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地震灾区分级和灾害程度排序方法研究——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 |
胡伟华
宋立军
苗崇刚
侯建盛
袁志祥
|
《灾害学》
CSCD
|
2010 |
15
|
|
2
|
汶川地震灾区震后泥石流激发雨量研究 |
雷发洪
胡凯衡
胡云华
马超
|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3
|
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研究(二)--恢复重建技术导则 |
贾建中
邓武功
陈战是
高甲荣
赵廷宁
|
《中国园林》
|
2008 |
6
|
|
4
|
汶川8.0级地震陕西灾区震害特征分析 |
张宇翔
袁志祥
|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5
|
日本抗震救灾经验与我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 |
张强
陈怀录
刘宇香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6
|
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化与进城务工人员的空间分异及流向分析 |
方创琳
李茂勋
吴丰林
|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7
|
汶川地震灾区土地破坏状况分析 |
王雪松
张绍良
王雪梅
杨向飞
|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
2009 |
1
|
|
8
|
汶川地震灾区风景名胜区灾后恢复重建研究(三)--总体思路与认识 |
贾建中
束晨阳
邓武功
陈战是
|
《中国园林》
|
2008 |
3
|
|
9
|
汶川地震灾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性思考 |
卓么措
罗江华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汶川地震重灾区新农村社区重建模式研究 |
杜漪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1
|
暴露疗法对灾区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并发症的疗效 |
何树德
陈晓清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0 |
3
|
|
12
|
优势视角下汶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社会工作介入 |
管雷
|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8 |
4
|
|
13
|
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路径与模式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 |
王倩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4
|
灾后恢复重建中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
胥良
徐志文
|
《四川地质学报》
|
2008 |
3
|
|
15
|
5·12震后灾区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及其廊道效应——以汶川县桃关地区为例 |
刘汉湖
杨武年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6
|
地震极重灾区大学生总体幸福感 |
何树德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13 |
0 |
|
17
|
汶川地震灾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利用格局的互动关系 |
史育凡
第宝锋
左齐
吴绍琳
段娅楠
|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18
|
汶川地震灾区小流域洪水模拟及不确定性分析 |
孙聿卿
郭晓军
陈兴长
张菊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9
|
浅谈地震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以“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省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情况为例 |
赵永旭
陈国辉
|
《四川地质学报》
|
2012 |
1
|
|
20
|
汶川地震灾区薄壁轻钢结构住宅体系适应性墙体设计研究 |
谭金想
肖春华
|
《福建建筑》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