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乌什西次凹的地层系统和构造特征 |
王清华
杨威
周慧
缪卫东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2
|
准噶尔盆地南缘西部山前褶皱—冲断带构造分带特征及形成演化 |
姜颜良
孙文洁
马文彧
张冠杰
吴孔友
孔雪
|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龙门山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与川西前陆盆地的发育 |
贾东
陈竹新
贾承造
魏国齐
李本亮
张惬
魏东涛
沈扬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2003 |
148
|
|
4
|
青藏高原东北缘基底结构研究——玛多—共和—雅布赖剖面上地壳地震折射探测 |
郭文斌
嘉世旭
段永红
王夫运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0
|
|
5
|
鄂西弧形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机制 |
王平
刘少峰
王凯
郜瑭珺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6
|
西准噶尔野鸭沟地区褶皱冲断构造的特征及意义 |
张继恩
肖文交
韩春明
毛启贵
敖松坚
郭谦谦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7
|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的新生代冲断构造 |
尚新璐
陈新卫
吴超
罗金海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1
|
|
8
|
大巴山与雪峰山逆冲构造带J_3-K_1复合过程的响应——鄂西秭归褶皱带构造样式与形成机制 |
宋庆伟
颜丹平
焦守涛
吴钪
董周宾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9
|
晚三叠世龙门山前陆盆地须家河组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 |
陈斌
李勇
王伟明
李海兵
苏德辰
颜照坤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7
|
|
10
|
塔里木盆地西部喀什地区新生代褶皱冲断带构造解析 |
苗继军
贾承造
侯向辉
王招明
邹才能
汤良杰
宋玉斌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2
|
|
11
|
复杂构造解析中的几何学方法与应用 |
管树巍
李本亮
何登发
汪新
John Suppe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8
|
|
12
|
上扬子北部褶皱带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规律 |
胡召齐
朱光
张必龙
陈印
魏鑫
张力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1
|
|
13
|
帕米尔—西昆仑北麓新生代前陆褶皱冲断带构造剖面分析 |
伍秀芳
刘胜
汪新
杨树锋
顾雪梅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9
|
|
14
|
塔里木盆地西秋—却勒冲断褶皱带地质结构特征及油气勘探区带 |
谢会文
陈竹新
李勇
张朝军
雷刚林
吴超
唐雁刚
|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15
|
川西龙门山冲断带构造油气藏类型及分布预测 |
金文正
汤良杰
万桂梅
王俊鹏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6
|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东段新构造变形特征——以川西为例 |
李本亮
雷永良
陈竹新
贾东
张朝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17
|
中非造山带:喀麦隆北部地质构造与河流沉积物重矿物分析 |
叶浩
Merlain Houketchang Bouyo
赵越
刘健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14 |
6
|
|
18
|
局部构造环境演化差异性对于成矿的控制作用——以辽西地区东五家子金矿与排山楼金矿为例 |
张璟
邵军
赵东芳
周永恒
王宏博
|
《地质与资源》
CAS
|
2015 |
3
|
|
19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断褶带成藏富集规律研究 |
王碧涛
曹丽
李化斌
沈焕文
王凯
周飞
|
《石油化工应用》
CAS
|
2013 |
4
|
|
20
|
武陵-江南造山带中段地壳结构及其物质组成差异--基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异常特征研究 |
陈昌昕
严加永
刘卫强
罗凡
张冲
徐峣
程志中
汪洋
|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