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cal anomaly and the causes of transition metal accumulations in late Permian coal from the eastern Yunnan-western Guizhou region 被引量:2
1
作者 Wu Yanyan Qin Yong +1 位作者 Wang Aikuan Shen J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3年第1期105-111,共7页
The concentration of 39 trace elements in coal from the late Permian taken from the eastern Yunnan-western Guizhou reg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an c... The concentration of 39 trace elements in coal from the late Permian taken from the eastern Yunnan-western Guizhou reg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t was found that the mean content of Ti, V, Cr, Mo, Co, Ni, Y, and Zr is higher than the national average. The occurrence of Mn, Ni, and Co in the different coalfields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Most of the enriched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 exist mainly as inorganic minerals. In the Zhina coalfield, Co, Ni, and Nb are primarily associated with sulfur. Mn, Cs, and Mo are mostly sulfides. Almost all Co was organic and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Ni is also organic in the Liupanshui coalfield. Cs, Co, and Ni are related to sulfur in the coal taken from eastern Yunnan. Carbonate is the main form of Mn in the coal from eastern Yunnan and the Liupanshui coalfield. Ti is the oxide in the coal samples where Ti is enriched. Zr is in the form of zircon in the samples where Zr is enriched. The situation for most of the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 is consistent with terrestrial genesis. Coal seams are universally influenced by the sea. The strongly seawater effected peat bog with a reductive and alkaline environment favors the relative enrichment of Mn. A reducing environment is conducive to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 enrich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Yunnan west guizhou Late Permian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s in coal Geochemical
下载PDF
Guizhou's Goa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2
《China's Foreign Trade》 2001年第2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guizhou’s Goal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 China west
下载PDF
滇东黔西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中锶富集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涂春霖 和成忠 +3 位作者 陶兰初 刘振南 寸得欣 刘红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滇东黔西岔河岩溶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锶超常富集,研究富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理,可以为天然富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通过对含水介质中锶元素含量、地下水分布和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氢氧同位素和^(87)Sr/^(86)Sr比值、... 滇东黔西岔河岩溶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锶超常富集,研究富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理,可以为天然富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通过对含水介质中锶元素含量、地下水分布和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氢氧同位素和^(87)Sr/^(86)Sr比值、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等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中Sr的来源和成因.结果表明,永宁镇组(T_(1)yn)和关岭组(T_(2)g)岩石中锶含量较高,是地下水中锶的主要来源层位.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以大气降雨补给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和HCO_(3)-Ca·Mg型,优势阴阳离子为HCO_(3)^(-)、Ca^(2+)和Mg^(2+).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均受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了区内水体的组分特征.水-岩作用是锶在地下水中富集的主要途径,方解石的风化溶解是地下水中Sr的主要来源,白云石和石膏也有一定的贡献;阳离子交换作用不利于锶在地下水中的富集,人类活动有利于锶从碳酸盐岩中释放,但作用均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黔西 岩溶流域 地下水 同位素 水化学分析
下载PDF
黔西滇东地区浅海、滨海及海陆交互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素新 喻建新 +3 位作者 杨逢清 彭元桥 殷鸿福 于吉顺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86,共6页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  对黔西滇东地区的贵州普定高窝、贵州六枝中寨和云南宣威密德3条剖面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的大山物源成因和界线地质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在界线粘土岩中,其主要粘土矿物均为伊/蒙混层矿物,见少量高岭石、伊利石或绿泥石;碎屑物质中有六方双锥石英、锆石、长石等与火山活动有关的物质。推断该地区在晚二叠世晚期—早三叠世早期至少经历一至两次强烈的火山作用,并且有多个火山喷发源。界线粘土岩中火山物质的富集与贫乏可能与剖面离火山喷发源的远近有关。粘土岩物源物质的成因均为火山喷发,火山灰伴随正常沉积物沉积而形成即凝灰沉积而形成,与华南大部分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岩的物源成因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滇东地区 界线 粘土岩 物源 火山喷发 三叠系 黔西 早三叠世 晚二叠世晚期
下载PDF
煤层气合层开发上部产层暴露的伤害机理 被引量:26
5
作者 周效志 桑树勋 +4 位作者 易同生 金军 黄华州 侯登才 敖显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9,共8页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上部暴露产层伤害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短期内有可能被下部未暴露产层产气能力的提高所掩盖,因此未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为此,依托于贵州西部土城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实践,结合15号煤启动压力梯度、气水两相渗流及... 煤层气开采过程中,上部暴露产层伤害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短期内有可能被下部未暴露产层产气能力的提高所掩盖,因此未引起研究人员的重视。为此,依托于贵州西部土城区块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实践,结合15号煤启动压力梯度、气水两相渗流及应力敏感性测试,分析了上部产层暴露的储层伤害机理,探讨了合层开发煤层气井高产、稳产的排采控制措施。结果表明:1随着低渗透煤储层中游离气量增多、气泡变大,气水两相渗流产生的贾敏效应增强,导致水相渗流的启动压力梯度增大,水相渗透率快速下降;2合层开发煤层气井上部产层被动暴露后,套压持续回升导致气体"反侵"进入已经暴露的煤储层,井筒周围依次形成高含气带、液相滞留带、应力敏感带、高含水带,近井地带形成液相低渗区,使地层水、压裂液难以排出,将导致上部暴露产层产水、产气量快速衰减。结论认为,为了提高合层开发的效果,可在套压降至0.5 MPa后主动缓慢暴露上部产层,而在上部产层主动暴露后,应尽量避免套压的快速波动,杜绝套压的大幅回升,以免对近井地带煤储层造成永久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合层开发 产层暴露 储层伤害 贾敏效应 气水两相渗流 应力敏感性 贵州西部
下载PDF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勘探前景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国司 刘诗荣 邬炳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6,共4页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 50 226 × 108m3,其中埋深 200~1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 25197.4 × 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 142 × 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 贵州西部煤层气资源丰富,总资源量 50 226 × 108m3,其中埋深 200~1500 m范围的资源量为 25197.4 × 108m3,资源丰度平均为 142 × 108m3/km2;其中又以六盘水地区煤层气地质条件较为优越,表现为煤层厚度大,可采煤层分布稳定;煤种齐全,煤岩含气量 5~35 m3/t,对比六盘水地区诸盆地的煤层气地质条件,认为亦资孔盆地、岩脚盆地、格木底盆地最有利,其余盆地次之。亦资孔盆地应作为首选勘探盆地,金竹坪区块应作为贵州西部煤层气钻井试验评价示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西部 煤层气资源 勘探前景 地层 岩相 构造
下载PDF
黔西滇东区块储层物性制约下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洋阳 杨兆彪 +2 位作者 孙晗森 张争光 吴丛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4-171,共8页
为研究煤储层物性对煤层气的可采性及开发潜力的影响,通过对黔西滇东的土城、恩洪、老厂3个区块煤储层物性的研究,阐明了这些区块煤储层物性方面的差异,并运用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划分了开发潜力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3个... 为研究煤储层物性对煤层气的可采性及开发潜力的影响,通过对黔西滇东的土城、恩洪、老厂3个区块煤储层物性的研究,阐明了这些区块煤储层物性方面的差异,并运用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划分了开发潜力评价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3个区块的可采煤层数及可采煤厚较为接近,煤层含气量层域分布规律较为复杂,煤储层渗透率普遍较低,属于特低渗~中渗储层。土城区块煤层处于超压状态,煤体结构最为完整;恩洪区块普遍欠压,煤体结构较完整,老厂区块属欠压~超压状态,煤体结构相对较为破碎。煤层气开发潜力评价等级为土城区块最有利,恩洪区块为较有利,老厂区块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滇东 煤层气 煤储层物性 测井解释 开发潜力评价
下载PDF
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晚二叠世煤层的控制 被引量:26
8
作者 窦新钊 姜波 +2 位作者 秦勇 王伟 陈玮胤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9-114,共6页
黔西地区构造复杂,严重制约了煤田的勘探与开发,为此,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和煤田勘探资料分析,对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煤层聚集和赋存的构造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黔西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基底形成阶段、被... 黔西地区构造复杂,严重制约了煤田的勘探与开发,为此,以区域构造演化为主线,结合野外地质和煤田勘探资料分析,对黔西地区构造演化及煤层聚集和赋存的构造控制进行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黔西地区构造演化经历了6个阶段:基底形成阶段、被动大陆边缘阶段、陆内裂陷阶段、稳定台地阶段、陆内造山阶段和挤压隆升阶段;受NE、NNE向同沉积断裂及东吴运动形成的北西高南东低的古地形控制,晚二叠世时沉积了一套海陆过渡相为主的含煤建造,沉积相带由NW至SE呈NE向规律性展布,成煤期后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原型煤盆地遭受强烈破坏,大型向斜和复向斜成为最重要的控煤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地区 构造演化 晚二叠世 构造控煤
下载PDF
贵州贞丰—关岭—镇宁交界3.4级地震诱发岩崩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尚彦 梁操 +4 位作者 文微亚 徐祥 张晓东 刘军 付飞耀 《贵州地质》 2010年第3期223-225,共3页
2010年1月17日17时37分,贵州省贞丰县、关岭县和镇宁县交界(东经105.75度,北纬25.59度)处,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震诱发岩崩,导致6人死亡,9人受伤。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诱发岩崩的基本情况和震中区地质背景,分析研究了岩崩产... 2010年1月17日17时37分,贵州省贞丰县、关岭县和镇宁县交界(东经105.75度,北纬25.59度)处,发生3.4级地震,震源深度10 km。地震诱发岩崩,导致6人死亡,9人受伤。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诱发岩崩的基本情况和震中区地质背景,分析研究了岩崩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次生灾害 岩崩 贵州西部
下载PDF
贵州西部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下土壤氮磷变异特征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清海 林昌虎 +1 位作者 陆洋 何腾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5-268,共4页
贵州西部地区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在喀斯特石漠化的大环境下,研究分析土壤氮磷特征对该区域生态恢复与治理石漠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集了贵州西部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 贵州西部地区是石漠化非常严重的地区,在喀斯特石漠化的大环境下,研究分析土壤氮磷特征对该区域生态恢复与治理石漠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集了贵州西部地区不同石漠化程度、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样品,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较低,以无明显石漠化地区最高,随石漠化程度的加深而降低,但土壤有机质、全氮在极强度石漠化地区略有提高。在不同利用方式下,以林地土壤含量最高,随植被覆盖率的降低而降低,随垦殖率的提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西部 石漠化 土壤氮磷 变异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贵州黔西地区烃类微渗漏信息提取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滨 何政伟 +3 位作者 郑翀 赵银兵 张晓荔 杨蕻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4年第2期268-273,共6页
遥感油气勘探技术具有经济、安全等优势,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烃类微渗漏造成地表热异常、红层褪色、低价铁富集以及黏土化等现象,利用TM数据来提取异常信息。文章在研究贵州黔西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遥感信息探测油气模式,对贵... 遥感油气勘探技术具有经济、安全等优势,有很大的应用潜力。针对烃类微渗漏造成地表热异常、红层褪色、低价铁富集以及黏土化等现象,利用TM数据来提取异常信息。文章在研究贵州黔西遥感地质解译的基础上,结合遥感信息探测油气模式,对贵州黔西地区的油气远景区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烃类微渗漏 油气勘探 TM数据 信息提取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西部峨眉山玄武岩铜矿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戴传固 刘爱民 +1 位作者 王敏 吴广仁 《贵州地质》 2004年第2期71-75,共5页
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的关系研究 ,提出玄武岩铜矿存在两个阶段成矿作用 ,即火山活动阶段和后期热液活动阶段成矿。控矿条件有 :( 1 )喷发中心地区火山沉积富铜矿源层 ;( 2 )具相当规模的水循环系统 ;( 3)与矿源层有较大接... 通过对峨眉山玄武岩含铜性及与铜矿的关系研究 ,提出玄武岩铜矿存在两个阶段成矿作用 ,即火山活动阶段和后期热液活动阶段成矿。控矿条件有 :( 1 )喷发中心地区火山沉积富铜矿源层 ;( 2 )具相当规模的水循环系统 ;( 3)与矿源层有较大接触面的容矿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铜矿 成矿作用和成矿条件 贵州西部
下载PDF
地质植物法在黔西南滥木厂铊(汞)矿床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代演 邹振西 任大银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5期32-38,共7页
依据黔西南滥木厂铊 (汞 )矿床地质特征 ,在对与矿化有关的植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以大金发藓 (PolytrichumCommuneHedw)为例对其进行了地质植物法填图。按 1 2 0× 6 0m布置观察点 ,对其分布密度进行统计 ,编制密... 依据黔西南滥木厂铊 (汞 )矿床地质特征 ,在对与矿化有关的植物组合及其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以大金发藓 (PolytrichumCommuneHedw)为例对其进行了地质植物法填图。按 1 2 0× 6 0m布置观察点 ,对其分布密度进行统计 ,编制密度等值线图 ,讨论了密度等值线展布方向和不同密度等值线分布区与北东向断裂带、蚀变带、矿化带以及矿化中心的关系 ,并指出了其找矿意义 .根据大金发藓常与芒箕 [Di cranopterisdichotoma(Thunb .)Bernb .]、南烛 (LyoniaSp .)、蜈蚣草 (PterisVittataL .)等共生密切 ,结合其灰分分析资料计算成矿元素富集系数 ,分析了这一特征植物组合对找寻滥木厂式铊 (汞 )矿床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植物法 铊矿床 汞矿床 黔西南滥木厂 地质特征 找矿法
下载PDF
黔东湘西寒武纪碳酸盐斜坡上的风暴沉积 被引量:20
14
作者 金振奎 蒋盘良 冯增昭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5年第3期1-6,共6页
黔东万山-湖南新晃地区的寒武系中风暴沉积发育。风暴沉积的岩石类型主要是砾屑石灰岩和砂屑石灰岩,砾屑石灰岩从细砾屑石灰岩到巨砾屑石灰岩均有,但以中砾屑石灰岩最多,砾屑大都呈板状,但有的呈近等轴状。其排列方式呈平行状和迭... 黔东万山-湖南新晃地区的寒武系中风暴沉积发育。风暴沉积的岩石类型主要是砾屑石灰岩和砂屑石灰岩,砾屑石灰岩从细砾屑石灰岩到巨砾屑石灰岩均有,但以中砾屑石灰岩最多,砾屑大都呈板状,但有的呈近等轴状。其排列方式呈平行状和迭瓦状。砂屑石灰岩具递变层理、平行层理、丘状层理、单向交错层理等。砾屑石灰岩和砂屑石灰岩夹于大套暗色中薄层碳酸盐岩中,为斜坡环境中的风暴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纪 斜坡 风暴沉积 湘西地区 沉积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毕单4号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余永芬 阮培均 +4 位作者 刘朝峰 王国良 罗仕文 马贤森 先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10期160-162,共3页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实际,于1982年以墨白玉米种质自选系405为母本,以330天然杂株自选系4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玉米组合。该组合于199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 毕单4号系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针对黔西北山区自然生态特点和玉米生产实际,于1982年以墨白玉米种质自选系405为母本,以330天然杂株自选系41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杂交玉米组合。该组合于1992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已在大面积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黔西北山区 玉米杂交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农业科学研究所 选育 黔西北山区 大面积生产 玉米生产 生态特点 毕节地区
下载PDF
滇西和黔中表土中~7Be与^(137)Cs分布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白占国 万国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3-48,共6页
滇西和黔中 2 8个表土剖面分层土样7Be、1 3 7Cs比活度对比分析可见 :滇西地区表土层顶部7Be 1 3 7Cs为 10 0~ 10 0 0 ,而黔中地区仅 10~ 10 0 ;两地区表土层中7Be的表观比活度和最大渗透深度总体相近 ;1 3 7Cs在黔中表土层中的比活... 滇西和黔中 2 8个表土剖面分层土样7Be、1 3 7Cs比活度对比分析可见 :滇西地区表土层顶部7Be 1 3 7Cs为 10 0~ 10 0 0 ,而黔中地区仅 10~ 10 0 ;两地区表土层中7Be的表观比活度和最大渗透深度总体相近 ;1 3 7Cs在黔中表土层中的比活度总体较滇西地区略高。而黔中表土中7Be累计值的偏低现象 ,映射了该地区强烈的水土流失。为解释滇西和黔中地区之间表土层顶部7Be 1 3 7Cs的地区差异 ,需进一步讨论两核素的湖泊沉积物蓄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落 蓄积 表土 贵州 广西 放射性核素
下载PDF
浅析黔西北水东—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林 张坤 《贵州地质》 2010年第3期202-207,共6页
黔西北水东—五指山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紫云—垭都北西向构造旁侧,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份,通过该地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及矿产评价成果展现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发现了中型矿床5个,并在攻深找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 黔西北水东—五指山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紫云—垭都北西向构造旁侧,是黔西北铅锌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份,通过该地区矿产资源远景调查及矿产评价成果展现了较好的找矿前景,发现了中型矿床5个,并在攻深找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笔者通过区域控矿因素、成矿地质背景分析,结合工作成果及认识,模拟类比在相似地质条件,指出找矿方向,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好,具备寻找大型、超大型矿床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水东-五指山 控矿特征及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下载PDF
贵州西部石漠化与土地保护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竹如 梁风 +1 位作者 钟琼 李燕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年第6期10-15,共6页
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的贵州省西部,石漠化较严重。大多数石漠发生在正向岩溶地貌和落水洞、漏斗、峡谷陡坡上;在不易形成石漠的岩溶洼地、溶盆中,由于不合理工业取土诱发石漠化。岩溶石山上树木遭受毁灭以及陡坡地带盲目垦... 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地带的贵州省西部,石漠化较严重。大多数石漠发生在正向岩溶地貌和落水洞、漏斗、峡谷陡坡上;在不易形成石漠的岩溶洼地、溶盆中,由于不合理工业取土诱发石漠化。岩溶石山上树木遭受毁灭以及陡坡地带盲目垦殖,加速了石漠化。在贵州容易形成石漠的自然背景下,违背自然的人文活动加剧石漠化发生和发展,导致山区土地资源逐渐枯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石漠化 土地保护 人文活动 岩溶地貌
下载PDF
论贵州西部扭动构造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学敏 《贵州地质》 2009年第1期13-18,78,共7页
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分析研究燕山期发育于黔西地区的正、反扭动构造的特征、成因及其复合叠加规律,并认为它们是黔西煤田后期改造的主要控制构造,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的结果。此外,黔西地区还有经向构造和纬向构... 运用地质力学观点,分析研究燕山期发育于黔西地区的正、反扭动构造的特征、成因及其复合叠加规律,并认为它们是黔西煤田后期改造的主要控制构造,是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对运动的结果。此外,黔西地区还有经向构造和纬向构造,上述四种构造是黔西的基本构造,至于其它构造形式,笔者认为它们是上述四种基本构造运动发展不同阶段、次级派生的和四种基本构造运动相互复合、联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动构造 机制 构造复合 贵州西部
下载PDF
略论经济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再适应——以黔西北畜牧业的衰落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国君 李红香 《古今农业》 2012年第3期75-82,共8页
黔西北位处长江、珠江的中上游,就自然背景而言,其主体为典型的疏林草坡生态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开发不当,就会出现土地石漠化、沙化等生态灾变。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氐羌系统各民族一直实施农牧混合生计模式,这样的生计模式... 黔西北位处长江、珠江的中上游,就自然背景而言,其主体为典型的疏林草坡生态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开发不当,就会出现土地石漠化、沙化等生态灾变。历史上,生息在这一地区的氐羌系统各民族一直实施农牧混合生计模式,这样的生计模式不仅繁荣了当地的经济,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还为长江、珠江中下游水资源的稳定做出过重要贡献。康熙"改土归流"后的300余年间,随着垦殖面积的扩大,无序的矿业开发,不但没有出现经济的大繁荣,反而诱发了诸种生态灾变,成了当前贵州省结构性贫困和经济性贫穷的重灾区。因此认真总结历史时期黔西北畜牧业衰落的经验教训,对于当前贵州省的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开发 生态环境的再适应 黔西北 农牧混合生计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