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4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ical Tactic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1
作者 XING Cheng 《Psychology Research》 2021年第10期441-448,共8页
Psychology’s military use was discovered by ancient Chinese strategists in a very early time.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 B.C.-476 B.C.),psychological tactics were put into practice.After coming to the Norther... Psychology’s military use was discovered by ancient Chinese strategists in a very early time.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770 B.C.-476 B.C.),psychological tactics were put into practice.After coming 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420-589),psychological tactics had become the required course of strategists.Therefore,many generals of this period could use it adroitly.There were many classic examples which could help us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tactics of this era.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a few classic examples and summarize their characteristics.Then,we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psychological tactic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YCHOLOGICAL TACTICS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actical SIDE STRATEGIC SIDE
下载PDF
Analysis of Buddhist sculpture art i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2
作者 ZHANG Dingwei CHEN Liesheng 《International English Education Research》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雕塑艺术 佛教造像 造型特点 人物形象 审美取向 整体特征 雕刻艺术
下载PDF
简论丧葬习俗对魏晋南北朝挽歌的影响
3
作者 时国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91,共8页
魏晋南北朝的俭葬习俗淡化了死亡的神秘感,使挽歌作者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死亡,保持一种较为超然客观的态度,促成了自挽作品的出现。各种丧葬仪式为挽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成为挽歌描写的重要内容。挽歌正式纳入礼制,得到官方书面形... 魏晋南北朝的俭葬习俗淡化了死亡的神秘感,使挽歌作者能够理性平和地看待死亡,保持一种较为超然客观的态度,促成了自挽作品的出现。各种丧葬仪式为挽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意象,成为挽歌描写的重要内容。挽歌正式纳入礼制,得到官方书面形式的认可后更受重视更为普及,促进了献赠挽歌作品的创作,激发了欣赏挽歌、演唱挽歌的兴趣,对名士风流的形成产生了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丧葬习俗 挽歌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皖江区域的乐舞艺术探究
4
作者 陆娟 《池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政权的频繁交替,使得其文化也体现出多元的特征。而包括皖江区域在内的江南,则进入政权相对稳定的六朝时期,在南迁北方士族的影响下,经济、文化均有一定发展,甚至形成了“六代豪华”的局面。原本...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政权的频繁交替,使得其文化也体现出多元的特征。而包括皖江区域在内的江南,则进入政权相对稳定的六朝时期,在南迁北方士族的影响下,经济、文化均有一定发展,甚至形成了“六代豪华”的局面。原本在中原流传的百戏、清商乐舞等传入江南,与当地乐舞进行了融合,并产生出新的乐舞形式。通过文献调查法、思辨法、历史研究等方法,探索这一时期皖江区域的乐舞,有助于了解六朝时期江南乐舞文化,并对中国舞蹈史研究形成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皖江区域 舞蹈艺术
下载PDF
广西越州故城遗址玻璃珠饰的科学研究
5
作者 韦伟燕 刘松 +1 位作者 李青会 林强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共11页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超景深光学显微观测等多种方法对广西越州故城遗址出土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饰进行科技分析,获取了玻璃珠的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光学相干层析成像、超景深光学显微观测等多种方法对广西越州故城遗址出土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饰进行科技分析,获取了玻璃珠的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面显微形貌等综合物理化学信息,确定了玻璃珠的玻璃体系、制作工艺(着色工艺、成形工艺)和产地来源,探讨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的国内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太平洋玻璃珠可能的输入路线。广西越州故城遗址发现的印度-太平洋玻璃珠为中外文明交流提供了新实物证据,对深入研究我国南北朝时期中外文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太平洋玻璃珠 越州故城遗址 魏晋南北朝 科技分析 丝路交流
下载PDF
《北史》民族列传与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历史研究述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书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北史》作为记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活动的重要史著,其成书过程、删削增补已在学界得到充分探讨,但对该书民族列传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对《北史》民族列传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发展情况以及各民族与北朝政权的关... 《北史》作为记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历史活动的重要史著,其成书过程、删削增补已在学界得到充分探讨,但对该书民族列传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尚未见到。对《北史》民族列传所记载的南北朝时期各民族发展情况以及各民族与北朝政权的关系进行研究,不仅可明确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涵,而且可从《北史》通代的民族史叙述中凸显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史》 民族列传 南北朝时期
下载PDF
中国传统风景审美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敦煌佛教壁画的影响
7
作者 王玫 张春彦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1期102-107,共6页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 魏晋南北朝是山水画与宗教绘画共生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道释画渐盛”“山水画成立”,尤以南北朝时期佛教画最盛。佛教画与山水画在敦煌相遇。受中国风景审美的影响,敦煌佛教壁画表现出了与印度、中亚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更加注重风景、建筑以及世俗生活的表达,是背后这一时期中国古人风景设计与风景文化的真实再现。文章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佛教壁画,系统对比同一时期印度和中亚的佛教美术,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风景审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审美 风景表达 魏晋南北朝 敦煌佛教壁画 印度佛教美术
下载PDF
隋代登歌的历史渊源及其施用探析
8
作者 杨成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9,共14页
登歌是雅乐的重要内容,本取登堂而歌之意,其通过表演空间的定位,体现“贵人声”的思想,在西周大祭祀、大飨、乡饮酒礼等礼仪中均有体现。汉魏以后,伴随五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登歌逐渐固定成为礼仪用乐中与宫悬相区别的、具有一定乐器组... 登歌是雅乐的重要内容,本取登堂而歌之意,其通过表演空间的定位,体现“贵人声”的思想,在西周大祭祀、大飨、乡饮酒礼等礼仪中均有体现。汉魏以后,伴随五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登歌逐渐固定成为礼仪用乐中与宫悬相区别的、具有一定乐器组合及歌唱的特定表演类型,唐宋之际被广泛运用于吉礼、嘉礼、宾礼等重大礼仪中。据史籍记载,隋代登歌吸纳了魏晋南北朝礼乐变革的成果,在乐器构成和施用制度上为后续在唐宋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基本轮廓,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歌 魏晋南北朝 隋代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游军研究
9
作者 付昊天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游军”在史籍中一开始指代游离于外、居无定所的军队,而后逐渐成为了机动军队的代名词,分别出现于三国后期的平定诸葛诞的淮南战场和魏蜀交战频频的关中战场。两晋南朝时期,游军一方面仍是临时的机动军队代名词,运用于大规模的军事场... “游军”在史籍中一开始指代游离于外、居无定所的军队,而后逐渐成为了机动军队的代名词,分别出现于三国后期的平定诸葛诞的淮南战场和魏蜀交战频频的关中战场。两晋南朝时期,游军一方面仍是临时的机动军队代名词,运用于大规模的军事场合;另一方面出现了层级化和职官化的趋势,并承担了地方治安和守卫的责任。北方的十六国北朝时期,游军仍为临时机动军队的代名词,未出现和南朝相似的专官管理和层级化的趋势;到了隋唐五代时期,游军彻底沦为了机动军队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游军 临时机动军队 专官化管理 层级化
下载PDF
从北魏毛德祖妻张智朗墓石椁羽人像看南北朝文化融合问题
10
作者 张伟艺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7-82,87,共7页
羽人题材源于上古先民对鸟的崇拜,自商代起,人们受“升天”思想的影响,羽人形象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常见于墓葬壁画中。张智朗墓石椁门上的羽人画像,绘制得极为生动精美,尽管它出土于北魏都城平城地区... 羽人题材源于上古先民对鸟的崇拜,自商代起,人们受“升天”思想的影响,羽人形象作为一种装饰题材已广泛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尤其常见于墓葬壁画中。张智朗墓石椁门上的羽人画像,绘制得极为生动精美,尽管它出土于北魏都城平城地区,绘画技法也是北朝风格,但羽人画像所蕴含的寓意则与南朝其他墓中的羽人题材相同,是南北朝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交流交往融合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德祖 石椁 羽人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美学的对冲与互补——以阮籍和嵇康音乐思想为例
11
作者 杜伟 徐楠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96-102,共7页
阮籍、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其音乐思想作为魏晋时期的音乐典范具有众多类似之处,他们的音乐思想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但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二人对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观等方面对二人音乐思想进行探讨,展现魏晋南... 阮籍、嵇康作为“竹林七贤”的重要人物,其音乐思想作为魏晋时期的音乐典范具有众多类似之处,他们的音乐思想均受到老庄思想的影响,但二者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二人对音乐的教化功能、音乐观等方面对二人音乐思想进行探讨,展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审美偏向与其中的内在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阮籍 嵇康 音乐美学
下载PDF
历史观与汉语史研究方法的有机统一——《南北朝译经疑问句研究》评介
12
作者 于峻嵘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54,共4页
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近百年间,学界在汉译佛经对汉语发展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佛经作为汉语史口语语料库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进入新世纪,汉译佛经的语言价值被深入发掘,诸多成果为研究打开了新视野。黄娜、石彦霞博士出于对译... 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近百年间,学界在汉译佛经对汉语发展的影响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佛经作为汉语史口语语料库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进入新世纪,汉译佛经的语言价值被深入发掘,诸多成果为研究打开了新视野。黄娜、石彦霞博士出于对译经研究的共同志趣,撰就了《南北朝译经疑问句研究》。此书整合了历史观念与汉语史研究方法,多角度剖析了疑问句,描写了外来成分、文言、白话以及不规范成分,得出了可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译经 疑问句 历史观 汉语史研究方法
下载PDF
Ethnic Views During the Wei,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
13
作者 白翠琴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5年第3期60-73,222,共15页
关键词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 In Ethnic Views During the Wei Jin
原文传递
北朝的夷夏融合与中华美学的构建
14
作者 陈望衡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9-169,F0002,共12页
夷夏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先秦以来,“夷夏之辨”发展为夷夏融合。南北朝是夷夏融合的高峰期,主要在北朝进行,代表是北魏。夷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汉化的主体不是自然血缘的同化,而是文化上对于华夏文化的认同。南北朝是佛教汉化的... 夷夏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先秦以来,“夷夏之辨”发展为夷夏融合。南北朝是夷夏融合的高峰期,主要在北朝进行,代表是北魏。夷夏融合的主流是汉化,汉化的主体不是自然血缘的同化,而是文化上对于华夏文化的认同。南北朝是佛教汉化的关键时期,主要在北朝地区进行,集中体现为佛像的汉化。佛教的汉化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一体化工程的进行,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华美学的构建。中华美学的构建可以分为基本观念构建和审美文化构建两大方面。基本观念建构集中在对于艺术功能的认识上。先秦儒家确定的艺术功能为教化与审美统一,此后这一认识在承传过程中发生偏移,南朝偏于审美,北朝则突出教化。在审美文化上,北朝在承传中原文化的同时又融入了草原文化,在书法、音乐、文学、城市建设等诸多方面均有建树。唐代美学兼取南北而主要承传北朝美学传统,从理论与实践上重新树立儒家艺术审美理想:文质彬彬、尽美尽善。北朝开创的以夷夏之合为核心的中华美学在唐代得以巩固提高和发展,成为中国的国家形态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夏 中华美学 南北朝 北魏
下载PDF
晋制与君统——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的流变
15
作者 韦正 付龙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晋制和君统,是魏晋南北朝陵墓发展脉络中最鲜明的两个特性,也是理解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两个有效的切入点。尽管晋制在概念层面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仍可用于指代包括帝王陵墓在内墓葬俭省和约束的特征,进而展示西晋墓葬和曹魏、东晋墓葬... 晋制和君统,是魏晋南北朝陵墓发展脉络中最鲜明的两个特性,也是理解魏晋南北朝陵墓制度两个有效的切入点。尽管晋制在概念层面上存在不完善之处,但仍可用于指代包括帝王陵墓在内墓葬俭省和约束的特征,进而展示西晋墓葬和曹魏、东晋墓葬的关联性。十六国、北朝和南朝的陵墓,则在陵区选址、陵墓石刻、墓葬形制与壁画等诸多方面彰显了皇权的伸张,显示出君统对陵墓制度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制 君统 魏晋南北朝 陵墓制度
下载PDF
经学传承与家风养成:以魏晋南北朝为中心的考察
16
作者 孙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21,共8页
魏晋南北朝经学研习与传承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家族为中心。以家族为中心的经学研习与传承,从源头上可追溯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家族后人。在官学衰败与家学兴盛的背景下,世家大族开创了以家族模式来传承学术、培育子弟的教育体系。家... 魏晋南北朝经学研习与传承的突出特点就是以家族为中心。以家族为中心的经学研习与传承,从源头上可追溯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家族后人。在官学衰败与家学兴盛的背景下,世家大族开创了以家族模式来传承学术、培育子弟的教育体系。家风和家学是家族教育体系的两大要目,是实现家族门第世代传承的核心要素。世家大族对于《孝经》与三《礼》的研习与传承,推动了《孝经》与三《礼》学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养成了士族子弟孝友之内行的家族风操。累世经学与累世公卿之间的相互因袭,再加上儒家经学与士族门第之间存在的天然亲和力,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家族的核心思想信仰,儒家经学成为家族的核心家学内容。世家大族在家训中所秉持的教人之方与为人处世之道,同样是以儒家修齐治平思想为核心,并落实在家族子弟日常生活的言语行为之中。以家族为中心的经学传习,延续了因官学兴废而时有中断的官方经学传承,这就是魏晋南北朝经学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经学 家族 家风 家学 家训
下载PDF
“屉”指“抽屉”是怎么来的?
17
作者 孙玉文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4-87,共4页
“抽屉”一词,至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抽屉的“屉”当时已出现,有“替、屉”等多种写法。段玉裁注《说文》以为“屟”作“抽屉”讲是“屟”的本义引申而来,“屟”本义指鞋子的木底。本文先采取排除法,论证“屉”不可能从别的词发展而... “抽屉”一词,至晚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抽屉的“屉”当时已出现,有“替、屉”等多种写法。段玉裁注《说文》以为“屟”作“抽屉”讲是“屟”的本义引申而来,“屟”本义指鞋子的木底。本文先采取排除法,论证“屉”不可能从别的词发展而来;然后从音、义两个方面论证段说可信,并由此探讨了从“枼”得声的其他一些同源词。文章最后由此探讨了若干理论问题,对当今有的研究率意假定《广韵》异读中的甲读音变成乙读音,不管甲读音跟乙读音的声母、开合、等列、声调等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符号的历史同一性,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提出批评,明确指出这种研究跟确定语言符号的历史同一性的要求相距甚远,旨在深化汉语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 单音词 词源
下载PDF
万绳楠先生的学术成就与治学特色
18
作者 庄华峰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2-31,共10页
万绳楠先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50余载,学术创获颇丰,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绩卓著,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他在曹魏政治派别、南朝田庄制度、东晋黄白籍、魏晋南北朝民族问题、魏晋南北朝南方经... 万绳楠先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50余载,学术创获颇丰,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方面,硕果累累,成绩卓著,是海内外颇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他在曹魏政治派别、南朝田庄制度、东晋黄白籍、魏晋南北朝民族问题、魏晋南北朝南方经济开发、两晋玄学思想、北朝的弥勒信仰等重大问题上均有独到的见解,所倡导并践行的阶级分析法、文史互证法、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调查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的方法等治学方法,独树一帜,形成鲜明的特色,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与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万绳楠 学术成就 治学特色
下载PDF
简论魏晋南北朝挽歌的艺术特点
19
作者 时国强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5-39,共5页
魏晋南北朝挽歌在艺术上具有死生对比鲜明、情调悲伤凄怆、体制形态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挽歌的产生及应用场景密切相关。生死对立的客观现实,造成了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仪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 魏晋南北朝挽歌在艺术上具有死生对比鲜明、情调悲伤凄怆、体制形态多样化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挽歌的产生及应用场景密切相关。生死对立的客观现实,造成了对比手法的广泛运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丧葬仪式的变化、思想观念的差异以及挽歌自身的存在状态,造成了挽歌不同的体制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挽歌 丧葬习俗
下载PDF
唐钞本《文选集注》所见西晋时期南北士人的文化冲突——兼论陆机的悲剧命运
20
作者 冯源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106,共7页
“太康之英”陆机在洛阳被杀,是中古史上南北士人冲突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日本新发现文献唐钞本《文选集注》,为研究西晋时期南北士人的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更加宏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三都赋序》注揭橥“三国争统”的文化背景,有... “太康之英”陆机在洛阳被杀,是中古史上南北士人冲突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日本新发现文献唐钞本《文选集注》,为研究西晋时期南北士人的文化冲突提供了一个更加宏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细节:《三都赋序》注揭橥“三国争统”的文化背景,有助于明晰吴人陆机在出仕西晋之前的文化心态,此为探讨西晋时期南北士人文化冲突的一个起点;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一首》及陆机《答贾长渊一首》诗注,记录并诠释了西晋时期南北士人在融合中的文化冲突点;陆机诗注中的“时网”,则启引探索入洛仕晋对陆机的诱惑与捆束。由此可知,南人陆机携带着三国争统的余绪入晋,其思维在本质上还停留在东吴时期对历史、文化的建构和认知上;面对大一统的西晋王朝中原士人的文化认知和历史叙事,交锋已在所难免;他与中原士人的一系列龃龉与缠绕,最终导致其悲剧命运。从表层看,陆机的悲剧命运固然与其兀傲的个性有关,而深层次的因素乃在于他和中原士人在文化理念上的激烈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钞本《文选集注》 西晋 南北士人 陆机 文化冲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