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体胚发生途径香蕉(Musa spp.,AAB Group)植株再生的因素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春香 Bart PANIS +4 位作者 Hannelore STROSSE Rony SWENNEN 李华平 肖火根 范怀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香蕉品种‘Agbagaba’和‘Orishele’的胚性细胞悬浮系(ECS)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别预培养1和2周后,将其接种在RD1和M3培养基上,于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进行体胚的再生。从沉积细胞体积(SCV) 为1 mL(1 mL SCV)的ECS获得的再生体胚数量因预培养... 香蕉品种‘Agbagaba’和‘Orishele’的胚性细胞悬浮系(ECS)在液体培养基中分别预培养1和2周后,将其接种在RD1和M3培养基上,于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进行体胚的再生。从沉积细胞体积(SCV) 为1 mL(1 mL SCV)的ECS获得的再生体胚数量因预培养时间、再生培养基的种类及培养条件的不同而异。植株的再生率及从1 mL SCV的ECS获得的再生植株数量也受上述体胚再生条件的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体胚发生 体胚再生 植株再生 培养基
下载PDF
福州旗山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试管苗Mn-SOD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锐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15-2222,共8页
以旗山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试管苗幼嫩叶片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野生蕉试管苗Mn-SOD基因c DNA序列。结果表明:旗山野生蕉Mn-SOD的c DNA全长序列共831 bp,其中5′UTR为137 bp,3′UTR为151 bp,3′端含有17个poly... 以旗山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试管苗幼嫩叶片为材料,利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野生蕉试管苗Mn-SOD基因c DNA序列。结果表明:旗山野生蕉Mn-SOD的c DNA全长序列共831 bp,其中5′UTR为137 bp,3′UTR为151 bp,3′端含有17个poly(A)尾。开放阅读框(ORF)共有543个碱基组成,编码181个氨基酸。蛋白理化性质预测结果显示:Mn-SOD蛋白分子量为20 108.8 u,等电点7.92,属于碱性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山野生蕉(musa spp. ab group) 试管苗 基因克隆 Mn—SOD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CHUP1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炜婳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5-883,共9页
CHUP1(chloroplast unusual positioning 1)参与了叶绿体移动信号转导过程,对植物避免光伤害及提高光合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植物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 CHUP1(chloroplast unusual positioning 1)参与了叶绿体移动信号转导过程,对植物避免光伤害及提高光合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与植物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本研究以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出CHUP1基因cDNA和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123753、JX880084,命名为Mu-CHUP1。Mu-CHUP1 cDNA全长3 232 bp,ORF 2 931 bp,编码976个氨基酸。福州宦溪野生蕉Mu-CHUP1 cDNA序列与小果野蕉(M.acuminata,AA Group)全基因组测序中的CHUP1 cDNA序列的相似性为84.71%;福州宦溪野生蕉Mu-CHUP1 ORF的DNA序列含8个内含子、9个外显子,而小果野蕉全基因组测序中的CHUP1基因组DNA序列则有11个内含子、12个外显子,两者相差较大。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表明,Mu-CHUP1磷酸化位点多达62个,并且含有3个保守结构域,可能与其行使多样性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 ab group) CHUP1 基因克隆 内含子分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2个PSAG成员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刘炜婳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6-53,共8页
植物光系统Ⅰ反应中心亚基Ⅴ(photosystemⅠreaction center subunitⅤ,简称PSAG或PSⅠ-G)是光合系统Ⅰ的主要组件,具有维持PSⅠ复合体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与抗盐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叶片为材料,采用... 植物光系统Ⅰ反应中心亚基Ⅴ(photosystemⅠreaction center subunitⅤ,简称PSAG或PSⅠ-G)是光合系统Ⅰ的主要组件,具有维持PSⅠ复合体稳定性的重要作用,并与抗盐密切相关。本研究以福州宦溪野生蕉(Musa spp.AB group)叶片为材料,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 ,首次分离到PSAG基因的2个成员:PSAG1、PSAG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JX317082、JX317083),分别为800、827 bp,分别编码150、160个氨基酸;PSAG1、PSAG2的基因组序列分析表明2个成员均没有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PSAG1、PSAG2具有PSⅠ的Ⅹ亚基超家族(photosystemⅠreaction center subunitⅩpsaK)保守结构域,是不具有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具有亲水性;PSAG1、PSAG2均有4个位点发生磷酸化。宦溪野生蕉PSAG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结构特征,即PSAG1和PSAG2没有内含子,并且在不同物种间保守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为保持PSAG功能的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宦溪野生蕉(musa spp. ab group) PSAG 基因克隆 内含子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福州野生蕉(Musa spp.,AA Group)的发现及其分类学地位的初步确定 被引量:26
5
作者 赖钟雄 陈源 +2 位作者 林玉玲 赵巧阳 陈义挺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7年第1期1-5,共5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福建省福州野生蕉(Musa spp.,‘AB’Group)的发现、分布、基本生物学特性;同时,根据Simmonds和Shepherd的分类方法,确认福州野生蕉属于AA类群,并初步分析了福州野生蕉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福州野生蕉 生物学特性 分类学 从类群
下载PDF
三明野生蕉基本生物学特性调查 被引量:30
6
作者 赖钟雄 陈源 +3 位作者 林玉玲 赵巧阳 陈义挺 张知通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年第4期241-24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福建省三明野生蕉(Musaspp.,‘AB’G roup)的分布、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开发利用三明野生蕉提供基础资料,并初步分析了三明野生蕉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 三明野生蕉 生物学特性 ab类群
下载PDF
28个香蕉品种果实性状评估 被引量:29
7
作者 陈厚彬 李建国 +3 位作者 冯奇瑞 徐春香 杨贺年 吕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1,共6页
为了评估我国香蕉品种的农艺学表现,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下,在3年2茬种植期内,对28个香蕉(Musaspp.,AAAGroup,'Cavendish')品种的果穗形状、果穗质量、果梳数、果指数、果指长度、粗度、弯曲度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为了评估我国香蕉品种的农艺学表现,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下,在3年2茬种植期内,对28个香蕉(Musaspp.,AAAGroup,'Cavendish')品种的果穗形状、果穗质量、果梳数、果指数、果指长度、粗度、弯曲度等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脚遁地蕾'、'威廉斯'、'巴西蕉'等的果穗较匀称,矮把蕉的果穗尖削度较大;第一茬株产20~30kg,第二茬株产约提高5kg,'矮脚遁地蕾'2茬蕉的总株产(73 8kg)比'巴西蕉'和'威廉斯'高21%.各品种果梳数7~9梳,总果指数140~170条,头梳的蕉指数25~30条,质量4~7kg,均是尾梳的2~3倍;果指长度20~22cm,粗度偏大(约40mm).综合来看,一些地方品种如'矮脚遁地蕾'等的株产、穗形、果指长度和果指形状等比引进品种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品种 果实性状 农艺学表现 气候条件
下载PDF
利用胚性细胞悬浮系研究香蕉枯萎病抗性离体筛选技术 被引量:8
8
作者 徐春香 陈佳越 +2 位作者 潘晓 王泽槐 陈厚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6-690,F0003,共6页
以香蕉(Musa spp. AAA group)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ECS)为试材,进行抗枯萎病离体筛选技术研究。首先测试不同的γ射线(60Co)辐射剂量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浓度的枯萎病病原菌毒素粗滤液(F... 以香蕉(Musa spp. AAA group)胚性细胞悬浮系(Embryogenic Cell Suspension,ECS)为试材,进行抗枯萎病离体筛选技术研究。首先测试不同的γ射线(60Co)辐射剂量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不同浓度的枯萎病病原菌毒素粗滤液(FOC)为选择压力,研究FOC对ECS植株再生能力的影响,并进行离体抗性筛选。结果表明,ECS的植株再生能力与辐射剂量之间呈负相关,半致死剂量为70~80Gy。同样地,未经辐射处理的ECS其植株再生能力也随着FOC体积分数的增加而急剧下降,但经辐射处理过的ECS其植株再生能力与CK相比成倍地增加;当FOC体积分数达到12%后,只有从经80Gy辐射后的ECS获得了再生植株。这表明ECS耐FOC的能力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辐射 病原菌毒素粗滤液(FOC) 体细胞胚发生 离体筛选
下载PDF
野生香蕉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妙霞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8期1244-1252,共9页
以野生香蕉叶片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法,通过T/A克隆测序,获得野生香蕉几丁质酶基因全长序列,并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为:FJ858155)。野生香蕉几丁质酶基因(ChiⅠ1)全长1115bp,包含924bp的ORF、14bp的5'非编码区、177bp的3'... 以野生香蕉叶片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法,通过T/A克隆测序,获得野生香蕉几丁质酶基因全长序列,并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为:FJ858155)。野生香蕉几丁质酶基因(ChiⅠ1)全长1115bp,包含924bp的ORF、14bp的5'非编码区、177bp的3'非编码区及17bp3'poly(A)尾。该基因开放阅读框编码307个氨基酸,分子量为32424.1u,预测的理论等电点为6.28,其结构包括信号肽、几丁质结合区、糖苷水解酶区。蛋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编码蛋白为跨膜蛋白,存在于胞外。野生香蕉几丁质酶基因(ChiⅠ1)属于酸性几丁质酶classⅠb,与大蕉几丁质酶classⅠb相似性仅为59.4%。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具有几丁质酶/溶菌酶特点,且在过敏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香蕉 几丁质酶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福州野生蕉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转霞 余运康 +6 位作者 陈裕坤 冯新 刘炜婳 张梓浩 程春振 林玉玲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89-2099,共11页
采用RT-PCR结合RACE法从福州野生蕉试管苗中克隆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c DNA序列,命名为Mu Cry1、Mu Cry2a、Mu Cry2b、Mu Phy B、Mu Phy C1。Mu Crys和Mu Phys的c DNA序列依次为2 330、2 859、2 752、3 272、3 912 bp,编码... 采用RT-PCR结合RACE法从福州野生蕉试管苗中克隆隐花色素和光敏色素基因家族成员的c DNA序列,命名为Mu Cry1、Mu Cry2a、Mu Cry2b、Mu Phy B、Mu Phy C1。Mu Crys和Mu Phys的c DNA序列依次为2 330、2 859、2 752、3 272、3 912 bp,编码698、666、669、1 089、1 00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u Crys和Mu Phys均属不稳定、亲水蛋白,具跨膜结构域和卷曲螺旋结构,都不具信号肽,均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Cry1和Cry2聚为两大类,其中Mu Cry1与小果野蕉、海枣和油棕Cry1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大豆Cry1的亲缘关系最远;Mu Cry2a和Mu Cry2b与小果野蕉、水稻和小麦Cry2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碧桃Cry2的亲缘关系最远;Mu Phy B与小果野蕉Phy B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毛果杨Phy B的亲缘关系最远;Mu Phy C1与小果野蕉和马来兰花蕉Phy C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甜橙Phy C亲缘关系最远。q RT-PCR结果表明:Mu Cry的3个成员和Mu Phy C1对不同光质响应存在差异,蓝光都可促进Mu Cry 3个成员m RNA的转录,红光促进Mu Phy C1 m RNA的转录,在黑暗、红光、绿光和黄光下Mu Cry1的表达受到抑制;黄光和红光对Mu Cry2a的转录水平影响不明显,而黑暗、暖白光和绿光可抑制Mu Cry2a的表达水平;Mu Cry2b的转录水平受蓝光和红光的正调控,而受绿光的负调控;Mu Phy C1在红光处理下的表达量最高,蓝光和暖白光下的表达量相近,白光、绿光、黄光和黑暗处理下的表达量差异不大,表明Mu Phy C1积极响应红光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蕉 隐花色素 光敏色素 光质处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留果梳数对香蕉果实性状影响初探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海强 吴志祥 +2 位作者 王令霞 杨新华 苏承剑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18期115-116,109,共3页
对8818香蕉进行留果梳数处理,并对其果穗形状、果穗重量和果梳重量等11个果指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产上香蕉每穗留8-9梳果时,香蕉果指各个性状符合行业标准,且能提高香蕉产量。
关键词 香蕉 留果梳数 果指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