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hine-learning-facilitated earthquake and anthropogenic source detections near the Weiyuan Shale Gas Blocks,Sichuan,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PengCheng Zhou William L.Ellsworth +4 位作者 HongFeng Yang Yen Joe Tan Gregory C.Beroza MinHan Sheng RiSheng Chu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CSCD 2021年第6期501-519,共19页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nd risk mitigation depend critically on rapid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arthquake sequences.Increasing seismicity in shale gas blocks of the Sichuan Basin,China,has presented a serio...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nd risk mitigation depend critically on rapid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arthquake sequences.Increasing seismicity in shale gas blocks of the Sichuan Basin,China,has presented a serious challenge to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the seismicity itself.In this study,to detect events we apply a machine-learning-based phase picker(PhaseNet)to continuous seismic data collected between November 2015 and November 2016 from a temporary network covering the Weiyuan Shale Gas Blocks(SGB).Both P-and S-phases are picked and associated for location.We refine the velocity model by using detected explosions and earthquakes and then relocate the detected events using our new velocity model.Our detections and absolute relocations provide the basis for building a high-precision earthquake catalog.Our primary catalog contains about 60 times as many earthquakes as those in the catalog of the Chinese Earthquake Network Center(CENC),which used only the sparsely distributed permanent stations.We also measure the local magnitude and achieve magnitude completeness of ML0.We relocate clusters of events,showing sequential migration patterns overlapping with horizontal well branches around several well pads in the Wei202 and Wei204 blocks.Our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a machine-learning phase picker to a dense seismic network.The algorithms can facilitate rapid characterization of earthquake sequ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ced seismicity machine learning weiyuan Shale Gas block
下载PDF
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分布规律及形成期次
2
作者 郝越翔 刘佳杰 +3 位作者 吴磊 周昕 李洁辛 江雨濛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4年第1期23-31,共9页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层位,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指出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类型... 为了深入研究四川盆地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层位,以川南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为研究对象,通过岩心观察、薄片分析和地球化学测试等多种方法分析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特征和形成时期,指出了该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发育类型及其形成期次。研究结果表明:①威远地区天然裂缝主要分为构造裂缝、生烃超压缝和层理缝3种类型;②威远龙马溪组存在多期天然裂缝。结论认为:①该区天然裂缝具有宽度细、水平层理缝占比高、偶见高角度构造缝、有效性低的特点,并且随着龙马溪组地层埋深的增加,裂缝发育密度逐渐增大;②根据温度计算和构造埋藏演化史,这些天然裂缝主要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晚期的3个时期,其中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实验测试证实了3个时期的天然裂缝存在;③研究区印支期发育少量的NW剪切缝及砂泥互层层理缝,燕山期在断层附近、背斜高部位发育NW剪切缝和生烃超压缝,喜马拉雅晚期在断层附近、背斜高部位发育近NW和NWW组系剪切缝,背斜核部发育近S-N组系张性缝。结合研究区地质力学环境,查明了威远地区龙马溪组天然裂缝特征,明确了裂缝的形成期次及分布规律,为威远龙马溪组储层评价、有利区优选、优质储层甜点区评价及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地区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天然裂缝 分布特征 期次演化
下载PDF
威荣深层页岩气田水平段安全提速技术对策 被引量:3
3
作者 兰凯 董成林 +1 位作者 李光泉 杜小松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5-510,共6页
以威荣页岩气田为代表的深层海相页岩气产能建设是中国石化“十四五”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但是已完钻井的完钻周期普遍超过设计周期,且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频发,无法实现效益开发的目标。针对水平段施工的瓶颈难题,从水平段导向层... 以威荣页岩气田为代表的深层海相页岩气产能建设是中国石化“十四五”天然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域,但是已完钻井的完钻周期普遍超过设计周期,且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频发,无法实现效益开发的目标。针对水平段施工的瓶颈难题,从水平段导向层位选择、钻井参数优化设计和配套工艺措施制定等3个方面开展研究。基于含气性指标和可钻性兼顾的原则,将31-1小层作为地质导向钻进的目标层;根据钻头二维破岩临界钻压、扭矩的解析公式,建议水平段PDC钻头钻齿后倾角控制在25°以内,钻压在100~150 kN,扭矩限定值在25 kN·m;基于岩屑床冲刷滚动和运移模型,在高转速、大排量随钻清砂工艺基础上,提出用稀浆与稠浆交替举砂来提高复杂井段井筒的清洁效果。现场应用表明,优质储层钻遇率达100%,机械钻速提高46.51%,扭矩平稳,对深层页岩气钻井提质提效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水平井 钻井参数 钻井提速 井筒清洁 威荣区块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立体开发缝控压裂技术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鹏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8-174,共7页
四川盆地页岩储层物性条件优越,但体积压裂形成的裂缝高度有限,很难动用纵向上厚度达几十米的优质页岩储层。针对该问题,在威远区块X平台进行了加密井试验,并采用缝控压裂技术对新井进行储层改造,以探索该区块立体开发的可行性。结果表... 四川盆地页岩储层物性条件优越,但体积压裂形成的裂缝高度有限,很难动用纵向上厚度达几十米的优质页岩储层。针对该问题,在威远区块X平台进行了加密井试验,并采用缝控压裂技术对新井进行储层改造,以探索该区块立体开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密布缝技术可增大簇间诱导应力,水力裂缝扩展路径更复杂,综合考虑年产气量和施工成本,最优簇间距为10 m左右;暂堵转向技术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注入50%总液量时投入暂堵材料,多簇裂缝延伸扩展最为均匀;多功能一体化压裂液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无级变黏,变黏液体的交替注入,可实现主裂缝和复杂裂缝同步扩展。缝控压裂技术在威远页岩气藏进行了应用,3口新井在投产后90 d和1、2 a的累计产气量分别为邻近3口老井累计产气量的1.85、1.36、1.55倍,压裂效果较好。该技术可为页岩气立体井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立体开发 缝控压裂技术 压裂液 威远区块 四川盆地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及应用——以四川盆地威远区块为例
5
作者 陈雪 蔡默仑 周昕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2期68-72,共5页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开发效果显著,但单井产量差异较大,影响产量的地质、工程因素数量多,因素间内在联系尚无定量表征,且各因素与产量间存在不严格的数学关系。为指导井位部署论证,顺利开展压裂前水平井地质评价,实现目...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开发效果显著,但单井产量差异较大,影响产量的地质、工程因素数量多,因素间内在联系尚无定量表征,且各因素与产量间存在不严格的数学关系。为指导井位部署论证,顺利开展压裂前水平井地质评价,实现目的层的有效压裂改造,以威远页岩气61口典型水平井为例,利用灰色关联法筛选出水平井产能的6个主控因素,包括:压裂段长、优质箱体钻遇段长、含气量、龙一11小层厚度、加砂强度、总射孔数,基于威远页岩气区块主控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多元线性回归产能预测模型。实例选取区块内W1平台、W2平台共计6口水平井计算预测产量,预测产量与实际测试产量的相对误差率为0.32%~18.25%,平均8.1%,表明该产能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可满足威远页岩气产量评价的实际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区块 页岩气 水平井 产能评价 灰色关联法 多元线性回归 预测模型 工程因素
下载PDF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笔石带对比及沉积特征 被引量:35
6
作者 梁峰 王红岩 +7 位作者 拜文华 郭伟 赵群 孙莎莎 张琴 武瑾 马超 雷治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26,共7页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与威远区块是我国页岩气主要产区之一,主要产气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介于20~40 m,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然而,从笔石地层的角度分析后发现,上述2个区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时间和沉积... 四川盆地南部长宁与威远区块是我国页岩气主要产区之一,主要产气层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介于20~40 m,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然而,从笔石地层的角度分析后发现,上述2个区块黑色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时间和沉积速率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应用沉积学、生物地层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等研究手段,开展了上述2个区块8口钻井的岩心描述和笔石生物地层划分等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长宁地区的富有机质页岩主要沉积于WF1—LM4笔石层段,而威远地区则主要沉积于LM1—LM8笔石层段,二者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时间差异较大;(2)受广西运动的影响,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中心不断向北(威远地区)迁移,越靠近南部的海岸线,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结束的时间就越早;(3)威远地区局部缺失观音桥组下部和部分笔石带,发育水下古隆起(赫南特冰期或已隆出水面),其边界目前尚未明确,影响了富有机质页岩的沉积,在该区域进行页岩气勘探部署需格外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区块 威远区块 晚奥陶世—早志留世 页岩气 笔石 对比 古隆起 沉积演化
下载PDF
页岩气藏“甜点”构成要素及富气特征分析——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33
7
作者 潘仁芳 龚琴 +1 位作者 鄢杰 金吉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13,共7页
"甜点"的识别对确定页岩气有利区分布,进而实现大规模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国内外大量优质含气页岩的分析资料和研究数据,比较分析了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阐述其"甜点"的地质要件:含气页岩有效厚度、... "甜点"的识别对确定页岩气有利区分布,进而实现大规模经济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基于国内外大量优质含气页岩的分析资料和研究数据,比较分析了页岩气藏的地质特征,阐述其"甜点"的地质要件:含气页岩有效厚度、有机碳含量(TOC)、有机质类型与成熟度(R_o)、岩石骨架及其物性(孔隙度及渗透率)特征、天然裂缝发育状况等。然后,结合页岩气经济开采的特点以及各要素间的相关性,以四川盆地长宁地区的相关资料为基础,综合考虑四川盆地威远区块的情况,总结了页岩气富集的地质规律,明确了该区海相页岩气藏有利"甜点"的构成要素及其分布值:①有效页岩连续厚度大于30 m、TOC>2.0%、R_o介于2.4%~3.5%,保证了气源岩的质量;②脆性矿物含量介于30%~69%、黏土矿物含量小于30%、夹层厚度介于0.1~1.0 m,保证了储层的质量;③孔隙度大于2.0%、渗透率大于50 nD、含气量大于1.45 m^3/t、地层压力介于常压—超压,决定了生产方式与产能。最后进一步分析了页岩气藏"甜点"的主次控件,并探讨了其相互制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甜点 构成要素 富气规律 早志留世 四川盆地 长宁地区 威远区块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地质信息解析与三维构造建模 被引量:14
8
作者 乔辉 贾爱林 位云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8-88,共11页
页岩气开发具有开发评价期短,评价井少(直井)的特点,直井密度低增加了储层精细描述和地质建模的技术难度。因此,建立研究区地层的岩性、物性和电性特征的定量识别标准,利用该标准对水平井水平段开展精细小层划分,并对实际钻遇地层厚度... 页岩气开发具有开发评价期短,评价井少(直井)的特点,直井密度低增加了储层精细描述和地质建模的技术难度。因此,建立研究区地层的岩性、物性和电性特征的定量识别标准,利用该标准对水平井水平段开展精细小层划分,并对实际钻遇地层厚度进行校正,将水平井水平段等效为多口平面分布的直井。在此基础上,以水平井段解析的各小层数据资料作为控制点,建立研究区精细构造模型。水平井多点地质信息解析,将水平段等效为多口评价井获取相关地质参数资料,可有效地弥补评价井资料少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页岩 多点地质信息解析 三维地质建模 龙马溪组 威远区块
下载PDF
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31
9
作者 林永学 甄剑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27,共7页
为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强抑制性、强封堵能力的水基钻井液.分析了威远区块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储层物性和页岩地层井眼失稳机理,认为在该地层钻进水平段时,所用钻井液应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封... 为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的问题,研制了具有强抑制性、强封堵能力的水基钻井液.分析了威远区块页岩储层矿物组分、储层物性和页岩地层井眼失稳机理,认为在该地层钻进水平段时,所用钻井液应具有较强的抑制性、封堵能力和一定的润滑性.在优选抑制剂、封堵剂和润滑剂的基础上,配制了深层页岩气水平井水基钻井液SM-ShaleMud,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室内评价.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流变性能好,高温高压滤失量低,润滑系数小;可抗温140℃,能有效抑制黏土水化和裂缝的产生、扩展;封堵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强.SM-ShaleMud水基钻井液在威远区块威页23平台3口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特别是井眼浸泡67 d后仍保持稳定,说明其具有强抑制性和强封堵能力.研究表明,SM-ShaleMud水基钻井液能够解决威远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长水平段井眼失稳问题,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水平井 页岩气 抑制性 封堵性 龙马溪组 威远区块
下载PDF
酸处理对页岩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聪 马莅 +3 位作者 郭建春 肖森文 郑云川 尹丛彬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67,共9页
为了解决页岩气开发面临的储层孔渗低、地层破裂压力高等问题,选取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底部的页岩岩样,开展了酸溶蚀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以及三轴力学测试等方法获得了酸处理后页岩的微观结... 为了解决页岩气开发面临的储层孔渗低、地层破裂压力高等问题,选取四川盆地南部威远区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上奥陶统五峰组底部的页岩岩样,开展了酸溶蚀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电镜扫描以及三轴力学测试等方法获得了酸处理后页岩的微观结构和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酸处理对页岩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经酸处理后,碳酸盐矿物含量降低、孔隙数量增加、孔径增大,同时溶蚀过程中有微裂缝产生,使得页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均增加;②酸处理后页岩力学性质发生改变,变形模式逐渐从弹脆性变形转变为弹塑性变形,破裂模式由脆性向半脆性、半延性过渡;③经浓度为15%的酸处理240分钟后,页岩的渗透率增加3.09倍,3天后页岩的孔隙度增加1.65倍,7天后页岩的抗压强度降低50.1%、杨氏模量降低58.1%、脆性指数降低32.8%;④威远区块龙马溪组—五峰组页岩力学参数与平均孔径、渗透率呈二次方关系,与孔隙度呈二次方或线性关系且相关性强。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以为该地区页岩经酸处理后力学参数的预测和酸化压裂施工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酸处理 微观结构 力学性质 孔隙度 渗透率 实验室试验 四川盆地南部 威远区块
下载PDF
页岩气水平井套管变形影响段分段压裂工艺研究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44
11
作者 廖仕孟 桑宇 +3 位作者 宋毅 曾波 刘望 杨蕾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0-45,共6页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多采用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如遇套管变形则桥塞不能泵送至设计位置,将导致变形段以下未改造井段不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约有30%的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套管变形。早期对... 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多采用泵送桥塞分段压裂工艺,如遇套管变形则桥塞不能泵送至设计位置,将导致变形段以下未改造井段不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压裂约有30%的井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套管变形。早期对于发生套管变形后不能改造的井段一般就放弃了施工,造成页岩气井控资源量不能有效动用,对压裂效果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套管变形机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形时机难以预测,探寻套管变形影响段的分段改造工艺尤为重要。为此,针对套管变形井试验了缝内砂塞分段压裂和暂堵球分段压裂工艺:(1)缝内砂塞分段压裂采用单段射孔、单段压裂方式施工;(2)暂堵球分段压裂采用一次射孔,连续压裂投球分段方式施工。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上述两种工艺的优缺点,开展了现场试验。现场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响应、邻井压力监测、微地震监测等数据均表明:上述两种工艺均成功地实现了对套变影响段的有效改造,实现了页岩气井控储量的有效动用,确保了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 套管变形 分段压裂 砂塞分段压裂 暂堵球分段压裂 现场试验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区块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地区页岩气优质储层精细刻画与靶窗优选 被引量:39
12
作者 武恒志 熊亮 +3 位作者 葛忠伟 史洪亮 王同 樊莉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20,共10页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威远页岩气勘查区块的构造位置位于四川盆地威远古隆起与自流井背斜所夹持的白马镇向斜,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为深水陆棚相暗色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地球物理测井岩电特征纵向差异明显,储层...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威远页岩气勘查区块的构造位置位于四川盆地威远古隆起与自流井背斜所夹持的白马镇向斜,该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一段为深水陆棚相暗色富有机质页岩沉积,地球物理测井岩电特征纵向差异明显,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为了指导该区页岩气水平井靶窗优选及钻井轨迹跟踪调整,基于测井小层划分、岩心纹层精细刻画、高精度地球物理预测以及沉积微相成因分析等方法,通过细化储层分类评价其参数指标,预测页岩气储层"甜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水平井靶窗优选及轨迹设计,进而评价水平井靶窗对页岩气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五峰组—龙一段底部优质页岩段发育3种类型的纹层,纵向上交错叠置,反映了沉积环境和储层品质的微观差异;②可以将该区的页岩气储层划分为优质储层、较好储层、一般储层和差储层;③龙马溪组底部2—31小层为生物成因沉积微相,储层具有高有机碳含量、高孔隙度、高脆性指数、高含气性、低地应力差值等"地质+工程"甜点的特征,确定其为优质储层段;④实钻结果表明,水平井靶窗位置的选择对于单井页岩气产能的影响较大,优质储层钻遇率是获得页岩气高产的关键地质因素。该研究成果支撑了页岩气产能评价工作,为该区块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威远页岩气区块 深水陆棚相 优质储集层 纹层 生物成因 靶窗优选 甜点 生产能力 钻遇率
下载PDF
威远区块页岩气“井工厂”钻井技术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彬 付建红 +1 位作者 秦富兵 唐一元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18,共6页
威远区块地表为低山丘陵地貌,交通运输不便,增加了钻井成本,且钻井平台周围有居民散居,导致井场建设和钻井过程中在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为此,针对威远区块的地貌特征及该区块的页岩气开发特点,开展了山地"井工厂&qu... 威远区块地表为低山丘陵地貌,交通运输不便,增加了钻井成本,且钻井平台周围有居民散居,导致井场建设和钻井过程中在健康、安全和环保方面面临巨大挑战。为此,针对威远区块的地貌特征及该区块的页岩气开发特点,开展了山地"井工厂"井网部署和井眼轨道设计、井眼轨迹控制、丛式井组防碰设计、TI-350T全液压深井智能钻机应用和"井工厂"钻井作业流程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高效的页岩气"井工厂"钻井技术。该钻井技术在威204H11平台进行了应用,平均机械钻速达到7.13m/h,钻机井间运移仅需2.0h,钻井液利用率达到80%以上,大大减少了非钻井作业时间、降低了钻井成本。应用表明,该"井工厂"钻井技术可为国内其他类似页岩气区块的高效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山地 井工厂钻井 智能钻机 威远区块
下载PDF
论四川盆地奥陶系天然气勘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宗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30,共8页
四川盆地奥陶系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好成效。为此,分析了奥陶系2组烃源岩(灯影组、九老洞组)的生油气条件:①灯影组具有生油条件,唯其时代久远,埋藏一般较深,有机质已演化到过成熟阶段(Ro>2%),所生成的石油皆已裂解为天然气;②... 四川盆地奥陶系的天然气勘探一直未取得较好成效。为此,分析了奥陶系2组烃源岩(灯影组、九老洞组)的生油气条件:①灯影组具有生油条件,唯其时代久远,埋藏一般较深,有机质已演化到过成熟阶段(Ro>2%),所生成的石油皆已裂解为天然气;②九老洞组烃源岩生气强度十分可观,以成都、乐山、自贡与资阳地区为最丰,生气强度为20×108~230×108m3/km2。通过储层物性、缝洞分析(古岩溶缝、洞穴的发育分布,古岩溶的演化,裂缝作用)及盖层条件分析,结合该区雅安—龙女寺古隆起、天井山古隆起、泸州古隆起与油气的生成关系分析结果,认为在奥陶系找气仍有较好前景,并提出了勘探建议:盆地中、西部的弧形地带,即从广元经南充、华蓥山—乐山,以及加里东期形成的泸州古隆起和威远巨型穹隆背斜构造,皆是奥陶系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纪 沉积岩相 生油气条件 古岩溶缝洞 加里东期古隆起 勘探有利区 弧形地带
下载PDF
川南威远—泸州页岩气井区奥陶系顶部观音桥组岩相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萍萍 郭伟 +4 位作者 王南 赵文韬 王红岩 马譞 李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5-126,共12页
上扬子地区四川盆地南部威远—泸州地区上奥陶统凯迪阶五峰组和志留系底部兰多维列统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沉积于滞留缺氧海底且富含有机质,是页岩气的主产层位,介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之间的奥陶系顶部赫南特阶观音桥组通常是含腕足类以... 上扬子地区四川盆地南部威远—泸州地区上奥陶统凯迪阶五峰组和志留系底部兰多维列统龙马溪组黑色笔石页岩沉积于滞留缺氧海底且富含有机质,是页岩气的主产层位,介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之间的奥陶系顶部赫南特阶观音桥组通常是含腕足类以及三叶虫的灰岩沉积,其化石组成是冈瓦纳冰川事件最盛期在低纬度陆表海区的产物,岩石学微相特征研究能进一步诠释当时海底沉积环境。本文根据威远地区的W2、W4H10井,泸州地区的L2井、L4井、 L5井、 L6井、 L7井、 L8井、 L9井观音桥组微相鉴定识别生物多样性,除常见的Hirnantia腕足动物群、三叶虫Dalmanitina等壳相化石外,还出现海百合、腹足类Homotoma、双壳类、海绵动物碎片和虫管遗迹化石Chondrites(丛藻迹),其化石组成记录了该层位的生物多样性。观音桥组沉积时该区海底富氧环境有利于底栖动物生存,远岸区海底水动力弱,化石粒度偏细且部分化石破碎程度高,未见大量复体珊瑚和钙藻等典型暖水区化石,反映出远岸相观音桥组海底水温可能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 沉积环境 观音桥组 川南 威远—泸州地区
下载PDF
等温吸附曲线在四川威远页岩气区块的应用与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志伟 王国勇 +2 位作者 李明波 熊小林 李少龙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8-75,共8页
基于四川威远页岩储层条件,在90℃下开展了对四川威远区块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吸附气在生产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应用吸附势理论,建立不同深度下的吸附模型,对不同深度下的吸附气量进行了预... 基于四川威远页岩储层条件,在90℃下开展了对四川威远区块页岩气等温吸附实验,分析了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实际阐述了吸附气在生产中的变化规律。同时应用吸附势理论,建立不同深度下的吸附模型,对不同深度下的吸附气量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当地层压力较高时,解吸附气体较少,主要是游离气在贡献,随着地层压力降至10 MPa后,吸附气解析速率逐渐增大直至吸附气起主导作用;黏土含量越高,黏土与有机质的竞争吸附中占主导;吸附气含量越小,而TOC越高,有机质与黏土竞争吸附中占主导;吸附气量越高,另外压力越高、温度越低,吸附气量越高;基于吸附势理论的吸附模型比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程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异常高压的页岩气藏而言,随着深度的增加,吸附气含量逐渐增加,并未出现明显的极值,温度对吸附气量的影响没有压力的影响大,压力对吸附气的含量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区块 页岩气 等温吸附 吸附势 吸附模型 吸附量预测
下载PDF
基于震源机制关系的长宁-威远区块套管变形分析 被引量:34
17
作者 陈朝伟 王鹏飞 项德贵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四川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套管变形问题突出,天然裂缝或断层是导致套管变形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引起套管变形的裂缝或断层尺度与微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圆形断层模型的震源参数关系,建立了由断层半径、滑移距离、地震矩和矩震级... 四川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套管变形问题突出,天然裂缝或断层是导致套管变形的主要因素。为了明确引起套管变形的裂缝或断层尺度与微地震震级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圆形断层模型的震源参数关系,建立了由断层半径、滑移距离、地震矩和矩震级等参数组成的数学模型。首先根据24臂井径测井数据或通过套管变形点的磨鞋最大直径来确定断层的滑动量(即套管变形量),然后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引起套管变形的裂缝或断层的半径和微地震震级。计算结果表明,引起长宁-威远区块套管变形的裂缝或断层的半径为100~400m,微地震距震级为2.0~3.5,这与现场实测数据吻合,表明该模型在长宁-威远区块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也验证了套管变形机理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对于井眼轨道优化设计、压裂过程中的实时微地震监测与套管变形预防及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水平井压裂 套管变形 微地震 震源参数 震源机制 长宁-威远区块
下载PDF
四川页岩气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应用 被引量:26
18
作者 白璟 刘伟 黄崇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12,1,共4页
四川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大,但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滑动钻进托压、钻井速度慢、效率低、水平段长度不满足地质需求等问题,影响了四川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和经济效益。为此,基于四川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 四川长宁-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利用价值大,但是水平井钻井过程中存在滑动钻进托压、钻井速度慢、效率低、水平段长度不满足地质需求等问题,影响了四川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进程和经济效益。为此,基于四川长宁-威远页岩气示范区地质、工程特点,分析了四川页岩气地质特征和水平井斜井段主要钻井技术难题,优选了旋转导向工具,优化了井身结构和井眼轨迹,完善了配套工艺,研究形成了适合四川页岩气旋转导向钻井技术,现场应用28口井,机械钻速大幅提高,水平段长度增加500 m,钻井周期缩短50%,取得了较好的提速提效效果,为页岩气资源高效开发和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旋转导向 水平井 长宁区块 威远区块
下载PDF
页岩气暂堵压裂技术在威远龙马溪组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敏 康力 +1 位作者 李明 张泽燕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8年第2期45-47,共3页
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丰富,储层非均质性强,很难设计与储层精确地质模型相匹配的压裂裂缝模型,使得裂缝控制技术实施难度很大。暂堵压裂技术能根据储层特点自动选择甜点,充分改造低效储层,使井筒覆盖和油气藏接触最大化,... 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威远区块页岩气资源丰富,储层非均质性强,很难设计与储层精确地质模型相匹配的压裂裂缝模型,使得裂缝控制技术实施难度很大。暂堵压裂技术能根据储层特点自动选择甜点,充分改造低效储层,使井筒覆盖和油气藏接触最大化,提高采收率。通过暂堵剂优选和评价,根据暂堵技术及工艺原理,结合威远区块龙马溪组储层特征,形成了适合威远区块的暂堵体积压裂工艺,现场试验显示WY23-1HF等5口井初期产量较高,为四川威远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区块 压裂裂缝 暂堵压裂
下载PDF
四川盆地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浅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钟文力 蒋宇 唐哲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针对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长、套管居中度不高、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兼容性差、驱替顶替效率不高、后期大型压裂易造成环空窜气等难点,通过合理安放扶正器保证套管居中、优化前置液技术、采用塑性水泥浆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技术... 针对威远区块页岩气水平井水平段长、套管居中度不高、油基钻井液与水泥浆兼容性差、驱替顶替效率不高、后期大型压裂易造成环空窜气等难点,通过合理安放扶正器保证套管居中、优化前置液技术、采用塑性水泥浆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技术对策。下套管前认真通井,清洁净化井眼,采用套管"抬头"技术,斜井段以下采用旋流刚性扶正器和整体式弹性扶正器交叉使用的方式,可以保证套管居中度在72%以上。冲刷隔离液削弱油膜的结构力和内聚力,达到较好冲刷效果;具有一定黏度的加重隔离液有效隔开油基钻井液和水泥浆。通过加入特制塑性剂材料提高水泥石形变能力,达到固井及压裂的要求。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提高了水泥环的封固质量,为今后该地区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区块 油基钻井液 页岩气 固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