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8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Tactic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1
作者 XING Cheng 《Psychology Research》 2021年第10期441-448,共8页
Psychology’s military use was discovered by ancient Chinese strategists in a very early time.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 B.C.-476 B.C.),psychological tactics were put into practice.After coming to the Norther... Psychology’s military use was discovered by ancient Chinese strategists in a very early time.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 B.C.-476 B.C.),psychological tactics were put into practice.After coming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420-589),psychological tactics had become the required course of strategists.Therefore,many generals of this period could use it adroitly.There were many classic examples which could help us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tactics of this era.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a few classic examples and summarize their characteristics.Then,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tactic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YCHOLOGICAL TACTIC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actical SIDE STRATEGIC SIDE
下载PDF
Analysis of Buddhist sculpture art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2
作者 ZHANG Dingwei CHEN Lieshe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ulp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rich China sculpture theme,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Wei and J...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ulpture has completely changed the original Chinese ancient sculpture, rich China sculpture theme,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sculp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Buddhist sculpture received considerable development, the art form is abundant, representative of the " slim but clear appearance" and" images of noble figures "two kinds of modeling feat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tudies the overall features of the art of carving art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as well as its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t stat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Buddhist art sculpture art sllm but clear appearance
下载PDF
简论丧葬习俗对魏晋南北朝挽歌的影响
3
作者 时国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魏晋南北朝的俭葬习俗淡化了死亡的神秘感,使挽歌作者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死亡,保持一种较为超然客观的态度,促成了自挽作品的出现。各种丧葬仪式为挽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成为挽歌描写的重要内容。挽歌正式纳入礼制,得到官方书面形... 魏晋南北朝的俭葬习俗淡化了死亡的神秘感,使挽歌作者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死亡,保持一种较为超然客观的态度,促成了自挽作品的出现。各种丧葬仪式为挽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成为挽歌描写的重要内容。挽歌正式纳入礼制,得到官方书面形式的认可后更受重视更为普及,促进了献赠挽歌作品的创作,激发了欣赏挽歌、演唱挽歌的兴趣,对名士风流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丧葬习俗 挽歌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皖江区域的乐舞艺术探究
4
作者 陆娟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政权的频繁交替,使得其文化也体现出多元的特征。而包括皖江区域在内的江南,则进入政权相对稳定的六朝时期,在南迁北方士族的影响下,经济、文化均有一定发展,甚至形成了“六代豪华”的局面。原本...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政权的频繁交替,使得其文化也体现出多元的特征。而包括皖江区域在内的江南,则进入政权相对稳定的六朝时期,在南迁北方士族的影响下,经济、文化均有一定发展,甚至形成了“六代豪华”的局面。原本在中原流传的百戏、清商乐舞等传入江南,与当地乐舞进行了融合,并产生出新的乐舞形式。通过文献调查法、思辨法、历史研究等方法,探索这一时期皖江区域的乐舞,有助于了解六朝时期江南乐舞文化,并对中国舞蹈史研究形成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皖江区域 舞蹈艺术
下载PDF
广西越州故城遗址玻璃珠饰的科学研究
5
作者 韦伟燕 刘松 +1 位作者 李青会 林强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超景深光学显微观测等多种方法对广西越州故城遗址出土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饰进行科技分析,获取了玻璃珠的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超景深光学显微观测等多种方法对广西越州故城遗址出土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饰进行科技分析,获取了玻璃珠的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面显微形貌等综合物理化学信息,确定了玻璃珠的玻璃体系、制作工艺(着色工艺、成形工艺)和产地来源,探讨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国内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太平洋玻璃珠可能的输入路线。广西越州故城遗址发现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为中外文明交流提供了新实物证据,对深入研究我国南北朝时期中外文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太平洋玻璃珠 越州故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 科技分析 丝路交流
下载PDF
《北史》民族列传与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历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书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北史》作为记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活动的重要史著,其成书过程、删削增补已在学界得到充分探讨,但对该书民族列传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对《北史》民族列传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发展情况以及各民族与北朝政权的关... 《北史》作为记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活动的重要史著,其成书过程、删削增补已在学界得到充分探讨,但对该书民族列传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对《北史》民族列传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发展情况以及各民族与北朝政权的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可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涵,而且可从《北史》通代的民族史叙述中凸显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史》 民族列传 南北朝时期
下载PDF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
7
作者 黄永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1965年郭沫若发文称《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高二适与严北溟著文反对。双方之根本分歧在于,高、严二先生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物并力求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字体来看,《兰亭序》属于稿、行之间的新体——行书,而王羲... 1965年郭沫若发文称《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高二适与严北溟著文反对。双方之根本分歧在于,高、严二先生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物并力求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字体来看,《兰亭序》属于稿、行之间的新体——行书,而王羲之属于守成派,故写不出新体的《兰亭序》。另外,从南北书派的异同角度考察,王羲之生活的东晋以及其后的南北朝前期的书法,尚未出现南北的不同书派;而今本《兰亭序》与北朝碑志之间存在南帖北碑的差异。可见,郭老认为《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是有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真伪 王羲之 郭沫若 南帖北碑
下载PDF
隋代登歌的历史渊源及其施用探析
8
作者 杨成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9,共14页
登歌是雅乐的重要内容,本取登堂而歌之意,其通过表演空间的定位,体现“贵人声”的思想,在西周大祭祀、大飨、乡饮酒礼等礼仪中均有体现。汉魏以后,伴随五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登歌逐渐固定成为礼仪用乐中与宫悬相区别的、具有一定乐器组... 登歌是雅乐的重要内容,本取登堂而歌之意,其通过表演空间的定位,体现“贵人声”的思想,在西周大祭祀、大飨、乡饮酒礼等礼仪中均有体现。汉魏以后,伴随五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登歌逐渐固定成为礼仪用乐中与宫悬相区别的、具有一定乐器组合及歌唱的特定表演类型,唐宋之际被广泛运用于吉礼、嘉礼、宾礼等重大礼仪中。据史籍记载,隋代登歌吸纳了魏晋南北朝礼乐变革的成果,在乐器构成和施用制度上为后续在唐宋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本轮廓,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歌 魏晋南北朝 隋代
下载PDF
中国传统风景审美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敦煌佛教壁画的影响
9
作者 王玫 张春彦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审美 风景表达 魏晋南北朝 敦煌佛教壁画 印度佛教美术
下载PDF
北朝至隋代冀南豫北地区陶瓷手工业的发展进程
10
作者 李鑫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57-63,共7页
磁州窑兴起于9世纪末,其所在的冀南豫北地区陶瓷手工业的兴起可追溯至北朝到隋代,至宋元时期已为北方地区制瓷业的中心之一。追索冀南豫北地区在北朝至隋代这一时期的陶瓷手工业发展进程可知,随着东魏迁都,邺城及周边地区承继北魏洛阳... 磁州窑兴起于9世纪末,其所在的冀南豫北地区陶瓷手工业的兴起可追溯至北朝到隋代,至宋元时期已为北方地区制瓷业的中心之一。追索冀南豫北地区在北朝至隋代这一时期的陶瓷手工业发展进程可知,随着东魏迁都,邺城及周边地区承继北魏洛阳的生产传统成为北方地区低温铅釉陶器的生产中心。同时伴随着南方青瓷技术的北传,邺城及周边地区的低温铅釉陶器生产在北齐时于技术上实现了新突破,并在北齐后期创烧了青瓷。由于青瓷和釉陶生产技术的互动、交融,进而为白瓷的创烧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随着北周灭北齐之后邺城地区人口的大量南迁,安阳一跃成为北方地区的瓷业生产中心,并在隋代创烧了白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隋代 冀南豫北 陶瓷手工业
下载PDF
新出隋《施睿墓志》考
11
作者 郑旭东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3,112,共5页
2021年,隋《施睿墓志》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樱花广场基建工地内。志主施睿为南北朝时期北迁之南士。南北朝时期有大量的南人北迁,其自身的文化优势得以在关中地区迅速发挥出来,填补了关陇地区的文化缺失。
关键词 施睿墓志 南朝士族 南人北迁 西魏北周
下载PDF
明代会试分卷录取制创立、实施及变迁考实
12
作者 郭培贵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0,共17页
为保证边远落后地区的举人应考会试具有一定考中率,洪熙元年,明仁宗与杨士奇创立了会试“南六北四”分卷取士制度;宣宗嗣位后又予重申,并在宣德二年和宣德五年的会试中得以切实执行,宣德八年会试得到基本执行。正统元年会试又进一步细... 为保证边远落后地区的举人应考会试具有一定考中率,洪熙元年,明仁宗与杨士奇创立了会试“南六北四”分卷取士制度;宣宗嗣位后又予重申,并在宣德二年和宣德五年的会试中得以切实执行,宣德八年会试得到基本执行。正统元年会试又进一步细分为南、北、中卷,各按“六、三、一”的比例录取;正统四年会试复改为各按“五五、三五、十”的比例录取;其后,又经历了诸多科次的分卷占比波动甚至短暂的罢行、改制,自嘉靖二十九年会试开始,“南五五、北三五、中十”的录取比例才获得稳定、严格的执行。对上述史实的审慎考证,既反映了明朝会试在以考试成绩为取士决定因素前提下对科举欠发达地区士子予以适度照顾的长期摸索和坚持,也说明了对相关史料进行严谨考订和溯源辨误在史学求真中的极端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会试 南北卷 南北中卷 各卷区录取比例 史料考证
下载PDF
对柳得恭“南北国”论的驳议
13
作者 赵振海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69-72,共4页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人首领大祚荣在松花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朝鲜半岛史学界将渤海史纳入朝鲜史体系,将渤海与新罗对立时期称为“南北国时代”或“南北朝时代”,将渤海视作新罗的“北朝”。然而,... 公元698年,粟末靺鞨人首领大祚荣在松花江流域建立渤海政权,接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的地方民族政权。朝鲜半岛史学界将渤海史纳入朝鲜史体系,将渤海与新罗对立时期称为“南北国时代”或“南北朝时代”,将渤海视作新罗的“北朝”。然而,此种说法存在问题,一是“南北国”论缺少统一王朝或国家的根本前提;二是在渤海建国前,朝鲜地区并未形成单一的朝鲜族或韩族;三是髙句丽曾是中国历史上的地方民族政权;四是王氏高丽并不是高氏高丽的继承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新罗 唐朝 高句丽 南北国时代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隐士的佛教生活探究
14
作者 王悦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57-60,81,共5页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外来的佛教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中国社会,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受时代动荡变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隐士数量大规模增加。佛教空无、轮回、解脱等思想契合隐士的心灵追求,部分隐士开始关注和信仰佛教,出现了隐士入... 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外来的佛教积极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中国社会,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受时代动荡变迁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隐士数量大规模增加。佛教空无、轮回、解脱等思想契合隐士的心灵追求,部分隐士开始关注和信仰佛教,出现了隐士入佛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扩大了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充实了隐士的隐居生活,扩展了隐逸文化的内涵。除了直接加入佛教,更多的隐士通过礼佛、拜访、拜师、居寺、佛道兼修等方式与佛教徒展开密切交往,双方的交流互动使这一时期隐士的佛教生活充满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隐士 佛教
下载PDF
诗学视域下“清风”到“林风”的分化——以魏晋为源起
15
作者 冯琪琪 《台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5-81,共7页
“清风”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文化内涵的演变折射出魏晋玄风的兴起和回落的发展趋势,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诗学史上被延续保留,并逐渐分化出“林风”这一意象以满足特定的书写需求。“林风”自唐代始现于诗歌之中,其文化内涵的形成却可... “清风”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文化内涵的演变折射出魏晋玄风的兴起和回落的发展趋势,其独特的审美意蕴在诗学史上被延续保留,并逐渐分化出“林风”这一意象以满足特定的书写需求。“林风”自唐代始现于诗歌之中,其文化内涵的形成却可溯源至魏晋时期。“林风”由“清风”分化而来,受到魏晋时期人物品藻“林下风气”的影响,体现了诗人对松竹品性的精神寄托,切合“游而不居”的庄园山水欣赏模式。实际上,和“清风”相比,“林风”消解了魏晋玄学影响下本体论哲学关于“无”的抽象性质,更加强调“林”的景物特征,凸显“风”的自然属性,永恒地凝结着魏晋士人风流的时代精神,对后世诗人而言具有更加针对性的遥畅其怀、兴寄所托的书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风” “林风” 魏晋南北朝 诗学
下载PDF
致病与治病: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疾病”的想象与文化隐喻
16
作者 陈世昀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7期63-72,95,96,共12页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致病的记述,有政治失序、鬼神妖物魅精怪、善恶因果报应和未知怪异等,治病的方法则有卜筮符咒、悔过念佛、上章忏悔解罪、草药医方和民间俗信等,不仅是编作者的搜奇好异,更有其深层次的文化隐喻。疾病本来是医学问...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对致病的记述,有政治失序、鬼神妖物魅精怪、善恶因果报应和未知怪异等,治病的方法则有卜筮符咒、悔过念佛、上章忏悔解罪、草药医方和民间俗信等,不仅是编作者的搜奇好异,更有其深层次的文化隐喻。疾病本来是医学问题,志怪小说中的疾病叙述却成了映射出社会文化生活的记录。疾病的叙述,由人体反常状态,隐喻整个政治社会文化的败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 疾病 文化隐喻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游军研究
17
作者 付昊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游军”在史籍中一开始指代游离于外、居无定所的军队,而后逐渐成为了机动军队的代名词,分别出现于三国后期的平定诸葛诞的淮南战场和魏蜀交战频频的关中战场。两晋南朝时期,游军一方面仍是临时的机动军队代名词,运用于大规模的军事场... “游军”在史籍中一开始指代游离于外、居无定所的军队,而后逐渐成为了机动军队的代名词,分别出现于三国后期的平定诸葛诞的淮南战场和魏蜀交战频频的关中战场。两晋南朝时期,游军一方面仍是临时的机动军队代名词,运用于大规模的军事场合;另一方面出现了层级化和职官化的趋势,并承担了地方治安和守卫的责任。北方的十六国北朝时期,游军仍为临时机动军队的代名词,未出现和南朝相似的专官管理和层级化的趋势;到了隋唐五代时期,游军彻底沦为了机动军队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游军 临时机动军队 专官化管理 层级化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碑刻假借字职用关系考察
18
作者 程慧 王敏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66-74,共9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碑刻中假借字与假借义、假借字与该字本义、假借字与被借字等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按照职用关系对其进行细致测查与分类研究十分必要。经统计,该时期碑刻假借字共出现约608处,其中“本无其字”的假借79处,“本有其字”的通假513处,假借字代替专用假借字16处。该时期碑刻假借字中“本无其字”的假借呈衰落趋势,“本有其字”的通假增长且占比呈绝对优势,并且存在一批临时假借向古今假借过渡的假借字;此外,多承袭历史约定俗成假借字,包括一部分沿袭前代假借字形但假借义不同的字,完全新出假借字占比较小。该时期碑刻假借字成因多样,同时为字词关系、字际关系研究等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碑刻 假借字 职用
下载PDF
从北魏毛德祖妻张智朗墓石椁羽人像看南北朝文化融合问题
19
作者 张伟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2,87,共7页
羽人题材源于上古先民对鸟的崇拜,自商代起,人们受“升天”思想的影响,羽人形象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常见于墓葬壁画中。张智朗墓石椁门上的羽人画像,绘制得极为生动精美,尽管它出土于北魏都城平城地区... 羽人题材源于上古先民对鸟的崇拜,自商代起,人们受“升天”思想的影响,羽人形象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常见于墓葬壁画中。张智朗墓石椁门上的羽人画像,绘制得极为生动精美,尽管它出土于北魏都城平城地区,绘画技法也是北朝风格,但羽人画像所蕴含的寓意则与南朝其他墓中的羽人题材相同,是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交流交往融合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德祖 石椁 羽人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的对冲与互补——以阮籍和嵇康音乐思想为例
20
作者 杜伟 徐楠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阮籍、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其音乐思想作为魏晋时期的音乐典范具有众多类似之处,他们的音乐思想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但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二人对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观等方面对二人音乐思想进行探讨,展现魏晋南... 阮籍、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其音乐思想作为魏晋时期的音乐典范具有众多类似之处,他们的音乐思想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但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二人对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观等方面对二人音乐思想进行探讨,展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审美偏向与其中的内在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阮籍 嵇康 音乐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