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andbox modeling of faul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Weixinan Sag, Beibuwan Basin, 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Tong Hengm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Faul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in rift basins. The fault systems of Weixinan Sag, Beibuwan Basin of China, which is fully covere... Faul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has not been investigated extensively in rift basins. The fault systems of Weixinan Sag, Beibuwan Basin of China, which is fully covered with high-precision 3-D seismic data and is rich in oil-gas resourc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reproduced by sandbox modeling in this study with inclusion of multipl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in the experimental model.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ault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revealed by sandbox modeling are as follows. 1) Weakness-reactivation faults and weakness-related faults are formed much earlier than the distant-weakness faults (faults far away from and with little or no relationship to the weakness). 2) Weakness-reactivation faults and weakness-related faults develop mainly along or parallel to a pre-existing weakness, while distant-weakness faults develop nearly perpendicular to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A complicated fault system can be formed in a fixed direction of extension with the existence of multipl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and the complicated fault system in the Weixinan Sag formed gradually in a nearly N-S direction with multipl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3) The increase in the length and number of faults is closely tied to the nature of pre-existing weaknesses. The sandbox model may provide a new clue to detailed fault system research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rift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ult system rift basin multiple pre-existing weaknesses weixinan sag sandbox modeling
下载PDF
Petroleum Origins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in the Weixinan Sag in the Beibu Gulf Basin,Using Subsag B as an Example 被引量:5
2
作者 GAO Gang XU Xinde +4 位作者 QU Tong GAN Jun DANG Wenlong ZHOU Xiaoxiao LIU Fengy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5期1515-1530,共16页
Crude oil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units of the Weixinan Sag in the Beibu Gulf Basin.To determine the source and accumulation mode of this crude oil,12 crude oil samples and 27 source rock samp... Crude oil has been discovered in the Paleogene and Neogene units of the Weixinan Sag in the Beibu Gulf Basin.To determine the source and accumulation mode of this crude oil,12 crude oil samples and 27 source roc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 extensive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m.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the analytical results,the types,origins and accumulation patterns of crude oil in the study area were elucidated.Except for a shallowly-buried and biodegraded crude oil deposit in Neogene rocks,the crude oil samples in the study area were normal.All of the crude oils were derived from lacustrine source rocks.According to biomarker compositions,the crude oils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families,A and B,distinctions that were reinforced by differences in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Oil-source correlation analysis based on biomarkers revealed that Family A oils were derived from the mature oil shale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the Liushagang Formation,while the Family B oils formed in the mature shale of the Liushagang Formation.The Family A oils,generated by oil shale,mainly migrated laterally along sand bodies and were then redistributed in adjacent reservoirs above and below the oil shale layer,as well as in shallow layers at high structural positions,occupying a wide distribution range.The Family B oils were generated by other shale units before migrating vertically along faults to form reservoirs nearby,resulting in a narrow distribution r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de oil family oil shale SHALE petroleum migration weixinan sag Beibu Gulf Basin
下载PDF
高精度层序格架与源-汇系统约束下的沉积体系分析方法:以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为例
3
作者 王浩 邹明生 +3 位作者 崔钦宇 高梦天 张靖宇 陆永潮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8,共15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勘探方向已经从构造圈闭转移到岩性圈闭上,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砂体的展布。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测井、录井、岩心及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勘探方向已经从构造圈闭转移到岩性圈闭上,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砂体的展布。以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测井、录井、岩心及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目的层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划分和沉积体系时空展布研究,明确了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目的层流沙港组一段可以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3个体系域以及8个准层序组。通过对研究区源-汇体系与沉积相分析,表明涠西南凹陷的沉积物主要来自西北部万山物源、东部企西物源、东南部涠西南物源以及西南部物源。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一段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和湖底扇等3种沉积相类型。低位期主要发育中深湖和湖底扇沉积,发育浊积水道、天然堤和席状朵体等沉积微相;湖扩期主要以深湖泥沉积微相为主;高位期则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较为发育,河口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发育较少。B洼主要发育西部三角洲进积滑塌型、南部近源断坡带型和东部远源缓坡型等3种类型湖底扇,其中,南部物源体系规模大、成藏条件好,是下一步勘探最具潜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沙港组一段 层序地层学 沉积体系 源-汇系统 高精度层序格架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断裂—岩性复合圈闭发育模式与勘探实践
4
作者 胡德胜 孙文钊 +4 位作者 满晓 陈奎 陈丽君 宫立园 李珊珊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5-227,共13页
为了解决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勘探目标搜索和油田可持续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对该区二号断裂带渐新统涠洲组三段构造圈闭发育层段开展了断裂—岩性复合圈闭研究。通过对控洼断裂演化与涠三段沉积特征关系的研究,发现涠三段沉积期二号断裂... 为了解决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勘探目标搜索和油田可持续开发难度大的问题,对该区二号断裂带渐新统涠洲组三段构造圈闭发育层段开展了断裂—岩性复合圈闭研究。通过对控洼断裂演化与涠三段沉积特征关系的研究,发现涠三段沉积期二号断裂带活动性较弱,凹陷长轴方向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向洼中持续推进;涠二段、涠一段沉积期区域构造活动强烈,产生一系列雁列式断裂,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形成的相对孤立的水下分流河道与呈雁列式断裂形成角度交错相互切割,从而形成了NE—SW向靠断层封堵、NW—SE向靠砂体尖灭的特色河道型构造—岩性圈闭群。研究表明:(1)涠三段发育“二号断裂带洼中断隆背景、低频摆动水道、雁列张扭断裂”三因素耦合的断裂—岩性型圈闭模式,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主流线与二号断裂带的交会区是构造—岩性圈闭有利发育区带;(2)近物源交会区主要发育复合型构造—岩性圈闭,远物源交会区主要发育孤立型构造—岩性圈闭,建立了凹陷轴向河道控砂,断裂、砂体复合控藏的成藏模式。断裂—岩性型圈闭模式和成藏模式应用效果好,搜索了一批NE—SW向靠断层封堵、NW—SE向靠砂体尖灭的有利断裂—岩性复合圈闭群,并在涠B-E构造得到很好的应用,WB-E 1井钻遇油层近100 m,后续多口井钻探成功,新增油气探明地质储量超千万立方米,证实二号断裂带涠三段断裂—岩性复合圈闭是重要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 断裂—岩性复合圈闭 油气成藏 涠洲组 渐新统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二段油页岩与泥岩形成环境及生烃特征差异性
5
作者 徐建永 郑瑞辉 +3 位作者 李宏义 肖伶俐 曹磊 夏环宇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6,共12页
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油页岩和泥岩是涠西南凹陷古近系的主力烃源岩,二者形成环境和生烃特征差异研究对北部湾盆地新区优质烃源岩预测和凹陷评价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及有机岩石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烃源... 始新统流沙港组二段(流二段)油页岩和泥岩是涠西南凹陷古近系的主力烃源岩,二者形成环境和生烃特征差异研究对北部湾盆地新区优质烃源岩预测和凹陷评价意义重大。本文根据有机地球化学、元素地球化学及有机岩石学的原理和方法,基于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对比了两类烃源岩形成环境和生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流二段油页岩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为很好烃源岩;泥岩有机质丰度较低、类型较差,为好烃源岩。油页岩与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程度的差异是由母岩性质、生源构成、古生产力和有机质保存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油页岩沉积时期湖盆古生产力高、藻类勃发,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泥岩沉积时期弱还原的水体环境、较快的沉积速率和陆源物质的大量输入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有机质类型和生源构成的差别造成两类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特征和生烃演化模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油页岩活化能分布相对集中,而泥岩活化能分布相对分散;油页岩的生油高峰早于泥岩,且生油高峰期油页岩的生油率明显高于泥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环境 生烃特征 油页岩 泥岩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咸水层CO_(2)地质封存储盖优选及潜力评估
6
作者 熊鹏飞 方小宇 +5 位作者 乐文喜 陆江 王思洋 杨浦 王凯 郭俊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05-2413,共9页
CO_(2)地质封存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兜底技术,近海沉积盆地远离人类活动区,在实施CO_(2)地质封存方面相比于陆上沉积盆地更具优势。为查明广东省近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咸水层CO_(2)封存潜力,基于盖层埋深、单层泥岩最大厚度、... CO_(2)地质封存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兜底技术,近海沉积盆地远离人类活动区,在实施CO_(2)地质封存方面相比于陆上沉积盆地更具优势。为查明广东省近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咸水层CO_(2)封存潜力,基于盖层埋深、单层泥岩最大厚度、泥地比、断层密度和储层孔隙度、地层厚度、砂地比、渗透率等8个指标,构建了盆地二级构造单元的储盖评价体系,结合各地层岩心物性资料和三维地质模型,对涠西南凹陷储盖进行优选,并以US-DOE法对有效封存潜力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涠西南凹陷在海底以下800~3000 m内,有2套适宜CO_(2)封存的储盖组合。储盖组合1:新近系角尾组一段浅海相泥岩盖层−角尾组二段、下洋组滨浅海相砂岩储层,有效封存容量为7.49亿t;储盖组合2:古近系涠洲组二段中深湖泥岩盖层−涠洲组三段砂岩储层,有效封存容量为3.74亿t。在涠西南凹陷中优选出2套适宜咸水层封存CO_(2)的储盖组合,有效封存容量为11.23亿t,按照广东省粤西地区CO_(2)年排放量为7000万t进行评估,能够满足该地区超16 a的CO_(2)减排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封存 CO_(2)地质封存潜力 储盖组合优选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南海西部原油领域勘探进展与突破方向
7
作者 邓勇 胡德胜 +4 位作者 游君君 满勇 满晓 陈林 付大巍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4,共14页
南海西部原油领域历经多年勘探,探明程度高,勘探难度日益增大。近年来,转变思路,大力拓展新领域。攻关岩性圈闭发育机制,建立了流三段“低位转换带控砂,湖侵互层叠置连片”的广覆式砂体沉积模式,阐明了大面积连片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创建... 南海西部原油领域历经多年勘探,探明程度高,勘探难度日益增大。近年来,转变思路,大力拓展新领域。攻关岩性圈闭发育机制,建立了流三段“低位转换带控砂,湖侵互层叠置连片”的广覆式砂体沉积模式,阐明了大面积连片岩性圈闭形成机理,创建了“近源广覆式有序富集”成藏模式,发现南海西部首个大中型岩性油田;攻关深层大型储集体和优质储层发育机制,建立构造-层序-地貌耦合控砂分析技术,提出了限制型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模式,明确了相带与溶蚀差异控储机制,涠西南凹陷B洼深层、乌石凹陷反转构造带倾末端、文昌B凹陷双古领域获得了勘探突破。同时明确了大型构造脊大型储集体耦合的深层领域、富烃凹陷周缘地层-岩性圈闭领域、源储对接潜山领域和烃源条件落实边部凹陷是南海西部原油领域下步重点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部 涠西南凹陷 乌石凹陷 文昌B凹 勘探进展 岩性油藏 涠洲11-6 中深层
下载PDF
基于双相介质理论流体识别技术研究与实践——以涠西南凹陷涠洲组油藏为例
8
作者 张璐 支玲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涠西南凹陷主力含油层系为涠洲组。长期以来,针对涠洲组流体识别准确度仅约25%,流体识别低准确度的问题制约了油田滚动勘探成效。为解决涠洲组流体识别难题,本研究基于双相介质理论(BIOT理论),并结合涠洲组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及已... 涠西南凹陷主力含油层系为涠洲组。长期以来,针对涠洲组流体识别准确度仅约25%,流体识别低准确度的问题制约了油田滚动勘探成效。为解决涠洲组流体识别难题,本研究基于双相介质理论(BIOT理论),并结合涠洲组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规律及已钻井油藏流体饱和度参数,开展了不同饱和度下油层、水层地震振幅随频率变化的响应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油饱和度增加,分频地震振幅大小及振幅随频率变化的梯度呈现明显增大趋势,并基于此建立了双相介质理论油水识别技术。利用该技术对涠洲组多个目标进行流体识别,并根据流体识别结果对钻井靶点选取、井位侧钻提供有效指导。勘探实践证明,采用双相介质理论油水识别技术可将流体识别准确度提高至65%,极大地提高了勘探成效。本次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流体识别技术手段,还在勘探部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体识别 双相介质理论 振幅 频率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一段湖底扇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满晓 胡德胜 +4 位作者 吴洁 宫立园 柳智萱 姜应德 赵晔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4,共8页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涠西南凹陷A洼在流一段低位域和湖侵... 根据三维地震、录井、测井、岩心观察等资料,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一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和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该区岩性圈闭发育模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进行了刻画。研究结果表明:(1)涠西南凹陷A洼在流一段低位域和湖侵域发育湖底扇沉积体,其中,低位域湖底扇发育于一号断层附近,地震上表现为连续强反射特征;湖侵域湖底扇分布于洼中,地震上具有明显的丘状反射特征。(2)受物源供给和古地貌两大因素的控制,A洼流一段发育2期湖底扇沉积。低位域短轴方向物源供给少,一号断层下降盘为洼陷的堆积中心,发育小规模直接入湖的近岸水下扇体,并形成向物源区方向上倾尖灭的岩性圈闭;湖侵域物源供给逐渐增大,一号断层活动性减弱,A洼堆积中心逐渐迁移至洼中,扇三角洲前缘松散沉积物发生二次搬运,在洼中形成湖底扇,并形成向南斜坡翘倾尖灭的岩性圈闭和被二号断层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3)垂向运移条件是研究区岩性油藏成藏的关键要素,A洼烃源层上部发育受早期断层和晚期构造差异沉降两方面因素控制的微裂缝,为油气突破泥岩盖层垂向运移至“源上”岩性圈闭内并聚集成藏提供了良好的运移通道。该区具有“超压驱动、微裂缝运移、低势区汇聚”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岩性油藏 垂向运移 成藏模式 流一段 始新统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二段下亚段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邓勇 范彩伟 +2 位作者 胡德胜 何卫军 张建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3-936,共14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中国南海海域重要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2022年7月WY-1井页岩油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得商业油气流,标志着中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岩心、薄片、矿物组成、有机地化、扫描电镜、基质孔渗和精...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是中国南海海域重要的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区域,2022年7月WY-1井页岩油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得商业油气流,标志着中国海上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基于岩心、薄片、矿物组成、有机地化、扫描电镜、基质孔渗和精细测井分析,开展了涠西南凹陷WY-1井的页岩油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WY-1井流沙港组二段下亚段(流二下亚段)可识别出富硅黏土质泥岩相、混合质泥岩相、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和(混合)硅质砂岩相4类岩相。对该4类岩相的物性、孔喉特征、可动性和脆性进行分析发现,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混合)硅质砂岩相孔渗值最高、可压性最好、可动性最高,为有利岩相,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次之,混合质泥岩相与富硅黏土质泥岩相较差,但混合质泥岩相可压性与可动性好于富硅黏土质泥岩相。有利于储层发育的顺序为(混合)硅质砂岩相>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混合质泥岩相>富硅黏土质泥岩相。从储集性的纵向展布特征来看,流二下亚段底部储集性、可动性和可压性最好,其岩相主要为(混合)硅质砂岩相和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互层;流二下亚段中部混合质泥岩相与富硅黏土质泥岩相互层分布,其脆性和可压性较流二下亚段上部好。综合评价认为,WY-1井甜点段主要为(混合)硅质砂岩相和富黏土硅质粉砂岩相以互层形式分布的流二下亚段下部,其次为混合质泥岩相较为发育的流二下亚段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非均质性 页岩油储层 流二下亚段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涠洲组黏土矿物异常转化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郇金来 孟元林 +3 位作者 吴其林 陈国松 马帅 林水城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11-722,共12页
为寻找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优质储层发育区带,指明后期油气勘探开发方向,本文基于实验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涠西南凹陷渐新统涠洲组储层中黏土矿物异常转化层段及类型,明确了异常高孔高渗带成因。结果表明:受热流... 为寻找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优质储层发育区带,指明后期油气勘探开发方向,本文基于实验分析和热力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涠西南凹陷渐新统涠洲组储层中黏土矿物异常转化层段及类型,明确了异常高孔高渗带成因。结果表明:受热流体活动影响,研究区在埋深2300~2900 m存在明显的黏土矿物异常转化现象,且可分为绿泥石化和高岭石化两种类型,热力学计算结果也证实高岭石绿泥石化和伊利石高岭石化在涠西南凹陷具有热力学优先性,是涠西南凹陷涠洲组优质储层的重要成因。异常高孔高渗带集中分布于绿泥石含量(质量分数)大于35%(高岭石含量在30%~35%之间)和高岭石含量大于45%(绿泥石含量在10%~20%之间)两个层段。其中,在2300~2400 m和2500~2700 m深度范围内储层主要发育异常高岭石化;在2400~2500 m和2700~2900 m深度范围内储层主要发育异常绿泥石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异常转化 储层质量 渐新统涠洲组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X油田中块渐新统储层碳酸盐胶结物特征及孔隙演化模式
12
作者 郇金来 孟元林 +3 位作者 武景龙 马帅 林水城 王勇标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24,共12页
为了寻找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有利区,指导剩余油挖潜,以X油田中块渐新统涠洲组三段(E_(3)w_(3))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并以凹陷中心和断裂附近为两大主体区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粒度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 为了寻找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开发有利区,指导剩余油挖潜,以X油田中块渐新统涠洲组三段(E_(3)w_(3))碎屑岩储层碳酸盐胶结作用为研究重点,并以凹陷中心和断裂附近为两大主体区域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粒度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岩芯常规物性分析及单井成岩作用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深入研究了碳酸盐胶结物类型、含量及分布特征,明确了涠洲组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结果表明,研究区涠洲组储层碳酸盐胶结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主,主要形成于成岩作用早期阶段。受断裂分布和热流体活动影响,在平面和垂向上,碳酸盐胶结物分布特征具有明显规律性。断裂附近区域储层中碳酸盐胶结物更为发育,其损失孔隙占比约22.6%,占总胶结物损失孔隙度的67.0%;洼陷中心区储层中碳酸盐胶结较弱,其损失孔隙占比约7.9%,占总胶结物损失孔隙度的39.9%。因此,洼陷中心弱胶结作用区碎屑岩储层储集物性较好,可作为油气藏开发有利区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胶结物 孔隙演化模式 储层质量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南海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F油田流一段储层沉积微相及砂体连通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晓华 胡威 +2 位作者 肖大志 陈之贺 张晓禹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3期293-300,共8页
涠西南凹陷F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主要含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现今产量下降快,稳产难度大,急需进行注采优化调整。通过对沉积相和砂体叠置关系研究,分析了储层连通性,厘清储层分布和连通关系。通过岩心相和测井相分析,在扇三角... 涠西南凹陷F油田处于开发中后期,主要含油层段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流一段,现今产量下降快,稳产难度大,急需进行注采优化调整。通过对沉积相和砂体叠置关系研究,分析了储层连通性,厘清储层分布和连通关系。通过岩心相和测井相分析,在扇三角洲前缘亚相背景下,细分出4种微相,采用连井剖面微相对比、储层地震反演及连通性分析刻画了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并划分出切叠型、叠加型、接触型和孤立型等4种砂体叠置类型,不同砂体叠置关系具有不同的连通特征。依据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砂体叠置关系和地震储层反演综合研究形成储层连通性地质初判,结合生产动态、监测资料和软件模拟结果对连通初判进行验证与完善,并创新采用注采对应率对储层连通性进行定量表征,最终得到油田各油层储层连通性评价成果。储层沉积微相和砂体连通性研究成果有效地指导油田的生产调整优化,解决了老油田稳产增产的迫切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地震反演 砂体叠置关系 储层连通性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涠西南二号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庹雷 刘海钰 +2 位作者 周杰 钟佳 陈丽君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4期367-373,共7页
涠西南二号走滑断裂带及其周缘岩性圈闭是近年来勘探的热点,开展走滑断裂带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最新的地震、钻井资料,对二号断裂带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二号走滑断裂带西段... 涠西南二号走滑断裂带及其周缘岩性圈闭是近年来勘探的热点,开展走滑断裂带形成演化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对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最新的地震、钻井资料,对二号断裂带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研究表明二号走滑断裂带西段、中段、东段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其中中段走滑活动最为强烈,走滑特征明显,西段和东段相对较弱。二号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控制着流沙港组一段(流一段)上层序、涠洲组三段(涠三段)古地貌的形成,从而影响沉积体系展布,进而控制岩性圈闭的发育。流一段上层序沉积时期,二号断裂带中段走向斜坡及其对应的沟槽位置是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涠三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主河道与二号雁列断裂耦合区是构造+岩性圈闭发育的有利区。走滑断裂带主干断层和派生的次级调节断层是油气运移输导的重要通道,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意义。走滑断裂对流一段上层序、涠三段油气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带 岩性圈闭 输导体系 油气分布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近源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研究——以涠西南凹陷X油田为例
15
作者 沈聪敏 谭诗锦 +1 位作者 胡崇 白洁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11期53-60,共8页
以涠西南凹陷X油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微相研究和测井精细解释综合分析,研究X油田古近系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近源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流三段沉积期,古地貌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且南东—北西向粒度变细,稳定重矿... 以涠西南凹陷X油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沉积微相研究和测井精细解释综合分析,研究X油田古近系始新统流沙港组三段近源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流三段沉积期,古地貌整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且南东—北西向粒度变细,稳定重矿组分增多,结合地震反射资料,初步判定其物源来源于东南方的企西隆起。研究区岩石类型主要以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岩屑,岩性主要为含砾中砂岩、含砾粗砂岩和砂砾岩。粒度总体上表现为牵引流作用与重力作用相结合的特征。岩心上见冲刷面、正粒序、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等沉积构造。在研究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中识别出水上分流河道、水上河道间2种沉积微相,在前缘亚相中共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水下河道间4种沉积微相。研究区发育了多期次扇三角洲,多期河道交错叠加,砂体规模较大,连片分布。平面上由于断层的分隔作用,形成彼此相互独立的断块,有利于形成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近源砂砾岩体 粒度特征 扇三角洲沉积 沉积微相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断块圈闭断层封堵性规律——基于区域大数据分析
16
作者 董德喜 肖大志 +2 位作者 姚意迅 郇金来 严恒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9-47,共9页
为了明确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主力含油层渐新统涠三段断层封堵性主控因素,采用先分类、再总结的研究思路,类比分析优选评价参数,并引入新的评价参数,对断层封堵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在研究区采用更加先进的断层封堵性分析平台,使得各... 为了明确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主力含油层渐新统涠三段断层封堵性主控因素,采用先分类、再总结的研究思路,类比分析优选评价参数,并引入新的评价参数,对断层封堵性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在研究区采用更加先进的断层封堵性分析平台,使得各封堵性评价参数的建模更加符合地质实际,可以更精确的表征不同位置处各参数的差异,并可以实现三维可视化。最终,获得数千个断层封堵性评价参数值,通过区域大数据分析得到了适合不同构造带的断层封堵性评价参数及参数的界限值,结果表明:二号断裂带、洼中隆构造带的断层封堵性主控因素主要为断面正压力,当断面正压力P>25 MPa时,断层是封堵的,为油层;涠西南低凸起断层封堵性主控因素为岩性对接,当砂泥对接,77%可封堵油气,即为封堵层。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二号断裂带、洼中隆构造带、涠西南低凸起断块圈闭封堵性图版,进而为新油气田开发生产方案编制及老油气田挖潜调整等提供了重要依据与类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复杂断块油藏 断层封堵性 规律研究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流三段差异富集机制研究及勘探实践
17
作者 向飞 陈丽君 柳智宣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为揭示涠西南凹陷流三段差异富集机制,以涠洲10-X和乌石1-X构造为对比研究靶区,综合各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认为断裂差异侧封是流三段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基于凹陷“早期正向拉伸、后期斜向拉伸”的演化特征,首次提出后期斜向拉伸作用... 为揭示涠西南凹陷流三段差异富集机制,以涠洲10-X和乌石1-X构造为对比研究靶区,综合各成藏条件差异性分析,认为断裂差异侧封是流三段差异富集的主控因素。基于凹陷“早期正向拉伸、后期斜向拉伸”的演化特征,首次提出后期斜向拉伸作用对早期正向拉伸阶段形成的流三段断裂具有扭动改造作用,这种扭动改造作用是断裂差异侧封的形成机制:扭动改造作用越强,断裂闭合程度越高,断裂面易形成纵、横向截断面,阻断油气漏失,反之断裂的侧封能力越差。该认识有效指导涠洲11-X、乌石1-X等两个构造评价成功,可以推广应用至北部湾盆地其他凹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三段 差异富集 扭动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量:35
18
作者 郭飞飞 王韶华 +2 位作者 孙建峰 陆俊泽 王修平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3-98,共6页
涠西南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西南部,发育有多个油气田(含油气构造)。以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在构造和沉积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及输导介质等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认为涠西南凹陷拥有较好的烃源岩、发育多套... 涠西南凹陷位于北部湾盆地西南部,发育有多个油气田(含油气构造)。以油气地质理论为指导,在构造和沉积地层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及输导介质等油气成藏的基本要素,认为涠西南凹陷拥有较好的烃源岩、发育多套储集层、多种类型圈闭和复合的输导介质,具备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具有广阔的油气勘探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储集层 圈闭 输导条件 涠西南凹陷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储集层流体包裹体 被引量:22
19
作者 刘平 夏斌 +2 位作者 唐在秋 王晓光 张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9,200,共7页
为查明北部湾盆地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模式,在涠西南凹陷选取有代表性的4口井进行储集层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该凹陷存在3期石油包裹体:Ⅰ期主要分布于石英碎屑颗粒早期裂缝中或加大边内侧;Ⅱ期主要分布于石英颗粒边缘或... 为查明北部湾盆地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模式,在涠西南凹陷选取有代表性的4口井进行储集层流体包裹体研究和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该凹陷存在3期石油包裹体:Ⅰ期主要分布于石英碎屑颗粒早期裂缝中或加大边内侧;Ⅱ期主要分布于石英颗粒边缘或石英次生加大边;Ⅲ期主要分布于石英碎屑颗粒晚期裂缝中。利用PVTsim软件模拟出3期石油包裹体的捕获温度和捕获压力:Ⅰ期为97.9℃1、9.13 MPa;Ⅱ期为112.6℃3、5.05 MPa;Ⅲ期为157.4℃、47.52 MPa,结合埋藏史资料得出3期流体充注时间分别为距今33 Ma、距今26.5 Ma和距今7 Ma以前。综合分析得出油气运移方向及成藏模式:Ⅰ期流体自生烃洼陷向西南、东北运移,大多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Ⅱ期流体向洼陷周边运移,形成断块油藏、潜山油气藏;Ⅲ期流体经砂岩输导层向斜坡运移,主要形成背斜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西南凹陷 流体包裹体 PVTsim模拟 捕获压力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24
20
作者 范蕊 李水福 +3 位作者 何生 王晓龙 胡守志 张冬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8-244,共7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和涠洲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沙港组生烃潜力高于涠洲组,其中以流二段最优;2套烃源岩总体处于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伽马蜡烷含量甚微,C24四环萜的含量表明陆源有机质占有一定比例,各组段C27...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和涠洲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沙港组生烃潜力高于涠洲组,其中以流二段最优;2套烃源岩总体处于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伽马蜡烷含量甚微,C24四环萜的含量表明陆源有机质占有一定比例,各组段C27、C28、C29αααR型甾烷分布特征多为"V"型和反"L"型,且流二段的C30-4-甲基甾烷含量最为丰富。根据生标特征可将原油分为3类:Ⅰ类原油来源于流一段烃源岩;Ⅱ类原油源于流三段烃源岩;Ⅲ类原油可分为2个亚类,Ⅲ1类原油来源于流二段的泥页岩,Ⅲ2类原油为流一段和流二段混合来源,推断混源中流二段烃源岩生烃贡献较大。涠洲组原油与涠洲组烃源岩特征相差甚大,推测应源于其下部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特征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涠西南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