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气化则湿亦化”论治湿滞三焦 被引量:2
1
作者 莫小英 阮威君 +1 位作者 郑锋玲 骆欢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48-1052,共5页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 “气化则湿亦化”论述源于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三焦之湿均因气化不利所致,治湿皆需以行气为本,重在宣畅气机,恢复三焦气化。治湿犯上焦,需宣肺利气、化湿开郁;治湿阻中焦,重在健脾行气,使脾气畅达,既助湿化,又杜生湿之源;治湿滞下焦,需淡渗通阳,因势利导。治湿之“开上、宣中、导下”三法均寓有“气化湿亦化”之机理,而轻宣、开泄、芳化、淡渗等诸法也应随证而用。“气化则湿亦化”学术思想的挖掘可为中医湿证的基础研究与治湿法的临证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湿化 三焦气化 宣肺利气 健脾行气 淡渗通阳 《温病条辨》
下载PDF
北宋士人赙赠活动与其文学书写之互动
2
作者 李国婷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50-56,共7页
北宋时期,存在于官场、文坛、乡族等场域的士人私赙普遍盛行,与赙赠相关的文学书写大量增加。同僚官属、文学同好、士人与乡族之间的赙赠,或以塑造“贤官”形象为目的,或基于文学追求与身份认同,或隐喻社会秩序之稳固。部分士人的赙赠... 北宋时期,存在于官场、文坛、乡族等场域的士人私赙普遍盛行,与赙赠相关的文学书写大量增加。同僚官属、文学同好、士人与乡族之间的赙赠,或以塑造“贤官”形象为目的,或基于文学追求与身份认同,或隐喻社会秩序之稳固。部分士人的赙赠书写呈现表演化特质。其中,辞赙行为及其书写宣传或可为部分士人带来举荐晋升等实际利益,成为文化资本。因此,北宋以丧葬文体为主的赙赠书写被纳入赙赠活动之中,“以文代赙”“文赙并赠”等行为既是北宋士人赙赠观念变化的体现,也是士人宣传诉求下的文化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赙赠 辞赙 以文代赙 文赙并赠
下载PDF
《温病条辨》中寒湿病的辨治及方剂性味配伍规律探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帅玲 马晓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33-535,共3页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 《温病条辨》一书对寒湿病的病名、病因、病机、病位、辨证纲领、治法、方药性味配伍等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建立了一套辨治寒湿病的完整体系。吴鞠通认为,寒湿之病乃由内外之邪合而为病,其病机为寒湿伤阳,病位涉及上中下三焦,其中以中焦脾胃居多,其兼证、变证繁多。对于该病的治疗,吴鞠通善用性味配伍理论,在寒湿病辨治中最常用的方剂性味配伍方法为苦辛法,临床常根据其病位、病机、治法等不同进行具体运用。通过探析吴鞠通辨治寒湿之病,为现代临床寒湿所致之病的辨治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 温病条辨 吴鞠通 性味配伍 苦辛法
下载PDF
吴鞠通《温病条辨》治燥思想探析
4
作者 王秋月 毕岩 岳冬辉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86-1989,共4页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 本文基于《温病条辨》总结吴鞠通燥病辨治的治学思想,以期对燥病及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吴鞠通认为燥病以外感为主,以三焦为通道进行传变,主要侵犯气分和血分。其病性有温凉之分,凉燥易阻滞气机出现寒化,温燥易伤津耗液出现热化。在治疗上,三焦用药有别,上焦气分病者多用辛药,中焦寒热里坚者皆用苦下,下焦血分阴伤者咸寒填精等,同时又根据卫气营血部位不同,精准用药。总之,寒者治以苦温,热者治以甘寒。《温病条辨》中深刻揭示了燥病的传变、用药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燥病诊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条辨》 燥病 证治规律
下载PDF
五汁饮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昀璐 李荣群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3期30-34,共5页
五汁饮出自《温病条辨》,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口渴症、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现代研究发现五汁饮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保肝、抗炎、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笔者系统总结五汁饮的临床应用及治... 五汁饮出自《温病条辨》,是药食同源的经典方,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口渴症、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等。现代研究发现五汁饮具有抗氧化自由基、保肝、抗炎、解热降温等药理作用。笔者系统总结五汁饮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机制的研究内容,以期为五汁饮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汁饮 《温病条辨》 临床应用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百病问对辨疑》学术思想探析
6
作者 施庆武 曾妮 吴承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34-1437,共4页
《百病问对辨疑》五卷,为明代医家张昶所著,现存明万历九年(1581)曲沃张学诗刻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孤本。是书采用问答体形式,以内科常见病证为纲,每证之下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疑难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包括疾病的病名、病因、病... 《百病问对辨疑》五卷,为明代医家张昶所著,现存明万历九年(1581)曲沃张学诗刻本,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孤本。是书采用问答体形式,以内科常见病证为纲,每证之下针对临床常见疾病的疑难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包括疾病的病名、病因、病机、主证、兼证、鉴别、治法、方药等内容。是书阐发了“五劳、六极、七伤”学说,提出了虚劳病机统归肾经一脏的理论。书中所蕴含的重视痰病辨治、调治老人疾病重脾胃、染病之人薄淡滋味、反对滥补、重视调摄等思想至今仍有益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病问对辨疑 张昶 痨瘵
下载PDF
《文澜阁恭钞四库全书待访目》考述
7
作者 吴雪菡 《图书馆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9-144,共6页
《文澜阁恭钞四库全书待访目》是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缺书、缺卷访求目录。目前可见到的版本有两种:除了通行的铅印本,还有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抄本。山大本、铅印本《待访目》存在差异,分别反映了《文澜阁四库全书》在不... 《文澜阁恭钞四库全书待访目》是补抄《文澜阁四库全书》过程中产生的缺书、缺卷访求目录。目前可见到的版本有两种:除了通行的铅印本,还有山东大学图书馆藏抄本。山大本、铅印本《待访目》存在差异,分别反映了《文澜阁四库全书》在不同阶段的补抄情况。山大本是在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之间编写的,而铅印本是袁嘉谷在宣统年间修订的。《待访目》反映了丁氏“光绪补抄”的历史细节,也体现了民国年间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对文化事业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澜阁恭钞四库全书待访目》 文澜阁 丁丙 补抄
下载PDF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汤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7
8
作者 张晗睿 谢婷 +1 位作者 崔健 王庆国 《中医药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5,共3页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承气汤 发挥
下载PDF
辛甘化阳法在《温病条辨》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越 陈杨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22-823,共2页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 "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其实不然,寒凉之品中辛甘合用亦可有扶阳之能,又可制其温燥之性,从而化生无穷妙用。辛甘相合,其应用广泛,化阳之功用可简概为以下七种:一、扶正阻邪深入,二、护阳守津液,三、扶正清余邪,四、扶阳化浊,五、通阳调气,六、生津润燥,七、护心通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甘化阳法 《温病条辨》 应用 护心通窍 护阳守津液
下载PDF
吴鞠通寒湿理论在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海 赵晓峰 +2 位作者 皇玲玲 陈茜 龚婕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55-1358,共4页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 通过系统总结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寒湿理论,认为寒湿疾病的病因与发病强调内生寒湿与外感寒湿同气相求,合邪致病,病机演变为易损人体三焦阳气,导致阳气虚损,寒饮内停。治疗寒湿疾病当时时顾护心脾肾阳气,给予宣肺化湿、健脾渗湿、通小便利湿等多种方法,使阳气恢复而寒湿倶去。后期变证有寒化热化、伤气伤血等多种变化,皆具有湿邪黏滞而不易速愈的特性,临床治疗当细心分辨,精心诊治。临证若寒湿外感侵犯人体卫表和经络肌肉用桂枝姜附汤治疗;寒湿不解、湿郁化热成为热饮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寒湿咳嗽用杏仁薏苡汤治疗;寒湿咳喘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寒湿支饮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吴鞠通寒湿理论可广泛用于寒湿引起的感冒、咳嗽、咳喘、支饮和痰热咳喘等疾病,对于上呼吸道感染、哮喘、肺炎、肺心病急性发作以及寒湿疫病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理论 《温病条辨》 呼吸系统疾病 吴鞠通
下载PDF
以温病治法论治恶性肿瘤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寒 杨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9-171,共3页
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形成的研究外感热病的理论,可运用于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随着医学和卫生学的迅速发展,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治方法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 ,... 温病学说是明清时代形成的研究外感热病的理论,可运用于现代医学的多种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随着医学和卫生学的迅速发展,温病学说的意义已不仅限于感染性疾病,温病的辨治方法可以广泛的用于内科杂病。借鉴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 ,探讨其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恶性肿瘤 辨证论治 养阴生津
下载PDF
赵秉文题画诗文本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吕肖奂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72-78,共7页
赵秉文是金源最早一位大量写作题画诗的诗人,他现存的题画诗共有四十五题六十一首。文章从题画诗所涉及的画家、绘画作品以及诗歌本身特点三个方面入手,对这些题画诗文本作了详细分析,以期对赵秉文及题画诗都能有深刻细致的理解。
关键词 赵秉文 题画诗 文本分析
下载PDF
略论郭秉文“四个平衡”的办学思想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运来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0年第4期38-41,共4页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认为 ,要办好一所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 ,“人文与科学平衡” ,“师资与设备”平衡 ,“国内与国际平衡” ;认为著名大学不仅要成为国内教学、科研的中心 ,而且要成为国际... 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郭秉文认为 ,要办好一所大学 ,最重要的是要达到“四个平衡”即“通才与专才平衡” ,“人文与科学平衡” ,“师资与设备”平衡 ,“国内与国际平衡” ;认为著名大学不仅要成为国内教学、科研的中心 ,而且要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中心 ,只有博取百家之长、广求世界知识 ,才能使学生放宽眼界、开拓心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秉文 办学思想 “四个平衡” 教育思想
下载PDF
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阻发热之经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姜兴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41,共3页
用三仁汤加减治疗湿阻发热。介绍三仁汤加减方及其煎服方法、适用证候、组方思路、辨证加味和注意事项等临床经验 。
关键词 三仁汤 湿阻发热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浅议儒家道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贯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14,共3页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梳理 ,分析王冰学术观点与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论传承关系。认为王冰的许多养生学观点均源于道家 ,如主张少私寡欲、自然无为、恬淡守道 ,注重饮食起居等等 ;在医理方面 ,其阴阳、天人相应、气机运动等观点均深...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梳理 ,分析王冰学术观点与道家、儒家思想的理论传承关系。认为王冰的许多养生学观点均源于道家 ,如主张少私寡欲、自然无为、恬淡守道 ,注重饮食起居等等 ;在医理方面 ,其阴阳、天人相应、气机运动等观点均深受儒家求理思想的影响。强调道家、儒家思想对王冰的影响不是单一的 ,而是呈现重迭交融之态 ,同时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王冰 影响 道家思想 《素问》 养生学
下载PDF
《明昌辞人雅制》与赵秉文的诗学思想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达科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151,共8页
《明昌辞人雅制》是金代重要作家、文学批评家赵秉文编辑的一部大定末和章宗时期的诗作总集,已亡佚。以是其诗学史意义和价值历来为人们所忽略。明昌诗坛流行的清脱、风雅、尖新、浮艳、圆成诸诗体,前两者均为“明昌辞人”所创。他们的... 《明昌辞人雅制》是金代重要作家、文学批评家赵秉文编辑的一部大定末和章宗时期的诗作总集,已亡佚。以是其诗学史意义和价值历来为人们所忽略。明昌诗坛流行的清脱、风雅、尖新、浮艳、圆成诸诗体,前两者均为“明昌辞人”所创。他们的创作代表当时诗坛的主流和健康方向,为金诗中后期反思宋诗流弊、倡扬宗唐复古的思潮和南渡后诗风全面转变的先导。《明昌辞人雅制》是赵秉文诗学思想转变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赵氏力图反拨当时尖新浮艳诗风的结晶和总结金代前、中期诗师法苏、黄的利弊之产物,标志着赵秉文诗学思想走向成熟和趋于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昌辞人雅制》 宗唐复古 赵秉文 诗学思想
下载PDF
近40年郭秉文教育思想研究综述——纪念郭秉文先生逝世40周年 被引量:2
17
作者 奉莉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0年第3期107-111,共5页
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这40年间对郭秉文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郭秉文创建东南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针领域,呈现出由理论探讨走向实践总结,由史实叙述走向史论结合,由思想研究走向原因探析的趋势以及历史研究与现实启示... 从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这40年间对郭秉文教育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郭秉文创建东南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具体的实施方针领域,呈现出由理论探讨走向实践总结,由史实叙述走向史论结合,由思想研究走向原因探析的趋势以及历史研究与现实启示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局面。但同时亦有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涉领域的空缺,引发当代研究者的深层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秉文 教育思想 研究综述
下载PDF
金代中后期四家的唐诗之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美琼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6-49,共4页
金代中后期,赵秉文较早主张将唐人诗歌当作典范加以师法;稍后的李纯甫和王若虚分别从师心自用和情真、"自得"的角度出发,对中唐韩、孟、李贺、卢仝及杜甫、白居易等人各加标树;发展到元好问,则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肯定唐诗的... 金代中后期,赵秉文较早主张将唐人诗歌当作典范加以师法;稍后的李纯甫和王若虚分别从师心自用和情真、"自得"的角度出发,对中唐韩、孟、李贺、卢仝及杜甫、白居易等人各加标树;发展到元好问,则从一个更高的层次上肯定唐诗的典范作用及多方面价值,并提出了"以唐人为指归"之论,他将金人对唐诗的论评最终推上了一个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赵秉文 李纯甫 王若虚 元好问 唐诗之论
下载PDF
赵秉文书法略论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登科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4-87,共4页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的书法家、理论家。长期以来 ,由于正统观念的桎梏 ,对于金代书法的研究不够深入 ,甚至对其评价有失公允。因而 ,在中国书法史上 ,赵秉文的名字 ,或是片言支语 ,或是轻描淡写 ,这与事实上赵氏在书法及书论方面的成就是... 赵秉文是金代著名的书法家、理论家。长期以来 ,由于正统观念的桎梏 ,对于金代书法的研究不够深入 ,甚至对其评价有失公允。因而 ,在中国书法史上 ,赵秉文的名字 ,或是片言支语 ,或是轻描淡写 ,这与事实上赵氏在书法及书论方面的成就是不相符的。本文拾零考全 ,从家世、历官、书法、书论、艺术主张及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书法 赵秉文 评介
下载PDF
社会各界重视内镜与微创医学发展
20
作者 孙诚谊 王静成 温浩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6-510,共5页
许多专家、领导对我国内镜与微创医学达发展予以殷切的期待和支持,不仅参会致辞,而且为内镜与微创医学发展题词。
关键词 韩启德 王陇德 黄洁夫 钟南山 陈敏章 裘法祖 王羽 张宗久 高文兵 袁隆平 张阳德 孙诚谊 温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