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nthly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ssociated with Haze Pollu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North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Xinyu ZHANG Zhicong YIN +1 位作者 Huijun WANG Mingkeng DUAN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69-580,共12页
Haze pollution in early winter(December and Janua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and in North China(NC)are both severe;however, their monthly vari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is study, the dominant lar... Haze pollution in early winter(December and January)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YRD) and in North China(NC)are both severe;however, their monthly variation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is study, the dominant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and local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over the YRD and NC in each mont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RD(NC) is dominated by the so-called Scandinavia(East Atlantic/West Russia)pattern in December, and these circulations weaken in January. The East Asian December and January monsoons over the YRD and NC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number of haze days. The local descending motion facilitates less removal of haze pollution over the YRD, while the local ascending motion facilitates less removal of haze pollution over NC in January, despite a weaker relationship in December. Additionally, the monthly variations of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showed that adverse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restrict the vertical(horizontal) dispersion of haze pollution in December(January) over the YRD, while the associated local weather conditions are similar in these two months over 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thly haze polluti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s Yangtze river delta north China
下载PDF
Changes of groundwater flow field of Luanhe River Delta under the human activities and its impac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30 years 被引量:7
2
作者 She-ming Chen Fu-tian Liu +2 位作者 Zhuo Zhang Qian Zhang Wei Wang 《China Geology》 2021年第3期455-462,共8页
The Luanhe River Delta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ircum-Bohai Sea Economic Zone.It enjoy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suffering relatively water scarcity.The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 The Luanhe River Delta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Circum-Bohai Sea Economic Zone.It enjoy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suffering relatively water scarcity.The 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in the Luanhe River Delta in recent years has caused the continuous drop of groundwater level and serious environmental and geological problems.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economy,and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in the Luanhe River Delta and summarizes the change patterns of the groundwater flow regime in different aquifers in the Luanhe River Delta according to previous water resource assessment data as well as the latest groundwater survey results.Through comparison of major source/sink terms and groundwater resources,the study reveals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study area over the past 30 years from 1990 to 2020.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The average annual drop rate of shallow groundwater and the deep groundwater in the centers of depression cones is 0.4 m and 1.64 m,respectively in the Luanhe River Delta in the past 30 years.The depression cones of shallow and deep groundwater in the study area cover an area of 545.32 km^(2)and 548.79 km^(2),respectively,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10%of the total area of the Luanhe River Delta.Over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has further aggravated land subsidence.As a result,two large-scale subsidence centers have formed,with a maximum subsidence rate of up to 120 mm/a.The drop of groundwater level has induced som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Luanhe River Delta area,such as the zero flow and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of rivers and continuous shrinkage of natural wetlands and water.Meanwhile,the proportion of natural wetland area to the total wetland area has been decreased from 99%to 8%and the water area from 1776 km^(2)to 263 km^(2).These results will provide data for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control,land subsidence prevention,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plains and provide services for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national land space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 activities Groundwater flow regime Groundwater resources Groundwater depression cone Land subsidence Hydrogeology survey engineering Luanhe river delta Hebei Province north China
下载PDF
澳大利亚North Carnarvon盆地晚三叠世Mungaroo组大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充填特征及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晨晨 朱红涛 +4 位作者 杨香华 黄众 庄文娟 曹秀荣 曾智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83-2991,共9页
对澳大利亚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纪Mungaroo三角洲的钻井、地震、岩心、薄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季风强盛期、减弱期、间歇期的气候交替变化,建立研究区不同季风阶段对应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充填序列、迁移演化规律,并总结其沉... 对澳大利亚North Carnarvon盆地三叠纪Mungaroo三角洲的钻井、地震、岩心、薄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季风强盛期、减弱期、间歇期的气候交替变化,建立研究区不同季风阶段对应的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的沉积充填序列、迁移演化规律,并总结其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Mungaroo三角洲具有以下典型沉积特征:主体发育三角洲平原相带,普遍发育正粒序河道充填沉积;河道砂岩与富有机质泥岩(薄煤层)频繁互层;碎屑颗粒分选和磨圆均较差,但石英颗粒含量较高;主要发育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局部发育叠瓦状前积地震反射;季风性气候控制明显,高山植物孢粉与低地植物孢粉交互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辫状河三角洲 季风气候 沉积充填演化 Mungaroo组 north Carnarvon盆地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AND EROSION OF THE ANCIENT HUANGHE RIVER DELTA
4
作者 袁迎如 陈庆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4年第11期1519-1522,共4页
In 1194, Huanghe River burst its banks at Yangwu, since then two branches, south and north, were formed. The south branch poured its water into the South Huanghai Sea from Anhui, the north one was abandoned in 1495, a... In 1194, Huanghe River burst its banks at Yangwu, since then two branches, south and north, were formed. The south branch poured its water into the South Huanghai Sea from Anhui, the north one was abandoned in 1495, and the whole river then ran 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ANCHES delta BANKS burst river delta north ANHUI ESTUARY FILES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尹炜 翟红娟 +2 位作者 邓志民 赵彦伟 陈炼钢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6,65,共7页
可调水量一直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争论的焦点,水源区生态需水是合理确定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并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要重... 可调水量一直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争论的焦点,水源区生态需水是合理确定西线工程可调水量的重要依据。分析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主要生态环境保护对象,并针对西线工程水源区生态需水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生态需水应统筹考虑川陕哲罗鲑等关键物种、河岸植被等优势群落、干旱河谷等典型生态系统,深入研究高寒脆弱区关键保护对象对水文过程的响应规律,以及协调节点-河段-河流廊道多尺度、物种-生境-生态系统多目标的生态流量需求核算。此外,提出了“识别特殊需求-建立响应关系-统筹核算水量”的生态需水研究思路,以及节约用水、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高寒脆弱区 干旱河谷 川陕哲罗鲑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下载PDF
黄河几字弯水网:南水北调西线配套东延工程构想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勇 王浩 +3 位作者 邓铭江 何国华 何凡 汪勇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15-1024,共10页
黄河几字弯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区,但区域发展长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提出的黄河几字弯水网构想是借助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入洮河的方案,充分利用洮河与黄河几字弯区高程差,以隧洞形式穿越洮... 黄河几字弯区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核心区,但区域发展长期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制约。提出的黄河几字弯水网构想是借助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入洮河的方案,充分利用洮河与黄河几字弯区高程差,以隧洞形式穿越洮河与渭河分水岭,向陇东黄土高原等地区延伸,全程自流引水到几字弯中部白于山高地,形成人工“水脊”,并以此为轴线,东、北、南自流辐射三大发展带,由此形成“一轴三带十片”黄河几字弯水网整体框架。按照供水目标分级规划、分步实施的思想,推荐适宜调水规模为25亿~54亿m^(3)。黄河几字弯水网是南水北调西线配套东延工程构想,是对南水北调西线配套工程的优化完善,可以实现高水高用、专线专用,还可以打通南水北调西线输水“渭河通道”,实现“三线配水”的优化格局,并通过引汉济渭工程与南水北调中线“互补互济”,提高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和几字弯区供水保障率。建设黄河几字弯水网对系统破解区域水资源制约问题,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几字弯水网 南水北调西线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寻求南水北调西线项目的替代性方案
7
作者 周民良 《开发研究》 2023年第4期1-12,共12页
鉴于我国水资源南北区域分布不均衡,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中央就提出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建设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目前中线、东线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是否为西线工程... 鉴于我国水资源南北区域分布不均衡,20世纪50年代开始党中央就提出南水北调工程。2002年,《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规划建设东线、中线、西线工程。目前中线、东线一期工程已经建成通水,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是否为西线工程、西线工程何时开工为各方关注。但从工程安全性、经济合理性角度出发,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都应放弃。取而代之的,把更多黄河之水用于中上游地区,增设中上游短距离引黄工程。与此同时,可增加南水北调中线、东线向北调水量,以满足黄河中上游用水增加时中下游的用水需求。除此而外,可以采取节水、节约粮食、海水淡化、南水南调、优化经济结构多种政策管理方式,进一步改善我国南北区域的用水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西线 替代方案 黄河引水工程 中线 东线
下载PDF
构建黄河大水网 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8
作者 牛玉国 张金鹏 《水利经济》 2023年第2期1-4,93,共5页
鉴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都与水资源短缺息息相关,从洪水威胁依然是流域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流域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鉴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很多重大问题都与水资源短缺息息相关,从洪水威胁依然是流域最大威胁、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流域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方面分析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探讨了这些重大问题可能产生的深刻影响,论述了这些重大问题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现状及节水潜力有限的现状,指出构建黄河大水网是治本之策,并从“纲、目、结”三方面论述了构建黄河大水网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保护 高质量发展 国家安全 水资源短缺 黄河大水网 南水北调西线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节水潜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杨立彬 崔长勇 +1 位作者 贺丽媛 尚文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8,共6页
科学论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规模,需要以充分考虑黄河流域节水潜力为基础。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不同行业的节水现状、节水潜力及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现状节水总体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但空间分布不均匀... 科学论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规模,需要以充分考虑黄河流域节水潜力为基础。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受水区为研究区域,分析了不同行业的节水现状、节水潜力及面临的问题。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现状节水总体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黄河流域毛节水潜力约为25亿m^(3),净节水潜力约为19亿m^(3);西线工程受水区毛节水潜力约为21亿m^(3),净节水潜力约为16亿mm^(3);农业节水潜力占全流域及西线工程受水区节水潜力的80%以上;黄河流域节水潜力远低于缺水量,且农业节水量难以转让给其他行业;资源性缺水是根本问题,未来需要通过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黄河流域缺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潜力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农业节水 水权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西、北江三角洲洪水位对洪水归槽与河床下切的响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培 黄鹏飞 +1 位作者 许劼靖 陈秋伶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01-511,共11页
受流域洪水归槽造成水位抬升和区域河床下切引起水位下降影响,珠江三角洲泄洪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探明这种影响和变化,利用洪水、地形实测资料,分析当前洪水归槽和地形下切态势,基于河网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分别量化洪水归槽和地形下... 受流域洪水归槽造成水位抬升和区域河床下切引起水位下降影响,珠江三角洲泄洪情势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探明这种影响和变化,利用洪水、地形实测资料,分析当前洪水归槽和地形下切态势,基于河网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分别量化洪水归槽和地形下切对西、北江三角洲泄洪能力的作用大小,并在此基础上评估现状主干河道过流能力。结果表明:洪水归槽导致珠江三角洲防洪压力陡增,相对20世纪90年代,防洪控制断面思贤滘5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增幅达11.7%,西江、北江相应洪水位最大抬升幅度分别为0.67、0.56 m;河道大规模下切增加了河道泄洪能力,1999—2016年西、北江主干河道平均下切幅度分别为2.54、1.21 m,相应的洪水位普遍降低,50年一遇重现期洪水位最大降幅分别西江为0.76 m、北江为0.67 m;除三角洲上部局部河段外,洪水归槽对三角洲洪水位抬升作用显著大于河道下切的水位降低作用。现状三角洲主干河道50年一遇洪水位有近900 km河段超堤防设计水位,超出河段主要集中在天河、南华、三善滘附近的三角洲腹部。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珠江三角洲防洪体系整体安全评估和提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江三角洲 洪水归槽 河床下切 泄洪能力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北部三叠系克拉玛依组沉积特征
11
作者 王进 于兴河 +3 位作者 卢凤豪 牛小军 野兆瑞 杨新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6-787,共12页
红山嘴北部的克上组与克下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差异。为明确克拉玛依组沉积特征及成因,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克拉玛依组的岩矿特征、岩相类型、沉积相类型与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下组为以牵引流为主的辫状... 红山嘴北部的克上组与克下组地层存在明显的沉积差异。为明确克拉玛依组沉积特征及成因,利用地震、钻测井、岩心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克拉玛依组的岩矿特征、岩相类型、沉积相类型与展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克下组为以牵引流为主的辫状河沉积,发育辫状河道(Gi→St→Sp→(Sh)→Md)、心滩(St→Sp↔Sm)及冲积平原(Mr↔Md→Fr),河道砂体呈条带展布,多呈孤立状分布于厚层泥岩中;克上组为碎屑流、洪流与牵引流共同作用下扇三角洲沉积,平原发育辫状河道(Gmm→Gcm→Gi→Sh)、辫状分支河道(Gcm→Gi↔Gt)与辫流坝微相(Gp↔Gi→Gcm),前缘发育水下分流河道(Gi→Gt→Gp→St)、河口坝(Md→Sp↔Sw)及水下分流间湾微相(Md↔Sc),所沉积的厚层砂砾岩体相互切割叠置,连片分布,连通性好。受控于物源体系前移与供给强度的增加、古气候由干旱—半干旱向半湿润—湿润转变及湖平面上升,研究区克拉玛依组经历了由辫状河向扇三角洲转变的沉积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扇三角洲 垂向序列 沉积演化 克拉玛依组 红山嘴北部
下载PDF
建设长三角北翼医学人才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以南通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为例
12
作者 姚娬斌 沈燕 陈冬梅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8期9-12,共4页
探讨南通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对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医学人才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南通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南通医学人才结构适应性、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 探讨南通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对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医学人才高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当前南通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南通医学人才结构适应性、医学科技创新能力及人才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拓宽基层人才网底、加强医教协同、优化人才结构、推进医学科技创新、加强政策支持和进行卫生健康系统的数字化转型。这些策略旨在促进南通成为长三角北翼医学人才高地,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实现,进而为“健康南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北翼 医学人才高地 现代化 科技创新
下载PDF
西北江三角洲年内水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3
作者 张泳华 陆永球 《人民珠江》 2023年第8期43-49,共7页
对西北江三角洲马口站和三水站近50 a各月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年内水沙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马口站和三水站各月径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表现均为明显的“单峰型”,水沙集中在汛期的6—7月。西北江三角洲水沙在年内集中度高,集中度有减少趋势,... 对西北江三角洲马口站和三水站近50 a各月实测水文资料进行年内水沙特征分析,研究表明马口站和三水站各月径流量、输沙量和含沙量表现均为明显的“单峰型”,水沙集中在汛期的6—7月。西北江三角洲水沙在年内集中度高,集中度有减少趋势,集中期基本集中在7月初,略有延后。西北江三角洲水沙年际变化趋势主要受控于汛期变化,并受非汛期一定的调节影响。径流在年际间随降水有一致的变化趋势,但年内水沙集中度受水利工工程影响较大。河道采砂通过改变分流分沙比影响水沙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内水沙特征 集中期与集中度法 Mann-Kendall检验法 西北江三角洲
下载PDF
西北江三角洲水文泥沙序列变异分析——以马口站和三水站为例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谢平 唐亚松 +1 位作者 陈广才 陈丽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6-31,共6页
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马口站、三水站、西北江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三水站的分流比和分沙比序列分别进行变异分析。诊断发现马口站和西北江年径流量序列未发现明显变异,其它序列均呈现显著的跳跃变异,变异时间多在1992年前后,破... 采用水文变异诊断系统对马口站、三水站、西北江的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序列,三水站的分流比和分沙比序列分别进行变异分析。诊断发现马口站和西北江年径流量序列未发现明显变异,其它序列均呈现显著的跳跃变异,变异时间多在1992年前后,破坏了水文序列的一致性。物理成因分析表明频繁的人类活动是导致水沙序列变异的主要原因。根据变化环境下非一致性序列的水文频率计算原理,计算了三水站1992年变异前后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水文频率分布,并比较了均值和不同频率特征值之间的差异,该结果对于西北江三角洲的航道整治和防洪决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江三角洲 水文泥沙序列 变异分析 频率分析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钟俊义 郑浚茂 +2 位作者 王振付 陶宗普 李倩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6-29,共4页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决定了三角洲发育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侯庄、杨楼辫状河和张厂、古城曲流河三角洲的成因及沉积相研究认为,辫状河沉积体的储集性能优于曲流河三角洲。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辫状河三角洲油层主...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特殊的构造背景决定了三角洲发育的广泛性和类型的多样性。通过对侯庄、杨楼辫状河和张厂、古城曲流河三角洲的成因及沉积相研究认为,辫状河沉积体的储集性能优于曲流河三角洲。油气勘探实践表明,辫状河三角洲油层主要分布于河口坝微相中,其次为远砂坝微相,水下分流河道则以油、水同层和水层居多,而曲流河三角洲砂体虽然成层性好,孔隙度较发育,但砂体厚度远小于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在曲流河三角洲上的油气藏产量也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三角洲 曲流河三角洲 断陷盆地 缓坡带 泌阳凹陷北部
下载PDF
我国中、东部主要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和变化 被引量:39
16
作者 关佳欣 李成才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5-191,共7页
利用2000年3月至2009年2月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分析并对比了我国中、东部的华北、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4个地区AOD的季节分布及其变化。发现这9年各地区平均AOD呈显著增长趋势,除四川盆地秋季有下降外,其他... 利用2000年3月至2009年2月MODIS遥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分析并对比了我国中、东部的华北、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4个地区AOD的季节分布及其变化。发现这9年各地区平均AOD呈显著增长趋势,除四川盆地秋季有下降外,其他各个地区各个季节均有上升趋势。长江三角洲具有最大的年平均和季节平均AOD,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82%;四川盆地次之;华北和珠江三角洲较小。4个地区AOD的季节分布及变化特点有共性又各有不同。总体看来,夏季AOD增长最快,夏季与春季的差距在变小,其中华北地区夏季一般高于春季;冬季AOD最小,增长也最慢,与其他季节的差距在增大。一些地区的部分季节,如华北地区的夏、秋季,四川盆地的春、夏、秋季,珠江三角洲的秋季,在2006—2008年有明显的连续下降趋势。这些结果有助于这些地区的区域气候变化研究和空气质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气溶胶光学厚度 华北 四川盆地 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土层工程性质与其沉积环境关系分析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吴燕开 刘松玉 洪振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263-267,共5页
对江苏北部沿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层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这两地区的土层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所沉积但土层工程性质完全不一样。因此分析了该两地区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的来源。由分析研究... 对江苏北部沿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层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这两地区的土层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所沉积但土层工程性质完全不一样。因此分析了该两地区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的来源。由分析研究结果得到 ,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与该土层当时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对土层如果能了解其在沉积过程当中的沉积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水动力条件 工程性质 沉积物源 沉积过程 土层 历史时期 物理力学性质 地区 分析研究
下载PDF
咸潮入侵理论预报模式的分析及其在西江三角洲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欧素英 杨清书 雷亚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41,共10页
基于不同要求的咸潮入侵理论模式较多。本文在河道地形概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量、潮汐、盐淡水混合类型及地形等因子,建立起一个可以快速预报各水道日最大氯度及咸潮最大影响范围的模式,并用于西江三角洲咸潮入侵的模拟和预报。结果表... 基于不同要求的咸潮入侵理论模式较多。本文在河道地形概化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流量、潮汐、盐淡水混合类型及地形等因子,建立起一个可以快速预报各水道日最大氯度及咸潮最大影响范围的模式,并用于西江三角洲咸潮入侵的模拟和预报。结果表明,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西江三角洲各水道日最大氯度及咸潮入侵范围,预报结果良好,同时该模式也能较好地预报磨刀门水道剧烈的地形变化及其它要素,如流量、潮汐对咸潮活动的影响程度。今后仍需更多的实测资料或数学模型对其他因子进行更深入的定量化研究,用来修正该预报模式,以进一步提高模式的精度及可预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潮 Savenije模式 西江三角洲 应用
下载PDF
北美大都市区规划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 被引量:14
19
作者 唐路 薛德升 许学强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北美大都市区及大都市区规划的发展历程 ,重点讨论了当今大都市区规划的影响因素和力求解决的热点问题 ,并比较了未来大都市区规划的两种主要模式 ,最后提出了对于珠江三角洲大都市区规划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 北美 大都市区 规划 模式 珠江三 角洲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北翼J9孔岩芯沉积特征及地层初步划分 被引量:24
20
作者 缪卫东 李世杰 王润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6-134,共9页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缺少较长尺度的第四纪海陆变迁及环境演变的深入探讨,深达423rn的海安县基岩标J9孔为此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该孔松散层岩芯,总结其沉积特征,认为岩芯明显可划分为6个特征岩性段。同时,地层古地磁测试...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缺少较长尺度的第四纪海陆变迁及环境演变的深入探讨,深达423rn的海安县基岩标J9孔为此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该孔松散层岩芯,总结其沉积特征,认为岩芯明显可划分为6个特征岩性段。同时,地层古地磁测试结果显示:0~200m为布容正极性世,200~334m为松口负极性世,334m以下为高斯正极性世。综合分析岩芯沉积特征并参考古地磁测试结果对地层进行了初步划分,认为0~39m为全新世地层,39~153m为晚更新世地层,153—200m为中更新世地层,200~334m为早更新世地层,之下为新近纪地层。从沉积地层特征推测,在第四纪地层中可能存在有5个海侵层,自上而下为第1海侵层(镇江海侵)、第Ⅱ海侵层(涌湖海侵)、第Ⅲ海侵层(昆山海侵)、第Ⅳ海侵层(嘉定海侵)和第Ⅴ海侵层(如皋海侵),分别出现在孔深5~39m段、59.2~85.1m段、121~153m段、171~200m段和246.3~277.2m段。孔深39~41m存在的晚更新世晚期特征硬粘土标志层,指示本地不是冰后期古河谷的发育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北翼 第四纪沉积 古地磁 沉积特征 地层划分 海侵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