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y 12,2008 Wenchuan M_S8.0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Discussion on Relevant Problems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g Haikun Li Mingxiao Wu Qiong Song J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9年第1期34-47,共14页
The aftershock activity of the May 12, 2008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s an obvious segmented feature. Most of the large aftershock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parts of the aftershock zone. Th... The aftershock activity of the May 12, 2008 Wenchuan Ms8.0 Earthquake Sequence shows an obvious segmented feature. Most of the large aftershock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north and south parts of the aftershock zone. Thrusting was dominant with a small amount of strike-slip component in the south part. The aftershock activity decayed gradually, presenting the sequence features of a mainshock-aftershock pattern. The north part was the ending area of the malnshock fracture where strike-slipping was dominant, showing an obvious swarm feature. Therefore it became the major area for large aftershocks. The modulation of the earth tide on aftershock activity is remarkable; most large aftershocks occur during the period of flood and neap tide. The time period around 16:00 was the dominant occurring time for large aftershocks. The p-value, a parameter of modified Omori formula, increases gradually with time, and reaches about 1 at the end. Based on previous study, the sequence patterns, magnitude of maximum aftershock, as well as the duration of aftershock activity has been discussed. The primary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magnitud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iushock and the maximum aftershock is proportional to the rupture size of the maiushock for huge earthquakes of about Ms8.0. This means that when the magnitudes of the earthquakes are nearly the same, large rupture size corresponds to sufficient energy rel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y 12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with Ms8.0 Segmentation features Sequence type Magnitude of maximum aftershock Duration of aftershock activity Rupture size
下载PDF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May 12,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2
作者 LI Zhen MA Xiumin +1 位作者 PENG Hua JIANG Jingjie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2期679-680,共2页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is now a hot topic among researches of scientific drilling into fault zones (Tanaka et al., 2006; Ma et al., 2006). This study conduc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nd fault go...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is now a hot topic among researches of scientific drilling into fault zones (Tanaka et al., 2006; Ma et al., 2006). This study conduct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and fault gouge particle analysis of borehole WFSD-1 from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Fault Science Drilling Project (WFSD), and discussed the earthquake energy budget. The research progress is illuminated as follow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Efficiency of the may 12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co-seismic responses of the fluid well pattern system in Jiangsu Province to the Wenchuan and Tohoku earthquakes 被引量:1
3
作者 Jiangrong Zheng1, Haolin Jiang1 and Zhengran He2 1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14, China 2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49, China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2年第3期263-274,共12页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arthquake reflecting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well pattern system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hich has been digitally renovated, and probes into the cause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in the ...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earthquake reflecting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well pattern system of Jiangsu Province, China, which has been digitally renovated, and probes into the cause of the major differences in the earthquake reflecting abilities of well holes at different measurement points. This is achiev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seismic responses to the Wenchuan (2008; Ms8.0, China) and Tohoku (2011; Ms9.0, Japan) earthquakes. We found that the co-seismic response of water level from regional well holes in Jiangsu Province was stronger than that of water temperature. The water-level co-seismic response follows a consistent law and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arthquake magnitude. The co-seismic response of water temperature strongly varied among well points, and was more often manifested as a slow restorative change. The co-seismic responses also varied based on tectonic elements. The response in central and northern Jiangsu was weaker than that of southern Jiangsu, possibly due to the thicker loess cover layer in central Jiangsu which makes it less effective at capturing the micro-changes of stress-strain states relative to the hilly land in the south. The more complicated geological structure in southern Jiangsu makes it contribute to greater changes in the state of underground water after a minor disturb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well pattern system 2008 Ms8.0 wenchuan earthquake 2011 MS9.0 Tohoku earthquake features of co-seismic responses
下载PDF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Yutian M_S7.3 Earthquake in 2014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Yutian M_S7.3 Earthquake in 2008
4
作者 Cheng Jia Liu Jie +2 位作者 Sheng Shuzhong Yao Qi Liu Daiq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5年第1期30-37,共8页
The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faults of the Yutian MS7.3earthquake on February 12,2014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epicenter area of the MS7.3 earthquake in 2... The regional tectonic backgroun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faults of the Yutian MS7.3earthquake on February 12,2014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epicenter area of the MS7.3 earthquake in 2014 and the focal mechanisms of the former strong earthquakes around it,the authors deduced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S7.3earthquake is the east branch of the Ashikule fault.The MS7.3 earthquake in 2014 and the MS7.3 earthquake in 2008 are two strong earthquake events on the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Altun Tagh fault,where the fault behavior changes from sinistral slip to normal faulting because of the extensional tail effects in the southern end of the Altun Tagh fault.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two MS7.3 earthquakes have the same dynamic source,and the MS7.3earthquake in 2008 promot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MS7.3 earthquake in 2014.Finally,we calculate the Coulomb stress change to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MS7.3 earthquake in2014 from the MS7.3 earthquake in 2008 using the layered crust model.The result also shows that the MS7.3 earthquake in 2008 accelerated the occurrence of the MS7.3earthquake in 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on February 12 2014 Tectonic backgroundSeismogenic fault The Yutian Ms7. 3 earthquake in 2008
下载PDF
Th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Challenges Following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5
作者 GRUNDY Paul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3-230,共8页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presents two challenges-reconstruction of the devastated areas and building adequate seismic resistance into the rest of China.The stages in recovery include structural co... The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presents two challenges-reconstruction of the devastated areas and building adequate seismic resistance into the rest of China.The stages in recovery include structural condition assessment,identification of seismic weaknesses,appreciation of the variable seismicity of PR China,the development of a seismic performance index to aid the decision to relocate,rebuild or retrofit,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s of retrofitting which recycles rubble and waste from Wenchuan "5·12",with an emphasis on integrating masonry construction into seismic resistance.The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achieved through structural engineering must be integrated into a broader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抗振结构 建筑结构 建筑物
下载PDF
青川刨地里地震滑坡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制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均益 罗永红 +1 位作者 周赞 南凯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4-525,共12页
以“5·12”汶川地震诱发的青川县刨地里滑坡为例,现场调查了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基于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1号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现场调查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具有近水平“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其... 以“5·12”汶川地震诱发的青川县刨地里滑坡为例,现场调查了滑坡的地质特征,并基于离散元软件(UDEC)分析了1号滑坡动力响应及变形破坏过程,探讨了滑坡的成因机制。现场调查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具有近水平“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其中石坎断层穿过了滑坡后缘;滑坡堆积体的岩性分带特征表明,刨地里1号滑坡下部千枚岩先于上部硅质岩被破坏,且破坏时间早于2号和3号滑坡;数值模拟研究揭示,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在断层带附近的千枚岩内最强,其放大系数达6.79,导致下层千枚岩首先沿陡倾面产生拉裂破坏,随后上层硅质岩体产生拉裂破坏,结果与现场调查堆积物特征较吻合;断层和上硬下软的地层结构对刨地里滑坡动力响应、变形及破坏起到了控制作用。该研究可为上硬下软且含断层的地震滑坡的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上硬下软地层 石坎断层 成因机制
下载PDF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被引量:594
7
作者 张培震 徐锡伟 +1 位作者 闻学泽 冉勇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66-1073,共8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南北地震带中段.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历史上只发生过3次6~6(?)级强震.而且其晚第四纪构造活动速率很低,以至于对其潜在地震危险性认识不足.为什么在龙门山地区突发大地震,该地震具有哪些特征?其成因机制是什么?本文在地震地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利用震前的GPS观测结果,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结果表明,5.12汶川大地震是龙门山断裂带的映秀—北川断裂突发错动的结果,地表上形成200多公里长的地表破裂带;灌县—江油断裂在地震中也发生了破裂,形成的地表破裂带长达60多公里.震前的GPS观测表明,横跨整个龙门山断裂带的滑动速率不超过~2 mm/yr,单条断裂的活动速率不超过~1 mm/yr,与地震地质研究结果和历史地震记录相一致.利用地震地质考察和地震波反演得到的最大同震位移可以获得相当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强震复发周期为2000~6000年.龙门山断裂带发育在破裂强度很大的变质杂岩体中,断裂带本身在剖面上呈"犁形"或"铲形"结构,有利于能量积累,形成破坏性巨大的地震.所以,5.12汶川大地震是一次低滑动速率、长复发周期和高破坏强度的巨大地震,是一种值得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的新的地震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大地震 龙门山断裂带 高破坏强度 新地震类型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与2010年玉树M_S7.1地震前电磁现象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范莹莹 解滔 +4 位作者 安张辉 杜学彬 谭大诚 刘君 陈军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5-291,340,共17页
应用全局小波能谱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地磁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汶川地震震中周围的台站观测到震前地电、地磁场全局小波能谱值增大的现象;②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代乾等3个地... 应用全局小波能谱法对2008年四川汶川MS8.0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地磁场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汶川地震震中周围的台站观测到震前地电、地磁场全局小波能谱值增大的现象;②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代乾等3个地电、地磁台站在玉树地震前均发生显著的小波能谱增大的现象,震后恢复;③对于上述两次大震周边地区的不同台站的不同测道,在震前多次出现谱值时间上同步增大或减少的现象;④距玉树地震震中距离相同的山丹和古丰地电场台站,北南、北西测向长极距在地震前后能谱值的变化几乎一致.基于上述分析,初步研究认为震源孕育激发的电磁辐射是造成震前电磁异常现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Ms8 0地震 玉树Ms7 1地震 地电场 地磁场 变化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危险性评价——以都汶公路沿线为例 被引量:49
9
作者 庄建琦 崔鹏 +3 位作者 葛永刚 朱颖彦 刘应辉 裴来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02期3735-3742,共8页
选择地震极重灾区(都汶公路沿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数据,采用信息量方法,分析地震崩塌滑坡对影响因子的敏感性,结合GIS技术评价地震崩塌滑坡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都汶公路沿线最利于地震崩塌滑坡的条件为:(1)坡度... 选择地震极重灾区(都汶公路沿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调查数据,采用信息量方法,分析地震崩塌滑坡对影响因子的敏感性,结合GIS技术评价地震崩塌滑坡的危险性。研究表明,都汶公路沿线最利于地震崩塌滑坡的条件为:(1)坡度:大于35°;(2)坡向:E,ES和S坡向;(3)坡面粗糙度:大于1.15;(4)距断层距离:5~20km;(5)土地利用类型: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6)地层岩性:元古代闪长岩、元古代斜长花岗岩、元古界玄武岩、安山岩、石炭系灰岩、泥灰岩和志留系灰绿色千枚岩及石灰岩,尤其是元古界玄武岩和安山岩。利用信息量综合因子叠加技术,对研究区域崩塌滑坡体进行危险性评价,并将其分为极高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以及基本无危险区。危险性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处于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极高度危险区,三者面积占总面积的70.34%,其中极高度危险区占到总面积的19.15%,范围较大,在公路修复和重新规划建设中应加强预防这些区域发生崩塌滑坡;基本无危险区范围较小,仅占总面积的11.81%;在分布特征上,极高度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主要分布在映秀至草坡河段上,草坡河至汶川段大部分处于轻度危险区及以下。研究结果可为震后公路恢复、重建及灾区重建提供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5·12”汶川地震 崩塌滑坡 都汶公路 信息量法 危险性评价
下载PDF
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多断裂破裂的近地表同震滑移及滑移分解 被引量:27
10
作者 陈桂华 徐锡伟 +6 位作者 于贵华 安艳芬 袁仁茂 郭婷婷 高翔 杨虎 谭锡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384-1394,共11页
为深入理解汶川地震破裂的构造运动机制,本文选取典型的观测点,利用多种地质地貌标志测绘分析得到了汶川M_s8.0地震发震断裂的近地表三维同震滑移矢量.结果显示,北川映秀断裂上的白水河—高川破裂段北西盘沿88°方位角水平滑移2.58 ... 为深入理解汶川地震破裂的构造运动机制,本文选取典型的观测点,利用多种地质地貌标志测绘分析得到了汶川M_s8.0地震发震断裂的近地表三维同震滑移矢量.结果显示,北川映秀断裂上的白水河—高川破裂段北西盘沿88°方位角水平滑移2.58 m、垂直滑移3.70 m;安县—灌县断裂上的白鹿汉旺破裂北西盘沿134°方位角水平滑移1.63 m,垂直滑移2.00m;小鱼洞破裂带南西盘沿76°~79°方位角水平滑移2.15~2.71 m,垂直滑移1.36~1.51 m.平行的白水河高川破裂段和白鹿—汉旺破裂段合计形成1.72 m右旋走滑和3.49 m垂直断裂带的NW向水平缩短,总滑移方向(106°)与断裂带整体走向(42°)呈64°夹角,整个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处于斜向挤压的构造环境.结合震源过程反演成果的分析显示,斜滑的白水河高川破裂段和逆冲型白鹿汉旺破裂段可能是在汶川地震中最大的一次子事件过程以滑移分解的形式而同时破裂形成的,滑移分解作用使两条断裂以斜滑与逆冲组合的力学性质产生破裂而非相同性质的斜滑破裂.小鱼洞破裂以低角度斜滑为主,可能是安县灌县断裂与北川映秀断裂以滑移分解形式同时破裂的纽带.小鱼洞断裂是龙门山断裂带长期处于斜向挤压的构造环境的产物,不只是逆冲断裂系中的捩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同震地表变形 滑移分解 北川-映秀断裂 安县-灌县断裂 小鱼洞断裂
下载PDF
区域网GPS观测得到的2008年汶川M_S8.0地震前的地壳水平运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顾国华 王武星 +1 位作者 徐岳仁 李文军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7-605,共9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31.0°N,103.4°E)MS8.0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GPS观测站相当密集的地区.1000个站的GPS非连续观测区域网分别在1999,2001,2004年和2007年作了4次观测.震前区域网GPS观测站得到的水平位移表... 2008年5月12日汶川(31.0°N,103.4°E)MS8.0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区域网GPS观测站相当密集的地区.1000个站的GPS非连续观测区域网分别在1999,2001,2004年和2007年作了4次观测.震前区域网GPS观测站得到的水平位移表明,汶川大地震主要力源是印度板块向北对中国大陆的挤压,但同时也受到东部与南部板块的挤压.与其它地区相比,震前震中附近水平位移最显著的特点是,汶川地震发生在南北地震带上位移分叉部位,即震中北部明显向东北位移,震中南部明显向东南位移,而震中附近的水平位移则明显小于其北面和南面的水平位移.简要讨论了应变计算结果的精度.为获取地震前的异常信息,分别采用趋势曲面拟合和统计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前(1999—2007年)区域网的应变积累,寻找震中的大致区域.除了2001年昆仑山口西大地震震中及其周围地区外,1999—2007年震前区域网的应变积累的趋势曲面拟合表明,汶川地震发生在中国大陆第一剪应变积累大、范围最广的区域的东侧,且在此区域内积累较大的面压缩区的东北边缘.应变分量的统计分析表明,震前其分布在此区域及其附近同样有明显的异常,剪应变和面膨胀积累均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大地震 地壳水平运动 应变积累 GPS 地震预测
下载PDF
“5.12”汶川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39
12
作者 黄润秋 李为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85-2592,共8页
"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 "5.12"汶川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通过灾后对地震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和遥感解译,共获得地质灾害点11308处,对地震地质灾害发育分布有了总体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地震地质灾害的分布与距发震断裂距离坡度、高程、岩性等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得出:(1)地震地质灾害在区域上具有沿发震断裂带呈带状分布和沿河流水系成线状分布的特点;(2)地震地质灾害分布具有明显的上盘效应,发震断裂上盘地质灾害发育密度明显大于下盘,且上盘强发育带宽度约为10km;(3)地形坡度是地震地质灾害发育的控制性因素之一,绝大部分的灾害集中在坡度20°~50°的范围内;(4)地震地质灾害与高程和微地貌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大部分灾害发生在高程1500~2000m以下的河谷峡谷段,尤其是峡谷段的上部(即宽谷向峡谷的转折部位),单薄的山脊以及孤立或多面临空的山体对地震波最为敏感,具有显著的放大效应,这些部位崩塌滑坡最为发育;(5)不同的岩性与地质灾害的发育虽然没有显著的对应关系,但却决定了地质灾害的类型,通常情况下,滑坡多发生在软岩中,而硬岩中多发生的是崩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5.12”汶川大地震 地震地质灾害 分布规律 上盘效应 GIS分析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与楼梯共同工作性能 被引量:18
13
作者 张望喜 易伟建 +2 位作者 肖岩 刘蒙 张胜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38-45,共8页
以"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为对象,研究了框架与楼梯的共同工作性能,包括框架独立单元的静力抗侧刚度、整体框架的静力抗侧刚度、整体框架动力特性,并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楼梯的存在对... 以"5.12"汶川地震灾区典型教学楼框架为对象,研究了框架与楼梯的共同工作性能,包括框架独立单元的静力抗侧刚度、整体框架的静力抗侧刚度、整体框架动力特性,并进行了地震反应谱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分析。结果表明:楼梯的存在对框架抗侧刚度、动力特性、规范地震反应谱下内力峰值、不同地震作用下的构件内力及节点反应谱峰值均存在较大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为灾区类似建筑的新建和修复加固提供必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框架 楼梯 时程分析 教学楼 动力特性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的滑动距离预测 被引量:31
14
作者 李秀珍 孔纪名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43-249,共7页
滑坡体积和地形地貌是影响滑坡滑动距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对"5·12"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46个典型地震滑坡的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滑... 滑坡体积和地形地貌是影响滑坡滑动距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对"5·12"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46个典型地震滑坡的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滑坡的水平滑动距离、垂直滑动距离均与滑坡体积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增长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244和0.7859;等效摩擦系数与原斜坡坡角正切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增长趋势,相关系数R2为0.7973。基于此,通过二元线性回归,获得了滑坡水平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滑坡前后缘高差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滑动距离预测 滑坡体积 地形地貌
下载PDF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强震构造背景及其与2008年M_S7.3地震之间的关系讨论 被引量:10
15
作者 程佳 刘杰 +2 位作者 盛书中 姚琪 刘代芹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首先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与断裂活动情况;然后分析了此次MS7.3地震震中位置以及周边历史地震震源机制特征,认为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阿什库勒断裂东支上,2014年MS7.3地震和2008年MS7.3地震... 首先介绍了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与断裂活动情况;然后分析了此次MS7.3地震震中位置以及周边历史地震震源机制特征,认为2014年2月12日于田MS7.3地震发生在阿什库勒断裂东支上,2014年MS7.3地震和2008年MS7.3地震是阿尔金断裂带南端尾部向西南方向延伸,由左旋走滑为主逐渐转变为拉张作用为主的过程中,在阿什库勒断裂带不同位置发生的2次地震,它们存在着相同的力源作用,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最后利用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2008年MS7.3地震对2014年MS7.3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同样显示2008年MS7.3地震促进了2014年MS7.3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4年于田MS7.3地震 构造背景 发震断层 2008年于田MS7.3地震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典型桥梁震害分析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健新 赵国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2-97,共6页
针对"5.12"汶川地震中公路桥梁破坏严重,且破坏形式在映秀—北川断裂带南北两段出现了显著差异的情况,从震源机制、断裂带运动方式和桥梁结构本身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并在汶川地震典型的桥梁震害分析的基础上... 针对"5.12"汶川地震中公路桥梁破坏严重,且破坏形式在映秀—北川断裂带南北两段出现了显著差异的情况,从震源机制、断裂带运动方式和桥梁结构本身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原因;并在汶川地震典型的桥梁震害分析的基础上,对强震区梁桥和拱桥的抗震设防提出了一些建议。结果表明:在断裂带南段由于地震释放能量巨大,断层逆冲作用显著,桥梁结构在强大竖向和水平地震力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桥墩、拱圈断裂导致的结构垮塌等强度失效型破坏;在断裂带北段断层右旋走滑作用显著而逆冲作用微弱,桥梁结构在剧烈的地面水平错动下出现了上部结构的落梁和双曲拱的垮塌等位移型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5·12”汶川地震 桥梁震害 震源机制 抗震设防
下载PDF
紫坪铺“5.12”震害对面板堆石坝抗震措施的若干启示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剑明 周国斌 +2 位作者 关志诚 温彦锋 刘小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27,共4页
结合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总结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中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的震害特征,获得了关于面板堆石坝抗震措施的若干启示,包括坝顶及其附近坝坡的防护、面板垂直缝的抗挤压措施和水平施工缝的抗震设计、面板堆... 结合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的修编工作,总结分析了"5.12"汶川地震中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的震害特征,获得了关于面板堆石坝抗震措施的若干启示,包括坝顶及其附近坝坡的防护、面板垂直缝的抗挤压措施和水平施工缝的抗震设计、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变形控制及基于抗震计算和工程经验确定抗震措施的重要性等,对做好面板堆石坝抗震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坪铺面板堆石坝 “5.12”汶川地震 震害 抗震计算 抗震措施
下载PDF
逆冲断裂的视走滑位移分析及其在5·12汶川大地震同震破裂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智慧 刘静 +5 位作者 许强 文力 孙杰 邢秀成 胡古月 刘延乐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23-1732,共10页
逆冲走滑断裂中走滑分量大小的确定是判断断裂性质和应力场方向的重要参数,在野外主要依靠被断裂错开的标志线来判断。标志线的恰当选择,直接影响断裂走滑性质的判断及大小的测定。本文在对5.12汶川大地震同震破裂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 逆冲走滑断裂中走滑分量大小的确定是判断断裂性质和应力场方向的重要参数,在野外主要依靠被断裂错开的标志线来判断。标志线的恰当选择,直接影响断裂走滑性质的判断及大小的测定。本文在对5.12汶川大地震同震破裂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在同震逆冲断裂上所观察到的位移特征,指出当地表标志线与断裂斜交时,逆冲运动伴随的地表水平缩短将造成标志线产生沿断裂走向上的视走滑位移现象,并给出了基于不同地震陡坎模式的计算视走滑位移量的公式。根据视走滑位移计算公式,对实测走滑结果进行了计算、校正。校正结果显示彭灌(安县-灌县)断裂同震破裂带基本无走滑运动,为近纯逆冲性质;小鱼洞断裂和彭灌断裂上各自相隔数米的两个标志线分别出现左旋和右旋视走滑的例子进一步说明影响视位移误差的主要因素是水平缩短量,而非断裂走向的局部变化。本文的分析表明,野外测定逆冲走滑断裂的走滑位移时需尽量选择与断裂直交(垂直)的标志线,或注明标志线与断裂的夹角等几何关系;只有经视走滑位移校正后的测量才能代表断裂本身的真实走滑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汶川地震 同震破裂 视走滑位移
下载PDF
“5·12”汶川地震紫坪铺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初步反演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朱晟 杨鸽 +1 位作者 周建平 宋彦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3-119,共7页
根据"5·12"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推求坝址基岩EW、NS、UD方向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52g、0.46g、0.43g,然后采用比例法将实测加速度记录(051MXT)换算得到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的输入加速度时程;在利用建设阶段变形监... 根据"5·12"汶川地震峰值加速度衰减关系,推求坝址基岩EW、NS、UD方向峰值加速度分别为0.52g、0.46g、0.43g,然后采用比例法将实测加速度记录(051MXT)换算得到紫坪铺大坝动力计算的输入加速度时程;在利用建设阶段变形监测资料反演堆石体静力模型参数得到大坝静应力的基础上,结合吉林台、猴子岩等工程室内试验资料类比得到了堆石体反映振动硬化特性动力模型的初步参数,并结合关门山、察汗乌苏等工程的现场原位试验资料和大坝实测地震加速度的频谱特性进行了调整复核;通过计算输入地震加速度的等效振动周数,利用实测资料对大坝堆石体的永久变形参数进行了反演分析。结论认为:振动硬化动力模型反映了大坝堆石体地震过程中的"震缩"现象,"5·12"汶川地震主震时间较长和坝址近震的铅直向加速度较大,是紫坪铺大坝震后永久变形较大的主要原因,Ⅱ、Ⅲ期混凝土面板的错台由于堆石体永久变形引起的次生破坏。现有土石坝动力分析理论和方法基本可以反映土石坝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12”汶川地震 紫坪铺 面板堆石坝 永久变形 坝坡稳定 反演分析
下载PDF
汶川“5·12”地震公路灾害分析和防治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朝安 谭炳炎 胡卸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7-103,共7页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震区公路及其设施设备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 295 km。通过灾后现场调查资料对震区高山峡谷地带的公路破坏特征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将地震灾害破坏模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地震... "5.12"汶川8.0级特大地震中,震区公路及其设施设备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公路受损里程累计53 295 km。通过灾后现场调查资料对震区高山峡谷地带的公路破坏特征进行了剖析和归纳。将地震灾害破坏模式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与地震同步发生的地震波对公路结构本身造成的直接破坏模式,主要有公路的路面、桥梁、隧道结构本身的变形和破坏;另一种是地震诱发诸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灾害对公路的间接破坏作用。通过对两种破坏作用的分析,从6个方面提出了对震区高山峡谷地带的公路抗震防灾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5·12”地震 公路地震灾害 防灾对策 灾后现场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