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1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aolimiao-Alashan Nur:its Wetland Bird Community and the Wetland Habitat Assessment 被引量:3
1
作者 HE FENQI ZHANG YINSUNlnstitute of Zoology,Academia Sinica,Beijing 100080,China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B10期28-35,共8页
Results of the field work in recent years reveal that the Taolimiao-Alashan Nur is of specific significance to the survival of the Relict Gull Ordos subpopulation while the wetland birds occurring there represent conc... Results of the field work in recent years reveal that the Taolimiao-Alashan Nur is of specific significance to the survival of the Relict Gull Ordos subpopulation while the wetland birds occurring there represent concentratedly and indicative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etland bird community in desert of Ordos;as in July of 1992 China became the contract nation of the 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The Ramsar Convention),the study also presents an assessment on the wetland habitat of the T-A Nur following the Criteria recommended by the Convention and suggests that the T-A Nur following the relevant articles/items of the Criteria might be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wetland locality in China and hence to be listed on List of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斯加州 沼泽地 生物群落 栖息地 生态环境
下载PDF
Foraging habitat selection of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s in the farm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Caohai Wetland,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2
作者 Dawei Wu Canshi Hu +2 位作者 Mingming Zhang Zhumei Li Haijun Su 《Avian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1期74-82,共9页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how overwintering birds choose foraging habita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Grus nigricollis) feeds on crop remains in farmlands;thus,...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how overwintering birds choose foraging habita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Grus nigricollis) feeds on crop remains in farmlands;thus, reasonabl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this type of farmland that surrounds wetlands is critical for the over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however, it is not clear how the Black-necked Crane chooses the foraging land in the farmland.Methods: A thorough field positioning survey of all foraging sites in farmland areas around the Caohai Wetland and a-sampling analysis of habitat selection by the Black-necked Crane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winters from 20162017 and 2017-2018.Results: Multiple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selection of foraging habitat in farmlands, i.e., food factors(crop remains and tillage methods) >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distance to road and settlement) > topography factors(slope aspect), listed according to the strength of influence. Additionally, Black-necked Cranes tend to choose farmland sites where there was no machine tillage, the crop remains were > 500 g/m^2, the distance to residences ranged from 100 to 500 m, the distance to roads ranged from 50 to 100 m, and the slopes exhibited western or eastern aspects. As the winters progressed, the volume of the edible crop remains declin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other main factors also changed, i.e., the factors of human disturbance(distance to road and settlement) became less important,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food factor(crop remains) was strengthened. Thus, the foraging sites near the road became more important.Conclusion: The farm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Caohai Wetla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 Food factors and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feeding 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necked Crane Caohai wetland in Guizhou FARMLAND around the wetland FORAGING habitat SELECTION OVERWINTERING period
下载PDF
CONSERVATION OF WETLANDS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红玉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8年第3期90-97,共0页
Wetland,withveryhighbiologicalproductivity,tremendousresourcepotentialandenvironmentfunction,isaspecialecos... Wetland,withveryhighbiologicalproductivity,tremendousresourcepotentialandenvironmentfunction,isaspecialecosystemintheearth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protection waterfowls habitat NORTHEAST China waterfowls CONSERVATION
下载PDF
The Habitat Structure of Lukanga Ramsar Site in Central Zambia: An Understanding of Wetland Ecological Condition
4
作者 Harry Chabwela Chansa Chomba Loyd Thole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17年第6期406-432,共27页
A field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vegetation structure of the Lukanga Swamp Ramsar site in central Zambia.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communities, species composition a... A field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vegetation structure of the Lukanga Swamp Ramsar site in central Zambia.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different vegetation communiti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for improved habitat management. Sampling was conducted in all recognizable vegetation communitie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swamp was a littoral palustrine wetland predominantly characterized by the dominance of Leersia hexandria Swartz (42.02%), Typha capensis Rohrb (62.43%), Phragmites australis (Cav.) Trin. ex Steud (33.61%), Aeschynomeme fluitans Peter (31.58%) and Polygonum senegalense Meisn (48.8%). The occurrence of Vossia cuspidata Griff and Cyperus papyrusL was restricted to small and isolated locations. Short Termitaria was generally covered by Acrocerus macrum Stapf (35.25%) while tall Termitaria was dominated by Panicum maximum Jacq. (26.00%). The most important woody plant species included Combretum ghasalense Engl. et Diels (I. V = 62.88), Pseudolachnostylis maprouneifolia Pax ((I. V = 90.48), Albizia adianthifolia (Schmacher) W.F. Wight (I. V = 135.63) Isoberlinia angolensis Hyle and Brenan (I. V = 87.25). The current structure of the hydrophytes composition observed in this study was an indication of a generally silting wetland, while the dominant occurrence of understorey woody plants in the surrounding vegetation signified degraded miombo veget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ecological status of wetland habitat was potentially threatened by mainl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such as;wildfires, and un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of surrounding vegetation.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examine water flows, eutrophication and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deforestation o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e wet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quatic MACROPHYTES wetland habitat Brachystegia Woodland PALUSTRINE SWAMP Sedimentation Environmental Flows wetland Fires and OVEREXPLOITATION
下载PDF
Waterbirds in the Wetlands of Casiguran, Aurora, Philippines
5
作者 Mary Jane A. Marigmen 《Open Journal of Ecology》 2023年第5期248-256,共9页
The wetlands of Casiguran, Aurora, Philippines are primarily the source of livelihood for most of the coastal communities of the area. However, this also serves as a feeding ground for many of the migratory and reside... The wetlands of Casiguran, Aurora, Philippines are primarily the source of livelihood for most of the coastal communities of the area. However, this also serves as a feeding ground for many of the migratory and resident waterbirds. There are waterbird species occurring in the area that need protection but only a few studies of these species exis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from February to March 2019 to census and identify the water birds present in the study site, determine the conservation status and index of abundance of identified waterbirds, and describe their habitat associ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 18 waterbird species in five families were present in the area. Family Ardeidae had six representative species, Family Charadriidae had five representative species, Family Scolopacidae had five representative species while only one species represents the Family Anatidae and Family Rallidae. Two waterbird species observed (Anas luzonica and Egretta eulophotes) were lis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IUCN) as vulnerable and another species (Numerius madagascariensis) was listed as endangered. In terms of abundance, Intermediate Egret (Egretta intermedia) was revealed as the most abundant (94.68%) among waterbirds. Different waterbird species prefer specific habitats. Some usually frequent freshwater and saltwater habitats, including mangroves, open sea, and watercourses inside forests while some were observed in mudflats, and rice fields during the surv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BIRDS wetlandS Conservation Status ABUNDANCE habitat Association
下载PDF
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淑娟 穆淑慧 +1 位作者 隋玉正 于国旭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3期86-100,共15页
自然保护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是实现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目标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社区的关系并开展深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借助文献计量软... 自然保护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载体,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是实现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目标的关键,因此,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社区的关系并开展深入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借助文献计量软件,对近30年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学术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关系的研究可划分为萌芽探索阶段(2000年以前)、全面推进阶段(2001—2010年)和深化拓展阶段(2011—2021年)。研究主题集中在自然保护地建设对社区的影响、社区对自然保护地建设的认知与影响、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社区协调发展措施等3个方面,其中关于自然保护地对社区影响的实证研究较为丰富,协调发展措施的研究从概念研究转向具体模式、实践路径等方面。已有研究主要存在4个方面的不足:缺乏综合性和长期性的自然保护地对社区影响研究,社区对自然保护地建设认知的衡量标准未达成共识,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的差异化措施研究薄弱,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措施的效益评估研究较少。据此尝试提出未来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框架,建议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对社区居民福祉综合影响的研究,完善社区对自然保护地建设认知的衡量标准,加强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措施的差异化研究,深化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措施的综合效益评估研究等,以期完善自然保护地与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地 社区 协调发展 社区参与 社区共管
下载PDF
基于衡水湖湿地景观格局对生物多样性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修水 王小坡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改变会对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分析基础上,探讨景观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一定必要性。为了分析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基础上,利用InVEST模型提...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改变会对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分析基础上,探讨景观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一定必要性。为了分析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文中在景观格局演变分析基础上,利用InVEST模型提取3个景观类型为威胁因子,对衡水湖生境退化度以及质量2个指数进行模拟,研究衡水湖整体格局的景观演变特征与规律及生物生境质量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生境退化度以及生境质量均随着衡水湖的有效治理向良好的方向发展,但近年来生境质量逐渐下降;生境质量分析可知维持湖区的稳定有利于整体保护区的发展,但居民点及未利用地面积增加会对湖区生境质量产生影响。此外,中低值区面积增加,主要分布于干涸的西湖区,为保护鸟类的栖息生存,有关部门应注意西湖区及湖区周围的开发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景观类型 InVEST模型 生物资源 生境质量
下载PDF
鸿雁迁徙对停歇地的选择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铣 张路 +2 位作者 曹垒 熊好琴 赵青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0-578,共9页
建立合理的湿地水鸟保护地是缓解水鸟栖息地丧失和种群下降的重要手段。以往的保护地设计中,由于越冬地和和繁殖地水鸟停留时间长、种群数量大,受到较多的关注。分析湿地水鸟对停歇地的选择偏好,掌握停歇地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可... 建立合理的湿地水鸟保护地是缓解水鸟栖息地丧失和种群下降的重要手段。以往的保护地设计中,由于越冬地和和繁殖地水鸟停留时间长、种群数量大,受到较多的关注。分析湿地水鸟对停歇地的选择偏好,掌握停歇地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可为水鸟保护网络优化和保护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而在水鸟迁徙过程中,停歇地作为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选择鸿雁为伞护种,获取了29只鸿雁项圈追踪数据,分析蒙古国Khukh湖-中国东北鸭绿江口秋季迁徙路线对停歇地生境选择偏好,识别了鸿雁在湿地周边不同距离梯度下的活动频率变化。根据鸿雁停歇数据共识别停歇地63处,以此为基础分析停歇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因素特征。结果表明,鸿雁除选择湖泊和沼泽为停歇地外,周边250m内的裸地和草地也是重要栖息地;当鸿雁停歇地人类活动较少时,鸿雁倾向于选择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区,而人类活动强度加大时,栖息地植被条件提高能够为鸿雁提供遮避条件,也吸引了更多鸿雁停歇。研究建议,在水鸟迁徙重要廊道区应增加水鸟停歇地保护区,保护区的设计应根据关键保护对象活动频率加强对湿地周边的栖息地保护,减少水滨人类活动对鸿雁停歇的负面影响;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地区设立水鸟保护地,还应加强对植被的保护,在水鸟利用频率较高的停歇地周边进行植被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雁 栖息地偏好 湿地保护 水鸟停歇地
下载PDF
基于鸟类生境需求的城市湖岸带设计与修复评估——以梁平双桂湖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任璐 袁嘉 +2 位作者 伍叶丹 徐秋华 游奉溢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43-52,共10页
过度开发和休闲游憩等人类干扰导致湖岸带生境的均质化和退化,影响鸟类生存并制约湖泊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对2019年实施“环境-生物-结构”协同设计的湖岸带修复工程4年后的鸟类群落及生... 过度开发和休闲游憩等人类干扰导致湖岸带生境的均质化和退化,影响鸟类生存并制约湖泊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文章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为案例,对2019年实施“环境-生物-结构”协同设计的湖岸带修复工程4年后的鸟类群落及生境进行调查,结合生境制图法量化生境特征。结果表明:双桂湖湖岸带共有鸟类49种、实验区45种、对照区22种;实验区鸟类香农-威纳指数(北岸2.665、西岸2.984)高于东岸对照区(2.563),其中,西岸新增小微湿地面积较北岸更多,水鸟种类及其种群数量增加更为显著。鸟类多样性与生境多样性、鸟类数量与生境丰富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可知,修复工程有效促进了鸟类生境单元多样性的增加;构建湖岸带小微湿地和“林-草-湿”复合生境格局能使生境异质性和鸟类多样性得到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湿地 湖岸带 鸟类生境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以佳木斯柳树岛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夏心怡 覃盟琳 +2 位作者 何淼 岳莉然 胡尚春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126,共9页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指示物种,为其营造适宜生存的栖息地,对于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给东北地区城市湿地公园中鸟类栖息地的修复、规划及管理提供参考,以黑龙江省佳木斯柳树岛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柳树岛景观类型,调查鸟类资源,分析不同景观斑块与鸟类多样性的关系,提出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策略,主要包括:对鸟类栖息地进行分区保护、退化生境修复、生态廊道构建、自然岸线及水环境恢复、营建适宜生存的植被群落和后期监测管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格局 G-F指数 鸟类栖息地 规划设计
下载PDF
野化放归丹顶鹤活动节律、家域特征和栖息地选择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浩 王刚 +3 位作者 王成 薛菲 成海 张亚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6-1538,共13页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 了解野放丹顶鹤的运动模式、家域和栖息地选择的时间节律特征对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尤为重要。基于GPS-GSM跟踪数据,综合运用3S技术、动态布朗桥模型、栖息地选择指数,研究了盐城海滨湿地野放丹顶鹤在不同生活周期的活动节律、家域的面积和重叠指数,以及栖息地选择。结果表明:(1)丹顶鹤日活动节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丹顶鹤活动强度:育成期>越冬期>孵化期>育雏期,孵化期和育雏期日间活动强度平稳,育成期和越冬期呈“双峰”模式。(2)丹顶鹤95%家域面积均值介于(111.18±22.15)hm^(2)-(621.28±105.77)hm^(2),育成期((621.28±105.77)hm^(2))>育雏期((226.83±54.86)hm^(2))>孵化期((112.40±7.72)hm^(2))>越冬期((111.18±22.15)hm^(2));核心家域面积均值介于(0.53±0.26)-(45.78±6.66)hm^(2),育成期((45.78±6.66)hm^(2))>育雏期((12.73±3.67)hm^(2))>越冬期((5.18±1.59)hm^(2))>孵化期((0.53±0.26)hm^(2))。不同生活周期家域重叠值为31.08%-46.84%,不同年份重叠值为29.20%-76.21%。(3)家域尺度内,栖息地选择率具有周期性差异。孵化期选择中高覆盖度芦苇生境;育雏期选择水塘生境、中高覆盖度生境以及距水塘潮沟100 m以内生境;育成期选择水塘生境、低和中低覆盖度生境以及距离水塘0-100 m生境;越冬期选择水塘生境、中高覆盖度生境以及距水塘0-100 m生境。研究可为丹顶鹤种群保护和栖息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顶鹤 活动节律 家域 栖息地选择 盐城海滨湿地
下载PDF
鸟类栖息地营建理念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研究——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
12
作者 张雅卓 石蕊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236-239,共4页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湿地修复和鸟类保护,文章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理念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鸟类栖息的主要因素,从分区设计、水体设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驳岸设计、水中鸟岛... 为更好地实现我国湿地修复和鸟类保护,文章以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鸟类栖息地营建理念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方法,通过分析影响鸟类栖息的主要因素,从分区设计、水体设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生态驳岸设计、水中鸟岛设置、鸟类投食点设置等方面展开湿地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地营建 湿地保护与修复 保护区规划设计 天津大黄堡湿地
下载PDF
湿地公园水稻田冬季水鸟分布及其栖息地特征
13
作者 刘琳琳 朱颖 +3 位作者 李欣 谢冬 王任翔 冯育青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 稻田是我国人工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探究冬季稻田管理模式对湿地水鸟多样性保护及栖息生境改善的重要意义,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及2018年11月,采用样带法对天福国家湿地公园冬季休耕蓄水区和传统稻田的水鸟种群进行调查,对比水鸟种群及栖息地特征。结果表明:1)冬季休耕蓄水区记录4目7科25种水鸟,鸻鹬类占36%,鹭类占28%,雁鸭类占24%;传统稻田湿地共3目5科10种,其中鸻鹬类和鹭类分别占30%,无雁鸭类水鸟。2)冬季蓄水区水鸟多样性及物种丰富度较高,水鸟优势种群数量明显增多,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1.64)高于传统稻田(1.50),水鸟均匀度指数(0.84)低于传统稻田(1.37),相似性系数为0.51。3)冬季休耕蓄水区的水面面积、水位、食物、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鸟种数增多的重要因子,营巢地、停歇点也是影响冬季水鸟栖息的因素。因此,冬季稻田休耕蓄水管理的实施能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冬季休耕蓄水区 冬季水鸟 栖息地 天福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14
作者 谢娜 王征 +5 位作者 何佳秀 王婧 陈思柔 赵丹娜 张佑祥 吴涛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33-38,共6页
为全面了解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鸟类多样性现状,于2021年2月—2022年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该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共记录鸟类114种,隶属13目44科;鸟类以雀形目为主,共29科74种(占总物种数量的64.91%);鸟... 为全面了解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内鸟类多样性现状,于2021年2月—2022年10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该湿地公园的鸟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共记录鸟类114种,隶属13目44科;鸟类以雀形目为主,共29科74种(占总物种数量的64.91%);鸟类区系以广布种和东洋界种为主,分别占总物种数量的51.75%和38.60%;居留型以留鸟为主,占总物种数量的50.00%;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8种;样线所在生境的复杂程度与鸟类多样性指数呈正相关;春季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4.90)和Pielou均匀度指数(1.16)均最高,秋季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9.76)最高;不同生境类型,鸟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是乔木林(5.02)、湿地(4.04)、灌草丛(4.03)、农耕区(3.82)、居民区(2.72)。本次调查不仅丰富了该湿地公园内鸟类资源的基础数据,而且为生物多样性的编目与监测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今后该湿地公园的科学管理和成效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多样性 生境 湖南洞口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
下载PDF
江苏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对策
15
作者 张晴晴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5期27-32,共6页
江苏省滨海湿地分布在省内东部沿海一带,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为多种珍稀濒危长距离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地、繁殖地及迁徙停歇地。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和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 江苏省滨海湿地分布在省内东部沿海一带,是中国沿海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为多种珍稀濒危长距离迁徙水鸟提供了重要的越冬地、繁殖地及迁徙停歇地。以丹顶鹤(Grus japonensis)、黑嘴鸥(Larus saundersi)和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为代表的湿地水鸟是江苏省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物种,近海水域、光泥滩、低矮的碱蓬沼泽及稀疏的芦苇植被是该区域开展保护和恢复的目标生境。国内外滨海滩涂湿地恢复的成功实践表明,恢复滨海滩涂自然潮汐过程是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可持续恢复的有效途径,但往往历时较久,而局部构建关键物种的适宜生境是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快捷途径,但所需的维持成本较高。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无论采取何种保护和恢复对策,都应将持续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纳入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物多样性 自然潮汐过程 适宜生境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河北昌黎黄金海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七里海潟湖湿地鸟类多样性
16
作者 赵志红 王旭鹏 +2 位作者 张波 解盛 金照光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3期101-113,共13页
【目的】为完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提名地”七里海潟湖湿地的鸟类基础资料,同时为地方政府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保护管理规划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22年1月至12月,根据七里海潟湖周围地貌和... 【目的】为完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申报提名地”七里海潟湖湿地的鸟类基础资料,同时为地方政府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保护管理规划及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方法】2022年1月至12月,根据七里海潟湖周围地貌和生境分布的特点,采用样点法和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共设置3个样点和1条样线,记录调查到的鸟类种类、数量、分布型和区系组成、鸟类居留类型,分析鸟类的优势种、常见种、珍稀濒危状况、多样性和受威胁状况。【结果】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7目42科165种,其中湿地水鸟共计102种、非湿地水鸟63种。鸻形目、雁形目和鹈形目是七里海潟湖湿地鸟类主体,主要分布于潟湖湖面生境,以旅鸟为主,旅鸟和候鸟占总物种数的90%,体现了七里海潟湖是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的特点。在165种鸟类中,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物种名录濒危及以上级别种类5种。【结论】七里海潟湖湿地鸟类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的平均值分别为3.27和0.66,表明该湿地鸟类群落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稳定,保护价值较高,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因素为违规采集底栖生物等人类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海潟湖湿地 鸟类 生境 多样性 群落结构
下载PDF
基于群落自维持理念的滹沱河草本植物群落修复研究
17
作者 孙培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自维持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对河道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群落自维持理念,采用自维持植物群落构建思路,以植物区系质量评价法(FQA)作为植物与生境匹配特征的评估方法,按照河道不同的生境类型,组织目标植物并构建植物群落,满足时... 自维持草本植物群落的构建方法对河道生态修复具有重要作用。基于群落自维持理念,采用自维持植物群落构建思路,以植物区系质量评价法(FQA)作为植物与生境匹配特征的评估方法,按照河道不同的生境类型,组织目标植物并构建植物群落,满足时间维度下城市发展对植物群落质量、效果的要求。以植物种植混合密度作为混合式配置方式的参考,探讨修复目标下草本群落的构建方案,并将其应用在滹沱河湿地植被修复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维持群落 河流湿地 草本生境 植物区系质量评价法
下载PDF
洪泽湖湿地小微湿地鸟类栖息地营造研究
18
作者 李郊 李成之 +5 位作者 王冰 张佳琪 陈美兰 罗亚培 彭华福 张明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66-69,共4页
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在营造鸟类栖息地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洪泽湖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为例,现场存在栖息地质量不高、水系连通性不足、植被种类单一、场地肌理不协调,以及洪泽湖开阔水域鸟类较多,但研究区鸟类栖息地较少等问题。遵循生态... 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在营造鸟类栖息地中具有重要作用。以洪泽湖小微湿地的生态修复为例,现场存在栖息地质量不高、水系连通性不足、植被种类单一、场地肌理不协调,以及洪泽湖开阔水域鸟类较多,但研究区鸟类栖息地较少等问题。遵循生态学原则和因地制宜原则,通过水系连通、微地形改造、植物配置和管护等措施,营造一处近自然的、临近洪泽湖开阔水面且适宜以鹭科、鸭类等优势鸟类栖息、觅食、营巢的鸟类栖息地。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同类型鸟类栖息地的小微湿地生态修复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鸟类栖息地 生态修复 洪泽湖
下载PDF
广东基于营建鸟类栖息地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19
作者 何颖 许铭宇 《江苏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了提出相对合理的广东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分区布局、种植设计、水体设计、驳岸设计、道路设计、鸟类相关设施设计和照明设计等7个方面进... 为了提出相对合理的广东基于鸟类栖息地营建的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策略,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与分析,秉持生态优先的理念,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分区布局、种植设计、水体设计、驳岸设计、道路设计、鸟类相关设施设计和照明设计等7个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要营建湿地公园中的鸟类栖息地,就必须以满足鸟类栖息需求和公众游憩需求为立足点,把各方面相关因素考虑到设计中;在分区布局方面,要基于生态格局考虑,将其划分为保育区、缓冲区、功能区3区结构;在种植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植物食源、庇护、观赏和净水降噪等作用,优先选择鸟类喜栖植物和乡土植物,并丰富植物群落类型;在水体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其水质、水深以及岸线设计和岛屿设计;在驳岸设计方面,要从其驳岸类型来考虑其适用情况;在道路设计方面,要考虑道路的选线、布局、尺度等。除了考虑联通性和便利性,更要保证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在鸟类相关设施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其科普宣传教育设施、引鸟设施、观鸟设施、护鸟设施等;在照明设计方面,要综合考虑照明区域、时长、强度和光源色彩等,尤其是在广东省鸟类集中迁徙繁殖的季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栖息地 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 广东
下载PDF
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20
作者 张春旺 王天平 +5 位作者 冯千凤 张红嫄 王颖 胡建业 邓大军 洪军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9-115,共7页
为了掌握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状况,更好地保护鸟类多样性,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在两个越冬季对黄河流域焦作段湿地的四个区域(孟州市、武陟县、温县、白墙水库)进行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水鸟8目12科50种18445只,其... 为了掌握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状况,更好地保护鸟类多样性,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在两个越冬季对黄河流域焦作段湿地的四个区域(孟州市、武陟县、温县、白墙水库)进行冬季水鸟调查。共记录水鸟8目12科50种18445只,其中雁形目1科29种、鸊鷉目1科2种、鸨形目1科1种、鹤形目2科2种、鸻形目3科8种、鹳形目1科1种、鲣鸟目1科1种和鹈形目2科6种。国家Ⅰ级、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3种和9种。黄河流域焦作段越冬水鸟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0.871,Shannon-Wiener指数为2.378,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08,Margalef指数为4.989。不同区域水鸟物种多样性指数排序为温县湿地>孟州市湿地>武陟县湿地>白墙水库湿地,Pielou均匀度指数排序为温县湿地>武陟县湿地>白墙水库湿地>孟州市湿地。四个区域的越冬水鸟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2022年数据均略高于2021年数据。不同区域越冬水鸟区系分布与居留类型也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水鸟 多样性 生境 黄河流域焦作段湿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