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有机碳的影响
1
作者 张思培 伊淼 +7 位作者 王建国 杨莎 彭振英 崔利 张正 郭峰 张佳蕾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4-564,共11页
为探究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对植株碳积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植株碳积累、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0~10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设置5种种植方式,小麦-单作花生(W-P)、... 为探究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对植株碳积累量、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植株碳积累、土壤容重、土壤团聚体、0~100 cm土壤含水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设置5种种植方式,小麦-单作花生(W-P)、小麦-单作玉米(W-M)、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3∶4,W-MⅡP1)、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3∶6,W-MⅡP2)、小麦-玉米Ⅱ花生(行比6∶8,W-MⅡP3)。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2018-2019年花生、玉米植株碳积累显著低于单作处理,但间作模式的碳当量比均大于1,其中以MⅡP2处理最大。与玉米茬小麦(W-M)相比,间作茬(W-MⅡP)、花生茬(W-P)小麦植株碳累积量增加了487.09~1148.08 kg/hm^(2)。间作茬口降低冬小麦季0~10 cm土层土壤容重,提高冬小麦季深层土壤小颗粒团聚体(0.25~2 mm)和冬小麦季表层土壤微团聚体(<0.25 mm)的比例。三种间作模式中,MⅡP2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MⅡP1和MⅡP3,分别提高3.22%、8.29%。间作茬口增加冬小麦季0~60 cm土层中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同时增加小麦茬0~60 cm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储量,其中W-MⅡP2的有机碳储量与W-M和W-P相比分别增加2.55%和4.05%。总之,小麦-玉米Ⅱ花生周年轮作模式降低了表层土壤容重,改善了深层土壤小团聚体和表层微团聚体结构,提高了作物植株碳积累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了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Ⅱ花生 土壤理化性质 碳积累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小麦-玉米//花生带状轮作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朝辉 张佳蕾 +5 位作者 郭峰 杨莎 孟静静 耿耘 李新国 万书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111-115,共5页
轮作换茬是一项悠久的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中仍具有其他农业技术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间作因其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小麦-玉米//花生带... 轮作换茬是一项悠久的传统农业技术,在现代农业中仍具有其他农业技术所不能代替的作用。间作因其充分利用资源和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上作物产量的特点,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小麦-玉米//花生带状轮作理论与技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以期为该技术在我国黄淮海、东北、西南三个玉米主产区推广应用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玉米//花生 带状轮作 理论 技术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花生、麦仁中的9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41
3
作者 廉慧锋 赵笑天 +2 位作者 王蓉珍 宋欢 林勤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60-366,共7页
建立玉米、花生、麦仁中9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溶液和磷酸缓冲液(PBS)双重提取后直接过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的乙腈-水溶液(50:50,V/V)定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 建立玉米、花生、麦仁中9种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品用甲醇-水溶液和磷酸缓冲液(PBS)双重提取后直接过真菌毒素免疫亲和柱净化;氮气吹干后用的乙腈-水溶液(50:50,V/V)定容,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电喷雾正、负离子(ESI+、ESI-)多反应模式监测。结果表明,样品中真菌毒素在0.1~400μg/kg范围内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定量限为0.1~20μg/kg,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59.5%~118.8%,相对标准偏差为2.4%~12.8%,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真菌毒素 玉米 花生 麦仁
下载PDF
玉米、小麦与花生间作改善花生铁营养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35
4
作者 左元梅 李晓林 +2 位作者 王秋杰 曹一平 张福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9-495,共7页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花生、小麦/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禾本科作物与花生间作对花生的铁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当花生与玉米或小麦分别间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花生单作则表现出严... 采用土培盆栽方法模拟研究了玉米/花生、小麦/花生间作对花生铁营养状况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禾本科作物与花生间作对花生的铁营养状况有显著影响:当花生与玉米或小麦分别间作时,花生新叶叶色正常,而花生单作则表现出严重的缺铁黄化现象,间作花生新叶活性铁、叶绿素含量明显高于单作,两种间作花生各部位铁含量和吸收量明显高于单作,间作明显地促进了铁向花生地上部的转移;在单作花生表现缺铁症状14d的时间范围内,其根系质外体铁含量仅是间作花生的52%~80%;而根系还原力则是单作花生在表现缺铁症状后迅速提高,至缺铁第6d时还原力达到最大值,随后花生根系还原力迅速下降,而间作花生在0~14d内还原力增加速度缓慢,在10~14d中其根系还原力明显地高于单作花生根系还原力。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禾本科作物玉米、小麦根系分泌物(如:麦根酸类植物铁载体)螯合土壤中难溶性铁并被花生吸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作 间作 花生 铁营养 玉米 小麦 根系分泌物
下载PDF
多功能保水剂对作物抗旱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马友华 王广海 +2 位作者 程焱 章力干 蒋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多功能抗旱保水剂对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成苗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多功能抗旱保水剂能够促进作物种子发芽 ,在一定干旱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成苗率 ,增加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 本试验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多功能抗旱保水剂对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成苗率及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研究表明 :多功能抗旱保水剂能够促进作物种子发芽 ,在一定干旱条件下能提高作物的成苗率 ,增加玉米、大豆、小麦和花生的干物质积累量 ,其效果优于单功能保水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保水剂 农作物 抗旱效应 种子成苗率 干物质积累量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被引量:19
6
作者 孟维伟 张正 +5 位作者 徐杰 南镇武 刘灵艳 高华鑫 郭峰 万书波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5-180,共6页
为明确适宜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稳产高效的氮肥运筹,在玉米花生间作前茬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研究材料,以传统施氮量(225. 0 kg/hm^2)为对照,分别设置不同增氮、减氮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产量及产... 为明确适宜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稳产高效的氮肥运筹,在玉米花生间作前茬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济麦22为研究材料,以传统施氮量(225. 0 kg/hm^2)为对照,分别设置不同增氮、减氮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产量及产量结构、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氮肥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增氮处理及减氮10%处理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积累总量、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其籽粒产量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减氮30%处理显著降低了间作茬小麦拔节后干物质积累总量、氮素积累总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以传统施氮量为对照,增加或减少30%范围内,公顷穗数随氮肥减少而降低,且减氮10%处理的公顷穗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减氮20%以上处理,但施氮量的增减对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影响;各减氮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氮肥偏生产力。综上,该研究条件下,施氮量从225. 0 kg/hm^2减至202. 5 kg/hm^2对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其氮肥偏生产力。初步得出,该试验条件下,施氮量从225. 0 kg/hm^2减至202. 5 kg/hm^2更利于玉米花生间作下茬小麦的高效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玉米花生间作下茬 干物质积累 产量构成 氮肥利用
下载PDF
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薄录吉 李彦 +5 位作者 罗加法 张英鹏 井永苹 孙明 仲子文 刘兆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4-48,共5页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抗盐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化学抗盐施肥处理(CHP)和有机抗盐施肥处理(ORP)分别使小麦产量增加了16.0%、1...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抗盐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化学抗盐施肥处理(CHP)和有机抗盐施肥处理(ORP)分别使小麦产量增加了16.0%、17.9%和28.0%,生物抗盐施肥处理(BIP)和ORP处理分别使玉米产量增加了18.3%和17.6%,OPT、CHP、ORP及BIP处理分别增加棉花产量14.0%、18.2%、21.0%和24.6%,ORP和BIP处理分别增加花生产量15.6%和13.7%。说明合理施肥配合生物、化学和有机抗盐措施可显著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棉花 花生 盐碱地 施肥 产量
下载PDF
华北平原主要农作物的碳效率及固碳价值 被引量:2
8
作者 左红娟 曹辉 +2 位作者 石彦召 白保勋 陈东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农业,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采用投入和产出法,基于郑州市作物产量、播种面积以及农户调查数据,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及花生等3种主要作物的碳投入、碳吸收、碳效率和固碳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 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农业,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采用投入和产出法,基于郑州市作物产量、播种面积以及农户调查数据,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及花生等3种主要作物的碳投入、碳吸收、碳效率和固碳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玉米和花生的碳投入量分别为816.5kg CE/hm2、5 41.4kg CE/hm2和512.1kg CE/hm2,其中,化肥的比重最大,分别占总投入的65.25%、70.82%和73.76%;3种作物总碳吸收量分别为5 552.8kg CE/hm2、5 601.4kg CE/hm2和4 152.4kg CE/hm2,其中,秸秆碳产出量约占总量的60%;3种作物碳的生产效率分别为5.61kg/kg CE、8.80kg/kg CE和7.75kg/kg CE,碳的经济效率分别为12.56元/kg CE、19.36元/kg CE和71.34元/kg CE,碳的生态效率分别为6.81kg C/kg CE、10.35kg C/kg CE和8.11kg C/kg CE,总碳汇分别为831 500tCE、805 600tCE和145 300tCE,总固碳价值分别为99 780万元、96 672万元和17 436万元。华北平原3种主要农作物的碳效率及固碳价值均较高,碳吸收量大于碳投入量,具有显著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花生 碳效率 固碳价值 碳汇
下载PDF
发酵植物蛋白制取鲜味剂基料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庄桂 韦梅生 +2 位作者 朱光州 宫名宇 赵秋红 《郑州工程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以花生粕、玉米黄粉和谷朊粉为蛋白质原料,通过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酿造型鲜味剂基料.在使产品中必需氨基酸实现互补的同时,其酱醅前期发酵的蛋白质消化率达到93.6%,而且产品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3 氯 1,2 丙二醇(简称氯丙醇).产品质量... 以花生粕、玉米黄粉和谷朊粉为蛋白质原料,通过低盐固态发酵工艺生产酿造型鲜味剂基料.在使产品中必需氨基酸实现互补的同时,其酱醅前期发酵的蛋白质消化率达到93.6%,而且产品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3 氯 1,2 丙二醇(简称氯丙醇).产品质量超过了SB10338-2000中规定的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味剂 低盐固态发酵 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 玉米黄粉 酿造 花生粕 谷朊粉 消化率 必需氨基酸 蛋白质原料
下载PDF
70%吡虫啉WS对小麦、玉米等作物害虫的防效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凯 崔亚 许殿武 《现代农药》 CAS 2015年第5期50-51,54,共3页
采用70%吡虫啉WS处理种子.考察其对小麦穗蚜、玉米蚜虫和花生蛴螬的防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0%吡虫啉WS1.33~2.67g处理对小麦穗蚜的防效为85.1%~92.6%,对花生蛴螬的防效为76.5%~92.4%;4.00~8.00g处理对玉米... 采用70%吡虫啉WS处理种子.考察其对小麦穗蚜、玉米蚜虫和花生蛴螬的防效。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70%吡虫啉WS1.33~2.67g处理对小麦穗蚜的防效为85.1%~92.6%,对花生蛴螬的防效为76.5%~92.4%;4.00~8.00g处理对玉米蚜虫的防效为79.7%~96.2%。70%吡虫啉WS处理1kg小麦、玉米、花生种子的合理有效成分用量分别为2.00~2.67g、6.00~8.00g、2.00~2.6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0%吡虫啉WS 小麦 玉米 花生 蚜虫 蛴螬 防效
下载PDF
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薛华龙 娄梦玉 +5 位作者 李雪 王飞 郭彬彬 郭大勇 李海港 焦念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712-3725,共14页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明小麦合理轮作制度和磷肥管理。【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连续两年在花生(PCR)、玉米(MCR)和花生Ⅱ玉米(ICR)茬口下种植冬小麦,分别设P0(0 kg P2O5·hm^(-... 【目的】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明小麦合理轮作制度和磷肥管理。【方法】于2018—2019和2019—2020连续两年在花生(PCR)、玉米(MCR)和花生Ⅱ玉米(ICR)茬口下种植冬小麦,分别设P0(0 kg P2O5·hm^(-2))、P90(90 kg P2O5·hm^(-2))、P180(180 kg P2O5·hm^(-2))和P270(270 kg P2O5·hm^(-2))4个施磷水平,研究施磷水平对不同茬口下冬小麦分蘖及成穗率、灌浆速率、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1)同一茬口下,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干物质积累量和单穗干重均呈P270>P180>P90>P0处理;冬小麦穗粒数、干物质向籽粒中分配率和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P180施磷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不同茬口下,各施磷水平冬小麦单位面积最大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均表现为PCR>ICR>MCR;在不施磷(P0)和低磷(P90)水平时,花生茬口下的冬小麦各时期干物质量、产量均大于花生Ⅱ玉米茬口和玉米茬口,但在P180、P270施磷水平时,花生Ⅱ玉米茬口下的冬小麦各时期干物质量、产量则均大于花生茬口和玉米茬口。(3)结合施磷量与产量拟合曲线,花生茬口冬小麦最高产量为10493.6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77.0 kg·hm^(-2);花生Ⅱ玉米茬口最高产量为10749.8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78.9 kg·hm^(-2);玉米茬口最高产量为9936.2 kg·hm^(-2),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为189.3 kg·hm^(-2)。【结论】花生茬口及花生Ⅱ玉米茬口的冬小麦分蘖成穗、干物质积累与转移、籽粒灌浆和产量形成方面均优于玉米茬口,冬小麦产量潜力大,最佳经济产量施磷量低,为177.0—178.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茬口 施磷水平 分蘖成穗率 灌浆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小麦 花生 玉米
下载PDF
玉米、花生及其间作茬口与施磷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飞 胡莎莎 +3 位作者 焦念元 马超 尹飞 刘领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2-711,共10页
该试验在玉米单作茬口、玉米-花生间作茬口(间作茬口)、花生单作茬口共3种茬口,以及0 kg P_2O_5·hm^(-2)(P_0)和180 kg P_2O_5·hm^(-2)(P_1) 2个磷水平下,研究了间作茬口与施磷对冬小麦分蘖、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 该试验在玉米单作茬口、玉米-花生间作茬口(间作茬口)、花生单作茬口共3种茬口,以及0 kg P_2O_5·hm^(-2)(P_0)和180 kg P_2O_5·hm^(-2)(P_1) 2个磷水平下,研究了间作茬口与施磷对冬小麦分蘖、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机制,为玉米花生间作与小麦-玉米复种轮作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有效分蘖数、LAI、净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并提高了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CO_2饱和点、光饱和点及最大净光合速率(P_(nmax))、表观量子效率(AQY)、羧化效率(CE)、最大羧化速率(V_(cmax))、最大RUBP再生的电子传递速率(J_(max))和最大磷酸丙糖利用速率(V_(TPU)),且CE、V_(cmax)、V_(TPU)的增幅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有效改善了冬小麦产量构成,显著提高籽粒产量(P<0.05)。(2)间作茬口较花生茬口提高了冬小麦乳熟期的P_(nmax)、AQY、CE,增加了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了产量。(3)与不施磷相比,施磷180 kg P_2O_5·hm^(-2)显著促进间作茬口冬小麦生长,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的SPAD值、P_(nmax)、AQY、CE、V_(cmax)、J_(max)、V_(TPU)和籽粒产量(P<0.05)。研究发现,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能有效增强冬小麦旗叶表观量子效率和CO_2羧化能力,显著提高小麦花后光合能力,促进冬小麦生长,从而增加穗粒数、粒重和籽粒产量,且间作茬口结合施磷180 kg P_2O_5·hm^(-2)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玉米-花生间作茬口 施磷 光合特性 CO2羧化能力
下载PDF
玉米‖花生茬口对冬小麦旗叶光化学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飞 尹飞 +5 位作者 龙浩强 李雪 武岩岩 焦念元 马超 付国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3-131,共9页
为探明玉米‖花生茬口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光反应机理,研究了玉米‖花生茬口(间作茬口,ICR)、玉米茬口(MCR)和花生茬口(PCR)及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冬小麦花后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光系统Ⅱ(PSⅡ)、... 为探明玉米‖花生茬口显著提高冬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光反应机理,研究了玉米‖花生茬口(间作茬口,ICR)、玉米茬口(MCR)和花生茬口(PCR)及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冬小麦花后旗叶的气体交换参数、光系统Ⅱ(PSⅡ)、光系统I(PSⅠ)及二者间的性能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播前土壤含水量及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PSⅡ反应中心供(Wk)/受体侧(Vj)的活性,增强了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o)、捕获的能量(TRo/CSo)和进入电子传递的光能(ETo/CSo)。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显著提高了冬小麦扬花期旗叶PSⅡ初级光化学最大量子产额(φpo)、转化效率(Ψo)、电子传递效率(δRo)及乳熟期的PSⅠ的性能(ΔI/Io)、PSⅡ与PSⅠ协调性(ΦPSⅠ/PSⅡ)和籽粒产量,较花生茬口显著提高了乳熟期的φpo和δRo值。施磷提高了Pn、ABS/CSo、TRo/CSo、ETo/CSo、φpo、Ψo、δRo、ΔI/Io和ΦPSⅠ/PSⅡ值。这说明间作茬口较玉米茬口提高了冬小麦旗叶光反应中心活性,从而提高净光合速率,重要原因可能是间作茬口能保持耕层较高的土壤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花生茬口 土壤含水量 冬小麦 光化学特性 光系统
下载PDF
70%吡虫啉WS对作物种子的安全性评价
14
作者 崔凯 崔亚 许殿武 《现代农药》 CAS 2015年第6期52-54,56,共4页
采用纸床和土床法考察了70%吡虫啉WS对小麦、玉米及花生种子的安全性。试验结果显示,70%吡虫啉WS对小麦、玉米和花生的萌发无显著影响。70%吡虫啉WS对小麦和花生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1~2g处理对玉米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70%吡虫啉WS 小麦 玉米 花生 种子 安全性
下载PDF
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胡忆雨 朱颖璇 +3 位作者 杨雨豪 邹军 陈阜 尹小刚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3-196,共14页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 为阐明中国主要粮食-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特征。本研究基于1951—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的分省生产数据,利用优势指数理论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粮食与油料作物生产时空变化特征,探讨影响中国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951—2015年,中国水稻、玉米和花生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小麦和大豆面积有所减少;各作物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均显著增加。1951—2015年,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粮食与油料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最显著,东北地区水稻和玉米面积显著增加,小麦面积显著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和花生面积显著增加,大豆面积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玉米 大豆 花生 种植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