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from the plant Wedelia trilobata 被引量:5
1
作者 Bing-Ji Ma Chun-Nan Wen +3 位作者 Yuan Gao Fu-Cai Ren Fei Wang Ji-Kai Liu 《Natural Products and Bioprospecting》 CAS 2013年第3期107-111,共5页
Four new ent-kaurane diterpenoids,namely,3α-tigloyloxypterokaurene L_(3)(1),ent-17-hydroxy-kaura-9(11),15-dien-19-oic acid(2),and wedelobatins A(3)and B(4),together with 11 known ent-kaurane diterpenoids(5-15),were i... Four new ent-kaurane diterpenoids,namely,3α-tigloyloxypterokaurene L_(3)(1),ent-17-hydroxy-kaura-9(11),15-dien-19-oic acid(2),and wedelobatins A(3)and B(4),together with 11 known ent-kaurane diterpenoids(5-15),were isolated from the ethanol extract of Wedelia trilobata.All the structures of 1-15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oscopic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kaurane diterpenoids wedelia trilobata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
下载PDF
蟛蜞菊内酯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丁丽宏 耿世佳 王玉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0,共5页
目的分析蟛蜞菊内酯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感染组(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培养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10... 目的分析蟛蜞菊内酯对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及炎症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将肺泡上皮细胞A549分为感染组(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培养细胞)、对照组(不作处理)、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10、20、40μmol/L蟛蜞菊内酯预处理,之后采用1×108/CFU/mL的肺炎链球菌培养细胞)。检测细胞凋亡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炎症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较高,Bcl-2蛋白表达量较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感染+蟛蜞菊内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较低,Bcl-2蛋白表达量较低,且感染+蟛蜞菊内酯高剂量组凋亡率、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IL-6、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及水平最高,Bcl-2蛋白表达量最低(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肺泡上皮细胞经蟛蜞菊内酯干预后细胞凋亡率下降,炎症因子分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内酯 肺炎链球菌 肺泡上皮细胞 凋亡 炎症因子
下载PDF
New ent-kaurane diterpenes with chiral epoxyangelate moieties from Wedelia prostrata
3
作者 Zhongnan Wu Yubo Zhang +7 位作者 Wen Li Nenghua Chen Qianwen Niu Yingying Li Qingguo Li Dan Yang Yaolan Li Guocai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51-453,共3页
Four new ent-kaurane diterpenes with chiral epoxyangelate moieties, (2′R,3′R)-3 a- (2′,3′-epoxyangeloyloxy)-kaur-16-en-19-oic acid (1), (2′S,3′S)-3 a- (2′,3′-epoxyangeloyloxy)-kaur-16-en-19-oic acid (2), (2′... Four new ent-kaurane diterpenes with chiral epoxyangelate moieties, (2′R,3′R)-3 a- (2′,3′-epoxyangeloyloxy)-kaur-16-en-19-oic acid (1), (2′S,3′S)-3 a- (2′,3′-epoxyangeloyloxy)-kaur-16-en-19-oic acid (2), (2′S,3′R)-3 a- (2',3'-epoxyangeloyloxy)-kaur-16-en-19-oic acid (3) and (2′R,3′S)-3α- (2′,3'-epoxyangeloyloxy)-kaur-16-en-19-oic acid (4), along with eight known diterpenes (5-12), were isolated from Wedelia prostrata. The absolute configurations of the new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ECD calculations and chemical methods. All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cytotoxicity activities on human HepG-2 cells,with IC_(50) values of 11.72 ±0.22 μmol/L to 54.75±1.12 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delia prostrata CHIRAL epoxyangelate MOIETIES ENT-KAURANE DITERPENES ABSOLUTE configuration CYTOTOXICITY activities
原文传递
Isolation and Stucture Elucidation of Diterpenes from Wedelia prostrata and Their Cytotoxicity Activities
4
作者 CHEN Qing LIN Jianhong +1 位作者 ZHAO Dan ZHU Xua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5期792-796,共5页
原文传递
蟛蜞菊根分泌物的异种克生作用及初步分离 被引量:36
5
作者 曾任森 林象联 +1 位作者 谭惠芬 曾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56,共6页
蟛蜞菊根分泌物的异种克生作用及初步分离曾任森,林象联,谭惠芬,曾强(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室,广州510642)(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AllelopathicEffectsandPrelimin... 蟛蜞菊根分泌物的异种克生作用及初步分离曾任森,林象联,谭惠芬,曾强(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室,广州510642)(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AllelopathicEffectsandPreliminaryIsolationofRo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LELOPATHY wedelia CHINENSIS root exudates.
下载PDF
夏季高光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红的生理功能 被引量:11
6
作者 宋莉英 孙兰兰 +2 位作者 舒展 李伟华 彭长连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8-194,共7页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世界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种之一,现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分布,并造成危害。我们对其野外种群的观察发现,在夏季光照强烈的生境中,其叶片常常有变红的现象。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从叶片花色素苷...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世界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种之一,现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分布,并造成危害。我们对其野外种群的观察发现,在夏季光照强烈的生境中,其叶片常常有变红的现象。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入手,探讨了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色的原因及其生理功能。结果表明,红叶中的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绿叶(P<0.05),夏季高光照诱导的花色素苷的积累是叶片由绿色变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花色素苷含量较高,红叶的总抗氧化能力增强,在甲基紫精(MV)光氧化处理过程中,红叶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分别下降了28.2%和79.1%,显著低于绿叶的下降幅度(70.9%和93.8%)。这一结果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在夏季遭受强光胁迫时,叶片由绿色变为红色增强了对氧化逆境的耐受能力,而相同环境下的本地蟛蜞菊(W.chinensis)并没有叶片变红的现象,暗示这可能是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抵御和适应夏季高光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delia trilobata 花色素苷 甲基紫精 光氧化 叶绿素荧光 适应机制
下载PDF
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华 邓晓勇 程碧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6期3932-3935,共4页
为了探究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复合群落入侵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比较了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内外土壤p H、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固氮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结果... 为了探究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和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复合群落入侵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比较了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内外土壤p H、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以及固氮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结果表明,与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外相比,复合群落内土壤p H、有效磷含量、反硝化细菌种群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全氮含量及固氮菌种群数量却显著升高(P<0.05),硝化细菌种群数量无显著变化。土壤中全氮含量与固氮菌种群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反硝化细菌种群数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硝化细菌种群数量无显著相关性。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能够适应土壤微生物功能群改变和土壤磷素营养下降,可能是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成功排挤本地植物实现入侵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群落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全氮 有效磷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三裂叶蟛蜞菊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的影响
8
作者 许华 黄嘉仪 +4 位作者 朱敏杰 杨飘 余松夏 李志鹏 陈超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365-1367,1371,共4页
比较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群落内土壤与群落外土壤的全氮、全磷、p H及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群落外土壤,群落内土壤全氮、全磷、自生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显著降低,但土壤p H和反硝化细菌... 比较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群落内土壤与群落外土壤的全氮、全磷、p H及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情况。结果表明,相对于群落外土壤,群落内土壤全氮、全磷、自生固氮菌和硝化细菌数量显著降低,但土壤p H和反硝化细菌数量显著升高;土壤全氮、全磷均与土壤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和p H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 H与土壤自生固氮菌、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反硝化细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三裂叶蟛蜞菊入侵引起土壤功能微生物群落和土壤p H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土壤全氮和全磷,使土壤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根际土壤 全氮 全磷 pH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草甘膦对南美蟛蜞菊的遗传毒性和生理的影响
9
作者 田学军 李珣 +2 位作者 沈云玫 沈登荣 何超 《红河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150-152,共3页
用不同质量分数(3,6,9,12,15‰)的草甘膦溶液处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测定其茎节不定根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根长、叶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叶绿素和莽草酸含量,以探讨草甘膦对南美蟛蜞菊的遗传毒性和生理的影响。结... 用不同质量分数(3,6,9,12,15‰)的草甘膦溶液处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测定其茎节不定根根尖细胞微核率和根长、叶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叶绿素和莽草酸含量,以探讨草甘膦对南美蟛蜞菊的遗传毒性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质量分数的提高,南美蟛蜞菊根尖细胞微核率和不定根长分别呈上升和下降趋势;同时叶片中GST活性呈先升后降,叶绿素和莽草酸含量分别呈下降和上升趋势。显然草甘膦防控南美蟛蜞菊会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草甘膦 微核 不定根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叶绿素 莽草酸
下载PDF
薇甘菊入侵对三裂叶蟛蜞菊生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许华 廖洁草 蔡明睿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3期615-618,共4页
为探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入侵对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了薇甘菊入侵区域的三裂叶蟛蜞菊和无薇甘菊入侵区域的三裂叶蟛蜞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为探究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入侵对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生理特性的影响,比较了薇甘菊入侵区域的三裂叶蟛蜞菊和无薇甘菊入侵区域的三裂叶蟛蜞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薇甘菊入侵区域的三裂叶蟛蜞菊相对于无薇甘菊入侵区域的三裂叶蟛蜞菊,除SOD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外,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叶绿素含量均有显著降低。薇甘菊对三裂叶蟛蜞菊的保护酶系统、渗透调节系统和光合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三裂叶蟛蜞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和pH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琴 杜晨 +3 位作者 郑安妮 魏宇昆 许华 黄细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543-2546,共4页
为了探究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和pH的影响,比较了三裂叶蟛蜞菊群落内和群落外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以及土壤pH。结果表明,与三裂叶蟛蜞菊群落外相比,群落内土壤中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细菌/真菌(... 为了探究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入侵对土壤微生物和pH的影响,比较了三裂叶蟛蜞菊群落内和群落外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数量以及土壤pH。结果表明,与三裂叶蟛蜞菊群落外相比,群落内土壤中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细菌/真菌(B/F值)及放线菌/真菌(A/F值)均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却显著升高。三裂叶蟛蜞菊群落内土壤放线菌数量、B/F值及A/F值与土壤pH呈显著正相关,细菌总数与土壤pH呈极显著正相关,真菌数量却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三裂叶蟛蜞菊的入侵导致土壤发生"真菌化",显示土壤质量下降,可能是三裂叶蟛蜞菊形成单优群落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 土壤 微生物 PH
下载PDF
干旱和复水对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9
12
作者 宋莉英 孙兰兰 +3 位作者 舒展 曾伟 李伟华 彭长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713-3721,共9页
选取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及其本地近缘种蟛蜞菊(W.chinensis)为实验材料,比较干旱和复水后二者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干旱的响应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发... 选取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及其本地近缘种蟛蜞菊(W.chinensis)为实验材料,比较干旱和复水后二者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探讨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对干旱的响应和生态适应性。结果发现,在自然干旱处理过程中,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与本地种蟛蜞菊相比土壤含水量下降较快,对它们叶片气孔形态的比较发现,干旱胁迫11d后三裂叶蟛蜞菊叶片气孔开度明显大于蟛蜞菊,这可能是导致其失水较快的原因之一。干旱胁迫11d后三裂叶蟛蜞菊的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了43.8%,而蟛蜞菊只降低了3.7%;同时,与蟛蜞菊相比,三裂叶蟛蜞菊的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Yield)、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也表现出较大幅度的降低,说明三裂叶蟛蜞菊对干旱胁迫较敏感;但复水后,三裂叶蟛蜞菊能够较快地恢复到正常水平,且与本地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是由于入侵种在遭受干旱胁迫时提高了对其过量激发能的热耗散能力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还原酶(APX)的活性,保护光合机构少受不可逆的损伤,使其在干旱胁迫解除后光合功能得以迅速恢复。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三裂叶蟛蜞菊容易受到水分条件的限制,它向干旱地区扩散的可能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种 三裂叶蟛蜞菊 干旱和复水 叶绿素荧光 气孔
下载PDF
三裂叶蟛蜞菊对菜心化感作用的生理机理 被引量:10
13
作者 聂呈荣 曾任森 +1 位作者 黎华寿 李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6-107,共2页
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L.)各器官水提液对菜心(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一些重要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器官水提液浸种显著降低了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在菜心生长过程中,浇淋各器官水提液极... 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L.)各器官水提液对菜心(BrassicaparachinensisBailey)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和一些重要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器官水提液浸种显著降低了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在菜心生长过程中,浇淋各器官水提液极显著地减少了根系鲜质量和地上部鲜质量,使植株变矮,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降低.浇淋各器官水提液还极显著地抑制了叶片保护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使植株自我保护机制降低,氮素代谢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叶蟛蜞菊 菜心 生理 发芽率 氮素 代谢 硝酸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干旱与复水对2种蟛蜞菊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赵英 吴敏 +4 位作者 邓平 朱宇林 周兴文 梁珠珠 韦银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122,共10页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蟛蜞菊和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参数的影响,探讨2种蟛蜞菊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为抑制三裂叶蟛蜞菊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蟛蜞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 [目的]研究干旱及复水处理对蟛蜞菊和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生长、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参数的影响,探讨2种蟛蜞菊对干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为抑制三裂叶蟛蜞菊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种蟛蜞菊扦插苗为材料,采用自然干燥法,进行15 d干旱和3 d复水试验,对照组土壤含水量为(24.4±1.23)%,比较2种蟛蜞菊干旱与复水下生长指数、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SOD、CAT、POD、APX)活性的变化。[结果](1)在干旱胁迫处理下,2种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升高,且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和总生物量均显著高于三裂叶蟛蜞菊,而根冠比显著低于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2种蟛蜞菊的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均增加,而根冠比下降,且三裂叶蟛蜞菊株高、单叶面积、总生物量增加更快,根冠比下降更快,但各指标在种间均无显著差异。(2)在干旱胁迫处理下,蟛蜞菊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均显著增加,三裂叶蟛蜞菊则显著下降。复水后,蟛蜞菊叶绿素各指标总体降低并恢复到对照水平,三裂叶蟛蜞菊则增加(叶绿素b含量除外),且三裂叶蟛蜞菊Chla/b显著高于蟛蜞菊。(3)复水前后2种蟛蜞菊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复水后三裂叶蟛蜞菊2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可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均显著低于蟛蜞菊。(4)复水前后蟛蜞菊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先升高后下降,且复水后SOD、POD、CAT迅速恢复到对照水平,并抑制了MDA含量的增加。复水前后三裂叶蟛蜞SOD、POD、APX活性先升高后下降,CAT活性变化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且复水后仅POD和APX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结论]入侵种三裂叶蟛蜞菊复水后恢复能力较好,但其对干旱胁迫的耐受能力比蟛蜞菊差,在园林绿地管理中,应通过控制土壤水分含量以抑制三裂叶蟛蜞菊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 三裂叶蟛蜞菊 干旱复水 生理特征
下载PDF
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化感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柯展鸿 陈雁飞 +1 位作者 惠苗 宋莉英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3-88,共6页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和蟛蜞菊(W.chinensis(Osbeck.)Merr.)水浸提液对萝卜(Daucus carota L.)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南美蟛蜞...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比较了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和蟛蜞菊(W.chinensis(Osbeck.)Merr.)水浸提液对萝卜(Daucus carota L.)和菜心(Brassica parachinensis Bailey)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萝卜和菜心的种子最大发芽率逐渐降低;相同质量浓度下,南美蟛蜞菊水浸提液对植物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小于蟛蜞菊;南美蟛蜞菊和蟛蜞菊对植物幼苗的生长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的趋势,其中蟛蜞菊对受试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较南美蟛蜞菊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蟛蜞菊 蟛蜞菊 化感作用
下载PDF
三裂叶蟛蜞菊对水稻化感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聂呈荣 曾任森 +3 位作者 骆世明 黎华寿 洪明祺 程莉琼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942-946,共5页
三裂叶蟛蜞菊 (WedeliatrilobataL )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和园林绿化植物。本文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水提液对水稻 (OryzasativaL )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过程中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裂叶蟛蜞菊各水提液浸种显著抑制了水稻萌发... 三裂叶蟛蜞菊 (WedeliatrilobataL )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和园林绿化植物。本文研究了三裂叶蟛蜞菊水提液对水稻 (OryzasativaL )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过程中一些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裂叶蟛蜞菊各水提液浸种显著抑制了水稻萌发种子的α 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提高了质膜透性 ,进而使其活力和呼吸速率显著降低。其中 ,三裂叶蟛蜞菊根、茎、叶和全植株水提液的处理使α 淀粉酶活性分别下降为对照的 6 5 4 2 %、5 0 5 6 %、5 5 0 2 %和 5 6 88% ,使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降低了 4 5 4 8%、76 13%、6 9 6 0 %和 6 5 83% ,使质膜透性分别提高了 16 4 0 %、34 80 %、2 8 30 %和2 5 6 0 %。在水稻植株生长过程中 ,灌溉三裂叶蟛蜞菊各水提液极显著抑制了水稻株高的增长和分蘖的发生 ,极显著地降低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根系活力、根系干重和单株干物重 ;其中三裂叶蟛蜞菊叶水提液分别使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单株干物重降低 39 86 %、5 1 0 6 %和 81 5 7%。灌溉三裂叶蟛蜞菊水提液还极显著地抑制了水稻叶片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 ,使叶片全氮含量下降。作为各种抑制作用的综合影响 ,水稻各产量性状显著减少。三裂叶蟛蜞菊各水提液对水稻植株化感作用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三裂叶蟛蜞菊
下载PDF
三裂蟛蜞菊中的倍半萜内酯成分及其化感作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张玉虎 刘梅芳 +1 位作者 凌铁军 魏孝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33-537,共5页
从外来种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的全株中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异丁酰基-三叶拉色芹内酯(1)、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2)、1β,9α-diacetoxy-4α-hydroxy-... 从外来种三裂蟛蜞菊(Wedeliatrilobata)的全株中分离得到6个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6-异丁酰基-三叶拉色芹内酯(1)、1β-acetoxy-4α,9α-di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2)、1β,9α-diacetoxy-4α-hydroxy-6β-isobutyroxyprostatolide(3a)、1β,9α-diacetoxy-4α-hydroxy-6β-methacryl-oxyprostatolide(3b)、1β,4α-dihydroxy-9α-tigloyloxy-6β-methylpropanoylprostatolide(4a)、9α-angeloyloxy-1β,4α-dihydroxy-6β-methylpro-panoylprostatolide(4b)。除1和3a外,其余4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通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试验发现化合物1、2、3a和3b的混合物以及4a和4b的混合物对萝卜、小白菜和西红柿的幼苗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a和4b的混合物对咸水虾有较高的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裂蟛蜞菊 倍半萜内酯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卤地菊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技术及其卷烟保润性 被引量:16
18
作者 黄芳芳 蒋健 +4 位作者 李雪青 张洋 杨君 张安强 孙培龙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4-48,共5页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技术提取卤地菊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卤地菊多糖对烟丝保润性能及卷烟感官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超声波功率、料液比和提取时间;②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两次,每次提... 采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超声技术提取卤地菊多糖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卤地菊多糖对烟丝保润性能及卷烟感官舒适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提取次数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超声波功率、料液比和提取时间;②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两次,每次提取时间30 min,超声波功率360 W,料液比1∶20;③多糖样品保湿率在12 h之后明显高于丙二醇,证明卤地菊多糖能减缓水分的散失;长时间低湿度条件下,添加5%卤地菊多糖烟丝含水率的降幅比添加5%丙二醇的烟丝低18.28%。卤地菊多糖能有效地提高烟丝的保润性,减缓卷烟中水分的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地菊多糖 超声波提取 正交实验 保润性
下载PDF
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入侵对土壤化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9
作者 全国明 毛丹鹃 +2 位作者 章家恩 谢俊芳 秦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7-449,共13页
【目的】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已入侵我国华南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研究了五爪金龙入侵群落、南美蟛蜞菊入侵群落与土著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群落内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 【目的】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已入侵我国华南地区并造成严重危害。本文研究了五爪金龙入侵群落、南美蟛蜞菊入侵群落与土著植物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群落内的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碳源利用特征与功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探讨两种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揭示其野外入侵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野外样方法于2010年1月在广州市东郊的火炉山森林公园设置五爪金龙入侵区、南美蟛蜞菊入侵区和土著植物类芦区3类样地,测定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结果】1)与土著植物区相比,五爪金龙入侵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以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增幅达到60.38%230.01%;南美蟛蜞菊入侵区土壤有机碳、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亦显著提高,增幅达到50.54%145.52%;两种外来植物入侵区土壤C/N比显著降低,但对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明显。2)两种外来植物能够显著提高入侵地的土壤微生物量,其中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土壤微生物量碳(Cmic)、氮(Nmic)、磷(Pmic)含量分别比土著植物区增加105.00%152.15%和61.51%138.27%,但土壤微生物量在两个入侵区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对于土壤微生物熵,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Cmic/Corg值显著高于土著植物区,但Nmic/Nt、Pmic/Pt值3类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3)两种外来植物入侵显著提高土壤脲酶、蛋白酶、蔗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其中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土壤脲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高,分别比土著植物区增加70.35%、21.51%和227.86%;对于蔗糖酶活性,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的增幅则分别达到322.58%和157.14%;过氧化氢酶活性各处理间的差异较小,差异均不显著。4)两种外来植物入侵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平均孔颜色变化率(AWCD)在整个培育周期内均表现为五爪金龙入侵区>南美蟛蜞菊入侵区>土著植物区,其中72 h的AWCD值分别为1.18、0.88和0.56,差异显著。与土著植物区相比,五爪金龙入侵区6种类型碳源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其增幅高达75.00%162.86%;南美蟛蜞菊入侵区碳水化合物类、羧酸类和聚合物类碳源的利用率亦显著提高,其增幅分别为87.72%、41.18%和83.72%;两种入侵植物对不同类型碳源的利用程度存在一定差异,五爪金龙对羧酸类、胺类碳源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南美蟛蜞菊。主成分分析显示,PC1与PC2能够解释不同入侵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数据71.89%的总体变异,其中PC1主要受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与聚合物类碳源的影响,PC2则主要受碳水化合物类与羧酸类碳源的制约。两种外来植物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Mc Intosh指数(U)、丰富度指数(S)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s)显著高于土著植物区,但两个入侵区之间的差异较小;三个处理区的Pielou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明显。【结论】五爪金龙、南美蟛蜞菊两种外来植物能够改善入侵地的土壤营养环境,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形成对自身生长、竞争有利的微环境,从而加快入侵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南美蟛蜞菊 土壤化学 土壤微生物群落
下载PDF
从引进到潜在入侵的植物——南美蟛蜞菊 被引量:47
20
作者 吴彦琼 胡玉佳 廖富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3-418,共6页
对南美蟛蜞菊的起源与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利用途径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其潜在危害,认为南美蟛蜞菊是潜在入侵危险的植物,并进一步探讨了对南美蟛蜞菊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通过探讨其它有害入侵种外来物种的防治经验,建议合理管... 对南美蟛蜞菊的起源与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利用途径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其潜在危害,认为南美蟛蜞菊是潜在入侵危险的植物,并进一步探讨了对南美蟛蜞菊的预防与控制措施。通过探讨其它有害入侵种外来物种的防治经验,建议合理管理南美蟛蜞菊以减少或避免这样的损失;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化学防除方法;另外,要加强其生物学生态特性及适应原理的研究,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南美蟛蜞菊 利用 预防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