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牛山北坡野猪(Sus scrofa)泥浴场的生境特征 被引量:11
1
作者 邓天鹏 郑合勋 曾国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1008,共8页
2005年6月至8月,在伏牛山北坡对野猪的泥浴场特征进行了研究。野外设置了42个20×20m2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以此为基准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泥浴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泥浴场的生境特征为:(1)安全舒适因子:无... 2005年6月至8月,在伏牛山北坡对野猪的泥浴场特征进行了研究。野外设置了42个20×20m2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以此为基准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泥浴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泥浴场的生境特征为:(1)安全舒适因子:无倒木、无树桩、隐蔽距离30m以下、黄泥土质、郁闭度80%以上;(2)植被地形因子:乔木距离适中、灌木距离小于1m、坡度小于30°;(3)植被类型因子:高度倾向阔叶林;(4)干扰因子:人为干扰距离大于500m;(5)海拔因子:海拔高度大于1000m。在水源距离和坡位两项上没有明显的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sus scrofa) 泥浴场 伏牛山
下载PDF
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野猪的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杜世平 吴怡豪 +4 位作者 鲁庆斌 马铭泽 董爽 方茹意 苏秀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6-477,共12页
野猪(Sus scrofa)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物种,目前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内野猪与人冲突愈加剧烈,但对本地区野猪分布的情况研究甚少。为了解林业生产同野猪分布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浙江西部丘陵地区的常山县(109900 hm^(2))为研究区域,利... 野猪(Sus scrofa)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物种,目前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内野猪与人冲突愈加剧烈,但对本地区野猪分布的情况研究甚少。为了解林业生产同野猪分布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浙江西部丘陵地区的常山县(109900 hm^(2))为研究区域,利用红外相机调查了2022年林业作物非收获季(1—8月及12月)和收获季(9—11月)野猪的数量和分布情况。通过50个有效相机点位,在共计12738个有效相机工作日中,获得了15634张独立有效照片,并利用物种关联尺度、核密度估计法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了同域其他动物、人类活动及环境条件对野猪的分布和活动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业作物非收获季到收获季,野猪分布频度由0.26上升至0.55,野猪与其他物种的分布重叠区域减少,有6种中小型兽类和鸟类在调查区域内的分布频度减小。相比于非收获季,野猪在收获季12:00—17:00的活动频率减少,19:00—24:00的活动频率增加。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影响野猪分布差异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灌丛盖度、坡度、距公路距离3个因素。本研究结果表明,浙江丘陵林业生产区内中野猪的分布主要受林业生产活动的显著影响,该结果为研究野猪栖息地选择及制定野猪相关管理办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核密度估计法 负二项回归模型 林业生产活动 分布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冬季清凉峰山区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差异 被引量:33
3
作者 鲁庆彬 于江傲 +4 位作者 高欣 杨仙玉 周圻 张良斌 章叔岩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5-52,共8页
从2005年11月5日至2006年1月21日,为了评估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其差异,我们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共设置了248个样方群。研究发现,两者都选择平缓坡的灌丛植被、草本密度小、离住宅较近和离隐蔽物距离适中的生境,表现... 从2005年11月5日至2006年1月21日,为了评估小麂和野猪的生境选择及其差异,我们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共设置了248个样方群。研究发现,两者都选择平缓坡的灌丛植被、草本密度小、离住宅较近和离隐蔽物距离适中的生境,表现了它们的生境选择有一定的重叠性。但是它们也表现出生境选择的一些差异,小麂选择乔木密度适中、灌丛密度大和郁闭度适中的生境,而野猪选择乔木密度小的生境,随机地使用各类灌丛密度和郁闭度的生境。小麂还选择北坡、离水源距离较远的生境,野猪只是随机地使用不同的坡向和离水源距离的生境。分析两者共存的机制,我们发现小麂采取隐藏策略而野猪采取逃跑策略来避敌和利用资源,即它们之间存在与反捕食策略相关的生境选择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麂 野猪 生境选择 反捕食策略
下载PDF
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野猪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29
4
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1 位作者 宋延龄 曾治高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对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低平地热带草原和灌丛草地,通常选择草本植物高、草本生物量大、草本覆盖度高、灌木矮小、1m以下当年枝比例高、隐蔽程度相对较低、接近水源的地点... 对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内野猪(Sus scrofa)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低平地热带草原和灌丛草地,通常选择草本植物高、草本生物量大、草本覆盖度高、灌木矮小、1m以下当年枝比例高、隐蔽程度相对较低、接近水源的地点作为取食地,而选择灌木高大且密度高、灌木覆盖度高、草本植物高、隐蔽程度好、接近水源和远离人为干扰的地点作为卧息地。在雨季,野猪卧息地的灌木覆盖度和隐蔽度均比旱季高,而取食地的草本生物量也比旱季高。主成分分析表明,取食地第Ⅰ主成分的贡献率达35.51%,其中绝对值较大的有乔木密度、灌木高度、灌木覆盖度、1m以下当年枝比例、草本覆盖度和隐蔽级;卧息地第Ⅰ主成分的贡献率为39.57%,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出现在灌木高度、灌木覆盖度、1m以下当年枝比例、草本高度、草本覆盖度、草本生物量、距水源距离和隐蔽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生境选择 海南大田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东北亚地区野猪种群mtDNA遗传结构及系统地理发生 被引量:13
5
作者 李崇奇 常青 +3 位作者 陈建琴 张保卫 朱立峰 周开亚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0-649,共10页
研究测定了中国东北、华北及四川西部72个野猪(Susscrofa)个体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报道的日本野猪(S.s.leucomystax)、琉球野猪(S.s.riukiuanus)72个同源区序列,分析了东北亚地区野猪线粒体DNA的变异及系统地理格局。在东... 研究测定了中国东北、华北及四川西部72个野猪(Susscrofa)个体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GenBank报道的日本野猪(S.s.leucomystax)、琉球野猪(S.s.riukiuanus)72个同源区序列,分析了东北亚地区野猪线粒体DNA的变异及系统地理格局。在东北亚地区野猪的线粒体控制区共发现42个变异位点,均为转换,共定义了34个单元型。单元型之间的系统发生分析表明,东北亚地区野猪来自同一祖先。东北亚地区野猪现生种群具有显著的种群遗传结构,其中日本野猪与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东北野猪之间亲缘关系较近;而琉球野猪则与华北野猪间亲缘关系较近,与日本野猪和东北野猪间的关系相对较远。嵌套进化枝系统地理分析(Nestedcladephylogeographicalanalysis,NCPA)表明:东北亚地区野猪由同一祖先经过长距离的迁徙而形成现生各种群(或亚种);琉球野猪应起源于大陆野猪,其种群演化可能经历了片断化事件;华北野猪呈现南部种群遗传多样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控制区 种群遗传结构 系统地理学 系统发生分析 东北亚地区 MTDNA analysis 线粒体控制区 中国东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国大陆地区野猪种群结构分析与亚种分化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保卫 张晨岭 +4 位作者 陈建琴 丁栋 李崇奇 周开亚 常青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53-761,共9页
对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野猪亚种分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野猪11个微卫星位点的变异分析,探讨了中国大陆地区野猪的遗传结构,以期对野猪亚种分类问题有所启迪。对野猪华北、华南和东北种群的分析表明,各种群基因库中都维持了较高的... 对中国大陆地区分布的野猪亚种分类尚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对野猪11个微卫星位点的变异分析,探讨了中国大陆地区野猪的遗传结构,以期对野猪亚种分类问题有所启迪。对野猪华北、华南和东北种群的分析表明,各种群基因库中都维持了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基于遗传距离构建的系统树分析发现,研究中所涉及的所有亚种在系统树中混杂,没有任何亚种在其中构成显著的支系。基于微卫星变异的FCA分析不能区分华南、华北、东北三个种群。基于Fst检验的遗传差异分析发现,长江两侧的华南、华北种群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Fst=0.014),表明长江两侧的野猪可能存在着较高水平的基因流,长江并非是一个有效的空间隔离;东北地区野猪和华北、华南地区野猪之间的遗传差异相对较大(Fst=0.040、0.042),东北野猪可以作为独立的亚种S.s.ussur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亚种 微卫星 遗传结构 亚种分化
下载PDF
黑龙江省通河乌龙狩猎场野猪冬季食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文 马建章 +1 位作者 李健 王志平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7-409,共3页
We studied winter food-habits of wild boars (Sus scrofa) by using micro-histological fecal analyses in combination with field surveys of feeding sign in the Wulong Hunting area of Tonghe,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 We studied winter food-habits of wild boars (Sus scrofa) by using micro-histological fecal analyses in combination with field surveys of feeding sign in the Wulong Hunting area of Tonghe,Heilongjiang Province, during the winters of 2000 and 2001. The major winter foods of wild boars included Pteridophytes and the fruits,branches and leaves of other plants. Equisetum hiemale was the main food and accounted for 41.7%. Other food components, such as Pinus koraiensis, Populus spp., Juglans mandshurica, Quercus mongolica, Padus asiatica, and Corylus heterophlla accounted for 10.5%, 10.2%, 9.3%, 5.3%, 4.0%, and 4.0%,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ude fat and crude protein of the food plants showed a peak in November, then decreased and became lowest in February, then increased slightly in March. The mean concentrations of crude fat and crude protein were 9.6% and 10.2%,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食性 营养物质
下载PDF
保护区及周边居民对野猪容忍性的影响因素——以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徐飞 蔡体久 +1 位作者 琚存勇 陈福元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935-5942,共8页
以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于2010年9、10月份,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该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野猪危害农田的情况,以及居民对野猪的容忍性和认知度。结合Mann-Whit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比较... 以黑龙江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于2010年9、10月份,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法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该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野猪危害农田的情况,以及居民对野猪的容忍性和认知度。结合Mann-Whitey U检验和Kruskal-Wallis H检验方法比较各个因素对保护区及周边居民野猪容忍性的影响差异,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辨析。结果表明:农田收入比例、文化程度、人均农田面积以及野猪毁田面积是影响居民对野猪容忍性的主要因素。被访问的居民中,66.19%的居民希望野猪种群减少或消失;63.38%的居民赞同或者完全赞同保护措施;毁田事件发生后,46.48%的居民赞同或完全赞同捕杀野猪;在村外遇见野猪时,66.20%的居民不赞同或者完全不赞同捕杀野猪;在山野遇见野猪时,65.59%的居民不赞同或者完全不赞同捕杀野猪,说明遇到野猪的地点对居民所持捕杀态度基本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容忍性 态度 冲突 野生动物管理
下载PDF
人与野猪冲突:现状、影响因素及管理建议 被引量:25
9
作者 李兰兰 王静 石建斌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42-645,648,共5页
人与野猪冲突日趋严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人与野猪冲突的类型、程度,分析了引发人与野猪冲突的原因和影响野猪危害的因素;综述了目前缓解人与野猪冲突的措施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冲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看法和问... 人与野猪冲突日趋严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回顾了人与野猪冲突的类型、程度,分析了引发人与野猪冲突的原因和影响野猪危害的因素;综述了目前缓解人与野猪冲突的措施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冲突管理中普遍存在的看法和问题,并针对人与野猪冲突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冲突 危害
下载PDF
小兴安岭南坡春季野猪活动规律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静 王文 +1 位作者 张伟 刘海波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3,共4页
2005年4-5月,在小兴安岭南坡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笼式活捕的12头野猪(Sus scrofa ussuricua)的活动规律进行144h的监测。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南坡野猪春季的活动高峰主要集中于8:00-18:00时,5个活动强度峰值分别为76.52%、89.23%、91... 2005年4-5月,在小兴安岭南坡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笼式活捕的12头野猪(Sus scrofa ussuricua)的活动规律进行144h的监测。结果表明,小兴安岭南坡野猪春季的活动高峰主要集中于8:00-18:00时,5个活动强度峰值分别为76.52%、89.23%、91.56%、78.79%和84.46%;活动规律表现为白天活动而夜间休息;活动时间略少于休息时间;雄性野猪日活动量大于雌性(P=0.021,t=2.474),差异显著,成体野猪的日活动量和亚成体差异不显著(P=0.287,t=-1.089),家族群野猪日活动量显著小于孤野猪(P=0.039,t=-2.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无线电遥测 活动规律 小兴安岭
下载PDF
河南伏牛山北坡野猪夏季觅食生境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邓天鹏 郑合勋 曾国仕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750,共4页
2005年6~8月,在伏牛山北坡对野猪的觅食地特征进行了研究。野外设置了42个20×20m2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觅食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在觅食时比较喜欢的生境为:海拔1000~1200m、郁闭... 2005年6~8月,在伏牛山北坡对野猪的觅食地特征进行了研究。野外设置了42个20×20m2样方和14个生态因子。运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野猪觅食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野猪在觅食时比较喜欢的生境为:海拔1000~1200m、郁闭度和隐蔽程度中等以上的阔叶林,乔木距离中等、灌木距离近,倒木和树桩距离远以至于没有;对水源距离≤100m和人为干扰≤500m的生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对地理性因子没有明显的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夏季 觅食生境 伏牛山
下载PDF
黑龙江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野猪秋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9
12
作者 徐飞 蔡体久 +1 位作者 琚存勇 赵玉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6-91,共6页
为掌握黑龙江省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空间分布现状与迁移规律,于2009年秋、冬两季,应用样线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猪的生境选择情况进行调查,结合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与选择指数(Ei)分析评估野猪对15个生境... 为掌握黑龙江省凤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猪种群的空间分布现状与迁移规律,于2009年秋、冬两季,应用样线调查法和样方调查法对野猪的生境选择情况进行调查,结合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与选择指数(Ei)分析评估野猪对15个生境因子的偏爱程度,用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了野猪选择样方与非选择样方的差异。结果表明:野猪偏好选择食物相对丰富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通常选择半阴半阳坡、下坡位、平缓坡、中度干扰以及隐蔽程度高、食物丰富的生境类型;不选择陡坡和阴坡,以及隐蔽程度低、重度干扰的生境类型;在所分析的13个因子中,食物丰富度、隐蔽程度、坡度与坡位4个因子是野猪生境选择的决定性因子,秩和检验表明它们在野猪选择样方与非选择样方间的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生境选择 选择指数 栖息地偏好 野生动物管理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现状及动态趋势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常智 张明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81-6487,共7页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鹿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2010±0.0270)只/km2、狍子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4980±0.0436)只/km2、野猪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3423±0.027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相同生境下,3种有蹄类密度在在阔叶混交林中和杂木林中差异极为显著;不同的生境,3种猎物的猎物的密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马鹿密度和野猪密度程正相关,而马鹿密度和狍子密度、狍子密度和野猪密度则不相关。同1989年该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相比:1989—2002年的13 a时间内马鹿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3.48%、狍子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2.69%、野猪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马鹿 狍子 野猪 种群密度
下载PDF
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猪危害特征与居民态度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粟海军 胡灿实 +1 位作者 张明明 梁盛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野猪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当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特征,掌握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与保护管理的态度,对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野猪一年四季... 野猪对农作物的危害是当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典型案例,分析其危害特征,掌握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与保护管理的态度,对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野生动物保护管理决策尤为重要。对贵州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野猪一年四季均危害农作物,危害高峰期在2-4月与10-12月,主要受作物收获期影响;农耕地在保护区的位置、距道路距离及距水源距离显著影响野猪对农耕地的危害,农耕地距道路(<55 m)和水源越近(<270 m),遭受危害程度越高。保护区的实验区和周边区域人居活动强烈,但野猪危害较其他区域严重,野猪危害农地时对水源因素较距居民点距离、距林缘距离、隐蔽因素更为敏感。70%的当地居民认为野猪危害是由于种群数量过多引起。55%的当地居民不赞同国家保护野猪的政策,62%的赞同猎杀野猪控制其种群数量增长。受访者年龄与野猪危害程度两因素显著影响居民对野猪的容忍度,50-70岁是当地社区居民的主要人群,也是态度中立及容忍度较高的人群。为有效减少野猪危害损失,调和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矛盾,建议保护区管理者根据野猪危害特征,帮助当地居民建立有效防控措施和有效快速的危害评估与损失补偿机制,同时根据当地居民的态度特征,做好保护政策的宣教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危害特征 居民态度 人与野生动物冲突 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大雾岭保护区野猪种群数量、结构及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5
作者 吴诗宝 陈海 蔡显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1-156,共6页
关键词 野猪 繁殖习性 种群结构 大雾岭保护区 种群数量
下载PDF
野猪圈养条件下种质特性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广礼 付冬丽 +2 位作者 徐珂 韩进诚 闫永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11年第6期98-100,共3页
对圈养野猪群体内的母猪、公猪和仔猪的外貌形态、生活习性、摄食习性和繁殖特性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为野猪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猪 种质特性 变化
下载PDF
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功能性生境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周学义 尹杭 +2 位作者 孟凡露 刘洋 孟秀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8,共8页
【目的】研究野猪(Sus scrofa)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及其差异,为野猪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07-12-2008-02,结合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四川凉山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野... 【目的】研究野猪(Sus scrofa)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及其差异,为野猪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07-12-2008-02,结合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四川凉山美姑大风顶自然保护区野猪冬季功能性生境格局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野猪取食地、排便地、筑巢地等3类功能性生境的20个环境因子,比较野猪对3类功能性生境各环境因子之间的选择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发现野猪痕迹91处,其中含有拱食痕迹的样方数为53个,含有粪便痕迹的样方数为31个,含有巢穴的样方数为7个。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野猪取食地、排便地、筑巢地3类功能性生境各变量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乔木高度差异显著(P=0.040),其他生境变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经多重比较发现,取食地与筑巢地的灌木盖度差异达到显著水平;野猪取食地的海拔(2 248.08±18.61)m、郁闭度(32.75±1.96)%、乔木胸径(51.03±3.69)cm、乔木距离(1.91±0.20)m、灌木距离(1.33±0.20)m,均大于排便地和筑巢地;而野猪排便地的灌木高度(154.50±11.78)cm大于取食地和筑巢地;筑巢地的灌木盖度(62.86±9.69)%、地表总盖度(87.86±3.88)%、干枯植物盖度(73.95±4.84)%均大于取食地和排便地。野猪冬季不论是取食、排便还是筑巢都主要选择人为干扰轻、靠近水源、向阳、坡度平缓、中坡位的灌丛;野猪较高频次地选择坡形不均匀的生境(48.39%)排便;冬季野猪将巢主要建于灌丛(42.86%),部分建于阔叶林(28.57%)和针阔混交林(28.57%),但不在针叶林建巢,而取食(5.66%)和排便(3.23%)发生在针叶林中。经χ2检验,野猪3类功能性生境在隐蔽度的选择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对于坡位、坡度、坡向、坡形、植被类型、水源距离、干扰强度等生境变量选择的差异不显著。【结论】野猪在取食、排便、筑巢等3类功能性生境的选择上存在差异,其中对乔木高度、灌木盖度和隐蔽度的选择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sus scrofa) 冬季 生境选择 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太行山东北部区域野生动物损害及损害补偿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佳忆 袁乃秀 +8 位作者 申立泉 周鑫 吕青昕 耿硕 杨歆雨 郑启泽 朱印酒 盛岩 孟秀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05-2613,共9页
人兽冲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研究主题,合理的损害补偿有助于野生动物可持续保护及管理。为探究太行山东北部区域野生动物损害及损害补偿,于2019年与2020年7—9月对区域内主要肇事野生动物(野猪Sus scrofa和狗獾Meles leucurus)进行... 人兽冲突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研究主题,合理的损害补偿有助于野生动物可持续保护及管理。为探究太行山东北部区域野生动物损害及损害补偿,于2019年与2020年7—9月对区域内主要肇事野生动物(野猪Sus scrofa和狗獾Meles leucurus)进行了种群及损害调查;2021年7—8月基于访谈,对区域的损害赔偿及社区的受偿意愿进行了量化计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太行山东北部区域的野猪(密度为(6.283±1.274)只/km^(2))及狗獾(密度为(4.855±1.610)只/km^(2))种群较大,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害,且肇事频率呈上升趋势;已有的防控手段效果有限,当地社区对野生动物保护支持度较高,但对肇事动物保护的态度相对消极;区域内的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已普遍施行,有效补偿了受损农户的部分经济损失,但也存在补偿覆盖不全面、补偿标准模糊及补偿数额偏低等问题。当地农户的受偿意愿((10962.60±1751.55)元/hm^(2))与其文化程度、损害补偿满意度和野生动物保护态度负相关,与保护政策支持度正相关。根据调研结果,建议加大力度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政策、构建野生动物损害保险制度、开展长期监测,并控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最终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模式、提供替代生计等方法,化解人兽冲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冲突 野猪(sus scrofa) 狗獾(Meles leucurus) 太行山 野生动物损害补偿
下载PDF
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在野猪食性分析中的应用和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宫爽 张萍 +2 位作者 栾雪 包衡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5-653,共9页
有蹄类动物食性分析对基础生态学研究乃至大型濒危食肉动物保护与恢复有重要科学价值。食物组成定量化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但各有其优缺点。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珲春、汪清、黄泥河、天桥岭和穆... 有蹄类动物食性分析对基础生态学研究乃至大型濒危食肉动物保护与恢复有重要科学价值。食物组成定量化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但各有其优缺点。2014年12月—2016年3月,在珲春、汪清、黄泥河、天桥岭和穆棱5个地区收集了野猪(Sus scrofa)新鲜粪便样品,运用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比较研究了冬季野猪食性。仅对比分析了野猪植物性食物,通过粪便显微分析获得的野猪食物组成包含32属植物,比例大于4%的主要食物有木贼属(Equisetum,(22.76±1.87)%)、松属(Pinus,(22.56±1.73)%)、薹草属(Carex,(25.41±2.09)%)和苔藓(Bryophyta,(4.95±1.02)%);通过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获得的野猪食物组成包含60属植物,比例大于4%的主要食物有薹草属(30.02±5.95)%、唐菖蒲属(Gladiolus,(18.76±4.12)%)、胡桃属(Juglans,(6.63±3.84)%)、蚊子草属(Filipendula,(5.23±2.79)%)、榛属(Corylus,(4.23±1.60)%)和绣线菊属(Spiraea,(4.93±4.06)%)。通过分析野猪食物多样性,珲春、汪清和穆棱地区粪便显微分析显著高于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得到的食物物种丰富度,黄泥河地区粪便显微分析显著低于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得到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生态位宽度,珲春地区粪便显微分析显著高于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得到的食物均匀度指数。粪便显微分析和DNA宏条形码技术分析得到的食物选择种类和比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一致性,其中,DNA宏条形码技术可分析得到更多的草本类食物种类。因此,建议采用粪便显微分析法时应综合考量采食范围与采食情况,全面分析出采食种类和比例;采用DNA宏条形码技术时应尽量完善目标动物食源DNA条形码数据库,准确分析出目标动物在活动范围内采食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食性 粪便显微分析 DNA宏条形码
下载PDF
野猪危害防控措施时间延续性及空间推广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崔爽 刘丙万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4-373,共10页
近年来,由于野猪(Sus scrofa)数量增长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导致人与野猪之间的冲突不断增加。2018年8-10月在吉林省珲春地区利用东北虎声音、野猪惨叫声、狼叫声,太阳能警示灯、防兽彩带等视觉设施,东北虎粪便,综合使用东北虎声音和... 近年来,由于野猪(Sus scrofa)数量增长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导致人与野猪之间的冲突不断增加。2018年8-10月在吉林省珲春地区利用东北虎声音、野猪惨叫声、狼叫声,太阳能警示灯、防兽彩带等视觉设施,东北虎粪便,综合使用东北虎声音和东北虎粪便以及电子围栏等防控措施,在已使用过和未使用过防控措施的样地开展了野猪危害防控效果及空间特征研究。我们以2018年野猪危害防控研究的数据,结合2011-2017年已发表数据进一步研究了野猪危害防控措施的时空特征。防控有效期为实验开始到野猪首次进入样地发生危害的时间间隔。研究结果表明:(1)2018年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防控有效期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对照组防控有效期为(1.33±0.58)d,实验组中已使用过和未使用过防控措施样地的防控有效期分别为(16.25±9.00)d和(20.58±9.61)d,防控有效期差异不显著(P=0.127);(2)2018年与2011年、2013年、2016年、2017年相比同一种防控措施的防控效果随着使用年份的增加,播放东北虎声音1 min加空白5 min、放置避雨装置的粪便、综合使用东北虎声音加粪便、放置红黄绿色太阳能警示灯等防控措施的防控有效期没有显著变化(P=0.200;P=0.295;P=0.221;P=0.080;P=0.090;P=0.050);播放狼声音1 min加空白5 min防控效果有显著下降趋势(P=0.003);按顺序播放东北虎声音加野猪惨叫1 min加空白5 min组防控效果呈显著上升趋势(P=0.001),但防控有效期较短(13.67±2.62)d,不具推广意义。因此,野猪危害防控措施中播放东北虎声音、综合使用东北虎声音和东北虎粪便、太阳能警示灯等均具有空间推广性和时间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东北虎 太阳能警示灯 危害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