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cohol drinking rates of male between 7th and 11th graders in Japan decreased gradually based on nationwide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urveys from 1996 to 2008 被引量:1
1
作者 Hideyuki Kanda Yoneatsu Osaki +4 位作者 Yoshitaka Kaneita Osamu Itani Maki Ikeda Takashi Ohida Susumu Higuchi 《Health》 2013年第6期12-17,共6页
Early drinking is considered to result in making toleran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lcohol related disorders in the later. We focused generational impacts on drinking rate among high school st... Early drinking is considered to result in making tolerant of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a higher prevalence of alcohol related disorders in the later. We focused generational impacts on drinking rate among high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multiple nationwide data. The surveys were nationwide, cross-sectional random sampling surveys given every 4 years from the Japanese Youth Tobacco and Alcohol Surveys, 1996 to 2008. Participants were male 53,925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7th grade to 11th grade. We divided to the three follow-up groups every 4 years from 1996 to 2004 for ma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7th grades and the end periods were 4 years later in 11th grades. Outcome measures in this study were life time drinking, current drinking within 30 days and weekly drinking. All drinking rates decreased each at 7th and at 11th grade. The increments in these drinking rates from 7th grade to 11th grade in males decreased gradually in recent follow-up groups. Generational impacts should be considered by using follow-up groups to study drinking behaviors among stu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INKING Rates Repeated cross-SECTIONAL Study National wide Survey JAPAN
下载PDF
Inheritance and Sequence Homology Analysis of the Maize DNA Introgressed into the Wheat Doubled Haploid Plant Through Wheat×Maize Cross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纯贤 孙敬三 朱立煌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7期728-731,共4页
A maize (Zea mays L.) genome_specific repeated DNA sequence (clone MR64) has been transferred into one DH line of wheat through wheat (Triticum persicum Vav. ex Zhuk.) and maize cr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RFLP ana... A maize (Zea mays L.) genome_specific repeated DNA sequence (clone MR64) has been transferred into one DH line of wheat through wheat (Triticum persicum Vav. ex Zhuk.) and maize cross. In the present study by RFLP analysis the authors proved that this DNA sequence could stably transmit into DH3 plants, the next generation derived from DH2 self_crossing. A similarity search in all DNA databases using BLASTN program showed that the DNA sequence of MR64 had as high as 93% identity to PREM_2 and 79% to Opie_2 in nucleotides. Both PREM_2 and Opie_2 are known as retrotransposons in maize genome, suggesting that MR64 likely is the partial sequence of a maize retrotransposon. Therefor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ome retrotransposon might involve the DNA introgression from maize to wheat genome through wide fertilization. Stable inheritance of this maize genome_specific retrotransposon_like DNA in the wheat genome opens up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retrotransposon as a new tool for gene tagging, function analysis, and insertional mutagenesis in wheat gen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AT MAIZE wide crosses genetic transmission RETROTRANSPOSON
下载PDF
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3
作者 王开杉 陈渝杰 +3 位作者 唐俊 朱刚 胡荣 缪洪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2252-2259,共8页
目的探讨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2022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影像,其中55例患者... 目的探讨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2022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36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影像,其中55例患者采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观察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成功率、手术相关并发症、围手术期缺血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量表评价患者出院及临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使用术后即刻及随访脑血管造影Raymond分级评估栓塞效果、术后随访CTA及MRA评估有无复发。结果55例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栓塞,未见支架打开不良、支架打折等不良事件;术中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1.82%),迟发性缺血2例(3.64%),未见围手术期出血事件。术后即刻造影致密栓塞(RaymondⅠ级)50例(90.91%),瘤颈残留(RaymondⅡ级)3例(5.45%),RaymondⅢ级2例(3.64%)。40例患者于术后6~24个月获得影像随访,造影RaymondⅠ级38例(95%),RaymondⅡ级2例(5%);9例患者行CTA或MRA复查未见复发;术后随访动脉瘤栓塞效果较术后即刻好转。出院时mRS评分0~1分50例,2分1例,3分1例,4分2例,5分1例。获得4~24个月临床随访预后,mRS评分0~1分50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6分1例;出院时mRS评分较差患者临床随访mRS评分好转。结论使用LEO支架构建crossing Y形支架辅助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成功率及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围手术期缺血事件发生率低,近期疗效可,远期疗效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 crossing Y形支架 弹簧圈栓塞 LEO支架
下载PDF
一种宽带±45°双线极化阵列天线设计
4
作者 王浩 张海福 +2 位作者 姜海玲 王亚涛 余贤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5-70,共6页
为了满足宽带大功率相控阵极化调整、灵活干扰的应用需求,需要对±45°双线极化的阵列天线开展研究。阵元主体由金属交叉偶极子构成,通过引入金属寄生层、宽角匹配层进一步拓展了工作带宽,改善了大角度扫描特性;采用同轴巴伦实... 为了满足宽带大功率相控阵极化调整、灵活干扰的应用需求,需要对±45°双线极化的阵列天线开展研究。阵元主体由金属交叉偶极子构成,通过引入金属寄生层、宽角匹配层进一步拓展了工作带宽,改善了大角度扫描特性;采用同轴巴伦实现平衡馈电和阻抗变换,使用金属反射腔体调节组阵后相邻单元间的边界条件,从而优化了阵元间的互耦特性。实验与仿真结果表明,该阵列天线在0.96 GHz~2 GHz的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可以实现二维±30°的波束扫描;并且,该阵列天线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耐功率性能好的特点,适合于大功率宽带干扰相控阵系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双线极化 宽带 宽角扫描 阵列天线 交叉偶极子
下载PDF
超宽下穿隧道基坑上跨施工对区间盾构隧道影响数值分析
5
作者 朱招庚 王敏 郭功春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22期11-13,共3页
以成都地区超宽下穿隧道基坑上跨地下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及回填对既有地下区间盾构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上跨区间上方地层变形增加,且呈现临近基坑中部最大的趋势;随着上部土体的回... 以成都地区超宽下穿隧道基坑上跨地下区间盾构隧道施工为依托,采用三维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基坑开挖及回填对既有地下区间盾构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坑开挖引起上跨区间上方地层变形增加,且呈现临近基坑中部最大的趋势;随着上部土体的回填,上跨区间上方地层的变形呈下降趋势;同时地下区间隧道最大的竖向位移约3.16 mm,最大值发生在机动车道基坑开挖的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基坑 地下区间盾构隧道 上跨施工 数值分析
下载PDF
线性光学采样算法中的多普勒补偿研究
6
作者 施锡平 刘尉悦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9-737,共9页
基于双光梳的时频传递技术在实验中已经实现稳定的时频传输。然而,当双光梳两端存在相对运动而产生多普勒效应时,涉及的线性光学采样算法将不能满足要求。为了能够精确解算多普勒效应导致的干涉信号时间延时和频率偏移,本文推荐了一种... 基于双光梳的时频传递技术在实验中已经实现稳定的时频传输。然而,当双光梳两端存在相对运动而产生多普勒效应时,涉及的线性光学采样算法将不能满足要求。为了能够精确解算多普勒效应导致的干涉信号时间延时和频率偏移,本文推荐了一种基于宽带互模糊函数的时差频差联合估计算法。仿真模拟了特定参数下,光梳延时为38.78 fs,相对速度在0~1800 m/s之间的若干组干涉信号,所推荐算法仿真得出时延误差为0,速度误差小于0.3 m/s。相对于窄带互模糊函数,该算法具有更好的大速度下时间及频率尺度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精密测量 线性光学采样 多普勒效应 时差频差 宽带互模糊函数
下载PDF
基于Zukauskas关系式的预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研究
7
作者 王奕凯 孙波 +1 位作者 李登科 代春良 《推进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8,共13页
为了研究预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以二维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为研究对象,利用Zukauskas横掠管束绕流关系式,对进气道流场展开了数值仿真研究,探究预冷器的冷却效应及换热管直径对进气道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ukauskas关系式能... 为了研究预冷发动机进气道流动特性,以二维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为研究对象,利用Zukauskas横掠管束绕流关系式,对进气道流场展开了数值仿真研究,探究预冷器的冷却效应及换热管直径对进气道流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ukauskas关系式能较好地预测气流在预冷器管束间的流动损失;经过预冷后,涡轮通道总温大幅下降,但总温分布不均匀,温度梯度明显,对流换热对上游流体总温产生的影响很小;在Ma_(∞)=2~5飞行工况下,换热功率随着飞行马赫数的增加而增大,涡轮通道的出口总温较预冷前降低了22%~60%,出口马赫数降低了17%~51%,反压比增加了10%~26%,总压恢复系数增加了3%~8%;当预冷器的管径从1 mm增大至2.5 mm时,涡轮通道出口速度降低了16.5%,反压比降低了1%,总压恢复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将虚拟预冷器管束排布方式改为顺排,预冷器的换热功率下降,出口总温上升,涡轮通道的出口速度上升了1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冷发动机进气道 Zukauskas关系式 宽速域 横掠管束 预冷特性
下载PDF
狭小空间内宽扁梁结构增大截面加固施工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丁传奇 李跃 +2 位作者 孟君 袁鹏鹏 李福众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0期113-116,共4页
针对既有建筑梁截面增大施工中出现的施工作业空间狭小、综合管线排布复杂且拆除困难、新老混凝土结合处易错台、凿除多余混凝土等施工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增大截面法施工工艺,提出优化设计箍筋布置、模板支撑体系、灌浆材料和灌注施工工... 针对既有建筑梁截面增大施工中出现的施工作业空间狭小、综合管线排布复杂且拆除困难、新老混凝土结合处易错台、凿除多余混凝土等施工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增大截面法施工工艺,提出优化设计箍筋布置、模板支撑体系、灌浆材料和灌注施工工艺,并结合连通器的原理,提出利用一种灌浆料辅助装置,有效地实现了灌浆料的顺利灌注,保证了灌浆过程的质量控制,可为增大截面法施工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小空间 宽扁梁 增大截面法 辅助装置
下载PDF
一种小型化宽阻带发夹型微带滤波器的设计
9
作者 付中天 祝大龙 +2 位作者 刘德喜 赵明 赵丽妍 《遥测遥控》 2024年第3期52-57,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型化宽阻带发夹型滤波器设计,旨在克服传统微带发夹滤波器在设计频率倍频处遇到的寄生通带问题。通过在传统发夹型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端上增加3个1/4波长的开路微带线,有效抑制了寄生通带,同时采用交叉耦合的方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型化宽阻带发夹型滤波器设计,旨在克服传统微带发夹滤波器在设计频率倍频处遇到的寄生通带问题。通过在传统发夹型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端上增加3个1/4波长的开路微带线,有效抑制了寄生通带,同时采用交叉耦合的方式实现了整体器件的小型化。通过设计、加工和测试等步骤,完成了一个工作带宽为400 MHz,中心频率为3 GHz的带通滤波器,插入损耗为2.5 dB,同时实现对13 GHz以下频段寄生通带的有效抑制,带外抑制达到24 dB。本文所提出的新型滤波器结构简单,设计难度低,尺寸仅为23 mm×27.7 mm,满足当前通信领域对高性能、小型化滤波器的需求,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夹型滤波器 宽阻带 交叉耦合 寄生通带
下载PDF
基于齿状缺陷地的宽阻带交叉耦合SIW滤波器
10
作者 佘金川 吴志强 +4 位作者 王凯 陈耀忠 陈言 李正雄 张胜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提出了一种齿状缺陷地低通传输线结构,该低通传输线由多级齿状缺陷地构成,通过调节齿状缺陷地枝节长度,可以有效调节低通和阻带频率范围。利用该齿状缺陷地结构,级联交叉耦合扇形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该文设计了一款高带外抑制的宽... 提出了一种齿状缺陷地低通传输线结构,该低通传输线由多级齿状缺陷地构成,通过调节齿状缺陷地枝节长度,可以有效调节低通和阻带频率范围。利用该齿状缺陷地结构,级联交叉耦合扇形基片集成波导(SIW)滤波器,该文设计了一款高带外抑制的宽阻带滤波器,与传统SIW带通滤波器相比,其矩形系数K 40 dB=2,阻带范围大于2倍的中心频率,具有较好的通带和阻带选择特性。测试结果表明,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0.35 GHz,3 dB和40 dB带宽分别为507 MHz和1.05 GHz,插入损耗优于1.47 dB,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地结构 基片集成波导 交叉耦合 滤波器 宽阻带
下载PDF
一种宽电源范围高电源抑制比的LDO设计
11
作者 沈俊杰 张瑛 +2 位作者 陈德媛 熊天宇 罗寅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4年第12期120-131,共12页
针对工业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对输入电压范围、电源噪声抑制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种宽电源范围、高电源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Linear Regulator,LDO)。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 针对工业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对输入电压范围、电源噪声抑制能力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设计了一种宽电源范围、高电源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Linear Regulator,LDO)。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压预稳压电路,通过负反馈电流以及三极管共源共栅交叉耦合结构,改善了内部低压电源(LV_AVDD)线性调整率以及温漂等性能。同时,通过预稳压电路进一步提高了LDO的PSRR。基于0.18μm BCD工艺完成了高压预稳压模块以及LDO环路模块的整体电路搭建,实验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范围为10~40V、温度范围为-40~125℃时,LV_AVDD输出5.574 V,温漂为1.358×10^(-5)℃^(-1),线性调整率为0.763 mV/V;LDO输出电压为3.325 V,低频电源抑制比达到-120.1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电源范围 高电源抑制比 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预稳压电路 负反馈 交叉耦合结构
下载PDF
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对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事件的响应
12
作者 黄晓霞 王李乐 +1 位作者 莫旭昱 江源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926,共8页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 关帝山位于华北气候过渡区,受到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事件的强烈影响。分析关帝山青扦(Picea wilsonii)径向生长与ENSO事件的响应关系,有助于了解气候变化对位于气候过渡区的山地森林树木生长的影响。利用关帝山海拔2000~2200 m的青扦树轮样芯,构建了树轮宽度差值年表,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确定树轮宽度指数与月均温、月降水量、多元ENSO指数(multivariate ENSO index,MEI)的相关关系,使用交叉小波变换分析(cross-wavelet transform analysis,XWT)得到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MEI的共同功率谱周期,比较青扦宽轮和窄轮对ENSO事件响应的差异,并运用时序叠加分析(superimposed epoch analysis,SEA)探究典型ENSO事件后青扦径向生长的变化。结果表明:(1)关帝山青扦径向生长主要受到前一年生长季前期(p3-p5)和当年生长季(c7,c9)高温的限制,前两年生长季开始时期(pp5)和结束时期(pp9)的降水则有利于青扦生长;(2)青扦树轮宽度差值年表与前一年5月到当年3月(p5-c3)的MEI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两者有2~5.5年的共同功率谱周期;(3)关帝山青扦的宽轮主要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窄轮主要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发生的当年及后3年,青扦径向生长速度显著减慢(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ENSO指数(MEI) 宽轮与窄轮 交叉小波变换分析 气候过渡区 青扦
下载PDF
低功耗广域网LoRa技术进展与研究挑战
13
作者 童率 王继良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23-3642,共20页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应用模式和互联生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物联网通过连接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表计等低数据率、低功耗终端,赋予大量普通设备计算和联网的能力.随着应用场景和系统规模的扩展,传统无线...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型的应用模式和互联生态,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物联网通过连接传感器、可穿戴设备、智能表计等低数据率、低功耗终端,赋予大量普通设备计算和联网的能力.随着应用场景和系统规模的扩展,传统无线技术难以适应物联网大规模、低功耗、远距离的设备组网要求.如何降低设备接入门槛、实现设备低功耗远距离连接,是当前物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LoRa(Long Range)作为一种代表性的低功耗广域网技术,有效解决了低功耗设备远距离连接问题,已成为物联网的核心支撑技术.然而LoRa在规模化应用中仍面临以下三方面重要挑战:(1)大规模连接场景高并发传输导致信号冲突,设备并发接入困难;(2)远距离无线链路信号衰减剧烈,弱信号可靠传输困难;(3)物联网共享信道异构协议干扰问题突出,广域异构共存困难.本文概述了现阶段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研究进展,重点阐述现有技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面临的三方面研究挑战及对应的技术方案.针对高并发冲突问题,现有研究提出冲突避免和并发解码方法;针对弱信号问题,现有研究在弱信号增强传输和接收端解码优化两个方面展开探索;针对异构协议竞争问题,现有研究设计了多种设计跨协议通信机制.本文综述了LoRa低功耗广域网最新相关研究,分析现有工作的创新点和局限性,并指出了低功耗广域网未来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低功耗广域网 冲突解码 弱信号 跨协议通信 网络系统 网络协议
下载PDF
栽野稻远缘杂交高光效后代及其亲本叶片的气孔特性 被引量:27
14
作者 赵秀琴 赵明 +5 位作者 肖俊涛 张文绪 关东明 王美云 陆军 臧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16-221,共6页
为分析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高光效生理基础 ,测定了从热带地区筛选出的杂交高光效后代材料 SHP1(F2 )、SHP1- 1- 6 (F3 )、SHP1- 2 - 8(F3 )及其亲本 Azucena(O.sativa)与普通野生稻 (O.rufipogon) ,以及 3个对照品种 (O.sativa)的光合... 为分析远缘杂交后代材料的高光效生理基础 ,测定了从热带地区筛选出的杂交高光效后代材料 SHP1(F2 )、SHP1- 1- 6 (F3 )、SHP1- 2 - 8(F3 )及其亲本 Azucena(O.sativa)与普通野生稻 (O.rufipogon) ,以及 3个对照品种 (O.sativa)的光合速率和气孔特性 ,分析了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气孔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 3个高光效后代材料的光合速率和气孔密度及气孔乳突数显著高于其亲本及 3个栽培稻。相关分析表明 ,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和气孔密度分别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 (相关指数分别为 R2 =0 .90 44 * * ,R2 =0 .810 0 * ) ,气孔密度与气孔导度表现出显著正相关 (R2 =0 .86 98* )。因此认为气孔是决定水稻光合速率的重要因子之一 ,通过与野生稻远缘杂交增加气孔密度可提高气孔导度 ,从而可能改善光合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 远缘杂交 光合作用 光效后代 亲本 叶片 气孔特性
下载PDF
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杂交种子萌发的研究 被引量:66
15
作者 张志胜 何琼英 +3 位作者 傅雪琳 欧秀娟 林伟强 蒋俊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5,共4页
以兰属、文心兰属、蝴蝶兰属的兰花为材料 ,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其杂交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国兰类各种间杂交易成功 ,结果率在 80 %以上 ;(2 )墨兰和大花蕙兰杂交 ,结果率和杂交种子数量随品种和正反交不同而异 ;(3)... 以兰属、文心兰属、蝴蝶兰属的兰花为材料 ,对中国兰花远缘杂交及其杂交种子的萌发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国兰类各种间杂交易成功 ,结果率在 80 %以上 ;(2 )墨兰和大花蕙兰杂交 ,结果率和杂交种子数量随品种和正反交不同而异 ;(3)兰属和其他属兰花杂交 ,结果率较低 ,且产生的杂交种子量很少 ;(4 )兰花杂交种子萌发形成的中间繁殖体的种类和数量 ,随杂交组合不同而不同 ,墨兰和大花蕙兰的杂交种子萌发后形成原球茎 ,其余组合产生根状茎 .通过原球茎和根状茎途径已生产兰花杂种试管苗近万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花 远缘杂交 种子萌发 育种
下载PDF
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远缘杂交创造高油酸低棕榈酸花生新种质 被引量:34
16
作者 姜慧芳 任小平 +2 位作者 黄家权 雷永 廖伯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2,共8页
以花生属19个近缘野生物种87份种质和113份栽野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系统分析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栽培种花生脂肪酸改良中的潜力。结果表明,野生花生的棕榈酸含量与栽培种花生相似,硬脂酸和油酸含量略低于栽培种花生,亚... 以花生属19个近缘野生物种87份种质和113份栽野远缘杂交后代为材料,系统分析野生花生脂肪酸组成的遗传变异及其在栽培种花生脂肪酸改良中的潜力。结果表明,野生花生的棕榈酸含量与栽培种花生相似,硬脂酸和油酸含量略低于栽培种花生,亚油酸含量略高于栽培种。不同物种间以及同一物种内不同资源间的脂肪酸组成存在较大差异。A.rigonii棕榈酸含量较低,A.pusilla和A.duranensis油酸含量较高,A.batizocoi亚油酸含量较高,A.rigonii和A.duranensis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变幅较大。发掘出油酸含量达60%以上的野生资源2份(19-6,A.duranensis和23-1,A.sp.),亚油酸含量达40%以上的资源7份,其中A.rigonii(编号为11-4)亚油酸含量高达48%,是目前所发现的花生资源中亚油酸含量最高的种质。远缘杂交后代脂肪酸的变异远远超过亲本间的差异,而且不同组合间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过远缘杂交获得了6份油酸含量达64.0%以上且棕榈酸含量在8.5%以下的新种质,其中yz8913-8油酸含量达67.85%,比其栽培种亲本提高近30个百分点,且棕榈酸含量仅7.60%。SRAP检测表明,这6份远缘杂交后代除整合了亲本的DNA片段外,还产生了新的DNA片段,有的还丢掉了亲本的某些片段。农艺性状分析表明,其中4份种质的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重要育种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花生 脂肪酸 遗传变异 远缘杂交 种质创新
下载PDF
不同小麦组合与玉米杂交产生单倍体的差异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新民 赖桂贤 +3 位作者 陈孝 周俊芳 刘俊秀 孙芳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37-441,共5页
实验采用3种类型、15个小麦F_1组合与玉米杂交种中单120进行杂交,研究不同小麦基因型单倍体产生的差异。结果:胚产生率六倍体太谷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5个组合在17.4%~28.5%间(平均23.8%),六倍体普通小麦6个单交组合在6.3%~10.8%间... 实验采用3种类型、15个小麦F_1组合与玉米杂交种中单120进行杂交,研究不同小麦基因型单倍体产生的差异。结果:胚产生率六倍体太谷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5个组合在17.4%~28.5%间(平均23.8%),六倍体普通小麦6个单交组合在6.3%~10.8%间(平均8.1%),四倍体硬粒小麦4个单交组合在4.4%~11.0%间(平均8.2%)。统计分析表明:3种小麦类型内各组合之间胚产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是,核不育小麦复合杂交F_1分别与普通小麦单交F_1和硬粒小麦单交F_1间有显著差异,而后两种类型间无显著差异。胚培养植株产生率3种类型分别为73.3%、61.9%、23.5%。讨论了该方法产生双单倍体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下载PDF
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割穗离体培养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顾坚 刘琨 +3 位作者 李绍祥 田玉仙 杨和仙 杨木军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穗离体培养的得胚率比田间自然生长高2倍,两者的得胚率分别为31.6%和9.6%;割穗培养的最佳时期为授粉后24 h;不同的穗培养液配方对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均有明显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因此,小麦×玉米杂交后24 h割穗,杂交穗在含有100 mg/L 2,4-D,40 g/L蔗糖,10 mg/L硝酸银,8 mL/L亚硫酸和3 g/L磷酸二氢钾的培养液中培养,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杂交 割穗离体培养 单倍体胚诱导 结实率
下载PDF
利用小麦×玉米获得小麦单倍体 被引量:51
19
作者 孙敬三 刘辉 +5 位作者 路铁刚 王兴安 任真 王景林 方仁 杨才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2年第11期817-821,共5页
利用小麦×玉米的高成胚率和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由于胚乳的缺乏和败育,致使幼胚在发育早期夭折,利用幼胚培养也很难使这些过于幼小的胚胎发育成植株。于授粉后4小时用100 ppm的2,4-D溶液浸蘸穗... 利用小麦×玉米的高成胚率和杂合子中玉米染色体自发消除的特点,可以获得小麦单倍体。由于胚乳的缺乏和败育,致使幼胚在发育早期夭折,利用幼胚培养也很难使这些过于幼小的胚胎发育成植株。于授粉后4小时用100 ppm的2,4-D溶液浸蘸穗子,可以有效地延长幼胚在植株上的发育时间,从而获得大量可供培养的幼胚。用2,4-D处理穗子之后10天,从382个小麦子房中解剖出64(16.8%)个幼胚,经胚培养得到47棵绿色植株。而未经2,4-D处理的对照,104个子房中只解剖出1个胚(0.96%)和得到1棵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下载PDF
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和光稃野燕麦杂交亲本与后代核型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海鹏 郑会敏 +2 位作者 张素勤 耿广东 张庆勤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母本)和光稃野燕麦(父本)远缘杂交亲本与后代的核型及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本的染色体长度比为1.626,核型公式为2n=4x=28=18m(2SAT)+10sm(2SAT),核型为1A。父本的染色体长度比为2.526,核型公式为2n=6x=... 对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母本)和光稃野燕麦(父本)远缘杂交亲本与后代的核型及进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母本的染色体长度比为1.626,核型公式为2n=4x=28=18m(2SAT)+10sm(2SAT),核型为1A。父本的染色体长度比为2.526,核型公式为2n=6x=42=20m(2SAT)+22sm(4SAT),核型类型为2B。以色列野生二粒小麦和光稃野燕麦杂交后代0878株系的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长度比为1.802,核型公式为2n=6x=42=22m(2SAT)+20sm(2SAT),核型为2A。0878-1株系的染色体数目为42,染色体长度比为2.057,核型公式为2n=6x=42=38m+4sm(4SAT),核型为2B。由于光稃野燕麦遗传物质渗入到该杂交后代,获得了进化程度高于其母本的普通小麦型小麦新种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二粒小麦 野燕麦 远缘杂交 核型 进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