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rovement of Weld Quality Using a Weaving Beam in Laser Welding 被引量:4
1
作者 Xudong ZHANG, Wuzhu CHEN, Gang BAO and Lin ZHAO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3-636,共4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 way to improve the weld quality through suppressing the porosity formation and restraining the growth of columnar grains by using a weaving beam in laser weld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way to improve the weld quality through suppressing the porosity formation and restraining the growth of columnar grains by using a weaving beam in laser weld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2 porosity of beam-weaving laser welding low carbon steel can be remarkably reduced with increasing weaving frequency, and porosity can be eliminated when the weaving amplitude is only 0.5 mm; and the Ar porosity in the weld metal is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weaving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when the welding speed is higher than 0.5 m/min. The beam-weaving laser welding of ultra-fine grained steel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beam-weaving laser welding with appropriate amplitude and frequency can partly restrain the growth of the columnar grain and improve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weld me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lding beam weaving porosity tensile strength
下载PDF
Experimental study of electron beam welded titanium alloy to chromium bronze joint with a vanadium sheet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Ting Zhang Binggang +1 位作者 Feng Jicai Zhong Shisheng 《China Welding》 EI CAS 2014年第2期36-40,共5页
Electron beam welding experiment of titanium alloy to chromium bronze with a vanadium filler metal was carried out. Microstructure of the joint was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ns... Electron beam welding experiment of titanium alloy to chromium bronze with a vanadium filler metal was carried out. Microstructure of the joint was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 was evaluated. The fracture surface of the joint was also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vanadium filler metal reduced the brittleness of joint by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vanadium-based solid solution in the weld. But the melting point of vanadium.filler metal was so high that large heat input was needed to completely melt the filler metal. Thus, a large amount of interfacial compounds were produced.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joint was 280 MPa with a brittle fracture mo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tanium alloy chromium bronze electron beam welding MICROSTRUCTURE tensile strength
下载PDF
激光功率对Nd:YAG激光焊接钛管材料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R.PALANIVEL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064-1074,共11页
采用Nd:YAG激光束焊接连接2级钛管。通过组织表征和力学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焊珠的几何形状从楔形变成了平行形,焊接区呈粗糙、不均匀、锯齿状的粗颗粒结构。激光功率对晶粒的位向角分布也有显著影... 采用Nd:YAG激光束焊接连接2级钛管。通过组织表征和力学试验研究了激光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焊珠的几何形状从楔形变成了平行形,焊接区呈粗糙、不均匀、锯齿状的粗颗粒结构。激光功率对晶粒的位向角分布也有显著影响。高功率激光导致焊接区出现了较大的孔隙,还有高密度的位错和亚晶界。通过激光焊接,材料的强度得到提高,但通过显微硬度分析发现,高功率激光下材料的强度提高较小,而在较低功率的激光下,材料可以获得更高的抗拉强度。通过断口分析发现,焊接区存在的微小空隙导致材料出现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焊接 钛管接头 显微结构 硬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1420铝锂合金双光束激光焊接气孔的控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铠 杨武雄 +1 位作者 黄瑞 肖荣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3-137,共5页
以焊前不对铝合金板材做任何处理为前提,采用扩散冷却板条CO2激光系统,开展对1420铝锂合金的双光束激光焊接焊缝气孔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表面扫描焊时,表面氧化膜对焊缝中气孔的影响大大高于背面氧化膜;但是,在激光对... 以焊前不对铝合金板材做任何处理为前提,采用扩散冷却板条CO2激光系统,开展对1420铝锂合金的双光束激光焊接焊缝气孔控制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激光表面扫描焊时,表面氧化膜对焊缝中气孔的影响大大高于背面氧化膜;但是,在激光对接焊时,焊缝气孔对背面氧化膜的敏感性和焊缝背面成形有直接的关系。经过实验得出了优化的焊接工艺以达到降低气孔率、提高焊缝质量的目的。还进行了1420铝锂合金的对接焊焊接接头拉伸强度实验。数据显示:选用优化的对接焊工艺,焊接接头的平均拉伸强度可达336.1MPa,为母材的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双光束 铝锂合金 气孔率 拉伸强度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及疲劳性能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文先 马征征 +4 位作者 左从进 许海鹰 付鹏飞 崔泽琴 闫志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8-854,共7页
为了改善镁合金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对厚10 mm的AZ31B镁合金板材进行焊接,分析电子束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检测了电子束对接接头静载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Z31B镁合... 为了改善镁合金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其力学性能,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对厚10 mm的AZ31B镁合金板材进行焊接,分析电子束对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检测了电子束对接接头静载拉伸性能和疲劳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Z31B镁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均得到了改善:焊缝区晶粒明显细化,焊缝区Mg、Zn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降低了0.12%和0.28%,Al、Mn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了0.24%、0.14%,焊缝区为单相α-Mg,无明显的低熔点β-Mg17Al12脆性;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为242 MPa,能够达到母材的抗拉强度;在脉动载荷(R=0.1)、2×106循环次数下,其接头的疲劳强度为91 MPa,能达到母材的7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AZ31B镁合金 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疲劳强度
下载PDF
热输入对TiAl基合金电子束焊接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国庆 张秉刚 +1 位作者 何景山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5-88,共4页
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对Ti-43Al-9V-0.3Y(原子分数,%)合金进行电子束焊接,分析了不同的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组织、焊缝成形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接头的抗拉强度也增大,但热输入过大时强度降低。TiAl基合金性能... 采用不同的焊接工艺参数对Ti-43Al-9V-0.3Y(原子分数,%)合金进行电子束焊接,分析了不同的焊接热输入对接头组织、焊缝成形及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焊接热输入的增大接头的抗拉强度也增大,但热输入过大时强度降低。TiAl基合金性能对组织非常敏感,电子束焊接时接头组织转变不充分造成变形能力差,极易形成宏观横向裂纹和纵向弧坑微裂纹。近缝区组织和硬度过渡剧烈,是接头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裂纹大多从弧坑扩展到近缝区而断裂。断裂性质为脆性断裂,断裂特征为解理断裂和穿晶断裂,还具有分层、穿层的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电子束焊 热输入 抗拉强度 断裂特征
下载PDF
2060铝锂合金扫描填丝焊接工艺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根余 王彬 +2 位作者 钟沛新 刘建华 李玮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50,I0007,共8页
针对铝锂合金焊后易产生气孔、抗拉强度低的缺点,提出"∞"形激光扫描填丝焊接工艺方法,以2 mm厚2060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接焊接试验研究,探究激光扫描填丝焊接方法对铝锂合金焊接缺陷抑制作用.借助高速相机摄像系统,探... 针对铝锂合金焊后易产生气孔、抗拉强度低的缺点,提出"∞"形激光扫描填丝焊接工艺方法,以2 mm厚2060铝锂合金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接焊接试验研究,探究激光扫描填丝焊接方法对铝锂合金焊接缺陷抑制作用.借助高速相机摄像系统,探究了激光扫描填丝焊接工艺下熔池的动态演变过程,同时探究了扫描参数对焊缝气孔的影响规律及扫描填丝工艺对气孔的抑制机理.采用曲面响应统计方法探究工艺参数对抗拉强度的影响,并给出工艺参数组合与抗拉强度的定量关系及最优参数组合,焊接接头最大抗拉强度可达382 MPa,为母材的76.4%.结果表明,"∞"形激光扫描填丝焊接工艺下熔池流动平稳,小孔喷发强度较弱且呈现出周期性;"∞"形激光扫描填丝焊接工艺可以有效抑制焊缝气孔,提高铝锂合金焊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填丝焊接 熔池特征 气孔 抗拉强度
下载PDF
焊接电流对AZ31镁合金接头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政军 贾华 +1 位作者 张文 苏明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10年第1期40-44,共5页
为了研究AZ31镁合金的焊接性,对AZ31镁合金板进行交流钨极氩弧(TIG)焊.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对试样的焊缝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焊接电流下的试样进行抗拉强度和硬度测试.研究发现:随焊接电流的增... 为了研究AZ31镁合金的焊接性,对AZ31镁合金板进行交流钨极氩弧(TIG)焊.试验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对试样的焊缝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焊接电流下的试样进行抗拉强度和硬度测试.研究发现:随焊接电流的增加,焊缝成形变差,晶粒逐渐粗化,同时易产生气孔和裂纹等缺陷,使接头性能降低;焊缝区由基体α-Mg和附集于晶界的β-Al12Mg17两相组成.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对AZ31镁合金接头的熔池形状及焊接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电流 镁合金 TIG焊 焊缝成形系数 显微组织 抗拉强度 硬度 气孔 裂纹
下载PDF
C-276合金焊接接头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雁 鲁陈林 +1 位作者 许雁泽 李鑫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2,共5页
采用电子束焊接了镍基C-276合金棒,在500~650℃条件下进行了高温拉伸性能测试,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600℃、300h的等温模拟试验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强度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屈服强度高于或者接近母材的屈... 采用电子束焊接了镍基C-276合金棒,在500~650℃条件下进行了高温拉伸性能测试,并对焊接接头进行了600℃、300h的等温模拟试验及显微组织分析.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的强度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其屈服强度高于或者接近母材的屈服强度,但是最高断裂强度只达到母材的70%,延伸率也大大低于母材;经等温处理后,焊接接头600℃下的屈服强度和断裂强度均明显提高,延伸率略有改善;焊缝熔合区的显微硬度大于母材,且经等温处理后,熔合区的硬度更高;焊缝熔合区中形成的细小板条组织起到硬化作用;600℃等温处理过程中有沉淀相析出,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76合金 电子束焊接 高温拉伸强度 显微硬度
下载PDF
1420铝锂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的撕裂韧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飞 史耀武 +2 位作者 李晓延 巩水利 陈俐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0-25,共6页
对 1420铝锂合金及其激光焊接头的撕裂韧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按照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B871—01《铝合金产品撕裂试验标准》进行。同时调查了铝合金及激光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及显微组织。撕裂试验表明,所有试样的启裂能均高于裂纹扩展能... 对 1420铝锂合金及其激光焊接头的撕裂韧性进行了研究。试验按照美国材料试验学会ASTMB871—01《铝合金产品撕裂试验标准》进行。同时调查了铝合金及激光焊接接头的硬度分布及显微组织。撕裂试验表明,所有试样的启裂能均高于裂纹扩展能。不论启裂能还是裂纹扩展能,基材均高于焊缝及热影响区,基材L T方向高于T L方向。断口观察发现,基材的断口表面,特别是T L方向存在长而深的撕裂凹槽,焊缝及热影响区试样表面主要是沿晶或沿亚晶的脆性断口。由基材的高韧性到焊缝与热影响区的低韧性,是由于发生了断裂模式的转变,发生了由延性断裂向沿晶脆性断裂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20铝锂合金 激光焊接 热影响区 断口 铝合金 焊缝 硬度分布 基材 韧性 撕裂
下载PDF
TC18钛合金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关迪 孙秦 《航空工程进展》 2012年第2期174-177,182,共5页
氩弧焊和电子束焊是钛合金加工中两类常见的工艺方法,对比研究两种工艺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在工程中的合理选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成了TC18钛合金氩弧焊接头和电子束焊接头的静力拉伸及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 氩弧焊和电子束焊是钛合金加工中两类常见的工艺方法,对比研究两种工艺对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其在工程中的合理选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完成了TC18钛合金氩弧焊接头和电子束焊接头的静力拉伸及旋转弯曲疲劳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对两类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给出了二者的中值疲劳寿命S-N曲线及疲劳极限。研究结果表明:氩弧焊接头焊缝区内晶粒粗大,使得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劣化;电子束焊接头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与更好的高周疲劳性能,更有利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8钛合金 氩弧焊 电子束焊 抗拉强度 疲劳
下载PDF
2524与7150铝合金激光焊T型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12
作者 郭辉华 李明仁 +2 位作者 黄建科 徐亮 肖荣诗 《宇航材料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58,共4页
介绍了2524与7150铝合金激光焊T型接头优化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T型接头在优化工艺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与接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下焊缝没有裂纹、气孔,金相组织晶粒细小、致密,焊缝区域的硬度最... 介绍了2524与7150铝合金激光焊T型接头优化的工艺参数,并研究了T型接头在优化工艺下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金相分析、显微硬度测试与接头拉伸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工艺下焊缝没有裂纹、气孔,金相组织晶粒细小、致密,焊缝区域的硬度最低;T型接头x方向的拉伸强度达到384 MPa,z方向的拉伸强度为23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24与7150铝合金 激光焊接 T型接头 拉伸强度
下载PDF
Mo42Re合金焊接工艺研究
13
作者 陈福鸽 张莹莹 +2 位作者 董帝 付立伟 李昕东 《中国钼业》 2021年第6期55-59,共5页
采用氩弧焊和真空电子束两种焊接方法对Mo42Re合金进行焊接试验,通过氦质谱检漏、光学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等分析手段,讨论分析两种焊接方法下的Mo42Re合金焊接特性、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特征。结果表明:氩弧焊焊缝较宽、焊接... 采用氩弧焊和真空电子束两种焊接方法对Mo42Re合金进行焊接试验,通过氦质谱检漏、光学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等分析手段,讨论分析两种焊接方法下的Mo42Re合金焊接特性、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口特征。结果表明:氩弧焊焊缝较宽、焊接深度较浅,同时焊缝内部组织结构中存在明显气孔缺陷;电子束焊缝热影响区较窄、焊接深度较大,并且无明显气孔缺陷。真空电子束焊接Mo42Re合金获得的接头室温和1200℃高温抗拉强度分别为720 MPa、280 MPa,达到了母材的65.4%、77.7%,焊接接头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42Re合金 真空电子束焊接 氩弧焊焊接 抗拉强度
下载PDF
PM-TZM钼合金电子束焊接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永赟 王廷 +2 位作者 李宁 张秉刚 冯吉才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7-60,共4页
为研究PM-TZM钼合金电子束焊接特性,对其进行了电子束焊接试验,分别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TZM钼合金电子束焊缝呈"钉状"几何特征,熔合线附近有链状气孔出现.焊缝区由粗大的等轴晶及柱状晶组成,热... 为研究PM-TZM钼合金电子束焊接特性,对其进行了电子束焊接试验,分别对接头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TZM钼合金电子束焊缝呈"钉状"几何特征,熔合线附近有链状气孔出现.焊缝区由粗大的等轴晶及柱状晶组成,热影响区晶粒相比于母材明显长大.接头各区域硬度值不同,焊缝区硬度与母材相当,硬度最低值出现在两侧热影响区.PM-TZM合金电子束焊接接头有较大的性能损失.接头室温最高抗拉强度378 MPa,为母材抗拉强度的47%,1 000℃抗拉强度168 MPa.接头拉伸断裂均发生于焊缝区,呈典型的脆性解理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焊接 钼合金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不等厚汽车板激光拼焊成形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红兵 姜奉文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2-163,共2页
针对1.6和2.5mm厚度的DC04汽车板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激光拼焊,研究不同偏移量对拼焊焊缝断面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光束偏移量对激光焊缝宏观形貌有很大的影响,而对焊缝杯突值及抗拉强度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激光拼焊 偏移量 杯突值 抗拉强度
下载PDF
船型射频腔1/2Y态无氧铜板真空电子束焊接 被引量:1
16
作者 邢银龙 吴杰峰 +4 位作者 裴仕伦 刘志宏 李波 刘振飞 马建国 《真空》 CAS 2022年第5期69-73,共5页
大功率质子束加速器在基础物理、核工业、家庭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大功率波导型射频腔极为重要。船型射频腔具有最高的空载Q值和分流阻抗,是Ge V质子束加速器的良好选择。船型铜腔体制造的最大难点在于船型腔的成形与铜的焊... 大功率质子束加速器在基础物理、核工业、家庭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中大功率波导型射频腔极为重要。船型射频腔具有最高的空载Q值和分流阻抗,是Ge V质子束加速器的良好选择。船型铜腔体制造的最大难点在于船型腔的成形与铜的焊接。本文以6mm厚1/2Y态无氧铜(OFC)电子束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开发了详细的真空电子束焊接工艺。结果表明:1/2Y态OFC板经电子束焊接后,焊接接头无明显表面缺陷,铸态组织为等轴晶;从焊缝到母材,1/2Y态无氧铜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变化显著,焊缝的显微硬度约为母材的65%;室温拉伸后1/2Y态无氧铜焊接接头具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裂发生在焊缝区;1/2Y态无氧铜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相当于母材的95%,约为228MPa,断后伸长率为64%~67%,能够满足船型射频腔的焊接和成形要求。本文详细介绍了1/2Y态无氧铜板真空电子束焊工艺,给船型射频腔的制造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射频腔 真空电子束焊 1/2Y态无氧铜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抗拉强度
下载PDF
6.0mm厚5183铝合金激光摆动焊接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余世文 周昆 +3 位作者 张威 王维新 刘巨峰 叶兵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4-258,共5页
为了解决6.0mm厚5183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问题,采用IPG双楔形镜旋转摆动焊接头进行激光平板对接焊,通过改变扫描模式、扫描频率、扫描振幅等摆动焊接参量进行激光焊接试验,研究了激光摆动工艺对厚板铝合金非穿透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规律,... 为了解决6.0mm厚5183铝合金激光焊接气孔问题,采用IPG双楔形镜旋转摆动焊接头进行激光平板对接焊,通过改变扫描模式、扫描频率、扫描振幅等摆动焊接参量进行激光焊接试验,研究了激光摆动工艺对厚板铝合金非穿透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规律,找出最优工艺参量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摆动焊接的铝合金焊缝外观形貌显著改善;除直线扫描模式下有少量气孔外,其余4种扫描模式(顺时针圆、逆时针圆、数字8和无穷大)实现基本无气孔;焊缝截面气孔率随着扫描频率和扫描振幅的提高显著减少,当扫描频率大于200Hz和扫描振幅大于2.0mm时,能得到基本无气孔焊缝;6.0mm厚铝合金对接最优工艺参量为无穷大扫描模式,扫描频率300Hz,扫描振幅3.0mm,可得到无气孔、抗拉强度271MPa、为母材强度88%的对接接头。激光摆动焊接法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摆动焊接 铝合金 气孔率 焊缝强度
下载PDF
厚板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 被引量:19
18
作者 龚玉兵 王善林 +1 位作者 李娟 张子阳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1-96,共6页
针对厚板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不均匀性,研究焊接热输入对20 mm厚TC4钛合金的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中等热输入时,钛合金接头在熔宽和熔深方向均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接头上部的晶粒尺寸均大于中部和下部,... 针对厚板TC4钛合金电子束焊接头组织不均匀性,研究焊接热输入对20 mm厚TC4钛合金的电子束焊接头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中等热输入时,钛合金接头在熔宽和熔深方向均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接头上部的晶粒尺寸均大于中部和下部,焊缝上部和中部生成了晶间α相和粗大的魏氏组织,增加焊缝脆性,降低焊缝塑性.增大焊接热输入会使晶粒和组织粗化,但是可以减小组织的不均匀性;而减小焊接热输入,会使晶粒和组织细化,但是组织不均匀性增大,且增加了气孔的数量.焊缝组织的不均匀性会导致力学性能的梯度较大,焊缝组织越粗大,抗拉强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电子束焊 TC4钛合金 组织演变 拉伸强度
下载PDF
超高强度300M钢电子束深缝焊接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研究
19
作者 刘星 刘斌 +1 位作者 卢智先 赵桐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18年第4期603-610,622,共9页
超高强度300M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通过静力拉伸、三点弯曲及动态Charpy冲击试验,揭示300M钢电子束深缝焊接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对试验后的典型试样进行断口宏观与微观分析,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断口... 超高强度300M钢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通过静力拉伸、三点弯曲及动态Charpy冲击试验,揭示300M钢电子束深缝焊接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理;对试验后的典型试样进行断口宏观与微观分析,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断口形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母材与焊接件都出现明显的拉伸塑性段,二者的刚度和强度相差不大,但是焊接件的断裂应变较母材小,焊接件焊缝的韧性略低于母材;焊接件弯曲强度与母材相当,但是破坏时的弯曲变形较母材也有所下降,焊接件的延性较差;在冲击试验中焊接件吸收能量与断裂韧性均低于母材,冲击韧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强度300M钢 深焊缝 电子束焊接 拉伸强度 弯曲强度 冲击韧度
下载PDF
Nb521铌合金电子束焊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冬妹 梁滨 +4 位作者 王斌 胡晓勇 王瑞 沈华 马建强 《电焊机》 2021年第4期90-94,I0007,共6页
对Nb521铌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焊工艺试验研究,优化了工艺参数,分析了焊缝表面成形及焊接接头组织、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b521具有良好的电子束焊接性能,焊缝常温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均能达到母材的95%以上,延伸率达到母材的86.7%... 对Nb521铌合金进行了电子束焊工艺试验研究,优化了工艺参数,分析了焊缝表面成形及焊接接头组织、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b521具有良好的电子束焊接性能,焊缝常温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均能达到母材的95%以上,延伸率达到母材的86.7%,在1 600℃以下焊缝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521铌合金 电子束焊接 拉伸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