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基部节间茎秆密度与抗倒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5
1
作者 徐磊 王大伟 +2 位作者 时荣盛 盛中飞 李安飞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3-679,共7页
为了给小麦抗倒性的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指标,以抗倒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抽穗至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干密度的变化特点,以及鲜、干密度与产量性状及其他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强弱与基部... 为了给小麦抗倒性的评价提供简便易行的指标,以抗倒性不同的20个小麦品(系)为材料,研究了抽穗至成熟期茎秆基部第二节间鲜、干密度的变化特点,以及鲜、干密度与产量性状及其他形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茎秆抗倒性强弱与基部节间茎秆鲜干密度值的大小密切相关;鲜密度随灌浆过程的进行基本呈递减趋势,在蜡熟期最低;在灌浆中期干密度较高但变化幅度较大的品种抗倒性较差。基部第二节间茎秆鲜、干密度与茎秆机械强度、单株鲜重、基部节间鲜干重、壁厚等形态生理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不孕小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等产量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直接利用基部节间茎秆鲜、干密度来评价小麦品种的抗倒性是可行的,通过提高基部节间茎秆的干密度可以实现抗倒性和产量的同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密度 抗倒性 产量性状
下载PDF
行距配置和化控对冬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振丽 程瑞婷 +1 位作者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13,共7页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cm等行距、15cm等行距、12.5cm+12.5cm+20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cm等行距、15cm等行距、12.5cm+12.5cm+20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茎秆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基本上以15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12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这2种行距配置之间拔节期和开花以后的株高及成熟时基部节间长度差异均显著(P<0.05);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单位长度节间干重、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基本上以15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或较大,12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小麦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茎秆机械强度有所增加,抗倒伏指数显著增大。除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外,行距配置与化控互作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抗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76和-0.63),与茎秆机械强度、第1和第2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第2节间秆壁厚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42、0.64和0.64),与第2、第3节间粗度和第3节间秆壁厚度相关不显著。因此,15cm等行距种植配合起身期或拔节期多效唑化控,可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配置 化控 茎秆形态特征 抗倒伏指数
下载PDF
小麦茎秆特性的遗传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崔党群 闻捷 +1 位作者 聂利红 陈锋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4-7,共4页
选用 8个亲本 ,组配成 2 8个双列杂交组合 ,研究了普通小麦节间长和茎粗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 ,倒一节间长为加性—上位性模型遗传 ,倒二和基部第一、三节间长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遗传 ;基部第二节间长和所有茎粗性状为加性—显性... 选用 8个亲本 ,组配成 2 8个双列杂交组合 ,研究了普通小麦节间长和茎粗的遗传模型。结果表明 ,倒一节间长为加性—上位性模型遗传 ,倒二和基部第一、三节间长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遗传 ;基部第二节间长和所有茎粗性状为加性—显性模型遗传 ,显性程度分别为部分显性或部分到完全显性。最后 ,根据各性状的遗传模型和基因在亲本中的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特性 遗传模型 双列杂交 加性-显性模型
下载PDF
山西省中部地区主栽小麦品种的分子标记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裴自友 温辉芹 王晋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0-25,共6页
山西省中部地区是山西小麦生产的重要地区,了解该区当前主栽小麦品种的基因组成特点,对于进一步选育新品种具有指导作用。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10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组成,并利用5个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了其矮秆基... 山西省中部地区是山西小麦生产的重要地区,了解该区当前主栽小麦品种的基因组成特点,对于进一步选育新品种具有指导作用。采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10个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组成,并利用5个功能基因标记分析了其矮秆基因、硬度、多酚氧化酶等基因组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HMW-GS存在4种组合类型,其中晋太9923亚基组合为1,7+8和5+10,评分为10分;根据醇溶蛋白和黑麦专化标记分析说明4个品种含有T1RS·1BL易位;3个品种含Rht2,7个品种含Rht8,1个品种为Rht2+Rht8组合;4个品种扩增出Pinb-D1b位点,5个品种具有Pinb-D1a位点,1个品种为杂合型;利用多酚氧化酶基因标记在10个品种检测出3个不同位点,表明该基因在品种间存在多样性,其中4个品种含有长度为876bp的低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质 农艺性状 标记分析
下载PDF
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崔党群 胡克福 +3 位作者 聂利红 陈锋 王喜安 吕云茹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2年第6期3-6,13,共5页
随机选用 8个亲本组配成一套双列杂交组合 ,研究了普通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基部第 1节间茎粗的GCA差异极显著 ,但SCA差异未达显著 ,为加性模型遗传 ;其余节间茎粗和所有节间长的GCA和SCA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均受加性效应... 随机选用 8个亲本组配成一套双列杂交组合 ,研究了普通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结果表明 ,基部第 1节间茎粗的GCA差异极显著 ,但SCA差异未达显著 ,为加性模型遗传 ;其余节间茎粗和所有节间长的GCA和SCA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均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作用 ,但以加性效应为主。各性状亲本的GCA效应与表现型值都呈正相关 ;同一性状中SCA效应大的杂交组合 ,一般至少有一个亲本的GCA效应最大或接近最大 ;相反 ,同一性状中SCA效应小的杂交组合 ,一般都有一个亲本的GCA效应为负且绝对值较大。节间长的hB2为 98 5 %~99 7% ,hN2为 6 3 9%~ 90 0 % ;茎粗的hB2为 79 3%~ 92 4 % ,hN2为 5 9 9%~ 73 4 %。节间长的选择响应依节位自上而下递减 ,而茎粗则相反 ,依节位自上而下递增。最后 ,依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评价了亲本。依据性状的遗传特点讨论了后代选择、育种目标和亲本选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特性 双列杂交组合 配合力 遗传力
下载PDF
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与环境互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崔党群 聂利红 +1 位作者 董中东 刘艳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4年第1期67-70,共4页
随机选用7个亲本,连续3年组配成21个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与环境互作。结果表明,倒一、二和基部第一、二节间长以及倒一节间茎粗的一般配合力与环境互作显著,各节间长和基部节间茎粗的特殊配合力与环境互作均显著;... 随机选用7个亲本,连续3年组配成21个双列杂交组合,研究了小麦茎秆特性的配合力与环境互作。结果表明,倒一、二和基部第一、二节间长以及倒一节间茎粗的一般配合力与环境互作显著,各节间长和基部节间茎粗的特殊配合力与环境互作均显著;上部节间长与倒一、二和基部第一、二节间茎粗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而基部节间长和中部茎粗环境效应作用最大,加性效应次之。一般配合力年际间具有较高的稳定程度。特殊配合力年际间的稳定程度相对较低。最后讨论了配合力的测度和茎秆特性的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特性 配合力 环境条件 互作效应 双列杂交 基因型
下载PDF
苗期镇压与矮壮素结合处理对小麦生育及其基部节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岩 张宏纪 +7 位作者 辛文利 王广金 闫文义 刘东军 郭怡璠 马淑梅 刘文林 杨淑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14-16,共3页
为了利用农艺措施与化控技术相结合提高作物茎秆强度,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苗期镇压与矮壮素处理对小麦生育和基部茎秆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镇压和矮壮素喷施使小麦株高降低,基部节间缩短、变粗,生育期延迟,有效分蘖数、小穗数和穗... 为了利用农艺措施与化控技术相结合提高作物茎秆强度,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苗期镇压与矮壮素处理对小麦生育和基部茎秆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镇压和矮壮素喷施使小麦株高降低,基部节间缩短、变粗,生育期延迟,有效分蘖数、小穗数和穗粒数增加,与未处理对照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另外,处理还提高了小麦基部茎秆的纤维素含量,为增加茎秆的物理强度提供了物质基础。该试验虽在盆栽条件下完成的,但所得到的结果对大田生产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镇压 矮壮素 秆强度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小麦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伟 于亮 +7 位作者 钮力亚 陆莉 赵松山 王艳 藏秀金 谭花磊 米淑玲 王奉芝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24期7-11,共5页
为明确沧州地区水分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搜集黄淮北片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春季灌水处理,利用室内和田间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的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浇1水比浇0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102... 为明确沧州地区水分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搜集黄淮北片的18个小麦品种进行春季灌水处理,利用室内和田间调查等方法,分析了灌水次数对不同品种的茎蘖动态、叶面积系数、产量等性状的影响。研究表明:浇1水比浇0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1021.05 kg/hm^2;浇2水比浇1水的处理平均增加产量900.00 kg/hm^2。在灌浆期对小麦各品种的旗叶叶面积调查发现,0水的叶面积最小,平均为18.15 cm^2,浇1水的叶面积为20.34 cm^2,浇2水的叶面积最大为24.05 cm^2。随着浇水次数的增加,各品种的容重有所下降,不孕小穗数下降,株高逐渐增大。该研究认为在沧州地区每少浇1水,产量损失900.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灌水 农艺性状
下载PDF
春小麦形态与抗麦茎蜂特性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海庆 黄相国 《青海科技》 2000年第1期8-11,共4页
运用多元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根据小麦的形态性状可将小麦成功地分为抗虫和感虫两大类,表明可以利用小麦植株的形态性状综合评价对麦茎蜂的抗性。
关键词 春小麦 形态 麦茎蜂 抗虫性 育种
下载PDF
春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综合评价的研究
10
作者 宋晓华 陈素生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0,共2页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育成的 6个春小麦品种 (系 )分别与“参考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 ,以“参考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评判出的 730 - 1品系优于以对照品种为参照评判出的 730 - 2品系 ,该结果...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对育成的 6个春小麦品种 (系 )分别与“参考品种”和对照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 ,以“参考品种”的综合农艺性状评判出的 730 - 1品系优于以对照品种为参照评判出的 730 - 2品系 ,该结果与田间表现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品种 农艺性状 灰色关联度 田间表现
下载PDF
航天处理对小麦组织培养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孙岩 张宏纪 +6 位作者 王广金 刘东军 郭怡璠 刘文林 赵远玲 杨淑萍 王永斌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3,共3页
为了促进春小麦航天诱变育种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以航天搭载的小麦纯系种子00-0387、01-0089、02-0174及其相应对照的幼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调查了诱变频率、分化频率和S1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航天处理及其相应对照的幼... 为了促进春小麦航天诱变育种和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以航天搭载的小麦纯系种子00-0387、01-0089、02-0174及其相应对照的幼穗、幼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调查了诱变频率、分化频率和S1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航天处理及其相应对照的幼穗、幼胚诱导率均在98%以上,差异不显著。航天处理3份幼穗、幼胚的平均分化率均低于相应对照,而且品种间存在基因型差异。组织培养和航天加组织培养对S1农艺性状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航天加组培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航天处理 组织培养 诱导频率 分化频率 农艺性状
下载PDF
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氮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吕添 王红光 +3 位作者 李东晓 李浩然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25-833,共9页
为明确兼顾冬小麦高产和抗倒伏的春季最佳追氮时期,设置品种、追氮期二因素裂区试验,其中,2015-2016年以山农16(SN16)和石新828(SX828)2个品种为主区,2016-2017年以藁优2018(GY2018)、科农2009(KN2009)和石4366(SH4366)3个品种为主区,... 为明确兼顾冬小麦高产和抗倒伏的春季最佳追氮时期,设置品种、追氮期二因素裂区试验,其中,2015-2016年以山农16(SN16)和石新828(SX828)2个品种为主区,2016-2017年以藁优2018(GY2018)、科农2009(KN2009)和石4366(SH4366)3个品种为主区,两年均以春3、4、5、6叶伸出时分别追施总施N量240kg·hm-2中的50%氮肥(分别用N3~N6表示)为副区。在关键生育时期调查群体总茎数,成熟期调查茎秆抗倒伏相关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拔节至孕穗期一般以N3或N4处理总茎数最多,开花至成熟期一般以N4处理的穗数最多,N5处理的成穗率最高;孕穗期至开花后24d,N4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最大,N6处理的最小;大部分品种以N4处理的株高最高,不同叶龄期追氮处理的重心高度则因品种而异;N4处理小麦基部第2节间最长,节间充实度和机械强度最小,N3和N4处理的抗倒指数最低。抗倒指数和机械强度与株高、重心高度、节间长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节间直径、茎壁厚度和充实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叶龄期追氮对每公顷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较小,大部分小麦品种以N4处理的穗数最多,且施氮处理间的差异一般不显著。石新828和藁优2018各施氮处理千粒重的差异不显著,另外3个品种N4处理的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5个品种中除藁优2018以N5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外,其他品种均以N4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且均与N5处理的差异不显著。综合来看,春4叶期追氮产量性状最优而倒伏风险最大;春5叶期追氮的籽粒产量与春4叶期追氮的差异不显著,但其抗倒能力显著提高,可以兼顾高产和抗倒伏,因此,春5叶期为河北平原春季最佳追氮时期。在灌水条件常成为限制因素的该地区小麦生产中,春4叶至春5叶期根据水源情况灌水和随水追施氮肥,都是比较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追氮时期 籽粒产量 茎秆形态特征 抗倒指数
下载PDF
小麦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与产量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经川 刘兆晔 +4 位作者 姜鸿明 刘维正 赵倩 丁晓义 邱化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28-131,共4页
利用 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对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茎质系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单茎草重、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穗数、经济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 利用 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 ,对茎质系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茎质系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与单茎草重、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穗数、经济系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重穗型品种的茎质系数极显著地高于多穗型品种 ,但其经济系数、子粒产量 /草产量 (库源比 )极显著地低于多穗型品种 ,选育中间型品种可以实现高产与抗倒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质系数 基因型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劲丰谷德”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衣政伟 朱海鹏 +5 位作者 徐颂伟 周轩正 林佩佩 袁红 王显 华荣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年第5期41-47,共7页
小麦倒伏现象在生产上比较普遍,是影响小麦高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取化控技术来调控小麦的生长状况以减少倒伏的影响。通过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同时或单独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劲丰谷德”,比较不同时期和质量浓度的“劲丰谷德... 小麦倒伏现象在生产上比较普遍,是影响小麦高产和优质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取化控技术来调控小麦的生长状况以减少倒伏的影响。通过在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同时或单独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劲丰谷德”,比较不同时期和质量浓度的“劲丰谷德”处理对小麦抗倒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茎秆特性、产量性状和抗倒性差异较大。产量性状中小穗数与倒伏指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茎秆特性中单穗质量与倒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节2内径与倒伏指数和机械强度呈显著负相关。施用“劲丰谷德”可以显著降低小麦株高,缩短穗下节间长和倒2节间长,重心高度降低,增加小麦千粒质量,各处理产量平均值较对照增产9.91%。各处理施用“劲丰谷德”后小麦抗倒效果和增产效果均较好,尤其推荐孕穗期100 g或孕穗期和扬花期各100 g(对水量均为1500 mL/hm^(2))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特性 倒伏 产量
下载PDF
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朝柱 阎宗武 +2 位作者 赵乃轩 卿明香 雷乘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9年第6期540-542,共3页
研究了24 个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及部分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粗,第1 、2 节间长及穗长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较大,株高与第2 、3 、4 节间长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第3 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因而降低第3 节间... 研究了24 个半冬性小麦品种茎秆农艺性状及部分产量性状,结果表明:茎粗,第1 、2 节间长及穗长与产量性状相关性较大,株高与第2 、3 、4 节间长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其中第3 节间长对株高的直接贡献最大,因而降低第3 节间长有利于株高的降低。合理的茎秆性状要求:植株较高,茎秆粗壮,第1 、2 节间较长,第3 、4 、5 节间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茎秆 农艺性状 品种
下载PDF
小麦克草粒数的基因型差异及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16
作者 刘兆晔 于经川 +2 位作者 马淑丽 姜晓燕 李本超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利用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对克草粒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草粒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经济系数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与生物产量呈弱的正相关,与籽粒产量的表型正... 利用11个不同的小麦基因型,对克草粒数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草粒数在小麦基因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与经济系数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均达极显著水平,与生物产量呈弱的正相关,与籽粒产量的表型正相关和遗传正相关也达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克草粒数 基因型 产量性状 经济系数
下载PDF
小麦品种周麦22茎秆生长特性及其与抗倒性的关系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玉林 殷贵鸿 +9 位作者 杨光宇 唐建卫 王丽娜 黄峰 张倩 李楠楠 吕永军 李顺成 邹少奎 高艳 《作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明确抗倒小麦品种周麦22的茎秆生长特性,为抗倒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生育期基本一致的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节间生长特性、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的株高、穗下节间长无明显差异... 为明确抗倒小麦品种周麦22的茎秆生长特性,为抗倒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以生育期基本一致的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节间生长特性、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4个小麦品种的株高、穗下节间长无明显差异。但周麦22基部第二节间长相对较短,节间壁较厚,节间粗度小,同时,周麦22基部第二节间鲜物质密度和干物质密度最大,均与洛麦21、新麦18差异达显著水平。对茎秆机械强度和倒伏指数分析表明,周麦22茎秆机械强度最高,倒伏指数最低,与其他3个品种差异显著。对其茎秆生长特性与倒伏指数相关性分析表明,基部第二节间干重和干物质密度对周麦22号抗倒性影响最大,基部第二节间干重和干物质密度增大可以增强周麦22的抗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周麦22 茎秆特性 抗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