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株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在养殖罗非鱼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黄志勇 王海胜 +2 位作者 蒋培霞 宋安东 刘志培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78,共7页
从渔场底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光合内膜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参照伯杰氏细菌分类学手册,5个分离株分别属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eris)和类球红... 从渔场底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紫色非硫光合细菌,根据分离菌株的细胞形态结构、光合内膜结构、活细胞光吸收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征,参照伯杰氏细菌分类学手册,5个分离株分别属于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eris)和类球红细菌(Rhodobacter spheroides).利用它们的纯培养物及混合培养物进行的水产养殖试验表明,光合细菌可以明显提高养殖鱼的成活率以及生长速度,罗非鱼经过2周的养殖后,加入光合细菌的试验组比没加入光合细菌的对照组(成活率80%)成活率显著提高,最高达100%;平均体长、体重分别提高了3%~5%、20%~30%,效果显著;而同时加入光合细菌纯培养物的试验组和加入混合培养物的试验组,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分离 鉴定 水产养殖
下载PDF
不同海域中国花鲈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远红 吕志华 +2 位作者 高天翔 郑桂香 张文兵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1-536,共6页
对威海、舟山、福州、厦门、北海 5个沿海野生群体的中国花鲈的肌肉进行了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富含蛋白质 ,且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配比合理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具有由北向南逐渐升高... 对威海、舟山、福州、厦门、北海 5个沿海野生群体的中国花鲈的肌肉进行了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它们都富含蛋白质 ,且必需的氨基酸种类齐全 ,配比合理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 ;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具有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 ,总脂质含量反之 ;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也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趋势 ,南方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北方则反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花鲈 营养成分 比较研究 野生群体 肌肉 蛋白质 氨基酸 微量元素
下载PDF
应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44
3
作者 陈亮 王平盛 山口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1186-1191,共6页
应用RAPD标记对原产于云南等地的 2 4份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RAPD标记在鉴定茶树种质资源方面非常有效。有 3种独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 :特殊的标记 ;特异的谱带类型 ;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的组... 应用RAPD标记对原产于云南等地的 2 4份野生茶树资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 ,RAPD标记在鉴定茶树种质资源方面非常有效。有 3种独立的方法可以用于茶树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 :特殊的标记 ;特异的谱带类型 ;不同引物提供谱带类型的组合。 16个特异标记的存在和 3个特异标记的缺失可以鉴定 14份资源 ;OPO 13扩增的 13种谱带类型可以鉴定 10份资源。利用最少数量引物获得最大鉴定能力 ,对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尤为重要。OPO 13、OPO 18、OPG 12和OPA 13等 4个引物带型的组合则可以鉴定所有 2 4份资源 ,包括形态和生化成分上几乎没有差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鉴定 野生茶树 RAPD标记 种质资源
下载PDF
罗非鱼中红霉素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测定 被引量:9
4
作者 惠芸华 于慧娟 +1 位作者 蔡友琼 周培根 《海洋渔业》 CSCD 2006年第4期321-325,共5页
建立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罗非鱼中红霉素残留量的方法。提出了以乙腈为提取剂,经过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反萃取等步骤对样品进行分离净化的样品处理方法,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方法的检出限为400μg/kg。
关键词 罗非鱼 红霉素 残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中国花鲈与日本花鲈营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远红 吕志华 +1 位作者 高天翔 郑桂香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3年第2期35-39,共5页
对中国花鲈和日本花鲈的野生群体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日花鲈间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差异 :中国花鲈灰分、脂肪含量高于日本花鲈 ,蛋白质含量低于日本花鲈 ;总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日本花鲈 ;中国花鲈脂肪酸... 对中国花鲈和日本花鲈的野生群体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中、日花鲈间肌肉营养成分有一定差异 :中国花鲈灰分、脂肪含量高于日本花鲈 ,蛋白质含量低于日本花鲈 ;总氨基酸含量及必需氨基酸含量低于日本花鲈 ;中国花鲈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低于日本花鲈 ,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日本花鲈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于日本花鲈 ;二者都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并且中国花鲈高于日本花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花鲈 日本花鲈 野生群体 营养成分
下载PDF
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的鉴定及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英文)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英波 史凤玉 +3 位作者 李建英 龙茹 武云鹏 乔亚科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5期52-54,58,共4页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identify endophytic bacillus BHL3501 from wild soybean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soybean cyst nematode. [ Meth- od] Throug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 [ Objective] The paper was to identify endophytic bacillus BHL3501 from wild soybean and its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soybean cyst nematode. [ Meth- od] Through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16S rDNA analysis, a strain of endophytic bacterium BHL3501 with ne- maticidal activity isolated and screened from the root of wild soybean was identified, the effects of BHL3501 metabolite solutions with different dilution multiples on egg hatching and activity of 2rd instar juvenile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were also studied. [ Result ] BHL3501 strain was preliminarily identified to be Bacillus sp.. The relative inhibitory rate of its original fermentation broth on egg hatching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after 24 h was 98.3% ; the relative inhibitory rate under 10- time diluted solution treatment was 79.5%, 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sterile water control. The corrected mortality rate of 24 instar juvenile was 93.1% after treated by original fermentation broth for 24 h, the treatments of all diluted solution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sterile water control. [ Conclusion ] BHL3501 metabolites had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against egg hatching of soybean cyst nematode, which also had strong toxic effect on its 2nd instar juveni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d soybean Soybean cyst nematode Biological control Bacillus sp. 16S rDNA China
下载PDF
青海高原野生动物棘球绦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再宣 何多龙 +3 位作者 李予青 赵国强 马应福 刘培运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145-147,共3页
为进一步摸清全省包虫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我们自1986年以来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青海高原野生动物群体中的棘球绦虫感染作了初步调查研究。本文首次发现与证实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食草动物中的岩羊(Pseudoisnayaur... 为进一步摸清全省包虫病的分布和流行趋势,我们自1986年以来对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青海高原野生动物群体中的棘球绦虫感染作了初步调查研究。本文首次发现与证实青藏高原特有的野生食草动物中的岩羊(Pseudoisnayaur)和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为棘球属绦虫的中间宿主动物,其感染率分别为6.4%(21/327)和6.6%(13/198),并应用寄生虫病理组织学和免疫学等方法检测认定为棘球蚴感染。根据这2种野生食草动物在青藏高原栖息分布的生态地理环境条件,很可能存在一种不依赖家畜群而独立于野生动物群体间的棘球绦虫生活循环链或有家畜参加的混合生活循环链。本次调查结果既填补了棘球属绦虫宿主动物的国内、外空白,又为进一步开展青藏高原包虫病自然疫源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亦为深入探讨其在动物流行病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有益于制定控制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疫源性 中间宿主动物 棘球绦虫 岩羊 藏原羚 包虫病
下载PDF
红罗非鱼稚鱼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涛 徐高骁 黄凯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0-853,共4页
【目的】测定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稚鱼、雌雄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为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研究及科学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红罗非鱼稚鱼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 【目的】测定红罗非鱼(Oreochromis sp.)稚鱼、雌雄亲鱼的肌肉脂肪酸组成,为红罗非鱼的生物学研究及科学养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常规的化学分析方法及气相色谱技术检测红罗非鱼稚鱼与雌雄亲鱼肌肉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从红罗非鱼稚鱼肌肉中检测出10种脂肪酸,雌雄亲鱼肌肉中检测出16种脂肪酸,以C16:0、C16:1、C18:0、C18:1n-9、C18:2n-6的含量较高,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4%以上。红罗非鱼肌肉脂肪酸含量因生长期和性别不同而异,C20:5n-3(EPA)和C22:6n-3(DHA)在稚鱼肌肉中未能检出,雌亲鱼肌肉中含有少量(0.47%h和0.65%),雄亲鱼肌肉含量丰富(1.39%和2.33%);红罗非鱼稚鱼和雄性亲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次序为:饱和脂肪酸含量(ΣSFA)>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Σ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ΣPUFA),雌性亲鱼肌肉中:ΣMUFA>ΣSFA>ΣPU-FA。【结论】红罗非鱼稚鱼阶段主要依靠ΣSFA提供能量以满足其生长所需,雌雄亲鱼则依靠ΣMUFA和ΣPUFA来提高其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罗非鱼 稚鱼 雌雄亲鱼 肌肉 脂肪酸
下载PDF
Hg^(2+)、Cd^(2+)对鱼类嗅觉的毒性及Ca^(2+)的解毒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荣 柴敏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26-734,共9页
以罗非鱼为实验对象 ,采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 4种不同浓度的 Hg2 +、Cd2 +污染液对鱼类嗅觉功能和嗅觉器官结构的损伤 ,以及 Ca2 +对 Hg2 +或 Cd2 +的解毒作用 ,结果表明 :1)Hg2 +、Cd2 +均可抑制罗非鱼嗅电图 ( electro- ... 以罗非鱼为实验对象 ,采用电生理学和组织学方法系统研究了 4种不同浓度的 Hg2 +、Cd2 +污染液对鱼类嗅觉功能和嗅觉器官结构的损伤 ,以及 Ca2 +对 Hg2 +或 Cd2 +的解毒作用 ,结果表明 :1)Hg2 +、Cd2 +均可抑制罗非鱼嗅电图 ( electro- olfactogram,简称 EOG)反应 ,抑制效应随离子浓度的升高和污染时间的延长而增大 .Hg2 +的 IC50 值为 67.73μg/ L,Cd2 +为 33.91μg/ L,Cd2 +的抑制效应大于 Hg2 +.2 ) Ca2 ++Hg2 +、Ca2 ++Cd2 +混合液 (含 80 mg/ L Ca2 +)对 EOG的抑制作用均小于同浓度单一金属离子的抑制作用 ,表明 Ca2 +对 Hg2 +或 Cd2 +均有一定的解毒效应 ,其中 Ca2 +对 Hg2 +的解毒效应大于 Cd2 +.3)光镜研究显示 ,分别浸浴在 10、50 μg/ L Hg2 +或 Cd2 +4种污染液 15d后的罗非鱼嗅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低浓度组 ,损伤主要是非感觉区粘液细胞出现增生现象 ;高浓度组的嗅上皮局部出现空泡化 ,嗅上皮边缘出现缺口并有细胞溢出 .在含 80 mg/ L Ca2 +的 10 μg/ L Hg2 +或Cd2 +混合组中 ,嗅上皮基本无损伤 ;在含同样浓度 Ca2 +的 50μg/ L Hg2 +或 Cd2 +混合组中 ,未见嗅上皮空泡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嗅觉 毒性 解毒 汞离子 镉离子 钙离子 水体污染
下载PDF
次致死浓度Cu^(2+)对罗非鱼呼吸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柴敏娟 黄玉霖 蒋忻坡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0-54,共5页
本文研究次致死浓度Cu^(2+)对罗非鱼呼吸生理的影响。通过比较15天里各污染组鱼呼吸频率、振幅和鳃盖运动的变化,得出罗非鱼异常鳃盖运动频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咳嗽运动先于驱逐反射(expulsion reflex),提示鱼类的咳嗽运动和... 本文研究次致死浓度Cu^(2+)对罗非鱼呼吸生理的影响。通过比较15天里各污染组鱼呼吸频率、振幅和鳃盖运动的变化,得出罗非鱼异常鳃盖运动频率随Cu^(2+)浓度的增加而递增,咳嗽运动先于驱逐反射(expulsion reflex),提示鱼类的咳嗽运动和驱逐反射可作为次致死浓度下Cu^(2+)污染的敏感生物学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CU^2+ 呼吸生理
下载PDF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基因(luxS)的克隆及其推导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艳平 李嘉彬 +4 位作者 郝乐 刘振兴 冯国清 周结珊 柯浩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7,共5页
利用PCR技术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luxS)基因全长DNA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采用ExPAsy软件包预测了推导蛋白的特性,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建立了luxS三维结构,利用SwisS-PDBviewe... 利用PCR技术对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luxS)基因全长DNA进行了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采用ExPAsy软件包预测了推导蛋白的特性,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建立了luxS三维结构,利用SwisS-PDBviewer软件进行了蛋白质三维结构的分析。预测结果显示,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luxS推导蛋白包括保守的酶活性中心和锌结合位点,具有影响生物被膜形成、毒力因子调控等特性功能;经拉氏构象图(Ramachandran plot)分析,所构建的luxS的空间结构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无乳链球菌 S-核糖基高半胱氨酸酶 三维结构
下载PDF
广东梅县一野生红菇化学成分及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绍业 金美华 +5 位作者 赵灵颖 李晶晶 韦玉 蒋祯凤 罗琴 陈新华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26,共3页
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和经口灌胃实验对广东梅县一野生红菇"棺材菌"分别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野生菇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有机酸、多糖、皂苷、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酚类、植物甾醇、三萜、... 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和经口灌胃实验对广东梅县一野生红菇"棺材菌"分别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该野生菇中含有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有机酸、多糖、皂苷、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酚类、植物甾醇、三萜、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受试样品组小鼠毛色,皮肤,黏膜,眼睛,呼吸,循环,自主活动及中枢神经系统、行为表现等均与对照组小鼠无明显差别,整个试验期内无小鼠死亡,红菇样品对小鼠的LD50>15.00 g/kg体重,属无毒级别。对所有试验小鼠进行大体解剖,组织器官未见有颜色、体积、质地等改变,表明该野生红菇样品的毒性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红菇 化学成分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刘洪丽 陈忠伟 +7 位作者 胡庭俊 林勇 何颖 刘伟 胡帅 赵武 李斌 梁家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14215-14217,共3页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奥尼罗非鱼作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马尾藻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10%、0.15%和0.20% ),饲养30日后测定奥尼罗非鱼的增... [目的]研究马尾藻多糖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采用 奥尼罗非鱼作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马尾藻多糖(添加量分别为0、0.10%、0.15%和0.20% ),饲养30日后测定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血液生化指标和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结果]浓度为0.1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增重率、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系数(P〈0.01),并能显著提高血液中红细胞数、总蛋白和血糖的含量 (P〈0.05);浓度为0.15%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总蛋白含量(P〈0.01)和显著提高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5);浓度为0.20%的马尾藻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其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和酸性磷酸酶活力(P〈0.01),并显著提高溶菌酶活力(P〈0.05)。[结论]马尾藻多糖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水平,在奥尼罗非鱼饲料中马尾藻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1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藻多糖(sp) 奥尼罗非鱼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成都动物园野生动物原虫和犬恶丝虫的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赵波 王强 +6 位作者 严慧娟 杨光友 牛李丽 邓家波 王帅 余星明 陈维刚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7-282,共6页
对2006-2008年先后采集自成都动物园30种17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和犬恶丝虫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7.46%(84/177);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10.74%(19/177);犬恶丝虫抗体阳性率为2... 对2006-2008年先后采集自成都动物园30种17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和犬恶丝虫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7.46%(84/177);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为10.74%(19/177);犬恶丝虫抗体阳性率为2.26%(4/177)。同时,对该动物园30种187只野生动物的血样进行了血液涂片染色镜检,附红细胞体检出率为35.83%(67/187),在血涂片中未查出伊氏锥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刚地弓形虫 犬新孢子虫 附红细胞体 犬恶丝虫
下载PDF
福建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年龄鉴定及生长浅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何美峰 陈启春 +2 位作者 袁定清 崔利峰 高山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第19期111-113,共3页
利用鳞片、矢耳石、脊椎骨3种材料对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Tilapiasp.)606尾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鳞片为主,矢耳石、脊椎骨为辅助鉴定的年龄由1~3龄组成;体长与鳞径拟合出直线回归方程为:L=45.... 利用鳞片、矢耳石、脊椎骨3种材料对水口水库野生罗非鱼(Tilapiasp.)606尾进行了年龄鉴定,并对其生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以鳞片为主,矢耳石、脊椎骨为辅助鉴定的年龄由1~3龄组成;体长与鳞径拟合出直线回归方程为:L=45.991R-3.1241(r2:0.944,N=606);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262.8(1-e^-0.2(t+1.28));Wt=690(1-e^-0.2(t+1.28)^2.890^6。2龄前随着体长的增加,体重增长缓慢,2—3龄体重较体长增长更为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口水库 野生罗非鱼 年龄鉴定 生长
下载PDF
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的鉴定及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英波 史凤玉 +3 位作者 李建英 龙茹 武云鹏 乔亚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21077-21078,21081,共3页
[目的]鉴定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并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鉴定了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筛选到的1株具有杀线虫活力的内生细菌BHL3501,并研究了BHL3501菌株代谢物不同... [目的]鉴定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并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鉴定了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筛选到的1株具有杀线虫活力的内生细菌BHL3501,并研究了BHL3501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力的影响。[结果]BHL3501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发酵原液处理24h后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3%;10倍稀释液处理下相对抑制率为79.5%,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发酵原液处理24 h后,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1%,各稀释浓度处理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结论]BHL3501代谢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生物防治 芽孢杆菌 16S RDNA
下载PDF
Ca^(2+)对罗非鱼嗅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荣 柴敏娟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64-366,共3页
将 4种不同浓度的Ca2 +溶液灌注罗非鱼嗅上皮 ,观测其对罗非鱼嗅电图 (electroolfactogram ,简称EOG)电位幅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2 +对罗非鱼EOG具双重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 ( 1~ 4mmol/dm3 )内 ,随着Ca2 +浓度的增大 ,Ca2 +对EOG的... 将 4种不同浓度的Ca2 +溶液灌注罗非鱼嗅上皮 ,观测其对罗非鱼嗅电图 (electroolfactogram ,简称EOG)电位幅值的影响 ,结果表明 :Ca2 +对罗非鱼EOG具双重效应。在一定浓度范围 ( 1~ 4mmol/dm3 )内 ,随着Ca2 +浓度的增大 ,Ca2 +对EOG的效应由抑制逐渐转向促进 ,表现为反应的增大与Ca2 +浓度的提高呈正相关。但当Ca2 +浓度进一步提高到 8mmol/dm3 时 ,EOG反应减小 ,呈现抑制效应。本文探讨了Ca2 +影响EOG的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EOG 嗅电图 钙离子 实验 浓度 嗅觉机制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提高杂草生防菌对野燕麦的防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海霞 程亮 +1 位作者 李永龙 郭青云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0-173,共4页
选用对野燕麦有强致病力的候选优势菌株燕麦镰孢GD-2和多孢木霉HZ-31作为亲本,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菌株改良,通过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温室抑草活性作用筛选出性状优异的融合子。结果表明,获得的3个性状各异的融合子进行离... 选用对野燕麦有强致病力的候选优势菌株燕麦镰孢GD-2和多孢木霉HZ-31作为亲本,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菌株改良,通过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温室抑草活性作用筛选出性状优异的融合子。结果表明,获得的3个性状各异的融合子进行离体生测后,融合子R2对野燕麦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显著高于燕麦镰孢GD-2,而与多孢木霉HZ-31的效果相当,盆栽致病力测定时融合子R1对野燕麦的鲜质量防效值高于双亲菌株,达68.03%。选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生防菌株作为亲本进行融合,筛选获得防效优于亲本的微生物融合菌株R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镰孢GD-2 多孢木霉HZ-31 原生质体融合 野燕麦
下载PDF
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与器官分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李惟基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以甘薯7个品种及野生种 Ipomoea leucantha(2x)的花药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mg/L+KT2mg/L+IAA2mg/L 的 MS 培养基上,有6个品种及 I.leucantha 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频率较高。甘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基因型之间有差异,向阳黄品种出愈率... 以甘薯7个品种及野生种 Ipomoea leucantha(2x)的花药为外植体,在含有2,4-D2mg/L+KT2mg/L+IAA2mg/L 的 MS 培养基上,有6个品种及 I.leucantha 诱导出愈伤组织,而且频率较高。甘薯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在基因型之间有差异,向阳黄品种出愈率在7个甘薯品种中最高达9.7%,而甘薯近缘二倍体野生种 I.leucantha 愈伤组织诱导频率高于六倍体甘薯,达11.9%。形成的花药愈伤组织需立即转移到愈伤组织增殖培养基中。在分化培养基上,甘薯两个品种和野生种的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出根。I.leucantha 愈伤组织根的分化率高于甘薯品种,达1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花药培养 器官分化
下载PDF
罗非鱼肠炎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20
作者 史秋梅 田在滋 +1 位作者 高桂生 薛红玲 《河北渔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10,共3页
从患病罗非鱼的血液、肝脏、脾脏中分离到细菌,经理化鉴定,该菌为气单胞菌,动物回归试验阳性,认定该罗非鱼的肠炎病由气单胞菌引起。
关键词 罗非鱼 肠炎病 病原体 单胞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