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nscriptome and phytochemical analyses reveal the roles of characteristic metabolites in the taste formation of white tea during the withering process 被引量:6
1
作者 ZHOU Cheng-zhe ZHU Chen +7 位作者 LI Xiao-zhen CHEN Lan XIE Si-yi CHEN Guang-wu ZHANG Huan LAI Zhong-xiong LIN Yu-ling GUO Yu-qio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3期862-877,共16页
In the postharvest processing of tea leaves,withering is the first indispens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produces the mellow,umami and sweet taste of white tea.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chang... In the postharvest processing of tea leaves,withering is the first indispensable manufacturing process which produces the mellow,umami and sweet taste of white tea.In this study,we aimed to determin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the main metabolites and clarify the key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 involved in forming the characteristic taste of white tea during withering.Phytochemical analyses reveal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otal catechins and starch decreased continuously,whereas the contents of theaflavin,γ-aminobutyric acid(GABA),maltose,and soluble suga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during withering(from 0–48 h).Meanwhile,the elevation of α-amylase(AMY),β-amylase(BAM),total amylase,and 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 activities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GABA and maltose.By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we detected 9 707,15 921,17 353,and 17 538 DEGs at 12,24,36,and 48 h of the withering process,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0 h sample(fresh leaves).The transcript levels of most of the DEGs involved in catechin biosynthesis were significantly inhibited,whereas those involved in catechin oxid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which could be correlated to a decrease in catechin content and an increase in theaflavin content.The DEGs involved in GABA biosynthesis were considerably up-regulated,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SPMS could reduce the competition for converting spermidine to GABA.The up-regulation of the AMY and BAM genes could trigger starch degradation,resulting in the increase of soluble sugar content.These result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withering process to the characteristic taste of white t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ite tea WITHERING transcriptome analysis phytochemical analysis
下载PDF
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的差异
2
作者 张艳梅 仝佳音 +7 位作者 郝连奇 杨方慧 赵碧 汤海昆 马玉青 夏丽飞 孙云南 浦绍柳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6期99-104,共6页
通过对云南大叶种鲜叶进行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以找出最优加工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大叶种白茶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大叶种长叶白毫为试验对象,采用蓝光和黄光2种光质萎凋,对茶样进行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以及香气成分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云南大叶种鲜叶进行不同光质萎凋处理,以找出最优加工工艺,为进一步研究大叶种白茶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大叶种长叶白毫为试验对象,采用蓝光和黄光2种光质萎凋,对茶样进行感官品质、生化成分以及香气成分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经过2种光质处理后,感官审评总分均高于对照(室内自然凋萎),综合分数从高到低分别为黄光、蓝光、对照,得分分别为92.5、91.8、89.2。经过2种光质处理的茶叶感官品质优于对照,其中黄光优于蓝光。经过2种光质处理的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得到明显提高,与对照相比,黄光萎凋显著提高了云南大叶种白茶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的含量(P<0.05),蓝光次之,对照最低;与对照相比,2种光质处理均提高了水浸出物含量,蓝光提高幅度大于黄光;2种光质处理均降低了茶多酚含量,蓝光降低幅度大于黄光。试验茶样共鉴定出93种香气组分,其中对照58种,蓝光萎凋57种,黄光萎凋55种。黄光萎凋、蓝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的茶样芳樟醇相对含量分别为65.43%、62.70%、61.36%。不同光质萎凋有助于云南大叶种白茶品质的提升,其中黄光优于蓝光。处理过的茶样香气、滋味等均比常规加工工艺有较大的改善,是加工云南大叶种优质白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白茶 光质 萎凋
下载PDF
基于福鼎白茶经验的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模式研究
3
作者 王建文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福鼎白茶是最近几年最成功、也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从品牌创建伊始,在组织层面就理顺了政府、协会、企业等各方关系,明确了品牌主体;在战略层面基于产业优势,确定了聚焦白茶品类、打造白茶代表性品牌的方向;在执行层面建立... 福鼎白茶是最近几年最成功、也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公用品牌之一。从品牌创建伊始,在组织层面就理顺了政府、协会、企业等各方关系,明确了品牌主体;在战略层面基于产业优势,确定了聚焦白茶品类、打造白茶代表性品牌的方向;在执行层面建立了完善的品牌保障体系,明确了品牌成长路径和品牌打造方法,并按照品牌成长的规律进行了持续性的品牌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鼎白茶 区域公用品牌 品牌构建 品牌战略
下载PDF
金花白茶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减肥作用
4
作者 刘振云 柯菀萍 +6 位作者 周汐芮 李孟华 薄佳慧 叶兴妹 刘仲华 肖力争 林勇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0-362,共13页
为探究金花白茶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减肥作用,选用金花白茶为材料,以未发花白茶为对照,进行茶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检测,并建立小鼠肥胖模型,给予400 mg·kg^(-1)金花白茶及白茶水提取物灌胃干预,定期记录小鼠体重,进行肥胖相关指标的测... 为探究金花白茶对高脂饮食小鼠的减肥作用,选用金花白茶为材料,以未发花白茶为对照,进行茶叶主要理化成分含量检测,并建立小鼠肥胖模型,给予400 mg·kg^(-1)金花白茶及白茶水提取物灌胃干预,定期记录小鼠体重,进行肥胖相关指标的测定及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白茶发花后黄酮和茶褐素含量明显上升,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及茶红素含量显著下降,儿茶素组分中仅表儿茶素含量出现显著的上升。金花白茶能有效抑制高脂饮食小鼠的体质量增长,降低其肝脏和白色脂肪指数,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保护肝脏及肠道的结构完整性及功能。与未发花白茶相比,金花白茶在降低小鼠血脂含量及炎症因子水平上效果更佳,推测是由于冠突散囊菌的大量繁殖及黄酮、表儿茶素、茶褐素等物质含量上升所致;而在缓解肝脏氧化应激方面效果不如白茶,推测是发花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大量减少所致。试验结果表明,金花白茶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模型小鼠有明显的减肥效果,发花工艺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白茶的降脂减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白茶 白茶 发花工艺 降脂减肥
下载PDF
不同年份白茶饼主要化学成分及感官品质变化与通径分析
5
作者 谢克孝 王志华 +3 位作者 张宁宁 李琳玉 孙威江 陈志丹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2-262,共11页
分析不同年份白茶饼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变化,以评价白茶饼储藏年份与感官品质的关系。以储藏2年陈至19年的白茶饼为试验材料,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结合感官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探讨... 分析不同年份白茶饼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变化,以评价白茶饼储藏年份与感官品质的关系。以储藏2年陈至19年的白茶饼为试验材料,测定主要化学成分,结合感官评价,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及通径分析,探讨主要化学成分与感官品质之间的关系。随着储藏年份的增长,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茶红素含量呈下降趋势,最低值分别为50.71,5.78 mg/g和6.82 mg/g;而总黄酮、茶褐素呈上升趋势,最高值分别为62.18 mg/g和27.09 mg/g。主成分分析、感官分析表明,储藏4年的白茶饼的内质综合排名第1,感官品质最高(总分为96.8),具有最佳品质。聚类分析表明白茶饼储藏第2年、第4年和第6年时转化反应剧烈,而8~19年趋于稳定且感官品质逐渐上升。通径分析得出不同年份白茶饼感官品质的变化,咖啡碱含量与陈化白茶饼感官品质呈显著正相关,总黄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白茶饼感官品质以储存4,10,19年的整体较佳。咖啡碱和总黄酮含量可作为评价陈年白茶饼品质的直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饼 不同年份 化学成分 感官分析 聚类分析 通径分析
下载PDF
乌龙茶茶树品种制白茶的风味特征及特征组分分析
6
作者 戴浩民 张灵枝 +6 位作者 梁轶琳 王治会 汪莹 曹士先 荣杰峰 孙威江 陈志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 为探究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的风味品质差异,以紫玫瑰等8种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为研究对象,以福鼎大毫茶所制传统白茶为对照,结合感官审评、生化检测和多元统计分析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的外形、汤色较传统白茶暗,观感欠佳;而滋味和香气优于传统白茶。生化成分检测分析发现电导率、pH值、可溶性糖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及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的差异是导致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滋味迥异的重要因素。挥发性物质检测表明:反式-2-壬醛、顺-3-壬烯-1-醇、棕榈酸甲酯、芳樟醇、亚油酸甲酯、柏木脑、甲酸香叶酯、苯乙醇、橙花醇、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植酮是影响传统白茶与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香型呈现的关键差异香气成分。本研究揭示了乌龙茶品种所制白茶与传统白茶间的风味品质差异,证明了乌龙茶品种具有开发花香型白茶的潜力,可为白茶风味进一步多元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茶树品种 白茶 适制性 挥发性物质 品质差异
下载PDF
不同季节云抗10号厌氧加工白茶的品质差异探究
7
作者 马晨阳 高畅 +5 位作者 田迪 周小慧 任玲 李沅达 李亚莉 周红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3,共7页
本研究以春、夏、秋三个季节云抗10号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经过厌氧处理后采用相同工艺加工成白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测定和UHPLC-MS/MS高通量技术检测氨基酸组分含量,以探究三个季节的原料经厌氧处理后制成的白茶品质差异... 本研究以春、夏、秋三个季节云抗10号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经过厌氧处理后采用相同工艺加工成白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理化成分测定和UHPLC-MS/MS高通量技术检测氨基酸组分含量,以探究三个季节的原料经厌氧处理后制成的白茶品质差异。结果表明,三个季节的白茶品质差异明显,其中春季白茶干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持久且高扬,并且有花蜜香、毫香、药香以及独特工艺香等多种香气类型,滋味浓鲜甜爽,汤色黄亮,叶底软嫩明亮,感官品质最好。春季白茶的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水浸出物和黄酮类含量最高,夏季白茶的茶多酚含量最高。氨基酸成分中共检测到20种,其中显著性差异氨基酸有18种(P<0.05)。春季白茶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最高为1.22 mg/g,有8种氨基酸组分在春季白茶中含量最高;有3种在夏季白茶中含量最高;有6种在秋季白茶中含量最高。通过PCA主成分分析以及差异化合物筛选共得到15种区别三个季节白茶的差异化合物。综合感官审评结果、理化成分以及氨基酸组分来看,春季白茶与夏、秋两季白茶有明显差异,且春季白茶整体品质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GABA) 云抗10号 品质差异 白茶 季节
下载PDF
不同海拔区间白茶化学元素特征分析及产地判别
8
作者 罗钦 陈谢勇 +4 位作者 徐梦婷 邵淑贤 吴秀秀 叶乃兴 郑德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93,共13页
为探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小尺度区域内白茶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政和县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筛选出指标元素,构建不同海拔白茶... 为探究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在小尺度区域内白茶产地鉴别的可行性,本研究以政和县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矿质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并结合化学计量学工具,筛选出指标元素,构建不同海拔白茶判别模型。结果表明,政和县相对较低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LWT)中K、Ca、Mg、Mn的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相对较高海拔区间福安大白茶(HWT),LWT中的Na、As、Cd、Sn、Se含量极显著低于HWT(P<0.01);LWT中的Ce、Y、La、Lu、Pr、Sm、Tb、Tm、Nd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低于HWT。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法,筛选出Ca、K、Cd、Pb和Sn 5种特征矿质元素,其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1.7%和88.3%;筛选出Eu和Tb 2种特征稀土元素,其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均为91.7%;7种特征化学元素整体初始和交叉验证的判别准确率分别为98.3%和96.7%。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预测指数顺序为16种矿质元素(0.619)<5种特征矿质元素(0.678)<15种稀土元素(0.682)<2种特征稀土元素(0.734)<7种特征化学元素(0.807),以7种特征化学元素为指标时最佳。联合特征矿质元素和特征稀土元素,可以对小尺度区域内不同海拔区间生产的白茶进行有效的产地判别,可作为产地溯源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为福建省名特茶叶中化学元素数据库建立及产地判别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海拔区间 福安大白茶 稀土元素 矿质元素
下载PDF
不同品种和工艺条件对白茶品质形成机制的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夏长杙 杨天根 +4 位作者 翟精武 蒲璐璐 刘亚兵 王敏 杨慧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60-168,共9页
白茶属微发酵茶,不同茶树品种制作工艺白茶鲜醇可口和花香浓郁的品质有所差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茶中多酚类物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生物碱和可溶性糖等内含物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导致白茶外形、色泽及冲泡后汤色、滋味和香气发生不... 白茶属微发酵茶,不同茶树品种制作工艺白茶鲜醇可口和花香浓郁的品质有所差异,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茶中多酚类物质、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生物碱和可溶性糖等内含物质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导致白茶外形、色泽及冲泡后汤色、滋味和香气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赋予了独特的品质特征。白茶的品质形成十分复杂,其成分的组成、含量及所表现的香气特征受茶树品种和工艺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鉴于此,为推动工艺白茶产业的发展,挖掘白茶品质形成机制,本文综述了近几年白茶在萎凋和干燥过程中品质形成机制,分析了不同茶树品种和工艺条件对白茶品质影响原因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提升白茶品质、优化白茶加工工艺及利用和选育更多不同茶树品种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工艺条件 茶树品种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普安大厂茶白茶工艺研究
10
作者 杨琦宏 李彩云 +3 位作者 赵支飞 牛素贞 马安权 宋勤飞 《特产研究》 2024年第2期7-15,共9页
为挖掘普安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 F.C.Zhang)的价值,丰富普安茶产品类型,分别以普安大厂茶群体种春梢独芽、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及单叶为原料,参照白茶“萎凋→干燥”的基本工艺设计3种不同萎凋方式制作普安大厂茶白茶。对所制... 为挖掘普安大厂茶(Camellia tachangensis F.C.Zhang)的价值,丰富普安茶产品类型,分别以普安大厂茶群体种春梢独芽、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及单叶为原料,参照白茶“萎凋→干燥”的基本工艺设计3种不同萎凋方式制作普安大厂茶白茶。对所制白茶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内含成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其综合品质,以确定普安大厂茶白茶加工的最适原料及工艺参数。结果显示,以独芽原料所制的白茶感官品质较好,表现出鲜醇、花蜜香、甜果香的品质,优于其他嫩度原料。白茶内成分含量在不同嫩度原料及不同萎凋方式下均有差异,但变化没有明显规律。利用白茶感官品质得分、内含成分含量及儿茶素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白茶综合品质最佳的组合为W12,即以独芽为原料,采用“日光自然”复式萎凋所制白茶芽头细长、绿黄带褐较润,汤色绿黄尚亮,清香纯正,滋味鲜甜;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较高,水浸出物含量适中,可作为普安大厂茶白茶加工的优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安大厂茶 白茶 嫩度 萎凋方式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贵州3种优良茶树品种的白茶适制性研究
11
作者 王艳丽 刘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30-136,共7页
目的明确贵州广泛栽培的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石阡苔茶的白茶适制性,形成适合本地品种的白茶加工工艺,以创制贵州特色白茶。方法2023年5月下旬,在室温18~22℃、外界温度18~26℃、湿度65%~75%条件下,以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石阡苔茶一芽... 目的明确贵州广泛栽培的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石阡苔茶的白茶适制性,形成适合本地品种的白茶加工工艺,以创制贵州特色白茶。方法2023年5月下旬,在室温18~22℃、外界温度18~26℃、湿度65%~75%条件下,以福鼎大白茶、龙井43和石阡苔茶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室内萎凋槽加温萎凋、复式萎凋(日光萎凋和室内自然萎凋),2种萎凋方式加工白茶,3个萎凋时间(25、35、45 h)取样。感官审评后,选取复式萎凋25、35、45 h茶样,测定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儿茶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结果游离氨基酸总量、咖啡碱和没食子酸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儿茶素总量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含量降低。石阡苔茶加工的白茶滋味和香气最优,不同茶树品种复式萎凋35 h加工的白茶成分差异显著。石阡苔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总量、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最高,福鼎大白茶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和儿茶素含量最高,龙井43的氨基酸含量最高。结论3个茶树品种中,石阡苔茶的白茶适制性最好,最优加工工艺为复式萎凋、萎凋时间3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阡苔茶 白茶 加工特性 复式萎凋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滋味物质差异
12
作者 李娜 雷光明 +5 位作者 何庆 姚华 唐人杰 吴雪莉 王峻 后鹏飞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7-13,46,共8页
为探究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的滋味差异,以不同季节的华蓥山白茶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白茶滋味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的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 为探究不同采制季节四川白茶的滋味差异,以不同季节的华蓥山白茶为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感官评定,对白茶滋味物质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的白茶在感官品质上存在明显差异,共筛查出432种非挥发性化合物,经PCA和HCA分析,三组样品表现出明显的分离趋势,春、夏、秋三个季节白茶滋味相关代谢物差异明显。春茶样品中氨基酸及其代谢物含量较高,而夏、秋茶中酚类化合物及有机酸含量较高。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结合非参数检验,获得了具有标志性差异的成分156种(VIP>1.0,P<0.05),包括25种有机酸类、21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4种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类、79种酚类(包括黄酮醇类和黄酮苷类、儿茶素类、鞣质类)、27种其他类(包含可溶性糖及其代谢产物、维生素、生物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季节 非靶向代谢组学 滋味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
下载PDF
液质联用测定福鼎白茶中高氯酸盐含量及其污染情况研究
13
作者 陈巧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24年第3期12-15,22,共5页
建立了液质联用测定福鼎白茶中高氯酸盐含量的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39个福鼎白茶中的高氯酸盐残留量。白茶样品用65%甲醇水溶液提取,HLB和GC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Waters IC-Pak AnIon HR色谱柱分离,乙腈-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 建立了液质联用测定福鼎白茶中高氯酸盐含量的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39个福鼎白茶中的高氯酸盐残留量。白茶样品用65%甲醇水溶液提取,HLB和GC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Waters IC-Pak AnIon HR色谱柱分离,乙腈-乙酸铵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UPLC-MS/MS分析,同位素内标法定量。方法的检出限为8μg/kg,定量限为25μg/kg,满足欧洲食品安全委员会对茶叶中高氯酸盐临时安全限量值0.75 mg/kg的要求。在未污染的白茶样品中添加20、200、750μg/kg高氯酸盐进行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7.5%~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RSD,n=6)2.7%~11.2%。采用该方法测定39个福鼎白茶,结果显示白茶样品中高氯酸盐的检出值均低于欧盟临时限量0.75 mg/kg,福鼎白茶中高氯酸盐污染风险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氯酸盐 白茶 UPLC-MS/MS
下载PDF
白茶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力研究
14
作者 卢学慧 陈巧玲 +1 位作者 王弛 赵峰 《茶叶学报》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提取和酶解制备白茶蛋白生物活性肽,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白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寿眉白茶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获得白茶蛋白粗提物,再分别以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配... 【目的】提取和酶解制备白茶蛋白生物活性肽,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白茶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寿眉白茶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获得白茶蛋白粗提物,再分别以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复配酶进行酶解,比较各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差异。【结果】采用碱提(0.3 mol·L^(-1)NaOH)酸沉(pH=3.0)法获得白茶蛋白粗提物,其纯度46.6%,得率7.1%。酶解物的活性评价结果显示,木瓜蛋白酶酶解物浓度为200μg·mL^(-1)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大,为86.8%;4种蛋白酶酶解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复配酶酶解物浓度为1000μg·mL^(-1)时总还原力最大,为0.930;中性蛋白酶酶解物浓度为1000μg·mL^(-1)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力最强,为97.8%。【结论】使用中性蛋白酶、复配酶和木瓜蛋白酶,有望开发具备抗氧化能力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力的白茶蛋白活性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酶解物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扦插基质和时间对汝城白毛茶扦插苗存活和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杨睿 孙小军 +3 位作者 黄晓刚 袁胜全 钟杰 何学军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探寻一种汝城白毛茶性价比较高的扦插育苗方法,通过探讨秋季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基质对汝城白毛茶在扦插后翌年5月至6月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研究秋季扦插时间段和扦插基质对汝城白毛茶扦插苗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管理强度下,10月中... 为探寻一种汝城白毛茶性价比较高的扦插育苗方法,通过探讨秋季不同扦插时间不同基质对汝城白毛茶在扦插后翌年5月至6月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研究秋季扦插时间段和扦插基质对汝城白毛茶扦插苗培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有管理强度下,10月中旬在营养土中进行扦插育苗,能取得与本地黄红壤心土育苗相近的效果(10月中旬在黄红壤心土和营养土上的扦插苗在翌年6月中下旬的萌芽率分别为60.33%和59.00%);黄红壤心土扦插时间筛选试验表明,扦插时间对扦插苗成活率、萌芽率和地径存在极显著影响,对扦插苗苗高存在显著影响,因此结合正交试验结果可以推断,使用当年生半木质化饱满枝条于10月中旬在本地黄红壤心土进行扦插育苗能够取得较高的性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城白毛茶 扦插 萌芽率 成活率
下载PDF
温州白茶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16
作者 林海裕 孙淑娟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温州是浙南早春茶的重要产区,茶叶是温州农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文章分析了温州市白茶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温州白茶产业目前面临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产业竞争较为激烈、产业思维模式有待转变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温州市白茶产业发展的创... 温州是浙南早春茶的重要产区,茶叶是温州农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文章分析了温州市白茶产业的现状,指出了温州白茶产业目前面临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产业竞争较为激烈、产业思维模式有待转变的挑战,基于此提出了温州市白茶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以及如何挖掘产业特色与优势,提升竞争优势等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白茶 温州
下载PDF
景宁畲族非遗彩带纹样于当地农副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朱璟璐 周俊洁 +2 位作者 李泽宇 刘海媛 曾嘉炜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于景宁当地考察为主结合畲族历史文化、彩带纹样解析、惠明白茶历史与工艺等文献资料,抓取畲族彩带纹样、畲文、惠明白茶在色彩、图形、文字(释义)等方面的特点。以景宁惠明白茶包装设计提案为应用实践,...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的方法,于景宁当地考察为主结合畲族历史文化、彩带纹样解析、惠明白茶历史与工艺等文献资料,抓取畲族彩带纹样、畲文、惠明白茶在色彩、图形、文字(释义)等方面的特点。以景宁惠明白茶包装设计提案为应用实践,尝试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农副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提高景宁地区农副产品形象特色,以此作为一个起点,启发当地农副产品企业品牌形象意识,从而提高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族 彩带纹样 惠明白茶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白茶中硅的含量
18
作者 陈冰 《茶叶学报》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白茶中硅的含量,拓展新领域挖掘白茶价值,为白茶的品质研究提供新角度。【方法】白茶样品经粉碎后过5.0μm标准筛,烘箱80℃烘干4 h,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样品于银坩埚中经电炉碳化,...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白茶中硅的含量,拓展新领域挖掘白茶价值,为白茶的品质研究提供新角度。【方法】白茶样品经粉碎后过5.0μm标准筛,烘箱80℃烘干4 h,干燥器中冷却后,称取样品于银坩埚中经电炉碳化,马弗炉650℃灰化后,用氢氧化钠碱熔-盐酸提取,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检测。【结果】该方法建立的硅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2 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2.41%,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2%~103.2%。检测采集到的10个白茶样品,其中白牡丹、寿眉各4个(存储时间分别为1、3、7、10年),白牡丹(抛荒茶)2个(存储时间分别为1、3年),结果显示白茶样品的硅含量为119~297 mg·kg^(-1),且同一年份的白牡丹硅含量均高于寿眉(抛荒茶除外)。【结论】该方法精密度好、检测结果可靠,适用于白茶中硅含量的测定。不同白茶品类的硅含量有明显的区别,深入研究硅的含量可为白茶品质提升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 白茶
下载PDF
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白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崔宏春 黄海涛 +5 位作者 郑旭霞 赵芸 张建勇 敖存 师大亮 窦立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32-341,共10页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 为了解‘福云14’、‘791201’、‘福云12-24’、‘730430’、‘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福云4-12’、‘740208’、‘790118’、‘780710’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的白茶适制性,以‘福鼎大白’品种为对照,分析了其感官品质和主要理化成分,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PCA)分析。结果表明: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所制白茶具有外形毫色银白、汤色浅嫩绿明、滋味清鲜、毫香显、肥嫩成朵优良品质特征,除‘790118’、‘790218’和‘眉峰’外,其余品种感官审评总分均比对照‘福鼎大白’评分高,并且得分在93分以上的有‘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理化分析结果显示,‘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90118’、‘福云14’、‘791201’、‘730430’、‘福云12-27’、‘眉峰’、‘福云9-6’、‘740208’品种加工白茶的水浸出物含量、儿茶素总量显著高于对照‘福鼎大白’(P<0.05),‘福云10-27’、‘福云12-24’、‘791201’、‘740208’、‘790118’、‘福云12-27’、‘780810’、‘福云10-27’、‘眉峰’、‘福云9-6’、‘790218’、‘福云5-23’品种加工白茶的咖啡碱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多酚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福云10-27’、‘福云12-27’加工白茶的酚氨比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15个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白茶的茶汤L^(*)值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15个福云杂交后代茶树新品种(系)加工的白茶归为4类,与前述感官评价和理化成分分析基本吻合。综合评价表明,‘福云4-12’、‘福云10-27’、‘福云12-24’品种加工白茶的品质相对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茶树品种 适制性 加工 感官品质
下载PDF
黄化茶树新品种‘茗冠’多茶类品质差异分析
20
作者 游小妹 韩奥迪 +5 位作者 李鑫磊 孔祥瑞 钟思彤 郭玉琼 单睿阳 陈常颂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87-297,共11页
‘茗冠’是从白鸡冠后代选育出的优良黄化茶树新品种,为探究‘茗冠’多茶类的品质差异,以茗冠鲜叶为原料,按照绿茶、红茶、白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滋味分析。结果表明,茗冠绿茶香气呈嫩香,花果香显,滋味醇厚... ‘茗冠’是从白鸡冠后代选育出的优良黄化茶树新品种,为探究‘茗冠’多茶类的品质差异,以茗冠鲜叶为原料,按照绿茶、红茶、白茶加工方法制成相应茶类,进行感官品质审评和香气、滋味分析。结果表明,茗冠绿茶香气呈嫩香,花果香显,滋味醇厚;茗冠红茶香气呈甜香,花香显,滋味甜醇;茗冠白茶香气毫香,花香馥郁,滋味鲜爽,不同工艺加工的茗冠茶各自带有独特的花香特征。在茗冠绿茶的香气成分中,具有花香的萜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大,其次是具有果香的酯类香气成分,对茗冠绿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茗冠绿茶的代表性香气成分为己酸叶醇酯、己酸-3-己烯酯、己酸-2-己烯酯、橙花叔醇、丁酸叶醇酯、橄榄醇、α-法呢烯,代表性成分以具有果香的酯类物质和具有花果香的醇类物质为主,造就了茗冠绿茶花果香显的品种特性;在茗冠红茶的香气成分中,具有花香的萜类香气和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大,对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茗冠红茶中代表性组分为二氢芳樟醇、α-柏木烯、β-紫罗兰酮、γ-杜松烯、十六酸甲酯、苯甲醛,代表性成分以具有花香、甜香的萜类物质和醇类物质为主,造就了茗冠红茶花香且带有甜香的品种特性;在MGB的香气成分中,具有花香的萜类香气成分和醇类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较大,对其香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茗冠白茶中代表性组分为香叶醇、月桂烯、3-蒈烯、乙酸芳樟酯、芳樟醇,代表性成分以具有花香的醇类和萜类物质为主。茗冠绿茶、茗冠红茶和茗冠白茶非挥发性组分整体差别较大,茗冠绿茶中的儿茶素类化合物、花青素类和部分黄酮醇和黄酮糖苷类(槲皮素-3-O-半乳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7-O-鼠李糖苷等)等化合物相对含量总体高于茗冠红茶和茗冠白茶;茗冠红茶中的茶黄素类、酚酸类和少部分黄酮醇和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牡荆素-2-O-半乳糖苷、牡荆素-2’’-O-鼠李糖苷、芹菜素-6,8-二-C-葡萄糖苷、芹菜素-6-C-葡萄糖苷等)及部分氨基酸类化合物(L-苯丙氨酸、L-色氨酸、L-异亮氨酸、L-缬氨酸、L-天冬氨酸)等化合物相对含量高于茗冠绿茶和茗冠白茶;茗冠白茶中的部分氨基酸类化合物(L-精氨酸、L-谷氨酰胺、L-赖氨酸、L-组氨酸、L-酪氨酸)相对含量高于茗冠绿茶和茗冠红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化茶 茗冠 绿茶 红茶 白茶 香气 滋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