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lue InGaN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ip-shaped quantum wells 被引量:3
1
作者 卢太平 李述体 +8 位作者 张康 刘超 肖国伟 周玉刚 郑树文 尹以安 忤乐娟 王海龙 杨孝东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491-495,共5页
InGaN 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with dip-shaped quantum wells and conventional rectangular quantum ~lls a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APSYS simulation software.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e wi... InGaN 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with dip-shaped quantum wells and conventional rectangular quantum ~lls are numerically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APSYS simulation software.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ucture with dip- aped quantum wells shows improved light output power, lower current leakage and less efficiency droop. Based on Lmerical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these improvements on the electrical and the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attributed ainly to the alleviation of the electrostatic field in dip-shaped InGaN/GaN multiple quantum wells (MQ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N-based light-emitting diodes dip-shaped quantum wells
下载PDF
温敏形变纤维胶囊堵漏剂的开发及评价
2
作者 田辉 步玉环 +2 位作者 胡苗苗 沈晟达 曹成章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0-639,共10页
针对现有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剑麻纤维、陶瓷纤维等纤维材料的尺寸过大及加量过大导致水泥浆混拌过程中混配困难和浆体增稠的难题,研发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温敏形变纤维胶囊。当温度低于形变响应温度时,纤维胶囊的粒径较小,在漏失... 针对现有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剑麻纤维、陶瓷纤维等纤维材料的尺寸过大及加量过大导致水泥浆混拌过程中混配困难和浆体增稠的难题,研发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温敏形变纤维胶囊。当温度低于形变响应温度时,纤维胶囊的粒径较小,在漏失通道内形成高密度颗粒填充;当温度达到形变响应温度后,纤维胶囊激活发生膨胀变形,高密度颗粒之间相互挤压充填,在漏失通道内高强度架桥堆积,进而封堵漏失层。该纤维胶囊可将6 mm的纤维封装在3 mm的胶囊中,从而提高纤维材料在堵漏水泥中的有效含量及尺寸,改善水泥浆封堵能力,降低工作过程中的漏失风险,保证固井质量。加入温敏形变纤维胶囊堵漏剂的水泥浆流动度均值为22 cm,初始稠度为25 Bc,与纯水泥浆相似,相比于直接添加纤维材料,水泥浆体流态明显改善,可泵性大幅度增强,同时水泥石抗压强度也大幅提高,堵漏剂加量为5%时水泥石7 d的抗压强度可达50 MPa,解决了纤维水泥浆混配困难和浆体增稠的难题,对保证固井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材料 油井水泥 堵漏剂
下载PDF
深层地热能丛式多分支U型井采热技术及传热算法
3
作者 李守定 张苏鹏 +8 位作者 徐涛 张召彬 郑博 马世伟 孔彦龙 张文秀 赫建明 庞忠和 李晓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7-1411,共15页
深层地热能是一种分布广、资源量大具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新能源,当前的主要开采方法有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环绕式井筒换热系统(AGS)、断层带流体循环开采和同轴套管开采法,但存在采热功率不稳定、地震风险高和采热效率低等难题。针对... 深层地热能是一种分布广、资源量大具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新能源,当前的主要开采方法有增强型地热系统(EGS)、环绕式井筒换热系统(AGS)、断层带流体循环开采和同轴套管开采法,但存在采热功率不稳定、地震风险高和采热效率低等难题。针对当前深层地热开采技术面临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开采过程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为原则,以深层干热岩地热规模化可持续稳定开发为目标,提出了深层地热能丛式多分支U型井采热方法(UMW-DGS)及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井筒轴对称热传导模型,以青海共和盆地恰卜恰深部干热岩储层为背景,提出了高温高压岩石热导率测试新方法,计算了在定井径条件下井周温度场和采热功率的时空演化规律,分析了温度差、热导率和井径等3个敏感因素对采热功率的影响。此外,针对UMW-DGS定解问题,研发了基于有限体积法(FVM)的三维热流固耦合数值算法,研究了UMW-DGS单水平井段换热效率和在不同泵注量条件下温度场时空演化。通过分析不同流量的有效换热量、换热时长和功率发现:泵注流量的增加会导致有效换热能量和有效换热时长的降低,并且使有效换热功率先增加后减少。研究结果表明,深层地热能开发需要在平衡换热温度和功率的条件下设计注入排量,从而得到最优的换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地热 丛式多分支U型井 高温高压岩石热导率 储层-工质流固耦合热传导算法
下载PDF
Carrier transport via V-shaped pits in InGaN/GaN MQW solar cells
4
作者 刘诗涛 全知觉 王立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58-563,共6页
Carrier transport via the V-shaped pits (V-pits) in InGaN/GaN multiple-quantum-well (MQW) solar cells is numer- ically investigated. By sim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V-pits can act as effective escape paths fo... Carrier transport via the V-shaped pits (V-pits) in InGaN/GaN multiple-quantum-well (MQW) solar cells is numer- ically investigated. By simulations, it is found that the V-pits can act as effective escape paths for the photo-generated carriers. Due to the thin barrier thickness and low indium composition of the MQW on V-pit sidewall, the carriers entered the sidewall QWs can easily escape and contribute to the photocurrent. This forms a parallel escape route for the carries generated in the fiat quantum wells. As the barrier thickness of the fiat MQW increases, more carriers would transport via the V-pits. Furthermore, it is found that the V-pits may reduce the recombination losses of carriers due to their screening effect to the dislocations. These discoveries are not only helpful for understanding the carrier transport mechanism in the InGaN/GaN MQW, but also important in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solar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haped pits InGaN/GaN multiple-quantum-well solar cells carrier transport
下载PDF
“井工厂”水平井组勺形井眼轨道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振中 李杰 +4 位作者 张恒 刘思格 赵江林 谢鹏 党文辉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9-85,共7页
“井工厂”水平井作业模式已成为经济有效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关键技术,但是由于该作业模式作业井眼相对密集,为解决井眼相碰和减小死油区面积问题,开展了水平井组的勺形井眼轨道剖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在进行井眼轨道优化时,先对井场采... “井工厂”水平井作业模式已成为经济有效开发非常规油气藏的关键技术,但是由于该作业模式作业井眼相对密集,为解决井眼相碰和减小死油区面积问题,开展了水平井组的勺形井眼轨道剖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在进行井眼轨道优化时,先对井场采用交错式布井方式,对各水平井的靶前距和造斜点位置进行组合优化设计,确保靶区位置能够控制全区面积,从而构建最佳水平井组勺形井眼轨道剖面。现场应用实例表明,勺形水平井较常规水平井起下钻柱和下套管摩阻虽然略有增加,但不会影响正常钻完井作业。对比常规井眼轨道与勺形井眼轨道的“井工厂”水平井组,在相同造斜率下,勺形井眼能够将靶前位移缩减到0m,有效地减小了死油区面积,并且可以更加有效地规避井眼相碰风险,在开发致密油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勺形水平井 “井工厂” 死油区 井眼轨道 优化设计
下载PDF
浅薄层稠油油藏串珠状剩余油动用对策及矿场试验
6
作者 费永涛 侯振 +4 位作者 李长宏 刘宇 胡德鹏 刘宁 郑勇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59-62,67,共5页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后期开发阶段,地下剩余油呈现“串珠状”的空间分布形态,利用现有直井井网继续应用组合蒸汽吞吐技术难以有效动用地下剩余油。提出采取部署加密水平井控制“串珠状”剩余油,与原有直井协同实施注蒸... 河南油田浅薄层稠油油藏进入蒸汽吞吐后期开发阶段,地下剩余油呈现“串珠状”的空间分布形态,利用现有直井井网继续应用组合蒸汽吞吐技术难以有效动用地下剩余油。提出采取部署加密水平井控制“串珠状”剩余油,与原有直井协同实施注蒸汽开采提高采收率的技术策略,并在井楼油田部署一口加密水平井,与原井网的直井构成试验井组开展矿场试验,加密水平井吞吐三个周期,累计油汽比0.31、累计产油1192 t,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实井间剩余油富集区含油状况好,并且出油温度较高,原油地下流动能力增强,转第二阶段蒸汽驱的条件已经成熟。该研究为延长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的生命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状剩余油 加密水平井 浅薄层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后 矿场试验
下载PDF
Transition to adulthood: A critical role for exercise in building overall well-being
7
作者 Channakeshava Sokke Umeshappa Ryan Punambolam 《Health》 2013年第7期1158-1163,共6页
A growing number of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overall well-being and the reduction of chronic illnesses.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 ... A growing number of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 have report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ies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overall well-being and the reduction of chronic illnesses. Physical inactivity is a serious worldwide problem and is considered the key lifestyle factor that negatively influences health and function of individuals. Here we propose that growth kinetics of body and mind and associated disproportionate physical activity may have considerable effects on the increased physical and mental illnesses and premature death rates currently observed in mid to late adulthood people.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being in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and self-motivated to engage in physical activity, possess more cognition, resilience, and mind-body-emotion-spirit integration. In contrast, as our body transitions into adulthood, there is a decline in the growth of body and mind. Furthermore, in this period, adults experience the increased stressors of career and financial demands, time pressure, and family responsibilities. The decline in growth combined with prolonged stress appears to result in reduced cognition, resilience, and mind-body-emotion-spirit integration, leading to sedentary and other faulty lifestyles, which could further lead to a predisposition to maladaptive behaviours and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at a later stage. In agreement with this, currently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he adult population across the world are physically inactive and are failing to perform the daily recommended guidelines of moderate to vigorous exercise. As negative changes and faulty lifestyles begin to occur during and after adulthood transition, creating awareness in people between 29 to 35 years of age about mindful exercise should be considered a national priority. This would allow adults to achieve overall well-being, and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life expectancy, reducing health care-associated economic burden placed on the 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SICAL Activity Adult Transition Phase S-shaped Human MIND and Body SIGMOID Curve well-BEING Chronic PHYSICAL and MENTAL Illnesses
下载PDF
毛管压力理论与地质建模在定向井部署中的融合应用——以柴达木盆地英东油田下盘油藏为例
8
作者 马凤春 吴涛 +6 位作者 刘强 李昱 梅华 王靖茹 崔海栋 李阳洁 唐丽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7-493,共7页
英东油田下盘油藏是柴达木盆地的典型长井段多油层单斜断鼻油藏。针对油藏开发矛盾,以沉积和构造控藏为出发点,将传统的单纯油水过渡带计算与储层地质模型预测的单一维度流体分布表征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毛管压力理论与地质建模相融合的... 英东油田下盘油藏是柴达木盆地的典型长井段多油层单斜断鼻油藏。针对油藏开发矛盾,以沉积和构造控藏为出发点,将传统的单纯油水过渡带计算与储层地质模型预测的单一维度流体分布表征方法相结合,提出了毛管压力理论与地质建模相融合的定向井轨迹部署方法,有效地规避了单一因素在井位部署过程中带来的钻探风险。由于实验室毛管压力的测量环境与实际地层的不同,在计算油柱高度前,要将实验室毛管压力转换为相应的油藏毛管压力,使得计算结果更贴近真实的油藏信息。同时,直接利用平均J函数曲线建立的油柱高度模型,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单一岩样表征不全的缺陷,但针对多层强非均质性油藏,需多点、多段的分析和计算,且必须结合工区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资料修正模型参数,才能进一步提高油气刻画精度。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毛管压力曲线可相对有效地定量评价多层砂岩油藏发育规模,在高精度三维模型建立基础上,可为井位轨迹的部署设计提供参考。该方法的应用有利于“牙刷状”油藏的后期开发方式调整及效益动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井 长井段 “牙刷状”油藏 毛管压力 地质建模 英东油田
下载PDF
基于树状分叉裂缝网络的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
9
作者 高丽 韩竹 +2 位作者 梁飞 李宜强 吕宏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11208-11214,共7页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常常将裂缝简化为直线状裂缝,而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态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导致其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实际复杂裂缝形态的树状分叉裂缝网络,考虑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及气体的滑动效应,... 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时常常将裂缝简化为直线状裂缝,而实际地层中裂缝形态一般较为复杂,因而导致其产能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基于更符合实际复杂裂缝形态的树状分叉裂缝网络,考虑了裂缝的形态特征及气体的滑动效应,建立了压裂水平井产能预测的新模型,并进行了产能的敏感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直线状裂缝模型,树状分叉裂缝模型给出的水平井产能要高,其与树状分叉裂缝长度分形系数和分叉级数正相关,与分形角度负相关,与宽度分形系数几乎无关。此外,水平井产能随努森数和泄压半径增大而减小,随裂缝间距和长度的增大而增大,受裂缝渗透率的影响较小;裂缝产能与裂缝间距正相关,与裂缝渗透率几乎无关;然而裂缝长度的增加仅使两端裂缝的产能增加,中间裂缝的产能却有所减小。研究结果对致密气藏压裂水平井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藏 压裂水平井 树状分叉裂缝 产能预测
下载PDF
填料水泥导热性能实验及对U型地热井取热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治虎 姬玉平 +4 位作者 王迪 徐影 李亚辉 刘文强 刘均荣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2期70-76,共7页
地层与井筒之间的导热性能是以热传导为主的U型地热井技术取得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U型地热井如何提升固井水泥的导热性能问题,采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导热填料对固井水泥导热性能和取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 地层与井筒之间的导热性能是以热传导为主的U型地热井技术取得成功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U型地热井如何提升固井水泥的导热性能问题,采用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导热填料对固井水泥导热性能和取热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墨相比于实验所用其他填料而言具有更好的提升固井水泥导热性能的潜力;随着石墨掺入比例的增加,固井水泥的导热系数近似线性增加,而抗压强度近似线性下降;高掺入比例的石墨固井水泥能显著提高工作介质在U型井水平段入口处的温度,但由于U型井换热主要发生在较长的水平段上,从长期运行来看过高的掺入比例并不能显著提高取热效果,建议固井材料中石墨掺入比例控制在10%左右。研究结果对U型地热井固井水泥导热填料类型筛选和掺入参数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地热井 固井水泥 导热性能 室内实验 数值模拟 取热效果
下载PDF
基于节点构形度的自由曲面网壳结构形态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南海 张文强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获得形式自由且受力性能合理的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形态,以单位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作为结构连接性能的衡量参数,同时为保证结构曲面的光顺性引入NURBS技术,基于考虑荷载作用的结构节点构形度评价指标,提出了相应的自由曲面结构形态... 为获得形式自由且受力性能合理的自由曲面单层网壳结构形态,以单位力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作为结构连接性能的衡量参数,同时为保证结构曲面的光顺性引入NURBS技术,基于考虑荷载作用的结构节点构形度评价指标,提出了相应的自由曲面结构形态优化方法。将结构控制点的坐标作为优化变量,节点构形度最小值的最大化作为优化目标,综合结构总用钢量、最大节点位移和构件长细比等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对结构的曲面形态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节点构形度可以准确反映节点的连接性能,采用遗传优化算法优化结构的曲面形态,可获得杆件以受轴压为主的结构形态,受力模式得到有效改善,受力合理,保证了结构极限承载力及其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形态优化 NURBS曲面 节点构形度 遗传算法
下载PDF
U型地热井取热影响因素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齐治虎 刘文强 +3 位作者 姬玉平 徐影 刘卫娟 刘均荣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中深层地热是未来地热资源开发的潜力区,U型地热井是实现中深层地热高效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河南豫东地区地质与储层资料为基础,以3000 m深U型地热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建立U型地热井井筒与周围地层耦合的物理模型... 中深层地热是未来地热资源开发的潜力区,U型地热井是实现中深层地热高效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以河南豫东地区地质与储层资料为基础,以3000 m深U型地热井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物理场数值模拟软件建立U型地热井井筒与周围地层耦合的物理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运行情景下各种因素对井口温度和取热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在满足用户负荷情况下的合理水平段长度约为1000 m,管道内径为177.8 mm,保温段长度为1500 m;管道内径和水平段长度影响水平取热段的温度扰动突破时间,井口温度在该时间之前基本保持稳定;U型地热井上升段周围地层温度存在“降低、平衡、升高”三个变化区域,合理的保温段长度不宜超过平衡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型地热井 井口温度 取热功率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热处理工艺对3种不同Cr系冷作模具钢热处理变形的影响
13
作者 毛宏 吴红庆 +1 位作者 涂宇杰 吴晓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163,共10页
精冲模在服役过程中受较大的循环载荷导致的变形会增加其维修成本并缩短模具寿命。综合考量精密模具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因素,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更受关注。设计出了一种新型“井”字型变形模块,研究了D2、DC53和7Cr5Mo2V 3种冷作... 精冲模在服役过程中受较大的循环载荷导致的变形会增加其维修成本并缩短模具寿命。综合考量精密模具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因素,相变引起的体积膨胀更受关注。设计出了一种新型“井”字型变形模块,研究了D2、DC53和7Cr5Mo2V 3种冷作模具钢在不同真空热处理工艺下相变引起的尺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030℃淬火后,DC53钢的最大形变率约为0.65%;在210℃低温回火和520℃高温回火后,7Cr5Mo2V钢的最大形变率分别约为1.04%和1.81%。影响模具热处理变形的因素是残留奥氏体含量、二次碳化物析出的量和马氏体特征参数等。经210℃低温回火后,7Cr5Mo2V、D2和DC53钢的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分别为14.44%、13.21%和11.43%;520℃高温回火后,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均显著减少,分别为6.04%、3.39%和2.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作模具钢 “井”字型模块 热处理变形 残留奥氏体
下载PDF
大跨度斜向井字梁结构设计分析与应用
14
作者 周元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3期76-78,82,共4页
基于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大跨度楼盖结构设计案例,通过不同的结构方案对比,选择了受力特性和经济效益更优的钢筋混凝土斜向井字梁方案,对斜向井字梁结构设计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构设计要点及后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可供类似大... 基于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大跨度楼盖结构设计案例,通过不同的结构方案对比,选择了受力特性和经济效益更优的钢筋混凝土斜向井字梁方案,对斜向井字梁结构设计时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结构设计要点及后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可供类似大跨度楼盖结构工程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混凝土结构 正向井字梁 斜向井字梁 受力分析 施工措施
下载PDF
煤层气水平井扇形洞穴完井应力—渗透率演化机理
15
作者 陈健翔 杨睿月 +4 位作者 秦小舟 黄中伟 井美洋 李嘉文 李国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4-198,共15页
我国煤层渗透率低且地质条件复杂,采用常规油气储层改造的开发方式难度大、技术适应性差。近年来,基于应力释放的煤层气改造新方法“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喷射造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但是造穴卸压—增渗的作用机制及其主控地... 我国煤层渗透率低且地质条件复杂,采用常规油气储层改造的开发方式难度大、技术适应性差。近年来,基于应力释放的煤层气改造新方法“煤层气水平井水力喷射造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技术瓶颈问题,但是造穴卸压—增渗的作用机制及其主控地质因素尚不明晰。为此,考虑了煤岩层理和天然裂隙的影响,采用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Finite-Discrete Element Method,FDEM)建立了煤层气水平井扇形洞穴完井数值模型,探究了造穴后岩体的应力演化历程和储层的卸压—增渗机制,并对比分析了不同储层参数(孔隙压缩系数、储层强度、弱面强度和地应力场)对应力释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围岩演化过程为造穴后岩体收缩,储层发生应力重构,围岩强度逐渐降低,岩体内部发生新生裂隙萌生和原生裂隙扩展,形成开挖损伤区和应力释放区;(2)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孔隙压缩系数是决定造穴完井储层适应性的关键,弱面强度、储层强度和地应力场分布决定了围岩的应力演化模式和裂缝扩展形态;(3)造穴卸压后储层增渗机制为穴周裂缝提升导流能力,储层应力释放提升基质渗透率。结论认为,模型首次综合考虑了地层特点、造穴过程和煤岩裂隙的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煤层造穴后的应力演化过程及其卸压、增渗作用机制,深化了对煤层气水平井洞穴完井增产机理的认识,对我国煤层储层改造具有重要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低渗透率 有限元—离散元耦合方法 水平井造穴 扇形洞穴 天然裂隙 应力释放
下载PDF
煤层气开发老区L型加密水平井钻井及排采技术研究
16
作者 陶占盛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煤层气开发老区L型加密水平井的技术方案,即通过在低产井的井间添加加密水平井,建立起单井之间的有效井间干扰,使整个区域实现整体降压,从而达到提高低产井单井产气量的目的。本文通过从布井、储层保护、钻井及排采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 煤层气开发老区L型加密水平井的技术方案,即通过在低产井的井间添加加密水平井,建立起单井之间的有效井间干扰,使整个区域实现整体降压,从而达到提高低产井单井产气量的目的。本文通过从布井、储层保护、钻井及排采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老区加密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事项,为煤层气开发老区加密井钻井及排采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可行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密井 L型水平井 煤层保护 排采控制
下载PDF
贵州新田矿区顶板L型水平井煤层气抽采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别小飞 李广生 +1 位作者 张青松 陈祖国 《煤》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针对碎软煤层瓦斯灾害频发、瓦斯抽采困难、顺煤层水平井钻进困难的问题,在借鉴“虚拟储层”思路和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新田矿区9号煤层为对象,研究分析了煤层顶板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抽采技术。通过目标区及目标层位优选、井身结... 针对碎软煤层瓦斯灾害频发、瓦斯抽采困难、顺煤层水平井钻进困难的问题,在借鉴“虚拟储层”思路和页岩气开发技术的基础上,以新田矿区9号煤层为对象,研究分析了煤层顶板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抽采技术。通过目标区及目标层位优选、井身结构优化、井眼轨迹精准控制技术、多簇定向射孔分段压裂精确优化工艺技术及排采作业精细控制技术,形成了煤层顶板L型水平井煤层气高效抽采技术体系。结合工程实践,顶板L型水平井在新田矿区取得了产能突破,最高日产气量达到了5334 m^(3)/d,并获得了长期稳产高产的试验结果。顶板L型水平井分段压裂高效抽采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具有类似地质条件的高突矿井煤层气抽采及煤矿区瓦斯治理提供了技术方向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L型水平井 定向射孔 分段压裂 抽采
下载PDF
渤海油田T型井MUR钻井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延鹏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10期214-216,共3页
为解决渤海油田部分低产低效区块油藏开采程度低、复杂储层开采难度大的问题,引入了T型井多分支超短半径(MUR)钻井技术,该技术不仅提供渗流和导流优势流道,增加储层泄油面积,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海上作业井井槽利用程度,实现了油井稳油增... 为解决渤海油田部分低产低效区块油藏开采程度低、复杂储层开采难度大的问题,引入了T型井多分支超短半径(MUR)钻井技术,该技术不仅提供渗流和导流优势流道,增加储层泄油面积,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海上作业井井槽利用程度,实现了油井稳油增产及剩余油挖潜的有效挖潜,已经成为渤海油田海上低效井综合治理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T型井 多分支超短半径 柔性钻具
下载PDF
金属矿山开采无切割井拉槽技术与应用
19
作者 向伟华 卢宏建 +1 位作者 赵笛 牟超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5,共7页
如何高效安全地形成切割拉槽是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典型铁矿山为工程背景,针对有切割井切割平巷拉槽法不能保证切割井施工爆破一次成井的问题,提出了以切割平巷为首爆自由面,利用多排扇形深孔逐次爆破,形成与上水平充分贯... 如何高效安全地形成切割拉槽是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以典型铁矿山为工程背景,针对有切割井切割平巷拉槽法不能保证切割井施工爆破一次成井的问题,提出了以切割平巷为首爆自由面,利用多排扇形深孔逐次爆破,形成与上水平充分贯通切割立槽的无切割井拉槽法技术,并对该技术的施工方案、爆破方案和安全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扇形深孔炮孔梯形起爆顺序能减少爆破形成的碎块的抛掷作用,加强爆落岩石之间的碰撞挤压,提高了爆破破碎质量,为后续大量落矿创造条件;无切割井拉槽法较原有切割井切割平巷拉槽法,平均每爆落1 t矿石,节省炸药0.05 kg;无切割井拉槽法将切割巷道作为初始补偿空间,避免由于不同的岩石条件、穿孔误差及爆破操作等因素造成切割井无法一次成井的问题,提升了切割立槽的形成速度;可实现人员在巷道内装药,避免在采空区下作业带来的安全风险。无切割井拉槽法施工简单,成槽效果较好,实现了本质安全,为矿山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山 无切割井拉槽 矿房切割 扇形深孔爆破
下载PDF
解析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关键技术
20
作者 段继法 《中国科技纵横》 2024年第15期103-105,共3页
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煤层气开发中,U型对接井施工技术是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探析了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前的设计要素,研究了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关键技术,旨在为煤层气U型对接... 煤层气的开发和利用是清洁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煤层气开发中,U型对接井施工技术是提高采收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探析了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前的设计要素,研究了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关键技术,旨在为煤层气U型对接井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U型对接井 直井段 施工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