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Prospects of South Wenliu
1
作者 Li Wenhai and Han Fumin(Zhongyuan Pteroleum Exploration Bureau)Subjects: Petroleum geology, Oil and gas distribution, Lower Tertiary 《China Oil & Gas》 CAS 1998年第2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Petroleum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Prospects of South wenliu
下载PDF
盐间泥岩裂缝超压油气藏成藏作用——以东濮凹陷文留构造为例 被引量:20
2
作者 冷济高 刘晓峰 +1 位作者 庞雄奇 宋东勇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2-696,共5页
盐间泥岩裂缝性超压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与一般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相比,其成藏作用具有以下特征:自生自储;泥岩裂缝发育于超压层段内;油气主要富集在断裂带附近。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异常高压油气藏主要发育在以深湖... 盐间泥岩裂缝性超压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油气藏,与一般泥岩裂缝性油气藏相比,其成藏作用具有以下特征:自生自储;泥岩裂缝发育于超压层段内;油气主要富集在断裂带附近。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异常高压油气藏主要发育在以深湖—半深湖相沉积环境为主的Es32内,岩性为盐泥互层,砂岩不发育。盐间泥岩为优质烃源岩,成熟度较高,生烃潜力巨大;烃源岩上、下被盐岩所夹持,盖层条件较好;储集层为泥岩裂缝,裂缝的产生主要由断层活动、异常流体压力及盐丘上拱泥岩发生破裂所致,裂缝主要为剪切裂缝和张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地区 泥岩裂缝 超压油气藏 盐泥互层
下载PDF
文72块沙三中油藏烃气驱室内实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曾贤辉 彭鹏商 +2 位作者 王进安 陈德斌 罗松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文留油田文72块沙三中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烃类气室内实验研究包括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研究、注入溶剂的组分分析以及通过细管实验研究地层流体同注入溶剂在130℃时的最小混相压力。研究表明,最小混相压力为47.1MPa.通过长岩心模拟目前油... 文留油田文72块沙三中低渗透挥发性油藏注烃类气室内实验研究包括地层流体的物理性质研究、注入溶剂的组分分析以及通过细管实验研究地层流体同注入溶剂在130℃时的最小混相压力。研究表明,最小混相压力为47.1MPa.通过长岩心模拟目前油藏条件,进行水驱、烃类气驱以及气与水交替驱实验研究,天然气驱实验表现出近混相的特征,气体突破时,采收率为65.7%,最终采收率能达到86.1%;水驱实验表明无水采收率能达到61.9%,当含水为98%时,采收率能达到64.5%;水驱后进行天然气与水交替注入,共进行3个循环,各个气、水段塞为0.2PV,最终采收率达到95.22%,比水驱提高30.6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油田 低渗透挥发性油藏 注入溶剂 天然气驱 水驱 烃类气驱 气与水交替驱 细管实验 采收率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现今地层水化学与油气运聚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君 楼章华 +4 位作者 朱蓉 何钰 朱振宏 王同军 钱月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49-455,共7页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断裂及盐岩发育,油气运聚过程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分析文留地区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氘、氧同位素测试资料确定地层水来源。结合文留地区构造以及水动力特征,深入研究...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断裂及盐岩发育,油气运聚过程及油、气、水分布关系复杂。在分析文留地区古近系现今地层水化学纵向及平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层水氘、氧同位素测试资料确定地层水来源。结合文留地区构造以及水动力特征,深入研究文留地区古近系地下水化学特征与油气富集、分布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解剖文218—文245井典型剖面,进一步分析水化学特征与油气运移、聚集、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地层水氢、氧同位素分析表明,文留地区地层水以原生沉积水为主,局部曾经受到古大气水下渗影响,反映其地层封闭性较好,有利于油气成藏、保存。纵向上,文留地区水化学可以分为(古)大气水下渗淡化带、越流泄水浓缩带、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带、断层越流淡化带和末端越流浓缩带等5个水化学垂向分带;平面上,文东滚动背斜带和文东地堑带为两侧凹陷离心流的共同指向区,地层水在越流过程中不断浓缩,矿化度、氯离子浓度增加,矿化度、氯离子浓度高值区与油气富集区有一致性。文留地区断裂连通性好,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侧向运移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水化学 油气运移 油气聚集 文留地区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文留盐间低阻油层识别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韬 商国庆 +1 位作者 陈飞虎 卢新莉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1期52-54,共3页
通过对文 1 3北块低阻油层与文 1 3西块同层位高阻油层取心资料对比与钻井试油资料结合分析 ,认为文留盐间低阻油层测井曲线特征是和油藏地质特征与钻井过程两方面因素有关。
关键词 文留油田 文13北块 低阻油层 矿化度 渗透率 特征 识别方法
下载PDF
文留油气田滚动勘探开发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付明世 李文海 +1 位作者 贾瑞忠 苏爱芹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5-17,31,106-107,共6页
文留油气田属于复杂岩性构造油气田,目前已进入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对其地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滚动增储模式:主要为构造及工区结合部、老区扩边、老区新层、与盐岩有关的各种隐蔽油气藏等6种类型.并有针对性地采用沉积微相、储层发... 文留油气田属于复杂岩性构造油气田,目前已进入滚动勘探开发阶段.对其地质特征进行系统研究,总结出滚动增储模式:主要为构造及工区结合部、老区扩边、老区新层、与盐岩有关的各种隐蔽油气藏等6种类型.并有针对性地采用沉积微相、储层发育规律、油气富集规律、地震资料特殊处理、动静态分析法、低阻油层形成机理与识别等滚动勘探开发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每年新增石油地质储量400×104~600×104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地质特征 滚动勘探开发 增储模式 文留油气田
下载PDF
东濮凹陷地区东营组低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庆峰 沈忠民 +1 位作者 罗小平 常振恒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9,共6页
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色谱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东营组含油砂岩抽提物饱和烃一般在50%左右、非烃+芳烃为50%、沥青质一般小于5%;饱和烃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7.3‰^-28.1‰,族组分之间的碳... 对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原油的族组分、饱和烃色谱特征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东营组含油砂岩抽提物饱和烃一般在50%左右、非烃+芳烃为50%、沥青质一般小于5%;饱和烃同位素变化范围为-27.3‰^-28.1‰,族组分之间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小;饱和烃色谱特征差别较大。这主要是与原油不同深度时生物降解作用的程度有关。甾萜烷系列中C27和C29重排甾烷含量低,重排甾烷/规则甾烷的比值在0.1左右,C2920S/(20S+20R)为0.2~0.4,三环萜烷、四环萜烷含量低,Ts大于Tm,奥利烷与γ蜡烷含量高,反映了高盐度沉积环境下形成的未熟-低熟油特征。油源对比结果显示文留地区西部沙河街组第三段源岩与东营组油藏具有较好的亲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地区 东营组 低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下载PDF
文留油田低渗透砂岩储层重复酸化用酸液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淑萍 高瑞民 +6 位作者 刘亚勇 朱公顺 曹莘 程宝生 白杨 杨志英 邢淑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6-109,102,共5页
中原文留油田文 16断块储层渗透率低 (2× 10 -3 ~ 6 0× 10 -3 μm2 ) ,温度高 (12 3~ 130℃ ) ,长石含量高 ,油井重复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分析了用土酸或含 (潜在 )氢氟酸的酸液处理砂岩储层造成的各种伤害 ,提出了对重... 中原文留油田文 16断块储层渗透率低 (2× 10 -3 ~ 6 0× 10 -3 μm2 ) ,温度高 (12 3~ 130℃ ) ,长石含量高 ,油井重复酸化效果差、有效期短。分析了用土酸或含 (潜在 )氢氟酸的酸液处理砂岩储层造成的各种伤害 ,提出了对重复酸化用酸液的要求 ,包括氢氟酸含量适当 ,减少二次伤害等。根据这些要求研制了适合中原油田砂岩油藏重复酸化用的由膦酸、脂肪酸酯和含氟盐组成的有机缓速酸 ,提出了前置酸 (10 %~ 15 %盐酸或盐酸 /醋酸 +添加剂 )—主体酸 (有机缓速酸 )—后置酸 (10 %~ 15 %盐酸 +添加剂 )—顶替液酸液体系。在短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岩心渗透率的幅度高于低伤害酸 (磷酸 /氢氟酸 /盐酸胶束酸 ) ,低伤害酸又高于常规土酸。在长岩心模拟实验中 ,有机缓速酸提高串连 3段岩心渗透率的幅度均远高于低伤害酸。在现场试验中将有机缓速酸体系用于 4口井的再次酸化 ,均获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 ,详细介绍了两口经过土酸类酸液处理但效果不佳的油井再次酸化的情况和效果。图 2表 4参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油田 储层 砂岩 酸化工艺 胶束土酸 油层 渗透率 孔隙度
下载PDF
文留油气田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袁波 孙照勇 +3 位作者 姜鹏 舒光虎 李艳萍 张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92-295,共4页
文留油气田构造活动强烈,主要发育伸展性同生正断层,二、三级断裂的发育是盆地内成熟油气垂向运移的主干通道,油气的富集与生长断层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应用断裂控藏的思路重新认识断裂与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分带、分类型研究文留油气田... 文留油气田构造活动强烈,主要发育伸展性同生正断层,二、三级断裂的发育是盆地内成熟油气垂向运移的主干通道,油气的富集与生长断层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应用断裂控藏的思路重新认识断裂与油气运移之间的关系,分带、分类型研究文留油气田生长断层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整体评价文留油气田的油气勘探潜力,寻找新的含油气富集区块。文中通过断层活动速率及热模拟生烃史等技术,研究阐述了文留油气田各断裂系的发育演化史及文留地区二、三级断层的断面形态对油气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认为生排烃期断层活动强度及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优势运移通道 生长断层 生排烃期 文留油气田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储层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义才 罗小平 +3 位作者 赵俊兴 沈忠民 常振恒 胡玉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6-489,494,共5页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埋藏较浅,储层中的烃类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储层孔隙中自由烃、矿物表面吸附烃和矿物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气相色谱、色质资料对比分析揭示,在未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同一油砂样品中3种相态的烃类组成...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地区东营组埋藏较浅,储层中的烃类受到不同程度的生物降解.储层孔隙中自由烃、矿物表面吸附烃和矿物有机包裹体中烃类的气相色谱、色质资料对比分析揭示,在未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同一油砂样品中3种相态的烃类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但某些指标存在差异.相似性主要反映在γ蜡烷含量高(γ蜡烷指数为0.28~0.81),姥/植比相对较低(0.21~0.51),表明生烃母质主要为低等水生生物,形成于强还原性的盐湖沉积环境.差异性则表现为自由烃的饱和烃主峰碳数相对较低(在C22-C24之间),包裹烃的甾烷C29ααα20S/(20S+ 20R)成熟度指标为0.25~0.35.在遭到生物降解井段,包裹烃的正构烷烃分布基本完整,但自由烃和吸附烃的正构烷烃基本消失,反映储层中的油气是不同期次充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烃类包裹体 东营组 文留地区 东濮凹陷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成藏作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伟 冷济高 宋东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4,共4页
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四段、沙三段广泛发育盐—泥层,其中Es32亚段是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富集区。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亦为烃源岩,且油气的富集与断裂带密切相关。该区泥岩裂缝油... 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是一种特殊的油气藏类型。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四段、沙三段广泛发育盐—泥层,其中Es32亚段是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富集区。文留地区盐间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储层亦为烃源岩,且油气的富集与断裂带密切相关。该区泥岩裂缝油气藏的形成主要与断层作用、异常高压流体及盐岩塑性流动引起局部构造变形有关,盐层的上下封闭使之形成“自生自储”的泥岩裂缝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岩裂缝 盐泥互层 油气成藏 文留地区
下载PDF
文留油田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三威 王海 +3 位作者 张连明 赵西轩 陈普信 古晓红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66-68,共3页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标明整个抽油系统工况的重要参数 ,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提高抽油机井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行业标准对抽油井系统效率进行了测试及计算。测试表明 ,文留油田抽油机井平均系统效率仅 1 1 6 1... 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是标明整个抽油系统工况的重要参数 ,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提高抽油机井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行业标准对抽油井系统效率进行了测试及计算。测试表明 ,文留油田抽油机井平均系统效率仅 1 1 6 1 % ,地面效率高于井下效率 ,分别为 3 8 5 %、3 0 2 % ,并对各节点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油田 抽油机井 系统效率 影响因素 研究 测试
下载PDF
管柱伸缩补偿器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爱华 马志建 +2 位作者 郭文军 朱建民 石凤侠 《钻采工艺》 CAS 2004年第2期70-71,共2页
针对文留油田深井分层注水中由于管柱伸缩造成封隔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研制了管柱伸缩补偿器。文中介绍了管柱伸缩补偿器的结构、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及强度校核计算。现场应用情况表明 ,应用该工具可以大大延长封隔器使用寿命 。
关键词 管柱伸缩补偿器 深井 分层注水 封隔器 使用寿命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留盐下煤成气聚集系数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利平 王运所 +1 位作者 许化政 王瑞霞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4-68,75,共6页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段4亚段盐下气源单一,石炭—二叠纪系煤系气源边界条件清楚,该区勘探程度高,对天然气成藏条件、成藏历史、气藏特征的认识深刻,可以有依据地推算最终可探明储量;利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出刻度区的煤系生气量,进而推... 东濮凹陷文留地区沙三段4亚段盐下气源单一,石炭—二叠纪系煤系气源边界条件清楚,该区勘探程度高,对天然气成藏条件、成藏历史、气藏特征的认识深刻,可以有依据地推算最终可探明储量;利用盆地模拟方法计算出刻度区的煤系生气量,进而推算出天然气聚集系数为7.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文留地区 盐下煤成气 聚集系数 研究 天然气 成藏条件
下载PDF
文留油田25东区块沥青垫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战军 袁井菊 +1 位作者 林壬子 姚尚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7-681,686,共6页
利用薄层色谱和全烃色谱分析并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在文留油田25东区块鉴定出3层沥青垫,其测井响应特征与油层相似,对油藏起分隔作用,主要出现在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储集层中。沥青垫富含极性组分,其含量大于40%,远高于油层抽提物中极性... 利用薄层色谱和全烃色谱分析并结合测井响应特征,在文留油田25东区块鉴定出3层沥青垫,其测井响应特征与油层相似,对油藏起分隔作用,主要出现在高孔隙度、高渗透率的储集层中。沥青垫富含极性组分,其含量大于40%,远高于油层抽提物中极性组分的含量。饱和烃GC-MS分析结果显示,沥青垫、油层岩心抽提物和原油中正构烷烃及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具有相似性,说明其中的烃类来自相同的烃源岩,具有相似的热演化程度,且未受到强烈的生物降解作用。沥青垫地球化学特征和测井资料表明,油田地层水体的长期冲刷与氧化作用是沥青垫形成的主要原因,沥青垫存在于油、水交互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油田 沥青垫 地球化学 饱和烃 成因
下载PDF
预交联颗粒凝胶调驱技术在文留油田文10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宗林 黄学宾 +4 位作者 韩葆毅 张绪龙 赵伯平 沈丽萍 解琪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7-58,共2页
在示踪剂监测的基础上 ,初步确定了预交联颗粒凝胶的颗粒粒径、用量及膨胀倍数。对预交联颗粒凝胶的垂向调剖、微观驱油和改善平面波及系数等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文 10块应用调驱后 ,该块累计增油 4145 6t,降水 95 5 0 0m3,... 在示踪剂监测的基础上 ,初步确定了预交联颗粒凝胶的颗粒粒径、用量及膨胀倍数。对预交联颗粒凝胶的垂向调剖、微观驱油和改善平面波及系数等方面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在文 10块应用调驱后 ,该块累计增油 4145 6t,降水 95 5 0 0m3,平均有效期 3 2 3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交联颗粒凝胶 调驱技术 文留油田 剖面调整 交联剂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东濮凹陷文留气藏天然气成因与成藏史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8-124,共7页
文留构造是在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背景上因盐聚集而形成的背斜构造,构造翼部因盐滑塌而使圈闭幅度加大。构造圈闭内沙四段产状平缓,储集层累计厚度大,含气丰度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藏,成藏类型为“古生新储”。石炭二... 文留构造是在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背景上因盐聚集而形成的背斜构造,构造翼部因盐滑塌而使圈闭幅度加大。构造圈闭内沙四段产状平缓,储集层累计厚度大,含气丰度高。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藏,成藏类型为“古生新储”。石炭二叠系煤系在中、下三叠统沉积后完成第一次生烃过程,Ro、磷灰石裂变径迹等资料证实,当时煤系的古埋深约为3500m,古地温为118℃,Ro值为0.85%;中生代该区以抬升剥蚀为主,煤系生烃中止;古近纪裂谷发育期间,煤系埋深加大,进入二次生气期,东营组沉积后达到生气峰值阶段。其后东营运动的抬升剥蚀加速了煤成气的扩散、运移和聚集成藏。二次运移的主动力为其自身的高浓度和高压力潜能,运移的主通道是裂隙断裂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留气藏 C-P煤系 二次生烃 古地温 成藏史
下载PDF
挥发油油藏生产特征及影响采收率的因素 被引量:13
18
作者 贺刚 张丽华 +1 位作者 郎兆新 郝恩杰 《断块油气田》 CAS 1996年第2期23-26,F003,共5页
通过对中原油田某挥发油藏生产特征的研究,分析了该油藏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以及目前开采该油藏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该油藏的开采特征不同于黑油油藏,进而讨论了开发该油藏的合理开采方式及转注时机,并针对目前油藏注水困难这一问... 通过对中原油田某挥发油藏生产特征的研究,分析了该油藏弹性能量、溶解气能量,以及目前开采该油藏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该油藏的开采特征不同于黑油油藏,进而讨论了开发该油藏的合理开采方式及转注时机,并针对目前油藏注水困难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油藏注水时应注意的问题。目的在于为开发同类油藏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特征 挥发油 油田开采 采收率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文留构造发育特征与气藏形成 被引量:16
19
作者 许化政 周新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712-720,共9页
文留构造是Es3(2) Es2期间在中央隆起带背景上因盐聚集而形成的背斜构造,构造翼部因盐滑塌而使圈闭幅度加大。C-P煤系因埋深加大而进入二次生气期,并在约4000m发生初次运移。烃源岩的主体埋深5200~6300m,位于文东和前梨园地区。煤成气... 文留构造是Es3(2) Es2期间在中央隆起带背景上因盐聚集而形成的背斜构造,构造翼部因盐滑塌而使圈闭幅度加大。C-P煤系因埋深加大而进入二次生气期,并在约4000m发生初次运移。烃源岩的主体埋深5200~6300m,位于文东和前梨园地区。煤成气以微裂缝-裂隙(断层)网络为主要通道向中央隆起带运移,并在东营运动(Ⅱ幕)期达到最大规模。天然气进入圈闭后,首先充注Es4(3-5)段Ⅰ类和Ⅱ类储层(驱水效率73%~56%),后随着气柱加大驱替压力增加而向Es4(1-2)和Es4(7-8)Ⅲ类储层中扩散,最终驱水效率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滑塌 二次生气 初次运移 驱水效率 文留构造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多层水驱油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岳陆 张还恩 《断块油气田》 CAS 1994年第3期33-38,共6页
在充分考虑了相似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文东油田文13断块沙三中油层纵向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突出、隔层发育、油层薄等特点,开展了一维多层水驱油室内动态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根据渗透率的高低,建立了独立的四支一维天然岩芯试验模... 在充分考虑了相似条件的情况下,针对文东油田文13断块沙三中油层纵向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突出、隔层发育、油层薄等特点,开展了一维多层水驱油室内动态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试验根据渗透率的高低,建立了独立的四支一维天然岩芯试验模型,其渗透率分别为5.41×10(-3)μm2(一号层)、19.85×10(-3)μm2(二号层)、79.24×10(-3)μm2(三号层)和165.3×10(-3)μm2(四号层)。实施了三组试验:单层水驱油试验、中渗透率两层的合注分采试验以及四层的合注分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号层团渗透率太低,在40MPa注入压力下单层驱替也无法进行;中渗透率两层合注与这两层分注相比,3号层的采出程度相近,2号层的采出程库低15.43%,综合采出程度低724%;四层合注与这四层分注相比,4号层的采出程度相近,3号层的采出程度低9.7%,2号层的采出程度低30.53%,综合采出程度低13.23%。研究还反映了在多层水驱油室内试验过程中生产层的含水率变化、压降梯度变化等特征。试验研究结果为油藏工程师们进一步认识油田开发过程中多层水驱的动态特征提供了实验室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东油田 非均质油气藏 实验室实验 分层注水 混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