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古、复国、循制——《晋文公复国图》中建筑表达的三个维度
1
作者 王书林 徐新云 《建筑史学刊》 2023年第4期149-159,共11页
从《晋文公复国图》中四处场景绘制的建筑形象出发,从仿古风(时代性)、复故国(地域性)、循共制(等级性)三个维度分析,认为画作紧扣“晋文公复国”主题,以早于宋代的早期建筑样式体现仿古倾向、以北方故国的典型建筑形制表达复国思潮、... 从《晋文公复国图》中四处场景绘制的建筑形象出发,从仿古风(时代性)、复故国(地域性)、循共制(等级性)三个维度分析,认为画作紧扣“晋文公复国”主题,以早于宋代的早期建筑样式体现仿古倾向、以北方故国的典型建筑形制表达复国思潮、以社会共知的制度性建筑等级刻画场景空间。作为历史题材类的绘画作品,该图既体现复古意味,又关照当下,反映了南宋前期的时代背景、技术制度和社会观念的相关问题,为研究古代绘画作品的建筑表达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文公复国图》 时代 地域 等级 古代绘画 建筑表达
下载PDF
文徵明茶事图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
2
作者 江伊琳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37-45,共9页
明中晚期江南地带以苏州府为中心,文人集团内部掀起了品茗热潮,他们讲究茶事,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上的饮茶风尚。茶文化的兴盛带动了此期绘画领域茶事图的创作高峰,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现象。文徵明是明中晚期苏州备受尊崇的大文人... 明中晚期江南地带以苏州府为中心,文人集团内部掀起了品茗热潮,他们讲究茶事,主导了这一时期社会上的饮茶风尚。茶文化的兴盛带动了此期绘画领域茶事图的创作高峰,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独特的现象。文徵明是明中晚期苏州备受尊崇的大文人,但他也有鲜为人知的茶人身份。文徵明有多幅精妙的茶事图流传于世,代表了有明一代茶事图的主要面貌。以文徵明具有代表性的茶事图展开剖析,还原画作背景,探究“茶”与文徵明艺术生涯的紧密互动关系,进一步挖掘文徵明茶事图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为研究文徵明绘画创作提供更广阔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徵明茶事图 明代茶文化 文人茶事
下载PDF
从文征明的茶画中看明代中期江南文人茶壶的审美观念
3
作者 董国娟 荆琦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88-93,共6页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江南地区著名文人、画家、书法家,是此时期文人雅士的代表之一,他一生爱茶且留有大量描绘饮茶场景的绘画。画为心声,通过研究文征明画中茶壶形态、材质及其美学观念背后的文化思想,得出明中期文人茶壶呈现出清雅、素雅... 文征明是明代中期江南地区著名文人、画家、书法家,是此时期文人雅士的代表之一,他一生爱茶且留有大量描绘饮茶场景的绘画。画为心声,通过研究文征明画中茶壶形态、材质及其美学观念背后的文化思想,得出明中期文人茶壶呈现出清雅、素雅、简雅、典雅的造物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征明绘画 明代中期 文人茶壶 审美
下载PDF
论沈从文小说的气度与宋元文人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海英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1,共6页
沈从文和中国传统画关系密切 ,传统画对沈从文小说创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沈从文受道家思想和屈原的影响 ,老庄之达和屈子之怨二者合一形成他文章的气度 ,这种气度在宋元文人画中找到了契合点 ,形成他作品平淡自然。
关键词 沈从文 宋元文入画 平淡 寂寞
下载PDF
陈淳花鸟画师承初探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泳霞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陈淳是中国明朝著名的写意花鸟画家 ,他在花鸟画的创作上 ,曾经师承文征明 ,走工整一路 ;后又在创作题材、笔墨技巧及画面境界方面师承沈周 ,并不断开拓创新 ,完成了花鸟画向水墨大写意的飞跃。
关键词 陈淳 画家 花鸟画 师承关系 写意性 创作题材 笔墨技巧 意境
下载PDF
永春纸织画历史与现状考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黄文中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作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永春纸织画有着悠久、璀璨的历史,但由于复杂而又保密的制作工艺使其在漫长的岁月中未得到普及与发展。本文简要叙述永春纸织画的发展历史,实地考察永春纸织画的制作工艺,并在理论上探讨其在当下发展的可能性。
关键词 永春纸织画 制作技艺 艺术特色 周文虎 家庭作坊式生产
下载PDF
言人人殊——《史记论文》的传记文学理论片谈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建军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7-69,共3页
吴见思的《史记论文》对传记文学理论中有关人物写作时的选材、笔法及语体风格等的论述 ,极富真知灼见 ,对传记文学的创作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
关键词 《史记论文》 传记文学理论 中国画 技法 选材 笔法 语体风格 文学研究
下载PDF
“番族图”的兴衰与演变——以画史中的“观众”为线索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耕 《哲学评论》 2020年第1期156-172,共17页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存在大量少数民族题材的图像。《宣和画谱》专门列出“番族”一门,来划分此类绘画。本文旨在通过“观众”的角度,来阐释“番族图”这一画科兴衰演变的原因。早期的番族图主要记录少数民族前来中原王朝朝贡交好的历史事... 中国古代艺术史中存在大量少数民族题材的图像。《宣和画谱》专门列出“番族”一门,来划分此类绘画。本文旨在通过“观众”的角度,来阐释“番族图”这一画科兴衰演变的原因。早期的番族图主要记录少数民族前来中原王朝朝贡交好的历史事件,表达以德怀远的政治理想,面向的观众主要是君主和官僚。五代至宋,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南迁,一种以真实再现少数民族生活为主题的番族图流行起来,并赢得了中原和蜀地观众的支持。靖康之难后,兴起了一系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的番族图。这一现象背后,有南宋宫廷的官方支持。如“文姬图”和“昭君图”的创制,即主要寄托“归汉”和“思汉”的民族情感,并宣扬南宋政权的正统性。而以唐太宗便桥会盟为题材的绘画,则又表达了对“万国来朝”之理想的追复。这类更具情感性、故事性的绘画,影响不限于宫廷和朝堂,而是扩散至民间乃至金廷。元代之后,在文人画兴起的浪潮下,番族图未能获得文人观众的支持,退出了画史的主流。番族图这一画科的兴衰演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画史和观众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族图 观众 职贡图 文姬图
下载PDF
闻一多:诗画歌吟——闻一多与新诗绘画美关系述略 被引量:1
9
作者 江锡铨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69-72,共4页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 闻一多提出的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在内的新诗“三美”理论,是十分重要的新诗美学理论创见。本文从新诗绘画美的美学内涵与“诗中有画”诗学传统的辩证联系,新诗绘画美的两个主要美学要素———廓线与色彩的艺术体现等几个方面,论析了闻一多在新诗绘画美的理论倡导和艺术实践中的探索与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 “三美” 绘画美 诗中有画
下载PDF
似画乃镜 照彻灵魂——一青年作家王跃文长篇小说《国画》评述
10
作者 张庆满 宋江顺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3-64,共2页
《国画》似画乃镜,生动地刻画了荆都市以朱怀镜为典型的,一些生存于权力中心或边缘地带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映照出个人的灵魂;放大显微了该市社会的病灶所在;并在不言之中指出了疗救的办法。小说场景宏大,脉络清楚,于恢宏之中藏细微;在人... 《国画》似画乃镜,生动地刻画了荆都市以朱怀镜为典型的,一些生存于权力中心或边缘地带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映照出个人的灵魂;放大显微了该市社会的病灶所在;并在不言之中指出了疗救的办法。小说场景宏大,脉络清楚,于恢宏之中藏细微;在人物形象、性格的描写刻画上人木三分、微妙微肖;作家在语言的动用驾驭,情节的构思安排上也达到相当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画> 王跃文 小说
下载PDF
基于《长物志》的文震亨书画保护思想探析
11
作者 霍艳芳 崔旋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0-126,共7页
明代后期,文人较之明代前期和中期对生活精致和高雅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一部对当时山水清居生活进行描写的著作——《长物志》,作者文震亨对纸张、书画、笔墨、装具等的记载体现了古人收藏、品鉴、保护书画的措施及理念。基于其中有关... 明代后期,文人较之明代前期和中期对生活精致和高雅的要求越来越高,出现一部对当时山水清居生活进行描写的著作——《长物志》,作者文震亨对纸张、书画、笔墨、装具等的记载体现了古人收藏、品鉴、保护书画的措施及理念。基于其中有关书画保护措施的记载,从影响因素和保护思想比较述评两个方面论述《长物志》体现的书画保护思想,能够为现代书画保护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震亨 《长物志》 书画保护 明代后期
下载PDF
西南联大时期闻一多的诗、书、画及其“艺术人生”
12
作者 明飞龙 黄俊兰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99-105,共7页
闻一多西南联大时期的诗歌创作(编选)、书法作品(篆刻)、绘画作品等尽管属于不同的文艺样式,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闻一多的诗、书、画的艺术本质与闻一多的现实人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其文艺观念从“为艺术而艺术”向“为... 闻一多西南联大时期的诗歌创作(编选)、书法作品(篆刻)、绘画作品等尽管属于不同的文艺样式,但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闻一多的诗、书、画的艺术本质与闻一多的现实人生有着高度的一致性,不仅体现其文艺观念从“为艺术而艺术”向“为人生而艺术”的转变,还深刻体现了闻一多在转折时代的实践哲学与人格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联大 闻一多 诗书画 艺术人生
下载PDF
在诗与画的文本间创造——谈林声的题画诗
13
作者 王向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5-148,155,共5页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于画上题诗源远流长,屈原的《天问》可认为是可证的源头;自六朝以至唐宋以后,则屡见不鲜。林声是诗文书画并作的艺术家,而作画又自题诗,并专成一本自题画诗集则于史少见。以林声的题画诗为例,将题画诗的意义概括为三...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于画上题诗源远流长,屈原的《天问》可认为是可证的源头;自六朝以至唐宋以后,则屡见不鲜。林声是诗文书画并作的艺术家,而作画又自题诗,并专成一本自题画诗集则于史少见。以林声的题画诗为例,将题画诗的意义概括为三点:追求艺术的转体之妙,借画创生诗意和衍生为别具意义的独特创造。在题画诗研究方面提出中西题画诗的比较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画诗 《天问》 《林声自题画诗》 画中有诗 西方题画诗
下载PDF
浅谈文征明写意花鸟画风格成因
14
作者 张海生 《甘肃高师学报》 2011年第3期68-70,共3页
文征明花鸟画的成就其实并不逊于其山水画,特别是写意花鸟画,运用简练概括的笔墨,删减了繁琐的枝节,使对象的形质和神采都得到了恰当的表现,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从而开创了写意花鸟画的先河。这种风格的确立,是与文氏个人的性格、成长... 文征明花鸟画的成就其实并不逊于其山水画,特别是写意花鸟画,运用简练概括的笔墨,删减了繁琐的枝节,使对象的形质和神采都得到了恰当的表现,朴实无华却耐人寻味,从而开创了写意花鸟画的先河。这种风格的确立,是与文氏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师承关系、技法突破以及创作理念等方面息息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征明 写意花鸟画 风格 人文精神 技法
下载PDF
浅论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之优劣
15
作者 夏薇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100-109,共10页
通过对孙温绘《红楼梦》图中不能理解的画面、画家删掉的情节和淡化的情节等的研究,发现《红楼梦》图中题图不一致与小说文本“不写之写”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画家删掉的情节暗示了画家避免复杂的人物冲突的绘画理念,而为了把文本中人物... 通过对孙温绘《红楼梦》图中不能理解的画面、画家删掉的情节和淡化的情节等的研究,发现《红楼梦》图中题图不一致与小说文本“不写之写”有异曲同工之妙;被画家删掉的情节暗示了画家避免复杂的人物冲突的绘画理念,而为了把文本中人物全部笼罩到画中的设想,却使得画作为求全而放弃了细节的独特性和趣味性;画家有意淡化宝黛之情的描绘,连最为关键的“还泪”主题也能抹煞,是画作与文本内涵之间违和的具体体现。人物在画家笔下总是不如景物那么有分量,永远只是中国画中的“点景人物”的用途,而不是重点要讲述的对象。换句话说,画家和作家的不同在于,作家是在讲故事,而画家是用望远镜看有人物点缀的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温《红楼梦》图 删掉的情节 淡化的情节 还泪 宝黛
下载PDF
闻一多新诗“绘画美”涵义扩展:从描形到意境
16
作者 蒋霞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66-71,共6页
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本义是指色彩,但其诗论和诗作也少量涉及廓线、构图、意境等其他绘画要素,这些要素是在"绘画的美"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姑且视之为其扩展义,它们与色彩一起推进了新诗的形式探索和本体建... 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本义是指色彩,但其诗论和诗作也少量涉及廓线、构图、意境等其他绘画要素,这些要素是在"绘画的美"的本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姑且视之为其扩展义,它们与色彩一起推进了新诗的形式探索和本体建设。其中最醒目、最大众化的颜色、形状描绘是诗歌画面语言的第一个层次,构图是第二个层次,形式趣味与整体意境构成第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结构产生不同的画面效果,具有不同的审美意味,闻一多新诗"绘画的美"理论也由此呈现出多层面的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诗“绘画美” 描形 构图 意境
下载PDF
姚文燮《山水画册》考释
17
作者 熊言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上海博物馆藏姚文燮《山水画册》集诗书画艺术于一体,不仅呈现了姚文燮精湛的绘画和诗词艺术,汇聚了张英、梁清标、高士奇、朱彝尊、孙岳颁、徐元文、汪懋麟等康熙间著名文人的诗词书法作品,而且反映了张英、张廷瓒父子与文化名流的交... 上海博物馆藏姚文燮《山水画册》集诗书画艺术于一体,不仅呈现了姚文燮精湛的绘画和诗词艺术,汇聚了张英、梁清标、高士奇、朱彝尊、孙岳颁、徐元文、汪懋麟等康熙间著名文人的诗词书法作品,而且反映了张英、张廷瓒父子与文化名流的交往情况,体现了张氏父子与姚文燮之间的深情厚谊,是桐城文化研究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文燮 山水画 题画诗词
下载PDF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中人物绘画的借鉴手法
18
作者 葛英颖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0期70-71,共2页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面基调清雅明朗,人物婉约飘逸,形神兼备,不仅借鉴明清仕女画积极有利的绘画因素来强化自身的表现风格,还在作品中将西画技法与中国人物绘画注重勾勒的传统结合起来,为当今工笔人物画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画面基调清雅明朗,人物婉约飘逸,形神兼备,不仅借鉴明清仕女画积极有利的绘画因素来强化自身的表现风格,还在作品中将西画技法与中国人物绘画注重勾勒的传统结合起来,为当今工笔人物画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找一条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途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素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工笔重彩 仕女画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关于“词”的修辞语法功能阐释
19
作者 毛毓松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55-61,共7页
对于《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言”,学术界有不同的阐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一语破的,是认识与理解《说文解字》“词”的性质特征的关键所在。所谓“摹绘物状”,指“词”与“意”(意... 对于《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言”,学术界有不同的阐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谓摹绘物状及发声助语之文字也”,一语破的,是认识与理解《说文解字》“词”的性质特征的关键所在。所谓“摹绘物状”,指“词”与“意”(意内言外之意)有具体摹写事物状貌与人物心理的修辞功能;所谓“发声助语”指各类“词”的语法功能,而“词”的修辞功能与语法功能相辅相成、融而为一。《说文解字注》有比较明确的“词”的纲目观念,涉及“词”的类别有副词、代词、连词、介词、语气助词,也有动词、形容词虚用的“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意内言外 摹绘物状 发声助语 语法修辞功能 词类观念
下载PDF
论方文山歌词“歌中有诗,歌中有画”的创作特色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贤高 胡勃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26-28,共3页
作为当今乐坛天王周杰伦的金牌词作人,方文山创作的歌词因独具古典诗歌的意境之美而深受广大乐迷们的喜爱,他的歌词往往能把听众带入到一种"歌中有诗,歌中有画"的情境当中。
关键词 方文山 中国风 歌中有画 歌中有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