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在小麦诱变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兰真 秦广雍 +3 位作者 霍裕平 杨会武 李博 杨会民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 采用不同剂量不同能量的离子处理小麦新品种豫麦 39和优质小麦品种豫麦 47、陕优 2 2 5、兰考 90 ( 6 ) - 4,PH82 - 2 - 2和一些高代品系 ,发现出苗率、株高等性状的变异相差很大 .结果证明 ,用 30keV ,3× 10 17N+·cm-2 离子注入豫麦 39效果最佳 .M1代株高比Ck(未处理的本品种 )降低 12~ 2 9cm .M2 代共选 18株 ,株高 6 7~ 83cm ,平均 76 8cm ,克服了豫麦 39植株偏高的缺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离子注入 诱变育种 剂量 能量 株高 出苗率
下载PDF
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0
2
作者 杨赞林 甘斌杰 余增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5期639-641,648,共4页
简要回顾了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引变剂量探测、突变后代种植和选择的做法 ,阐述了出现的变异类型和育种的进展 。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小麦 诱变育种 发展
下载PDF
离子束诱变小麦新品种皖麦42号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被引量:9
3
作者 甘斌杰 杨赞林 +2 位作者 余增亮 汪建来 王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5期25-27,36,共4页
皖麦 4 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 (RV - 6 0 )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 (30kev ,80次 )引变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弱春性 ,一般单产 6 0 0 0~ 6 75 0kg hm2 ,适... 皖麦 4 2号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太谷核不育轮回选择群体 (RV - 6 0 )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 (30kev ,80次 )引变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 ,弱春性 ,一般单产 6 0 0 0~ 6 75 0kg hm2 ,适于安徽、江苏沿淮及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部分地区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 80~ 85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 0g左右 ,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 ,感赤霉病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适宜播种期为 1 0月中下旬至 1 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 1 80~ 2 4 0万 hm2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诱变 小麦 新品种 “皖麦4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强 任立凯 +3 位作者 陈凤 孙中伟 王康君 郭明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7期18-22,共5页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 为了探寻新的育种手段,解决目前小麦常规育种中普遍存在的种质资源匮乏问题以提升育种效率,开展了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应用研究。以N离子不同剂量注入小麦品种连麦6号籽粒进行诱变处理,经过M_1代损伤效应分析,M_2代突变体的分类统计和筛选,M_3代常规系谱法稳定性鉴定,考察了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农艺性状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连麦6号的诱变效应在M_1代显著地表现在株高、结实率、抽穗期和成株率上,M_2代的突变率随N离子注入剂量的增加而提高,由低到高3种剂量处理的突变率分别为5.38%、8.98%和11.02%,筛选出的3个超亲变异性状(矮秆多蘖、早熟性、大穗)在M_3代因不同的剂量处理其重复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试验明确了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处理对小麦生理性状影响的变异效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束 诱变育种
下载PDF
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皖9926的选育与利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甘斌杰 余增亮 +2 位作者 汪建来 王瑞 杨赞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890-891,共2页
皖 992 6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群体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引变选育而成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弱春性 ,一般单产 5 2 5 0~ 675 0kg/hm2 ,适于安徽、江苏沿... 皖 992 6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合作 ,从矮败小麦进行轮回选择群体中选得的可育穗再经离子注入引变选育而成的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弱春性 ,一般单产 5 2 5 0~ 675 0kg/hm2 ,适于安徽、江苏沿淮及淮南地区、河南南部及湖北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 ;株高 80~ 85cm ,长芒、白壳、白粒、半角质 ,千粒重 40g左右 ,熟期转色好 ,不早衰 ,抗赤霉病、条锈病 ,品质优 ;适宜播种期为 10月中下旬至 11月初 ,基本苗可掌握在 180万~ 2 40万 /hm2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败小麦 皖9926 轮回选择 离子注入 抗赤霉病
下载PDF
离子辐射诱变小麦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郭向萌 押辉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34-6335,6410,共3页
阐述了离子辐射技术在小麦育种方面的应用情况,介绍了离子束诱变小麦育种的原理、方法,离子辐射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离子辐射技术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 离子辐射 诱变育种 小麦
下载PDF
离子束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龚洪恩 吕芳德 《经济林研究》 2008年第1期113-116,121,共5页
阐述了离子束的特点、诱变的机理及其引起的生物学效应,综述了离子束在植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并对离子束生物技术与传统辐射诱变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展望了离子束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离子束 诱变机理 生物学效应 诱变育种 综述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曹泽虹 吴双双 +3 位作者 王陶 董玉玮 李文 刘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0期41-43,共3页
低能离子束能精确控制生物体入射深度和部位,与物质作用时不同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获多种不同需求的新品种。该文简要阐述了离子束在诱变育种、介导转基因、磁性研究以及碳纳米管的除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为低能离... 低能离子束能精确控制生物体入射深度和部位,与物质作用时不同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可获多种不同需求的新品种。该文简要阐述了离子束在诱变育种、介导转基因、磁性研究以及碳纳米管的除杂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以为低能离子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束 原理 诱变育种 展望
下载PDF
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郭明明 樊继伟 +7 位作者 陈凤 赵雪君 李强 孙中伟 王康君 张广旭 浦汉春 代丹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2期44-44,46,共2页
常规育种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同时也使小麦品种出现一定的同质化现象。离子束注入生物体后能够打破基因连锁,从而使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多样化。本文概括了离子束诱变育种方法及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 常规育种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同时也使小麦品种出现一定的同质化现象。离子束注入生物体后能够打破基因连锁,从而使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多样化。本文概括了离子束诱变育种方法及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小麦 诱变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