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卫气营血论治慢性肾炎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洁 郭海 +3 位作者 龚婕宁 杨进 赵晓峰 宗岩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9-210,共2页
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病程中存在明显的卫气营血传变过程和持续免疫活动。清解肺卫,透热转气可以抑制免疫及炎症活动。临床运用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着重宣透肺卫,清营凉血,可有效的提高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慢性肾炎 卫气营血 透热转气
下载PDF
从“三焦者,谓上中下也”谈张仲景三焦整体论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派 刘宏岩 《吉林中医药》 2020年第1期33-37,共5页
从"三焦者,谓上中下也"论述张仲景对三焦整体的认识。"三焦"概念是人体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张仲景以三焦为工具阐述人体的气化功能,提出"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生理观,三焦生理特性为"气之终始"... 从"三焦者,谓上中下也"论述张仲景对三焦整体的认识。"三焦"概念是人体气化功能的高度概括。张仲景以三焦为工具阐述人体的气化功能,提出"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生理观,三焦生理特性为"气之终始""三焦分部"。疾病的病因、发病、发生发展均由"三焦竭部"(即气化失常致三焦阻竭,相互不通)产生。疾病的病因为外邪干忤经络;根本病机是三焦不归其位,上中下相逆。诊治疾病应"审查表里,三焦别焉",即根据疾病的病位、病形、病势进行诊治。张仲景对三焦整体认识是在《黄帝内经》《难经》等为代表的秦汉医家对三焦认识基础上的综合和超越,丰富了"三焦"的概念,为后世医家运用中医整体观念提供了启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张仲景 卫气营血 整体观念
下载PDF
卫气昼夜循行中“阴”与“阴分”内涵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侯冠群 鲁明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1-882,共2页
历代医家对于卫气昼夜循行规律的观点不一,其根源在于对《灵枢·卫气行》中"阴"与"阴分"含义理解不同。故通过对《灵枢》多篇有关卫气循行经文的梳理,以《灵枢·卫气行》为主解读相关经文,认为"阴&qu... 历代医家对于卫气昼夜循行规律的观点不一,其根源在于对《灵枢·卫气行》中"阴"与"阴分"含义理解不同。故通过对《灵枢》多篇有关卫气循行经文的梳理,以《灵枢·卫气行》为主解读相关经文,认为"阴"指五脏六腑,"阴分"指阴经的分肉皮肤之间,进而推测卫气昼夜循行规律为:昼行于阳经与阴经的分肉皮肤之间,夜由足少阴分肉皮肤之间入于五脏六腑。卫气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必定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气 昼夜循行 阴分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中医学营血辨证论治体系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心脑血管疾病高居疾病谱前列,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统一病症名,专题研究意义深远重大。在20多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数字库,从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 心脑血管疾病高居疾病谱前列,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中医学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统一病症名,专题研究意义深远重大。在20多年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过程中,初步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数字库,从病因学、流行病学、病理学和病症学等全方位比较研究了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温病学的相关性,由此而建立了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确立了营分证、血分证等主要证型和相应的论治原则、方法和方药,倡导"络通阳和"防治理念,用络通阳和安脉方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营分证 血分证 络通阳和
下载PDF
清营益气复方对家兔温病营分证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戴春福 陈裔清 +1 位作者 郑旭 叶锦先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家兔耳缘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营分证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动物血小板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PT、TT 及 KPTT 含量显著升高(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见瘀血、出血、微血栓形成以及变性或... 家兔耳缘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制作温病营分证模型,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动物血小板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PT、TT 及 KPTT 含量显著升高(P<0.01);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见瘀血、出血、微血栓形成以及变性或坏死等病变。腹腔注入清营益气复方的动物与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有明显改变(P<0.01),说明清营益气复方有明显回升血小板数和恢复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PT、TT 及 KPTT 含量、改善脏器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损害等功用;而单纯用清营汤效果则较差(P>0.05)。提示治疗温病营分证应注重用益气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分证 清营益气 复方 清营汤 药理
下载PDF
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治疗鼻衄100例
6
作者 刘林 韩桂亭 +5 位作者 陈东泉 房燕 班向芳 王学军 李小权 房学贤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9期119-120,共2页
目的 观察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对脏腑热结而引起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五脏热法之鼻衄理论将100例鼻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清热止血汤加减,每日1剂,煎服。必要时联合鼻腔填塞术。对照组给三七粉6g,1日3次,口服。观察... 目的 观察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对脏腑热结而引起鼻衄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中医五脏热法之鼻衄理论将100例鼻衄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清热止血汤加减,每日1剂,煎服。必要时联合鼻腔填塞术。对照组给三七粉6g,1日3次,口服。观察疗效,疗程均为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55%,对照组总有效率87.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91,P<0.05)。结论 清热止血汤联合鼻腔填塞术治疗鼻衄疗效非常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填塞术 治疗 清热止血汤 三七粉 鼻衄
下载PDF
治疗温病营血分证应注重补气 被引量:3
7
作者 戴春福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探讨古今医家临床经验及笔者动物实验研究认为:气虚是营血分证一个重要病理变化;治疗营血分证应注重补气,补气应贯穿营血分证治疗之始终;补气当与营血分证其他治法相结合。
关键词 温病 中医药疗法 中医病机 营分病
下载PDF
基于“半表半里”论述“透热转气”与“和解少阳”的异曲同工之妙 被引量:4
8
作者 代思雨 宋丹 +2 位作者 宋纯东 张博 丁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71-1874,共4页
通过对温病与伤寒两个辨证论治体系中营分证与少阳证的重要治疗原则“透热转气”与“和解少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营分与少阳的病位、功能、症状方面及“透热转气”与“和解少阳”的来源、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伤寒与温病体系有关半表... 通过对温病与伤寒两个辨证论治体系中营分证与少阳证的重要治疗原则“透热转气”与“和解少阳”的内容进行研究,分别从营分与少阳的病位、功能、症状方面及“透热转气”与“和解少阳”的来源、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伤寒与温病体系有关半表半里证治法思想的异同。病位方面,太阳属表,阳明属里,少阳于阳明与太阳之间,属半表半里,营分则有属表之“营”(气)与属里之“营”(血)之分,且根据“膜原”定位及“皮脉肉筋骨”的层次论,脉处皮里肉外夹层之中,营行脉中,属半表半里;功能方面,少阳为阴阳之枢,营分为气血之枢且均为气机升降之枢,关联人体表里阴阳,属半表半里;症状方面,太阳表寒,阳明里热,少阳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营分有营卫不和表虚汗出的桂枝汤证,又有身热夜甚、斑疹隐隐的清营汤证,属半表半里;治疗方面“透热转气”与“和解少阳”前者主“透”,后者主“和”,但两法皆立足于调理气机升降出入,以使病邪分消外达,邪祛正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表半里 透热转气 和解 少阳 营分 气机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气分证和血分证的血清病毒学标志物分析
9
作者 莫穆隆 甘楚林 +3 位作者 钟大明 周甦 徐日安 梁柱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29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中医辨证诊断,同时检查血清病毒学标志物,按气分证和血分证分组。结果血分证组的HBeAg阴性率显著高于气分证组(P<0.01),血分证组的HBVDN...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血清病毒学标志物的关系。方法对299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行中医辨证诊断,同时检查血清病毒学标志物,按气分证和血分证分组。结果血分证组的HBeAg阴性率显著高于气分证组(P<0.01),血分证组的HBVDNA对数值显著低于气分证组(P<0.05),两组的HBVD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分证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变异率比较高,血分证的病因病机与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可能存在着某种互为因果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气分证候 血分证候 肝炎抗体 乙型 肝炎抗原 乙型
下载PDF
温病气营转化的病机及治法探讨
10
作者 宋莹莹 郭海 +1 位作者 杨进 魏凯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50-554,共5页
对温病气营转化的病机及治法进行探讨。认为温病为阳邪致病,最易损伤脏腑津液。津液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为肺津,在胃为胃津,在肠为肠液,入脉而为营阴。气分证向营分证转变过程中,脏腑实质损害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而血管内津... 对温病气营转化的病机及治法进行探讨。认为温病为阳邪致病,最易损伤脏腑津液。津液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肺为肺津,在胃为胃津,在肠为肠液,入脉而为营阴。气分证向营分证转变过程中,脏腑实质损害是其重要的病理机制,而血管内津液的耗损则是加剧气营转变的重要原因。火毒鸱盛是促进气营传变的始动因素,津液耗伤是加重气营传变的病理基础,清热保津是防治温病气营传变的必然治法,具体包括甘寒生津、咸寒清热、甘苦合化等法,对内科杂病及急重症亦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气分证 营分证 气营转化 津液 清热保津
下载PDF
《伤寒论》中六经病与温病卫气分证关系探讨
11
作者 李遨宇 崔书克 +2 位作者 张天元 谢刘刚 张菁瑞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330-2333,共4页
《伤寒论》中“伤寒”一词为广义伤寒,包括了后世温病学家所论述的温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气分证可在《伤寒论》六经病中找到端倪。卫分证治以辛凉解表,此可体现于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越婢汤等之中;气分证治以开泄法、... 《伤寒论》中“伤寒”一词为广义伤寒,包括了后世温病学家所论述的温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气分证可在《伤寒论》六经病中找到端倪。卫分证治以辛凉解表,此可体现于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越婢汤等之中;气分证治以开泄法、苦泄法、温阳法等,其中开泄法可见于栀子豉汤,苦泄法可见于小陷胸汤、泻心汤类方,温阳法可见于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因此,卫分证、气分证症状、病机、治法可统一于《伤寒论》六经病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 伤寒 温病 卫分证 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 《伤寒论》
下载PDF
从营气与营阴探讨“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被引量:16
12
作者 朱为坤 纪立金 李芹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3-455,共3页
营气和营阴可化赤生血,又与血共同运行于脉内。营分证是温邪初入脉内的阶段,属血分证的表浅阶段。营分证阶段有热灼营阴、热陷心包和内闭外脱等不同证型。热灼营阴属轻型营分证,病机以营气功能失常和营阴不足为主,治疗关键在于清透温邪... 营气和营阴可化赤生血,又与血共同运行于脉内。营分证是温邪初入脉内的阶段,属血分证的表浅阶段。营分证阶段有热灼营阴、热陷心包和内闭外脱等不同证型。热灼营阴属轻型营分证,病机以营气功能失常和营阴不足为主,治疗关键在于清透温邪,恢复营气功能,即"透热转气",同时滋养营阴,防止瘀血形成。"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是温病营分证的重要治法之一,为发热伴出疹症的临床治疗思路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营分证 营气 营阴 透热转气
原文传递
基于“阴阳-气血-营卫”理论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病机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帅 李浩 +2 位作者 王志勇 杨洋 吴佳慧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6-469,共4页
以"阴阳-气血-营卫"的相关性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指出阴阳失调为其发病之根,气血失调为其发病之本,营卫失和为其发病之标,与中医肾、脾胃、肝胆、心等脏腑关系密切。强调调补"阴阳-气血-营卫"... 以"阴阳-气血-营卫"的相关性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指出阴阳失调为其发病之根,气血失调为其发病之本,营卫失和为其发病之标,与中医肾、脾胃、肝胆、心等脏腑关系密切。强调调补"阴阳-气血-营卫"为基本治则,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阴阳 气血(血气) 营卫 病机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