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殊山石窟西夏《水月观音图》与《摩利支天图》考释 被引量:17
1
作者 张小刚 郭俊叶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5,共8页
文殊山石窟群后山古佛洞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两幅《水月观音图》,在其中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还绘制了《玄奘取经图》的小画面,它们与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中发现的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及《玄奘取经图》具有基本相同的形... 文殊山石窟群后山古佛洞中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两幅《水月观音图》,在其中一幅《水月观音图》中还绘制了《玄奘取经图》的小画面,它们与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中发现的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及《玄奘取经图》具有基本相同的形式。古佛洞中还发现了西夏时期绘制的一幅《摩利支天图》,类似题材也曾发现于敦煌与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艺术品之中。这几幅图像为研究西夏佛教艺术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艺术 文殊山石窟 水月观音 玄奘取经图 摩利支天
下载PDF
黑水城与东千佛洞石窟同类佛教造像题材浅析艺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小刚 郭俊叶 《西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1-68,F0002,F0003,共10页
黑水城所出艺术品与东千佛洞石窟壁画及塑像是西夏佛教艺术的两处重要遗存。这两处有不少相同题材及形式的造像作品,反映出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 西夏艺术 黑水城 东千佛洞 石窟 瑞像
下载PDF
敦煌石窟“西夏艺术风格”献疑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富学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26-29,94,共5页
敦煌石窟文化是丝绸之路上的代表性文化,融汇了众多少数民族的历史,其艺术风格多样。厘清石窟的时代,区分石窟艺术的特点,建立石窟艺术断代的原则,判定敦煌石窟中所涵盖的“西夏艺术”的数量,真正推进敦煌文化研究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敦煌石窟 西夏艺术 回鹘艺术 藏传佛教
下载PDF
宏佛塔出土绢画题材内容再探 被引量:4
4
作者 邵军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2-62,共11页
本文对西夏古塔宏佛塔天宫出土的数件绢画的题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探讨,辨认了两件炽盛光十一曜图中诸曜的身份,确认了护法力士为月孛图,对玄武大帝、千手观音、大日如来等形象有新认识,并对千佛、护法神的图像性质与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 本文对西夏古塔宏佛塔天宫出土的数件绢画的题材内容重新进行了探讨,辨认了两件炽盛光十一曜图中诸曜的身份,确认了护法力士为月孛图,对玄武大帝、千手观音、大日如来等形象有新认识,并对千佛、护法神的图像性质与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宏佛塔绢画的题材和样式为它处所少见,是研究五代宋元时期宗教美术发展变化不可多得的材料,具有特别的艺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宏佛塔 绢画 美术史
下载PDF
范仲淹御夏战争对《孙子兵法》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涛 《孙子研究》 2016年第2期41-49,共9页
在宋夏战争中,范仲淹灵活运用《孙子兵法》,确定了切合宋、夏双方形势的治军用兵方略,取得了重大战果。范仲淹所确定的以守为主、以攻为辅、攻守结合的作战方针是当时最恰当的战略措施。与之相适应,他所采取的慎战安国策略、灵活多变战... 在宋夏战争中,范仲淹灵活运用《孙子兵法》,确定了切合宋、夏双方形势的治军用兵方略,取得了重大战果。范仲淹所确定的以守为主、以攻为辅、攻守结合的作战方针是当时最恰当的战略措施。与之相适应,他所采取的慎战安国策略、灵活多变战术、综合统筹后勤以及精兵强将思想等,既合乎实际,又合乎《孙子兵法》理论,取得了巩固边防、迫使西夏求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孙子兵法》 西夏
下载PDF
试论范仲淹的军事领导艺术
6
作者 刘涛 《孙子研究》 2022年第2期82-89,共8页
在御夏战争实践活动中,范仲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领导艺术。范仲淹的军事领导艺术主要表现在战略决策、选将用人、练兵备战、军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五个方面。范仲淹的军事领导艺术及其表现出来的领导力,对加强边备建设,稳固边防,... 在御夏战争实践活动中,范仲淹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军事领导艺术。范仲淹的军事领导艺术主要表现在战略决策、选将用人、练兵备战、军队管理及后勤保障等五个方面。范仲淹的军事领导艺术及其表现出来的领导力,对加强边备建设,稳固边防,以至迫使西夏主动求和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仲淹 军事领导艺术 北宋 西夏
下载PDF
梁楷《出山释迦图》再考 被引量:5
7
作者 何卯平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109,104,共6页
自20世纪初以来,对梁楷《出山释迦图》的研究从未间断,成果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缺陷,其中最大问题就是不能将该作品的创作与东传前后的脉络连贯起来。中国学者的研究往往不能针对作品本身进行考据;日本学者又缺乏该作品图像学依据,即佛教... 自20世纪初以来,对梁楷《出山释迦图》的研究从未间断,成果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缺陷,其中最大问题就是不能将该作品的创作与东传前后的脉络连贯起来。中国学者的研究往往不能针对作品本身进行考据;日本学者又缺乏该作品图像学依据,即佛教艺术的中国化背景。因而迄今为止,还未见到关于对《出山释迦图》真伪、创作年代、东传时代等重要信息的完整考证。本文从该图绘画程式中一个特殊的现象入手,探赜索隐,发现该图人物样式来自西夏范式。根据西夏范式在南宋江浙一带的流行时间和传播路线可以确认,梁楷作品《出山释迦图》图式背景清晰,从而进一步推定其创作时间为13世纪初年;东传时间为13世纪中期。这样的结果将提醒我们,宋代汉地佛教艺术并不处处以宋室为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山释迦图》 西夏 髡发 佛教艺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