"节奏细胞"入手,通过"节奏细胞"的整体运用及时间比例,来观察作品的宏观结构及其对作者晚期节奏风格的影... 文章对威伯恩早期的两部管弦乐作品《六首管弦乐小品》Op·6和《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进行研究,从"节奏细胞"入手,通过"节奏细胞"的整体运用及时间比例,来观察作品的宏观结构及其对作者晚期节奏风格的影响,即节奏细胞与曲式结构的同步性及其对结构段落的确认和"节奏比例"的实验所能产生的结构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伯恩 管弦乐作品 《六首管弦乐小品》Op.6 《五首管弦乐小品》Op.10 节奏细胞 节奏比例 曲式结构
下载PDF
“预构”及衍生——韦伯恩《三首歌》(Op.25)的十二音序列技法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田园 《音乐探索》 2023年第1期60-74,共15页
简洁、极具推理性以及最大限度地组织化代表了韦伯恩音乐创作的一些重要特征,通过“预构”((1))某些材料使其不断衍生,则成为实现这种具有高度理性的、组织化音乐的重要手段,此种做法在其晚期的一些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论文以韦伯恩... 简洁、极具推理性以及最大限度地组织化代表了韦伯恩音乐创作的一些重要特征,通过“预构”((1))某些材料使其不断衍生,则成为实现这种具有高度理性的、组织化音乐的重要手段,此种做法在其晚期的一些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论文以韦伯恩在其十二音序列技法的成熟期创作的声乐套曲《三首歌》(Op.25)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如何通过所“预构”的材料衍生出整套作品,以获得音乐的凝聚力与音响同质性,并以此为研究视角,进一步探讨韦伯恩的十二音序列技法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恩 “预构” 集合3-3 对称 不变性
下载PDF
韦伯恩《弦乐四重奏五章》OP.5第四乐章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亮山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28-36,共9页
在调性音乐创作向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巨大跨越中,“新维也纳乐派”的主要实践者之一———安东·韦伯恩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其《弦乐四重奏五章》OP.5第四乐章的分析,揭示出乐章创作的结构特征,为无调性音乐创作的结构... 在调性音乐创作向无调性音乐创作的巨大跨越中,“新维也纳乐派”的主要实践者之一———安东·韦伯恩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其《弦乐四重奏五章》OP.5第四乐章的分析,揭示出乐章创作的结构特征,为无调性音乐创作的结构方面提供了一个有趣而具体的参考实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伯恩 集合 结构
下载PDF
威伯恩《小交响曲》(Op.21)新论——基于序列组合、对称原则、五度框架的综合分析
11
作者 孙杉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2-103,167,共13页
《小交响曲》(Op.21)是威伯恩创作的一首逻辑严谨、构思缜密的十二音序列作品。该作品在序列的选择与布局方面,有三条规则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序列本身的特征而延伸出的序列组合规律、以对称原则为指导的结构特征、以纯五度关系为框架的... 《小交响曲》(Op.21)是威伯恩创作的一首逻辑严谨、构思缜密的十二音序列作品。该作品在序列的选择与布局方面,有三条规则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序列本身的特征而延伸出的序列组合规律、以对称原则为指导的结构特征、以纯五度关系为框架的音高骨架。这三条规则相辅相成,渗透在作品的每一个片段之中。文中对这三条规则的原理与作用进行了分别阐述,并以这三条规则为基础综合分析了该曲在音高与结构上的总体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伯恩 小交响曲 序列组合 对称原则 五度框架
下载PDF
论威伯恩的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
12
作者 徐涛 《巢湖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99-109,共11页
威伯恩是十二音序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该技法最忠实的追随者,在其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中,充分体现出个人风格特征。文章运用音乐史学上的一般陈述方法,从宏观角度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简要概述... 威伯恩是十二音序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也是该技法最忠实的追随者,在其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中,充分体现出个人风格特征。文章运用音乐史学上的一般陈述方法,从宏观角度对二十世纪上半叶十二音序列音乐的形成与发展进行简要概述,同时,对威伯恩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进行回顾,最终通过对其多部作品的分析,从音高、节奏、对位、织体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总结其作品中的主要技法特点,探究威伯恩与十二音序列音乐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期有助于推进威伯恩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音序列音乐 威伯恩 技法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