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乾嘉诗坛人事交错与诗学互动:翁方纲删定《悔存诗钞》考论
1
作者 颜庆余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6,共15页
翁方纲删定《悔存诗钞》八卷,是黄景仁诗的第一种专集。从删定到刊行的过程,反映出乾嘉之际诗坛的人事交错和诗学互动。翁方纲的删诗宗旨是通过严格的去取,表现黄景仁的“本怀”;删诗标准是不取放浪枯槁、酒圣诗狂之类的绮语和苦语。由... 翁方纲删定《悔存诗钞》八卷,是黄景仁诗的第一种专集。从删定到刊行的过程,反映出乾嘉之际诗坛的人事交错和诗学互动。翁方纲的删诗宗旨是通过严格的去取,表现黄景仁的“本怀”;删诗标准是不取放浪枯槁、酒圣诗狂之类的绮语和苦语。由此可剖析若干具体篇目的删削原因。黄诗遗集编刊作为备受关注的文学事件,体现乾嘉之际的诗坛纷争,反映翁方纲、毕沅、王昶等人在学问与性情上的不同诗学取向与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黄景仁 《悔存诗钞》 乾嘉诗坛 学问与性情
下载PDF
乾隆朝忠孝诗教及其困境--以“兕觥归赵”事件为例
2
作者 邱红 《励耘学刊》 2024年第1期78-92,M0005,M0006,共17页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江西学政翁方纲的协助下,明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夺情事件中赵用贤受赠的兕觥最终回归赵氏后人。这一桩关涉明清鼎革历史与忠孝大义的事件,经由翁方纲传扬,受众多文人雅士歌咏,成为推广清高宗所倡忠孝诗教的典...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江西学政翁方纲的协助下,明万历五年(1577)张居正夺情事件中赵用贤受赠的兕觥最终回归赵氏后人。这一桩关涉明清鼎革历史与忠孝大义的事件,经由翁方纲传扬,受众多文人雅士歌咏,成为推广清高宗所倡忠孝诗教的典型。但此桩南北共唱的盛事并未对乾嘉诗坛产生深层次影响,其所宣扬的忠孝诗教亦行之未远,这实乃受政治语境之限制、传统诗教之异化与朝野诗学之分化等因素的影响。“兕觥归赵”事件的诗歌唱和活动及其宣扬的忠孝诗教之困境,反映了清代文化政策在推行过程中未必能够得到彻底的贯彻,因此其对诗家观念和诗学风气的影响亦须辩证地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兕觥归赵 翁方纲 鼎革叙事 忠孝诗教
下载PDF
汉宋之争与《四库全书总目》的修撰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园园 许超杰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8期90-96,共7页
自《四库全书》修成以来,关于《四库》馆内的汉宋之争时有论及,多认为《四库》馆为"汉学之大本营",《四库全书总目》亦为汉学之体现。然若以翁方纲和姚鼐为中心,可以发现,为学偏向义理的学者在《四库》馆内通过"正面对抗... 自《四库全书》修成以来,关于《四库》馆内的汉宋之争时有论及,多认为《四库》馆为"汉学之大本营",《四库全书总目》亦为汉学之体现。然若以翁方纲和姚鼐为中心,可以发现,为学偏向义理的学者在《四库》馆内通过"正面对抗"和"迂回坚持"两种途径坚持己见。以纪昀为代表的总纂官并没有对由宋学家撰写的、偏向宋学的提要予以批判,从思想的角度说,并没有予以根本改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 汉宋之争 翁方纲 姚鼐
下载PDF
新见《翁批杜诗》稿本考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之为 戴伟华 《国家图书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翁方纲手稿本《翁批杜诗》乃一稀见版本,近由赖贵三先生整理校释出版。经梳理《翁批杜诗》版本源流,考知其存本五种,并阐明《翁批杜诗》在文献学、谱牒学、诗学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 翁批杜诗 杜诗附记 翁方纲
下载PDF
论乾嘉学人诗——以翁方纲诗为中心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康松 郗韬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清代乾嘉时期,在重经史、考据学风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的学人诗,以翁方纲的学人诗最为典型。这些诗堆砌学问、缺少性情,以经史金石等考据知识为诗歌内容,以考据学方法为诗法,违背了诗歌抒情性、形象性、含蓄性等特质,不被诗坛大家、名... 清代乾嘉时期,在重经史、考据学风的影响下,出现了大量的学人诗,以翁方纲的学人诗最为典型。这些诗堆砌学问、缺少性情,以经史金石等考据知识为诗歌内容,以考据学方法为诗法,违背了诗歌抒情性、形象性、含蓄性等特质,不被诗坛大家、名家认可,当时效仿者主要是翁方纲弟子辈。但此类诗重学问的特点,也得到一些诗论家肯定,并对后来的程恩泽、郑珍等人的诗歌创作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嘉学人诗 汪师韩 钱载 翁方纲 以考据为诗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中的翁方纲宋诗学 被引量:5
6
作者 唐芸芸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8-166,185,共10页
研究者都注意到翁方纲诗学与宋诗的关系:他强调了宋诗"细肌密理"的特点,推崇苏黄,并肯定学问。这仅仅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因而缺乏学理的整体考察。从诗学逻辑建构的角度来说,翁方纲的宋诗学,是从对《宋诗钞》的批... 研究者都注意到翁方纲诗学与宋诗的关系:他强调了宋诗"细肌密理"的特点,推崇苏黄,并肯定学问。这仅仅是从诗歌批评的角度得出的结论,因而缺乏学理的整体考察。从诗学逻辑建构的角度来说,翁方纲的宋诗学,是从对《宋诗钞》的批判开始的,他对宋诗的基本特点的揭示,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而在他整个批判和立论的过程中,都贯彻了立足于文学史的精神:包括以诗歌发展规律作时代的类比,对宋诗价值的定位,特别是其通过虚实理论,及对宋诗与杜诗关系的揭示,将唐宋诗连成一脉,超越了时人纠结不清的唐宋之辨,实现了唐宋诗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宋诗学 文学史 宋诗钞 唐宋之辨
下载PDF
翁方纲致黄易手札考释 被引量:4
7
作者 曾雪梅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9,共9页
甘肃省图书馆藏有翁方纲致黄易手札十六通,写于清乾隆五十六年至六十年(1791-1795)期间,内容涉及翁、黄两人在山东的访碑活动以及金石碑拓的鉴赏与心得交流,为研究翁方纲的学术思想及其与黄易的"金石之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关键词 翁方纲 黄易 手札 甘肃省图书馆
下载PDF
“逆笔”:翁方纲论黄庭坚学杜 被引量:9
8
作者 唐芸芸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99-102,共4页
黄庭坚学杜,历来学者都十分关注。翁方纲重新加以考究,以"逆笔"命名,并为其诗中用典作了新的定义。但由于没有贯彻他所透析的"逆笔"之术,翁方纲自己的诗作则多成了典故的罗列。
关键词 翁方纲 杜甫 黄庭坚 逆笔 用典
下载PDF
翁方纲“忠孝观”诗学思想探论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圣争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7-51,共5页
翁方纲能在乾嘉诗坛成为继沈德潜之后的诗坛盟主,除他自身的原因之外,还与乾隆帝暗中扶持密切相关。其中一主要原因在于他有意识地极力宣扬、发挥乾隆帝"以忠孝论诗"的诗学观念,成为传播"忠孝论"的马前卒。是以关... 翁方纲能在乾嘉诗坛成为继沈德潜之后的诗坛盟主,除他自身的原因之外,还与乾隆帝暗中扶持密切相关。其中一主要原因在于他有意识地极力宣扬、发挥乾隆帝"以忠孝论诗"的诗学观念,成为传播"忠孝论"的马前卒。是以关于翁方纲诗学思想,如果说"肌理说"是明面上的重要诗说,"忠孝观"则是深层次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诗学思想 忠孝观 乾隆帝 乾嘉诗坛
下载PDF
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的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鹭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3-170,共8页
翁方纲受王士禛《古诗选》的影响,重视虞集七言古诗和题画诗,推崇《题柯敬仲画》“句句是三昧”。在乾隆二十九年至嘉庆十年的四十余年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题柯敬仲画》诗多达七次,称得上是虞集的异代知己。翁方纲为虞集整理诗集、... 翁方纲受王士禛《古诗选》的影响,重视虞集七言古诗和题画诗,推崇《题柯敬仲画》“句句是三昧”。在乾隆二十九年至嘉庆十年的四十余年中,翁方纲追和次韵虞集《题柯敬仲画》诗多达七次,称得上是虞集的异代知己。翁方纲为虞集整理诗集、编撰年谱,并在《石洲诗话》和《四库提要分纂稿》中,分别站在个人与官方的立场评论虞集,推尊虞集为诗史上可与陆游、元好问比肩的经典作家。翁方纲还大量化用虞集诗句以及其他元诗典故,说明元诗也可以与唐宋诗一样,成为后人师法的典范,为元诗的经典化进程作了有益的探索,具有重大的诗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虞集 追和 次韵 元诗 经典化
下载PDF
肌理说与清代学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剑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9-71,共3页
从清代的学术背景出发,分析了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肌理说。认为翁方纲的肌理说受到了清代学术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1、过分夸大学问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2、主张义理、考据与词章相结合,体现了诗学与学术的同构;3、兼容并包、弥纶... 从清代的学术背景出发,分析了翁方纲的论诗主张———肌理说。认为翁方纲的肌理说受到了清代学术的深刻影响,具体表现为:1、过分夸大学问在诗歌创作中的意义;2、主张义理、考据与词章相结合,体现了诗学与学术的同构;3、兼容并包、弥纶群言的学术气度和胆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理学 学术 翁方纲 考据 清代
下载PDF
翁方纲的“肌理”说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兆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03-111,共9页
翁方纲继神韵、格调、性灵三说之后,又提出了新的诗学主张——肌理说。本文讨论了其“肌理说”产生的时代文化氛围及基本内涵,阐述了翁氏对神韵说的补救与改造。
关键词 翁方纲 肌理说 乾嘉学派 诗学
下载PDF
学术夹杂着机术: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批评的矛盾纠结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宁夏江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23-27,共5页
翁方纲批评王士禛“神韵说”偏执于清远冲淡之风格,实际上同明七子派论调没有本质差别,轻视诗中之理,以致玄虚而难以理解;却又说王士禛“神韵说”无所不包,是特意纠明七子派痴肥貌袭之弊提出来的,体现出王士禛的超卓才识。翁方纲对王士... 翁方纲批评王士禛“神韵说”偏执于清远冲淡之风格,实际上同明七子派论调没有本质差别,轻视诗中之理,以致玄虚而难以理解;却又说王士禛“神韵说”无所不包,是特意纠明七子派痴肥貌袭之弊提出来的,体现出王士禛的超卓才识。翁方纲对王士禛“神韵说”的批评依违两端,甚至相互矛盾,这不是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其中夹杂着机术——欲削弱王士禛“神韵说”的影响,却又想利用与王士禛的师门之谊提高自己的声望,以登上乾嘉诗坛盟主之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王士禛 “神韵说” 依违两端 机术
下载PDF
陈衍与翁方纲——关于晚清诗学的几点辨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魏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4期133-141,共9页
晚清诗学,以陈衍《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所建构的体系为集大成者。民国以来,关于清代诗学特别是近代以来诗学的描述,无不以陈衍诗论为重要参照。而陈衍在其诗论中对于道咸以降诗风宗宋的描述,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翁方纲的意义和作用,... 晚清诗学,以陈衍《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所建构的体系为集大成者。民国以来,关于清代诗学特别是近代以来诗学的描述,无不以陈衍诗论为重要参照。而陈衍在其诗论中对于道咸以降诗风宗宋的描述,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翁方纲的意义和作用,造成我们对翁方纲的文学史与清代诗史之地位认识的不足。本文围绕陈衍与翁方纲二人的诗论主张和生平交游,梳理其中有关道咸年间宗宋诗风的因果脉络,试图对翁方纲与道咸年间宗宋诗风的关系,给出更符合史实,也更具说服力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衍 翁方纲 晚清诗学 宗宋诗风 为东坡寿
下载PDF
学人之诗与肌理说辨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然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28-31,共4页
清代诗学家翁方纲倡肌理说,又倡"学人之诗",二者经常被混为一谈。其实,"学人之诗"指涉的是诗歌的题材内容,肌理说指涉的是诗艺。翁方纲本人以数以千计的题跋考据诗实践了自己所提倡的"学人之诗",他却不... 清代诗学家翁方纲倡肌理说,又倡"学人之诗",二者经常被混为一谈。其实,"学人之诗"指涉的是诗歌的题材内容,肌理说指涉的是诗艺。翁方纲本人以数以千计的题跋考据诗实践了自己所提倡的"学人之诗",他却不具备足够才力为悬格极高的肌理说提供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学人之诗 肌理说
下载PDF
论翁方纲关于米芾、董其昌书法的题跋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友舟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翁方纲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其书法质朴、浑厚,但由于缺乏创新而被后人批评。本文从翁方纲关于米芾、董其昌等书家书法的题跋入手,着重阐述了翁氏实用、复古、理性的实践观点,较全面地探究了翁氏书法得失的原由。
关键词 翁方纲 书法 题跋
下载PDF
翁方纲核心诗学概念关系辨析及价值定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芸芸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6-52,共7页
翁方纲尚未及用一个术语概括其全部诗学,三个核心概念"肌理""正面实作""事境",实乃相互依托但无法替代的关系。"事境",须从"正面"入手,以"肌理"承接之法出之。这个思路拯... 翁方纲尚未及用一个术语概括其全部诗学,三个核心概念"肌理""正面实作""事境",实乃相互依托但无法替代的关系。"事境",须从"正面"入手,以"肌理"承接之法出之。这个思路拯救了"神韵"说重视"远"和侧面烘托导致的"虚"。翁方纲追溯"格调"和"性灵"二说主要弊端的源头,通过批评明七子和南宋杨万里来进行诗坛纠谬。他的主张,并没有超出传统诗学,实是传统诗学的完美调和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肌理” “正面实作” “事境” 传统诗学的调和者
下载PDF
“中规中矩渐趋跄”——翁方纲倡“学人之诗”的背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然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2期36-39,共4页
清代诗论家、诗人翁方纲所经历的乾隆、嘉庆两代皇帝都重视学问、褒奖学术,而官方所谓学问主要指知识积累的广泛性。"学人之诗"的提倡以对"盛世"的认同为前提,又与科举考试中恢复试帖诗相关。同时,既为作诗者提供... 清代诗论家、诗人翁方纲所经历的乾隆、嘉庆两代皇帝都重视学问、褒奖学术,而官方所谓学问主要指知识积累的广泛性。"学人之诗"的提倡以对"盛世"的认同为前提,又与科举考试中恢复试帖诗相关。同时,既为作诗者提供了大兴文字狱时世之下的避祸之道,也不失为作诗的避俗避熟之道,更顺应了最高统治者对"学问"和"诗教"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翁方纲 学人之诗 学问 试帖诗
下载PDF
肌理派与性灵派抗衡说考辨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才林 《韶关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7-91,共5页
性灵派和肌理派代表着乾嘉诗坛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倾向,深刻影响清诗的发展走向。论者多将二者并论,且多将二者的关系定性为相抗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可以看出,“肌理派与性灵派抗衡说”是一种事实根据不足、逻辑不严密的一... 性灵派和肌理派代表着乾嘉诗坛两种不同的诗歌创作倾向,深刻影响清诗的发展走向。论者多将二者并论,且多将二者的关系定性为相抗衡。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归纳可以看出,“肌理派与性灵派抗衡说”是一种事实根据不足、逻辑不严密的一种观点,故仍需寻绎充分必要的材料对其予以进一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灵派 肌理派 抗衡说 袁枚 翁方纲
下载PDF
翁方纲“肌理说”成因探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璐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4-46,共3页
翁方纲“肌理说”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清代汉宋调和的学术文化是肌理说形成的深层原因;宋诗是肌理说形成的创作依据;桐城文论是肌理说的理论直接来源。
关键词 翁方纲 肌理说 诗学 成因 汉宋调和 宋诗 桐城文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