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分析
1
作者 樊超 毕影东 +7 位作者 刘淼 李炜 刘建新 杨光 梁文卫 邸树峰 唐立郦 来永才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2期134-141,共8页
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 旨在对采集自黑龙江省各地区的寒地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游离氨基酸组分进行深入分析。以153份寒地野生大豆为试材,利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了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7种游离氨基酸中,甲硫氨酸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0.469,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069 mg/g,其中精氨酸含量最高,为0.894 mg/g。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之间均为正相关,大部分游离氨基酸之间表现为正相关,仅天冬氨酸与苯丙氨酸以及丝氨酸与精氨酸之间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5.15%,第1、2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26.47%和20.55%。以第1、2主成分作图可知,北部地区资源和中南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之间差异较小。该研究明确了寒地野生大豆中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异情况和组分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不同来源地对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组分的影响,为大豆育种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野生大豆 游离氨基酸 变异系数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喷施水杨酸对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的影响
2
作者 王宇 王艳丽 +4 位作者 李晓明 褚佳豪 司增志 乔亚科 张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8-1415,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前期筛选到的高耐草甘膦野生大豆材料的抗性,本研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先后对野生大豆材料进行外源喷施水杨酸(SA)和草甘膦处理,测定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_(2)^(-))、莽草酸含量、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含量)... 为进一步提高前期筛选到的高耐草甘膦野生大豆材料的抗性,本研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先后对野生大豆材料进行外源喷施水杨酸(SA)和草甘膦处理,测定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_(2)^(-))、莽草酸含量、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5-稀醇式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表明,与仅喷施草甘膦阳性对照相比,喷施0.5 mmol·L^(-1) SA的2个野生大豆材料H_(2)O_(2)、O_(2)^(-)、莽草酸和丙二醛含量在草甘膦处理后整体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整体显著升高,EPSPS基因表达整体显著上调。上述结果表明,外源喷施SA可提高野生大豆植株过氧化物清除酶活性,进一步提高植株对草甘膦的耐性水平。本研究为提高栽培大豆草甘膦耐性,降低草甘膦对大豆植株损伤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草甘膦 水杨酸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野生大豆内生真菌YD09鉴定及促生耐盐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丽丽 林星月 +3 位作者 朱淼 王泽 东雨竹 马莲菊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为从野生大豆中筛选具有促生抗逆的内生菌,利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形态和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自身耐盐特性、胞内和胞外产物对大豆幼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株内生... 为从野生大豆中筛选具有促生抗逆的内生菌,利用组织分离法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菌株形态和ITS序列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鉴定,研究菌株自身耐盐特性、胞内和胞外产物对大豆幼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株内生真菌,基于菌株形态学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交链孢霉菌(Alternaria alternata),命名为YD09。菌株YD09耐NaCl浓度可达30%。菌株YD09作用于大豆幼苗,具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且可使幼苗耐NaCl浓度达到200 mmol·L^(-1)。菌株YD09胞内产物对大豆幼苗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胞外产物能提高大豆幼苗对盐胁迫的抗性。综上,菌株YD09具有较好的促生、耐盐能力,能够缓解盐胁迫对大豆幼苗的伤害,可作为农业生产上应用的新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内生真菌 鉴定 耐盐
下载PDF
野生大豆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植健怡 高超升 +2 位作者 袁嘉志 孙明明 董利东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8-908,共11页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近缘祖先种。在大豆驯化的过程中,栽培大豆丢失了大量的基因或等位变异,导致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降低,这严重限制了栽培大豆品种选育和改良的有效性与丰... 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Zucc.)是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近缘祖先种。在大豆驯化的过程中,栽培大豆丢失了大量的基因或等位变异,导致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降低,这严重限制了栽培大豆品种选育和改良的有效性与丰富性。我国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丰富,蕴藏着许多高蛋白含量、抗病虫、耐干旱、耐盐碱等方面的潜力基因,挖掘潜力基因并利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应用到现代的栽培大豆品种中,能够有效地拓宽栽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的分布规律和形态特征、近年来在野生大豆中发掘的重要功能基因或位点,包括百粒重、开花期和成熟期、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抗病、抗虫、耐盐碱、耐干旱等重要农艺性状基因,并讨论这些重要基因或位点在未来栽培大豆育种中的应用潜力,以期为育种家培育和改良大豆新品种提供一种新的育种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基因资源 纬度适应性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 高蛋白
下载PDF
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青贮饲用品质综合评价与筛选
5
作者 陈东亮 谭玉荣 +3 位作者 杨守臻 唐向民 曾维英 孙祖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4-1295,共12页
【目的】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青贮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青贮饲用品质优异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青贮饲用大豆品种的选育及其饲用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原始遗传材料。【方法】以94份广西野生大豆种质为供试材料,鼓粒期(R6)全株... 【目的】对广西野生大豆种质资源青贮饲用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青贮饲用品质优异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为青贮饲用大豆品种的选育及其饲用品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原始遗传材料。【方法】以94份广西野生大豆种质为供试材料,鼓粒期(R6)全株刈割后测定其饲用品质指标,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结合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供试材料的青贮饲用品质,筛选出优异野生大豆种质。【结果】粗蛋白(CP)与粗脂肪(CF)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下同),与中性洗涤纤维(NDF)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相对饲喂价值(RFV)、干物质采食量(DMI)和相对饲草品质(RFQ)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选择高CP、高RFV、高可消化总养分(TDN)及高RFQ野生大豆种质的同时也会筛选出CF和NDF含量低的种质。系统聚类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20时,94份野生大豆被分为四大类,其中第Ⅱ类群包括9份种质,主要来源于桂林市全州县和兴安县,其主要特征为CP含量(平均值22.98%)、RFV(平均值133.26)、TDN(平均值58.10)、RFQ(平均值127.41)等饲用品质正向指标较高,CF含量(平均值21.39%)、ADF含量(平均值32.31%)、NDF含量(平均值44.51%)等饲用品质负向指标含量较低,是饲用品质优异种质类群。将隶属函数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隶属函数结合主成分分析法的3种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筛选出GXYSD33、GXYSD10、GXYSD43、GXYSD48等10份综合或单一品质性状优异的青贮饲用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其中GXYSD33为青贮饲用品质特优种质,其CP含量(28.28%)、RFV(141.84)、RFQ(136.07)和TDN(61.83)等饲用品质正向指标均居供试种质之首。【结论】基于野生大豆青贮饲用品质性状间的显著和极显著相关性可实现多性状同步改良。筛选出的10份青贮饲用品质优异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可作为青贮饲用大豆品种选育及其饲用品质遗传改良的理想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青贮饲料 饲用品质 综合评价 筛选
下载PDF
一年生野生大豆地理分布研究情况
6
作者 魏然 崔杰印 +5 位作者 杨树 张武 项鹏 位昕禹 王舒 李敏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01-108,共8页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 et Zucc.)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早熟性、蛋白质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异黄酮、皂苷等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高等优点。开展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研究和利用工作,对于培育大... 一年生野生大豆(Glycine soja Siebold et Zucc.)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具有早熟性、蛋白质含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以及异黄酮、皂苷等营养活性物质含量高等优点。开展一年生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研究和利用工作,对于培育大豆新品种和保存遗传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整理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详细介绍了一年生野生大豆在我国境内的分布情况,对一年生野生大豆在我国遗传多样性中心的相关研究,以及3次全国性野生大豆资源考察工作的基本情况与成果,并按照我国地理划分对我国各地区局部一年生野生大豆考察和搜集工作进行了阐述。此外,对在俄罗斯、日本、韩国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分布、生长环境和资源考察搜集工作情况也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得出,一年生野生大豆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泛,生长环境类型丰富。目前,对于一年生野生大豆在我国遗传多样性中心主要观点包括南方中心、北方中心以及多中心等多种观点。根据对俄罗斯、日本、韩国一年生野生大豆的分布、生长环境和资源考察及搜集工作情况分析可知,一年生野生大豆在日本和朝鲜半岛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在俄罗斯分布在远东地区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以及滨海边疆区。一年生野生大豆在不同地区生长环境相似,在潮湿、水源附近分布较集中,在不同地区的考察中多次发现因人为原因导致一年生野生大豆栖息地面积减少,甚至种群濒危的情况。因此,一年生野生大豆种群保护工作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地理分布 资源考察
下载PDF
47份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的培养皿鉴定
7
作者 孙亚萍 胡雪洁 +7 位作者 石晓坤 赵圆 郑佳喆 王艳丽 李晓明 乔亚科 秦君 张锴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为确定野生大豆耐草甘膦特性,采用培养皿鉴定法对采集于燕山山脉47份野生大豆材料的芽期耐草甘膦能力进行了鉴定。通过对野生大豆材料芽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等指标的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等... 为确定野生大豆耐草甘膦特性,采用培养皿鉴定法对采集于燕山山脉47份野生大豆材料的芽期耐草甘膦能力进行了鉴定。通过对野生大豆材料芽期发芽势、发芽率、胚轴长、胚根长等指标的测定,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等方法计算得出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8个性状指标转化为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0.43%。将其耐性等级分为4级,其中,野生大豆材料2011编8的草甘膦耐性综合得分最高,2011编42的草甘膦耐性综合得分最低。培养皿鉴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野生大豆耐草甘膦性状评价方法,可用于野生大豆草甘膦耐性材料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耐性鉴定 耐草甘膦 培养皿鉴定法
下载PDF
过表达野生大豆耐盐碱基因GsGSTU13提高了水稻苗期耐盐碱性
8
作者 李宛鸿 胡冰霜 +2 位作者 孙晓丽 才晓溪 孙明哲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458-2467,共10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功能酶,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生大豆GsGSTU13与水稻GSTU17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均含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为...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功能酶,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野生大豆GsGSTU13与水稻GSTU17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均含有高度保守的结构域。为探究GsGSTU13基因对水稻耐盐碱性的影响,通过遗传转化、PCR、RT-PCR和GST活性检测,获得了2个GsGSTU13过表达转基因水稻纯合株系。苗期耐盐碱性分析显示,200 mmol L^(-1) NaHCO_(3)处理下,GsGSTU13转基因株系的活性氧积累显著低于野生型,而存活率、相对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GST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综上,在水稻中过表达GsGSTU13基因增强了活性氧清除能力,提高了转基因水稻耐盐碱性,为耐盐碱水稻新种质创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野生大豆 耐盐碱性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GSTU13
下载PDF
水杨酸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赵宇璐 张培叶 +3 位作者 梁淑霞 周文馨 居士芳 张秀玲 《青海农林科技》 2024年第1期76-80,共5页
本试验以保存不同年份的野生大豆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水杨酸(SA)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杨酸能够提高不同保存时间的野生大豆的萌发指标。2006年样本发芽势、2011年常温保存样本发芽率、2011年冷藏的样... 本试验以保存不同年份的野生大豆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水杨酸(SA)对野生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杨酸能够提高不同保存时间的野生大豆的萌发指标。2006年样本发芽势、2011年常温保存样本发芽率、2011年冷藏的样本发芽指数,与相应的对照比分别升高了29.77%、47%、4.59%。从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来看,2008年样本的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的增长率均最高,分别为-4.14%、-7.79%、-17.12%。2006年样本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增长率最高,为59.90%。水杨酸可以增加野生大豆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POD、SOD、CAT等保护酶的酶活性,从而促进了种子的萌发。水杨酸在调控野生大豆种子衰老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野生大豆 种子萌发 生理特性
下载PDF
内蒙古东北部野生大豆天然种群调查及其资源搜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克晶 李向华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34-1545,共12页
内蒙古东北部是我国大豆重要产区,也是转基因大豆安全生产试验区域。为了了解当地野生大豆资源概况,给转基因大豆安全种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兴安盟科右前旗、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和阿荣旗61个野外非连续地块进行了野生大豆资源种群概况... 内蒙古东北部是我国大豆重要产区,也是转基因大豆安全生产试验区域。为了了解当地野生大豆资源概况,给转基因大豆安全种植提供参考,本研究对兴安盟科右前旗、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和阿荣旗61个野外非连续地块进行了野生大豆资源种群概况实地调查。结果显示,54个地块(88.52%)有野生大豆分布,包括野生种群、野生-半野生混合种群和首次发现的全部由半野生大豆构成优势型的种群。该区域种群片段化严重,大部分种群的面积比较小,1000 m^(2)及以下的种群占72.2%;500 m^(2)及以下的占59.3%。约46%的地块野生大豆样方频率在80%以上,约41%地块野生大豆样方频率在40%~60%,约13%地块野生大豆样方频率在20%以下。从54个种群搜集到836份野生和半野生型单株资源,其种皮色有黑、双、褐、褐绿、绿、黄绿6种,叶形有长椭、椭圆和披针3种。该区域野生大豆百粒重偏小,1.5 g及以下类型占84.57%,平均1.19±0.49 g。根据调查结果估算出扎兰屯、阿荣旗和科右前旗分别约17.92%、29.48%和40.10%的剩余闲置土地可能有野生大豆潜在分布。调查发现,种植业发达程度较高会降低野生大豆天然种群植株密度;常年大豆种植面积越大的地域半野生型出现的概率越高。本文还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安全种植转基因大豆,同时对野生大豆资源进行保护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半野生大豆 考察与搜集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野生大豆水通道蛋白GsPIP2;7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宇 赵圆 +5 位作者 王艳丽 俎天娇 司增志 孙伟明 乔亚科 张锴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15-1322,共8页
水通道蛋白(AQPs)是植物中重要的水分转运蛋白,在植物对抗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为明确野生大豆水通道蛋白在植株抗旱反应中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中的水通道蛋白的蛋白结构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 水通道蛋白(AQPs)是植物中重要的水分转运蛋白,在植物对抗干旱胁迫中发挥着重要功能。为明确野生大豆水通道蛋白在植株抗旱反应中的分子功能,本研究对野生大豆(Glycine soja)中的水通道蛋白的蛋白结构及其在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并对筛选的AQPs基因功能进行验证。研究鉴定了野生大豆中69个AQPs蛋白,其中10个在干旱胁迫的高耐野生大豆材料中表达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筛选到GsPIP2;7在干旱胁迫后与对照相比显著上调,克隆GsPIP2;7到过表达载体中并侵染转化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通过转基因后代筛选获得了稳定表达的T3代转基因拟南芥。与野生型拟南芥相比,转基因植株在干旱胁迫下根系总长度、叶干重、根干重、根冠比和单株叶面积显著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升,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表现出较强的耐旱能力。本研究结果说明GsPIP2;7对拟南芥耐旱具有正向调控作用,为明确野生大豆耐旱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野生大豆 水通道蛋白 GsPIP2 7
下载PDF
航天诱变野大豆SP1群体苗期耐盐性鉴定与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宗昌 鲁雪莉 +7 位作者 魏云冲 孟晨 张梦超 张缘杨 王萌 王菊英 张成省 李义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8-178,共11页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航天诱变的野大豆材料进行耐盐性评价,筛选高耐盐的野大豆材料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129份野大豆航天诱变SP1苗期材料用150 mmol·L^(-1)浓度的NaCl进行盐胁迫...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中国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通过对航天诱变的野大豆材料进行耐盐性评价,筛选高耐盐的野大豆材料对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对129份野大豆航天诱变SP1苗期材料用150 mmol·L^(-1)浓度的NaCl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苗期株高、下胚轴长、下胚轴粗(茎粗)、叶绿素含量、单叶干鲜重以及叶面积等11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耐盐性综合评价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野大豆突变材料进行苗期耐盐性评价。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野大豆突变材料农艺性状多态性丰富,变异系数范围为6.45%~51.78%,21 d株高、7d株高和叶面积3个指标受盐胁迫影响较大,并且11个性状指标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以5个主成分综合指标为基础获得综合评价指标D值,根据D值筛选到高耐盐野大豆突变材料10份,耐盐材料53份,中间型材料63份以及3份不耐盐材料。生理指标检测发现过氧化物酶活性在野大豆诱变材料耐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鉴定出的耐盐材料为野大豆耐盐育种特别是栽培大豆的耐盐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大豆 航天诱变 苗期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下载PDF
福建省岛屿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收集及保护策略
13
作者 蓝新隆 张玉梅 +1 位作者 胡润芳 林国强 《大豆科技》 2023年第5期30-34,共5页
多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具有高蛋白、固氮、多花多荚、抗逆性强、种子繁殖系数高等优良性状。文章对福建省岛屿多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收集情况及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设立多年生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 多年生野生大豆是栽培大豆的野生近缘种,具有高蛋白、固氮、多花多荚、抗逆性强、种子繁殖系数高等优良性状。文章对福建省岛屿多年生野生大豆种质资源保护收集情况及利用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设立多年生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多年生野生大豆城市科普专区;加大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保护经费支持;定期监测调查、实施动态追踪等保护策略,为福建省岛屿多年生野生大豆资源优势挖掘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 野生大豆 资源 保护 策略
下载PDF
野生大豆×栽培大豆RIL群体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SNP偏分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德泉 聂波涛 +5 位作者 邱红梅 陈亮 陈健 崔正果 姬文秀 王跃强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1-652,共12页
通过研究野生大豆与栽培种大豆群体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偏分离现象,发掘偏分离区间(Segregation Distortion Region, SDR)和候选基因,有助于探究偏分离在大豆中的产生机制。应用地方品种“一千粒”和野生品种“长岭野生豆”配置杂交组合,获... 通过研究野生大豆与栽培种大豆群体构建过程中产生的偏分离现象,发掘偏分离区间(Segregation Distortion Region, SDR)和候选基因,有助于探究偏分离在大豆中的产生机制。应用地方品种“一千粒”和野生品种“长岭野生豆”配置杂交组合,获得F6代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株系200株,利用SLAF-seq进行测序分析,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获得该群体可靠的4 564个SNP标记。偏分离分析发现,648个标记发生偏分离(P<0.05),占总标记的14.20%。获得22个SDR,分布在9个不同的染色体上。在SDR区间内共发现8个重度偏分离热点区域(Extreme Segregation Distortion, ESDR),分布在5个不同的染色体上,其中3个ESDR偏向父本野生型,5个ESDR偏向母本栽培型。利用基因功能注释及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结合ESDR区域,影响胚胎发育(Glyma.01G051400)及雌配子体发育(Glyma.16G072700)的基因分别被认为是ESDR1-1和ESDR16-1的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今后偏分离基因定位提供可靠依据,并为阐明偏分离现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偏分离 SNP 重组自交系
下载PDF
野生和栽培大豆叶片形态与光合特性对荫蔽的响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兆宏 宁自力 +3 位作者 史博文 范元芳 杨文钰 杨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5-1304,共10页
选育耐荫高光效的大豆品种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分析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在正常及荫蔽环境下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响应差异,揭示其耐荫机制,可为培育耐荫高光效新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两种... 选育耐荫高光效的大豆品种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通过分析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在正常及荫蔽环境下的叶片形态和光合生理响应差异,揭示其耐荫机制,可为培育耐荫高光效新大豆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两种栽培大豆(南豆12、天隆1号)和两种野生大豆(W1、W2)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和50%遮荫两种光环境,探究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叶片形态及光合特性对荫蔽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荫蔽胁迫下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的比叶重、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Chlb含量均显著低于自然光照。在荫蔽下,栽培大豆的净光合速率、光合色素含量、海绵组织厚度和叶面积变化幅度高于野生大豆,而比叶重和栅海比显著低于野生大豆。野生大豆可以通过维持Chlb含量、增加叶绿素在光合色素中的比例和激发潜在最大光合活性等响应措施提高对弱光环境的适应性。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对荫蔽环境的响应差异可以为今后培育耐荫大豆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荫蔽 叶片形态 光合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内蒙古包头野大豆杂交F_(2)适合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纪雪勤 刘金悦 +3 位作者 胡玉琪 盛泽文 强胜 宋小玲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8-709,共12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基因流动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TS(父本)和内蒙古包头野大豆WS(母本)人工杂交F_(1)的自交种F_(2)为对象,研究F_(2)在农田土和荒地土2种土壤以及无杂草竞争和...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基因流动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方法]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TS(父本)和内蒙古包头野大豆WS(母本)人工杂交F_(1)的自交种F_(2)为对象,研究F_(2)在农田土和荒地土2种土壤以及无杂草竞争和有杂草竞争2种种植条件下的适合度;并观察不同硬实率的F_(2)自交种子的种皮结构。[结果]F_(2)的出苗率为75.00%,显著高于WS,但低于TS。对于单株结荚数、单株饱粒数,4种种植方式下,F_(2)均显著低于WS;除在混种荒地土下F_(2)低于TS外,其他条件均高于TS或与TS相当。F_(2)的株高、百粒重以及地上部干生物量均显著高于WS,但低于TS。F_(2)自交种子出现种皮色和硬实率的明显分化,且种脐的开放程度及种皮表面是否有凹陷小孔是影响硬实率的关键因素。[结论]F_(2)均能完成生活史,且产生饱满种子,说明转基因大豆的花粉漂移到野大豆并产生杂交后代,杂交后代在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定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大豆 野大豆 F_(2) 适合度 硬实率
下载PDF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与野大豆杂交F_(3)代表型性状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佳丽 刘金悦 +2 位作者 纪雪勤 强胜 宋小玲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4,共9页
为了评估转基因大豆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基因漂移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选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携带外源基因cp4-epsps)与野大豆(来自内蒙古包头)杂交F_(2)代种皮颜色为黑色、褐绿色和褐黄色(与野大豆种皮颜色相近)... 为了评估转基因大豆向野大豆(Glycine soja Sieb.et Zucc.)基因漂移后可能产生的生态风险,选取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携带外源基因cp4-epsps)与野大豆(来自内蒙古包头)杂交F_(2)代种皮颜色为黑色、褐绿色和褐黄色(与野大豆种皮颜色相近)的种子,对这些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植株的19个定量性状和5个定性性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将F_(3)代植株及其亲本进行聚类分析,并对不同组F_(3)代的定量和定性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F_(3)代幼苗中抗性植株与非抗性植株的分离比符合“5∶1”的孟德尔遗传定律。定量性状中,结实率的变异系数最小(4.65%),其余1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高于14%,其中,单株种子数的变异系数最大(55.68%)。不同种皮颜色F_(2)代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植株均以强缠绕型占比最高;F_(3)代植株中,90.7%的果荚为弯镰形或弓形,且80.0%的果荚颜色为黑褐色;黑色种皮F_(2)代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种皮颜色无性状分离,褐绿色和褐黄色种皮F_(2)代种子萌发产生的F_(3)代种皮颜色均出现性状分离;F_(3)代种子中,82.7%的种子有泥膜。聚类结果显示F_(3)代植株被分为3组。不同组F_(3)代中,Ⅰ组的多数性状最低,且株高等5个性状显著低于野大豆;Ⅱ组的9个性状最高,且单株结荚数等15个性状显著高于野大豆,仅株高显著低于野大豆;Ⅲ组的部分性状最高,且单株结荚数等12个性状显著高于野大豆,株高等3个性状显著低于野大豆。综合比较认为,Ⅱ组的竞争能力最强,Ⅰ组的竞争能力最弱。Ⅰ组的不缠绕型植株占比最高,而Ⅱ和Ⅲ组的强缠绕型植株占比最高。3组F_(3)代的种皮颜色均以黑色占比最高。综上所述,供试的不同组F_(3)代植株均能完成生活史并产生后代。若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的基因通过花粉漂移到野大豆上并成功杂交,则会产生不同适应性杂交后代,增加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 野大豆 杂交F_(3)代 表型性状 性状分离
下载PDF
直立型半野生大豆叶绿体基因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冉昊 赵淑文 +2 位作者 米福贵 候伟峰 赵力兴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34-3342,共9页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直立型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进行测序和组装,获得完整基因组,以探究其结构特征,为后续基于cpDNA的相关分析以及大豆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基础... 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直立型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叶绿体基因组(Chloroplast DNA,cpDNA)进行测序和组装,获得完整基因组,以探究其结构特征,为后续基于cpDNA的相关分析以及大豆资源多样性保护和系统发育等研究提供基础或依据。结果表明,直立型半野生大豆cpDNA全长148320 bp,为典型四分体结构,注释基因108个,包含66个蛋白编码基因、29个tRNA基因和4个rRNA基因。基因组序列上共检测到87个SSR位点,其中与单核苷酸、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对应的位点分别为55,19,4,7,2个。在系统发育上,直立型半野生大豆与已公布的普通型一年生半野生大豆(Glycine gracilis)、栽培大豆(Glycine max)及野大豆(Glycine soja)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野生大豆 CPDNA 简单重复序列 密码子偏好性 系统发育
下载PDF
低氮胁迫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适应性转录组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明霞 周际 +5 位作者 胡勇军 韩德复 郭继勋 李淑英 张涛 石连旋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以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人工模拟低氮胁迫,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测试分析了胁迫处理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在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野大豆能够通过促进根系生长维持较高... 以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为实验材料,人工模拟低氮胁迫,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测试分析了胁迫处理下栽培大豆和野大豆幼苗在转录水平发生的变化,揭示了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野大豆能够通过促进根系生长维持较高的根冠比、增大根系与营养物质的接触面积吸收更多的氮抵御低氮胁迫.低氮胁迫下野大豆和栽培大豆幼苗叶片中分别有182个和733个差异表达基因,根系中分别有807个和621个差异表达基因.野大豆通过调控NRT1、NRT2和AMT蛋白家族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抵御低氮胁迫.叶片中AP2/ERF-ERF、C2H2、C3H、GRAS、MYB、NAC、TIFY和WRKY转录因子,根系中C2H2、GRAS、MYB、NAC、TIFY和WRKY转录因子在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过程中起调控作用.野大豆抵御低氮胁迫的关键是增强叶片中的半胱氨酸、蛋氨酸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增强根系中的半胱氨酸、蛋氨酸、氰基氨酸代谢,N-聚糖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及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大豆 低氮胁迫 转录组学
下载PDF
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赖笔威 陈磊 芦思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800,共8页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转换的重要节点。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能够感受光周期的变化调控开花期和生育期,进而影响大豆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并决定大豆的光周期生态适应性。因此解析大豆光周期对开花期及生育期的调控...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阶段向生殖阶段转换的重要节点。大豆是光周期敏感的短日照作物,能够感受光周期的变化调控开花期和生育期,进而影响大豆产量及其他农艺性状,并决定大豆的光周期生态适应性。因此解析大豆光周期对开花期及生育期的调控机制是大豆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大豆驯化过程中早花早熟的分子机制以及栽培大豆从起源地分别向高纬度和低纬度扩张的分子调控途径,综述了野生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的研究进展。分析光周期对大豆生活史和驯化的调控机制,将为优异大豆品种培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野生大豆 光周期 驯化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