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秦儒家理论中“文”字的思想内涵
1
作者 朱金发 朱汉若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8-58,共11页
“文”字是先秦儒家理论中的“文”“文学”“文章”等概念的理论核心。殷商甲骨文中以“文”作为美称来赞美先王,西周初年沿袭“文”字的这种用法,并以有礼为“文”,以有“文”为德,大力提倡明德精神,提出“文德”概念。春秋时期,以个... “文”字是先秦儒家理论中的“文”“文学”“文章”等概念的理论核心。殷商甲骨文中以“文”作为美称来赞美先王,西周初年沿袭“文”字的这种用法,并以有礼为“文”,以有“文”为德,大力提倡明德精神,提出“文德”概念。春秋时期,以个人道德操守、个人品行、文化素养与言辞文采为“文”,同时认为《诗》《书》等典籍的学习可以培养这种品性,“文”概念的礼仪与文化的思想观念有了分化趋势,《论语》中提出的“文学”概念是礼的范畴,是孔子授徒课业的主要内容,《论语》中多以“文”指代这种课业中《诗》《书》等典籍学习,以“礼”字指礼仪学习,“文”概念理论内涵分化趋势更明显。战国时代,“礼文”与艺文被区分开来,以“文章”指礼,以“文学”指学子课业的《诗经》《尚书》等典籍,“文学”概念就逐渐脱离了礼学的理论阈限,特别是《荀子》一书中,“文学”直接与《诗》《书》经典相关联,为后代文艺理论的文学概念的提出,开创了理论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下载PDF
小篆构件“卪”的来源及去向——兼谈秦“书同文”规范汉字的策略
2
作者 陈晓强 肖存昕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殷商甲骨文构件“卪”演变至西周金文,形体由跪姿的■演变为站姿的■.秦“书同文”将■形规范为■的构件义调整为符节及与符节相关的政令、节制等义.与“卪”形体相同或相似的战国秦文字构件,秦“书同文”多类化为■未能独立成字,■构... 殷商甲骨文构件“卪”演变至西周金文,形体由跪姿的■演变为站姿的■.秦“书同文”将■形规范为■的构件义调整为符节及与符节相关的政令、节制等义.与“卪”形体相同或相似的战国秦文字构件,秦“书同文”多类化为■未能独立成字,■构件在战国秦实用文字中找不到字形根据.小篆构件■能为秦“书同文”规范汉字策略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篆 书同 汉字规范
下载PDF
《说文解字》的“字用”思想发微
3
作者 李运富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2-81,共10页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通常被看作“形”书,其说解汉字的方法及对汉字的具体解析得到学史肯定。本文认为,《说文》还有重要的字用学价值,其“字用”思想可以从《说文·叙》和《说文》正文对字的解释两个方面考察。在《说文...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通常被看作“形”书,其说解汉字的方法及对汉字的具体解析得到学史肯定。本文认为,《说文》还有重要的字用学价值,其“字用”思想可以从《说文·叙》和《说文》正文对字的解释两个方面考察。在《说文·叙》中,许慎揭示了“假借”之“依声托事”的用字实质;用“古文”泛指古代文字,表面上是字体概念,实际上指的是古文字的结构和古文献中的用字;许慎对文字的定义和文字功能的表述体现了职用实质;许慎对时人谬解文字的批评,对《说文》编撰目的和编撰原则的说明也都是从文字使用角度表述的。《说文》正文对每个字的解说首重意义,形体分析只是对意义的印证;《说文》解说中常用“古文以为某”来揭示古代不同于汉代的用字现象;《说文》的“重文”如“古文作某”“某古文”等也是就字的功能而言;“一曰”的说解则反映了同字异用现象;《说文》还常引用书例来证明字义。这些都说明《说文》从服务解读经书的目的出发,非常重视汉字的使用功能,多方面揭示了汉语字词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解字》 汉字职用 字词关系 字用思想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40年学术推介与办刊理念之辨
4
作者 张净秋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5期474-485,共12页
1984年,《医古文知识》在广大青年学子和医学工作者对科学与知识的热切期盼中诞生。在其最初发展的22年中,杂志办刊理念从夯实广大从业人员的医古文基础、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逐步转变为宣传中医药知识、熔文史哲医艺于一炉。2006年... 1984年,《医古文知识》在广大青年学子和医学工作者对科学与知识的热切期盼中诞生。在其最初发展的22年中,杂志办刊理念从夯实广大从业人员的医古文基础、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逐步转变为宣传中医药知识、熔文史哲医艺于一炉。2006年,杂志更名为《中医药文化》,致力于发展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在杂志社同仁和业界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学界最为重要的学术推介与交流平台之一。杂志介绍宿儒大家的卓越成果,推荐新人的学术力作,联络各个学科专业的杰出学者,擘画医学人文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搭建海内外学界沟通的桥梁纽带,营造融洽、热烈的学术研究氛围。杂志为中医药学术的发展、通识教育与科学普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意义与价值必将铭记在中医药人的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知识》 《中医药化》 办刊理念 学术推介
下载PDF
从《医古文知识》到《中医药文化》:笔尖上的40年
5
作者 黄晓华(整理)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5期383-388,共6页
1984年《医古文知识》创刊,2006年更名为《中医药文化》,2024年迎来《中医药文化》创刊40周年。通过与创刊主编段逸山教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创刊背景和创刊初期面临的挑战、期刊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定位和演变,探讨《中医药文化》学术工作... 1984年《医古文知识》创刊,2006年更名为《中医药文化》,2024年迎来《中医药文化》创刊40周年。通过与创刊主编段逸山教授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创刊背景和创刊初期面临的挑战、期刊发展过程中内容的定位和演变,探讨《中医药文化》学术工作坊的意义及未来发展策略。段逸山教授对《中医药文化》所取得的各种成绩给予肯定,并对《中医药文化》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宝贵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古知识》 《中医药化》 创刊 访谈 学术工作坊
下载PDF
从字用看秦“书同文”的具体规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洁琼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06-316,共11页
从里耶秦简8-461号木牍摘录的部分“书同文”内容看,秦“书同文”内容丰富而广泛,但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都没有秦“书同文”完整规定的记录。语言文字的发展如果是自然演化,必然存在新旧共用的阶段,而如果是人为规定,则不会存... 从里耶秦简8-461号木牍摘录的部分“书同文”内容看,秦“书同文”内容丰富而广泛,但无论是传世文献还是出土文献,都没有秦“书同文”完整规定的记录。语言文字的发展如果是自然演化,必然存在新旧共用的阶段,而如果是人为规定,则不会存在共用阶段,依据这一规律,可以通过“书同文”前后秦出土文献语言文字的对比,推断“书同文”的未有明确记载的内容。“胃”“谓”分用、“直”“置”分用、“丈”“杖”分用等当属“书同文”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同 汉字发展史 汉语词汇史 用字
下载PDF
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修订浅识
7
作者 王开文 《中国文字研究》 2023年第2期187-193,共7页
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训释里有大量俗字、奇字、错字,甚至一些图画性古文符号。同一篆书及其部件,在训释中的楷书则字形各异,存在诸多一篆多楷的现象;加上大量异体字和一些非文字符号,这给新时代典籍数字化,及使用电子阅读和检索带来... 中华书局版《说文解字》训释里有大量俗字、奇字、错字,甚至一些图画性古文符号。同一篆书及其部件,在训释中的楷书则字形各异,存在诸多一篆多楷的现象;加上大量异体字和一些非文字符号,这给新时代典籍数字化,及使用电子阅读和检索带来困难。因此,及时对《说文解字》进行校订,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废除异体字,统一使用正字,校正错字,使训释文字和字头规范化、标准化,并对错误进行校订,是传承典籍,充分利用《说文解字》的急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解字》 俗字 离篆 泥篆 讹误 规范化
下载PDF
朝鲜时代写本《传奇语录》汉语字词考探
8
作者 张欣 《中国文字研究》 2024年第1期237-244,共8页
《传奇语录》是朝鲜时代的汉文写本词典,全书共收录、训释汉语词677例,所收词条口语性鲜明。经调查,全书有俗写、异构、记音三种异文,在归类、分词、书写、训释等方面存在讹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考订,可以发现全书异文与讹误的形成与... 《传奇语录》是朝鲜时代的汉文写本词典,全书共收录、训释汉语词677例,所收词条口语性鲜明。经调查,全书有俗写、异构、记音三种异文,在归类、分词、书写、训释等方面存在讹误,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考订,可以发现全书异文与讹误的形成与汉语俗字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字影响、抄写随意以求便捷有关。本书的汉语字词,在推动域外汉字研究、相关古籍整理等方面均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奇语录》 讹误 汉字发展史
下载PDF
真德秀文学思想论 被引量:5
9
作者 夏静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31,共4页
真德秀的研究长期冷寂,文学的真德秀更无人提及,《文章正宗》则时常视为障碍文学发展的反面教材。从儒家体用观出发,可以勾勒出文道、文气、文统为中心。
关键词
下载PDF
汉魏两晋南北朝吊文论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厚均 《殷都学刊》 2010年第1期43-47,共5页
吊文的产生与先秦时丧礼和灾害事件的吊唁活动有关。吊礼的对象是当时的逝者,而吊文往往是"异时致闵","与旧礼言吊者异",经过发展才有吊当世人的吊文。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吊文不乏优秀之作,其内容主要分两类:一类是... 吊文的产生与先秦时丧礼和灾害事件的吊唁活动有关。吊礼的对象是当时的逝者,而吊文往往是"异时致闵","与旧礼言吊者异",经过发展才有吊当世人的吊文。汉魏两晋南北朝的吊文不乏优秀之作,其内容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其凭吊对象集中在怀才不遇、死非其罪者身上,乃"异时致闵",其目的主要在于咏怀;另一类乃伤悼自己的朋友,主要在于述哀。吊文在体裁上又有赋、文和书信之别。此期吊文的演进即围绕其内容与体裁的变化而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 心雕龙》
下载PDF
论上古韵真、文两部的考古和审音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开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3-108,共6页
上古真、文分部,有如脂、微分部,是很困难的。江永未分,失于未能充分利用先韵"古通他部",失于审音中未知真、文主元音有不同。戴震未分,除了重复江永的过失外,和他的祭部独立有关。段玉裁立足考古,形成其古韵说,并指出先于《... 上古真、文分部,有如脂、微分部,是很困难的。江永未分,失于未能充分利用先韵"古通他部",失于审音中未知真、文主元音有不同。戴震未分,除了重复江永的过失外,和他的祭部独立有关。段玉裁立足考古,形成其古韵说,并指出先于《诗经》的远古时代真、文分,求古本音真、文分,以谐声偏旁为据真、文分,以入声为参照真、文分,《诗经》韵字的分类研究真、文分。举证郭店楚简《老子》和上博简《孔子诗论》可知段氏分立之不易,特别是《孔子诗论》第21简、22简难以索解的"宛丘"作"甸丘",是战国真(多合韵耕)、文(多合韵元)相混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部 江永 戴震 段玉裁 战国楚简
下载PDF
《说文》中误判的谐声字声符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新艳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70-72,共3页
通过考察小篆以前的古文字材料,证明《说文》对一些谐声字声符的判断是错误的。引起误判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
关键词 声符
下载PDF
《说文解字》“爲”训“母猴”辩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其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6-89,共4页
"爲"之字形,确不像"母猴",而像"手牵象形"。古籍中确有用"爲"表示猴的用法,但应视为假借,其本字当是"蜼"。《说文解字》以"母猴"训"爲",实反映了古籍中"爲... "爲"之字形,确不像"母猴",而像"手牵象形"。古籍中确有用"爲"表示猴的用法,但应视为假借,其本字当是"蜼"。《说文解字》以"母猴"训"爲",实反映了古籍中"爲"字的假借用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解字》 母(猕)猴 假借
下载PDF
《经典释文》直音的性质 被引量:4
14
作者 时建国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8,共5页
直音是《经典释文》的注音方式之一,"某音某"除了纯粹注音外,多数具有以音明义,表出异文误字等作用,情况十分复杂。本文就陆氏直音所反映的实际内容,按形式作了比较详细的搜考和归纳。
关键词 直音 《经典释 注音 误字 形式 情况 归纳
下载PDF
中国文论的经学范式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建中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79,共7页
事物的起源决定事物的性质,中国文论在其滥觞处与经学同体同构,经学范式建构起中国文论的信仰、观念、谱系、路径、规则、方法和范例。中国文论的经学范式,借用《文心雕龙》的关键词来表述,其要旨有四:一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事物的起源决定事物的性质,中国文论在其滥觞处与经学同体同构,经学范式建构起中国文论的信仰、观念、谱系、路径、规则、方法和范例。中国文论的经学范式,借用《文心雕龙》的关键词来表述,其要旨有四:一是“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的话语行为,二是“弥纶群言,笼圈条贯”的阐释路径,三是“若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的基本规则,四是“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的核心理念。诠解并通变中国文论的经学范式,不仅可以重塑三千年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灵魂与体貌,亦能重建21世纪中国文论的知识图谱与话语体系,从而有效回应“世界的中国”(China of the world)视域中的“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式 经学 中国 心雕龙》
下载PDF
论王筠“分别文、累增字”的学术背景与研究意图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运富 蒋志远 《励耘语言学刊》 2012年第2期146-157,共12页
现代学者通常把王筠提出的“分别文、累增字”等同于“古今字”,而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源自王筠对《说文》“重文”的研究。王筠发现《说文》存在“异部重文”,而有些“异部重文”是由“一字递增”产生的,这种“一字递增”的重文现象跟... 现代学者通常把王筠提出的“分别文、累增字”等同于“古今字”,而实际上这两个概念源自王筠对《说文》“重文”的研究。王筠发现《说文》存在“异部重文”,而有些“异部重文”是由“一字递增”产生的,这种“一字递增”的重文现象跟汉字的发展演变有关,所以他将“一字递增”分成“分别文”和“累增字”专门提出来讨论,细致分析其中各类情形,一方面揭示汉字孳乳造字的具体规律,同时梳理新造字与“本字删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因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历时性质的各种字际关系,虽然有的可以归属于“古今字”,但原本不是从“古今字”的角度立论,因而跟“古今字”并不重合。如果认为王筠讨论“分别文、累增字”目的在以新的名目取代“古今字”,那不符合王筠的研究初衷,难以体现“分别文、累增字”的真正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筠 分别 累增字 异部重 古今字
下载PDF
从先秦“文”的观念史中挖掘“文—化”的教育意涵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峻杉 王旎娜 代雅新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7-181,共15页
当代教育学的理论构造与生活实践已经与“文化”这个词密不可分,中国教育学的深化发展很有必要追溯早期“文”的观念以接续自身的思想根源。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人形“文”与交错“文”的两类特征就存在着发展融合的轨迹。“文”的初义... 当代教育学的理论构造与生活实践已经与“文化”这个词密不可分,中国教育学的深化发展很有必要追溯早期“文”的观念以接续自身的思想根源。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人形“文”与交错“文”的两类特征就存在着发展融合的轨迹。“文”的初义可能有两种不同走向但又彼此联系的起源,分别是表达与祖先神、上帝沟通的能力或状态的“通神”义,以及来自图腾、甲骨兆纹、礼器纹饰所代表的神秘图案的“纹理”义。春秋战国文献中“经天纬地”“因天之生也以养生”的“文—武”之“文”,以及赞颂圣王德行及其开创传统的“文—德”之“文”,有可能是由“通神”义所演化而来;与此同时,表示贯通隐显、具有信息指示作用的结构纹理的“文—明”之“文”,表达内在理据、法则、结构的“文—理”之“文”,以及表达显化、装饰等功能的“文—质”之“文”,有可能是由“纹理”义所演化而来。对先秦“文”观念的梳理,有助于中国教育学对本土“文—化”传统的自知自明,彰显“文”与“心”的关联意义以优化诠释“以文化之”,提炼“文—养”的观念来深化诠释“文而化之”,发掘“观—文”的思想以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并拓展对“文”“道”关系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载道 化人 观念史
下载PDF
顾千里在《昭明文选》研究领域的贡献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书才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75-78,共4页
顾千里作为清代乾隆、嘉庆间的著名学者,在《昭明文选》研究领域有两方面的卓越贡献。一是制订了一份完整而全面的“文选学”研究提纲,二是与彭兆荪共同校勘尤本《文选》,并且撰成《文选考异》这一选学校勘名书,为清代以来在选学界影响... 顾千里作为清代乾隆、嘉庆间的著名学者,在《昭明文选》研究领域有两方面的卓越贡献。一是制订了一份完整而全面的“文选学”研究提纲,二是与彭兆荪共同校勘尤本《文选》,并且撰成《文选考异》这一选学校勘名书,为清代以来在选学界影响甚巨的胡刻本《昭明文选》的刊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千里 《昭明选》 选学 清代
下载PDF
《古文苑》与《文选补遗》赋选观异同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安湘 王婧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1-8,共8页
《古文苑》与《文选补遗》,既是《文选》在唐宋影响流布的后续结果,又是试图突破《文选》模式体现选本个性的有益尝试。两者在选赋意图、选赋时段、编排体例、评注形式等方面颇为相似,共同传达出"以古为尊、以小为尚"的赋选... 《古文苑》与《文选补遗》,既是《文选》在唐宋影响流布的后续结果,又是试图突破《文选》模式体现选本个性的有益尝试。两者在选赋意图、选赋时段、编排体例、评注形式等方面颇为相似,共同传达出"以古为尊、以小为尚"的赋选观。但更多的是呈现出:探讨赋源有"尊荀"与"崇宋",列赋次序有重文和尚质,赋家去取有衡文与量德,选赋定篇有尚用与重情的四大区别。这种赋选观上的重大分野主要与编撰者"文术自有主张"的编撰意图密切相关,并因此带来两者在"选学"体系中不同的传播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苑》 选补遗》 赋选观 选本批评形态
下载PDF
严可均《全汉文》《全后汉文》辑录汉赋之贡献 被引量:1
20
作者 踪凡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7-80,共4页
严可均《全汉文》《全后汉文》辑录汉赋作品多达75家,258篇,远远超过此前李鸿的《赋苑》和陈元龙的《历代赋汇》,并且所辑各赋内容完备,考校精详,备载出处,编排有序,还提供了作家小传等方面的资料。这是我国古代汉赋编录史上的集大成之... 严可均《全汉文》《全后汉文》辑录汉赋作品多达75家,258篇,远远超过此前李鸿的《赋苑》和陈元龙的《历代赋汇》,并且所辑各赋内容完备,考校精详,备载出处,编排有序,还提供了作家小传等方面的资料。这是我国古代汉赋编录史上的集大成之作,至今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可均 全汉 全后汉 辑校汉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