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对云麦53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志伟 黄锦 +7 位作者 李菊湘 陈向东 杨兆才 王增明 程加省 杨金华 张艳芬 于亚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3-178,共6页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53为材料,于2011 ~2012年度在云南3个生态试验点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易门点产量和千粒重外,磷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在各生态点对小麦产量、...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和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云麦53为材料,于2011 ~2012年度在云南3个生态试验点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易门点产量和千粒重外,磷钾肥不同施用方式在各生态点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株高及穗长等性状影响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除弥勒点穗长外,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在各生态点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株高及穗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考虑产量因素,本试验云麦53在云南地区选择适量磷钾肥施用时,采用N种+分+拔施用方式可实现高产或超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磷、钾肥 施用方式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播期和施氮量互作对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裴艳婷 肖磊 姚怀昌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7期477-481,共5页
[目的]为了确保小麦产量提高,通过播期的调整实现氮肥的低投入,并揭示播期与施氮量互作对小麦产量的作用规律和机理,制定适宜该区域小麦高产与低氮肥投入的适宜播期。[方法]2014-2015年,在德州市农科院试验田,以济麦19为供试材料,开展... [目的]为了确保小麦产量提高,通过播期的调整实现氮肥的低投入,并揭示播期与施氮量互作对小麦产量的作用规律和机理,制定适宜该区域小麦高产与低氮肥投入的适宜播期。[方法]2014-2015年,在德州市农科院试验田,以济麦19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播期与施氮量互作对小麦产量影响的研究工作。[结果]小麦的产量及其农艺性状因播期和施氮量互作组合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供氮水平相同条件下,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降低;在播期相同条件下,小麦产量随施氮量的不同差别较大,表现为早播低氮处理显著高于高氮处理,而晚播时显著低于高氮处理,中播不同氮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及相关分析表明,播期与施氮量互作条件下公顷穗数的增加是减少氮肥投入实现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对于穂长、小穗数和不孕小穗数是伴随公顷穗数的增加而表现出的相应变化,在小麦产量提高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结论]播期和施氮量互作通过改善公顷穗数而实现小麦高产,以N_1_1处理的效果最佳(即:播期10月5日+施氮量103.5kg·hm^(-2)组合),既实现了氮肥的低投入,又提高了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施氮量 小麦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对晚播小麦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飞 徐梦彬 +3 位作者 周娜娜 徐年龙 叶仁宏 王升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59-63,共5页
以扬麦19号为材料,在小麦各生育时期施用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基肥∶返青肥∶倒3叶肥∶旗叶肥),研究各处理施肥比例对小麦产量结构、籽粒综合品质、试验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50∶15∶25∶10)和T5处理(50∶10∶30∶10),其有... 以扬麦19号为材料,在小麦各生育时期施用不同氮肥运筹比例(基肥∶返青肥∶倒3叶肥∶旗叶肥),研究各处理施肥比例对小麦产量结构、籽粒综合品质、试验区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50∶15∶25∶10)和T5处理(50∶10∶30∶10),其有效穗数、穗粒数以及千粒重配置较为合理,且具有较高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实收产量较高。总氮保持一定的基础上,基肥比例为50%配合返青肥施用,同时后期增加氮肥用量,促进分蘖的基础上保证较多分蘖成穗,从而促进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增加,提高小麦品质,同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即合理的基肥施用量加上完善的后期追肥比例是实现晚播小麦优质高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晚播小麦 产量结构 品质 农艺性状 扬麦19号
下载PDF
国审冬小麦新品种京冬17的选育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单福华 张凤廷 +7 位作者 田立平 庞斌双 高新欢 任立平 张立平 苏世超 侯淑敏 赵昌平 《小麦研究》 2012年第2期23-27,共5页
为了全面了解和比较小麦新品种京冬17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以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北京市高肥组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比较京冬17和对照品种京冬8号的特征特性,并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京冬17的产量三因素协调,具有较好... 为了全面了解和比较小麦新品种京冬17的特征特性和生产利用价值。以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北京市高肥组区域试验结果为依据,比较京冬17和对照品种京冬8号的特征特性,并进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京冬17的产量三因素协调,具有较好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其平均产量在参试66个品种45个点次试验中位居前列,在国家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比京冬8号增产8.99%,达到显著水平。在45个点次试验中,有94%以上点次表现比对照品种增产,其增产幅度最高达31.9%。表现了突出的稳产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京冬17 农艺性状 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