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旱作玉米田土壤干燥化效应与土壤水分承载力模拟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学春
李军
+1 位作者
蒋斌
胡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53-2066,共14页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1960~2000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洛川、延安、寿阳、榆林连作春玉米产量地区间差异显著,其年平均值分别为...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1960~2000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洛川、延安、寿阳、榆林连作春玉米产量地区间差异显著,其年平均值分别为4.40、3.75、2.50、1.75t/hm2。施肥增产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地区间差异均显著,均表现为洛川>延安>寿阳>榆林;同一地区水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地区施肥增产率最大值范围不同。(2)0~7m土层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地区间差异显著,洛川>延安>寿阳>榆林;同一地区内肥力水平越高,春玉米耗水量越大,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值越低。在春玉米生育期内0~7m土层年度土壤有效水分增减量地区间差异显著,洛川<延安<寿阳<榆林;不同肥力处理间的差异在模拟前期为显著,在模拟后期为不显著。(3)所有地区的春玉米在连作期间0~7m土层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在经历了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后,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土壤干燥化速度地区间差异显著,洛川<延安<寿阳<榆林;不同肥力处理间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土壤干燥化速度加快。(4)洛川、延安、寿阳、榆林连作春玉米的适宜产量水平分别为5.25~5.54、4.26~4.58、2.34~2.74、1.37~1.62t/hm2,相应的施肥水平分别为N240(N240kg/hm2,P120kg/hm2)~N300(N300kg/hm2,P150kg/hm2)、N180(N180kg/hm2,P90kg/hm2)~N240(N240kg/hm2,P120kg/hm2)、N120(N120kg/hm2,P60kg/hm2)~N180(N180kg/hm2,P90kg/hm2)、N60(N60kg/hm2,P30kg/hm2)~N120(N120kg/hm2,P6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连作春玉米
win
epic
模型
产量
土壤水分
施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轮耕方式的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长周期模拟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玉娇
李军
+1 位作者
郭正
岳志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30-2746,共17页
【目的】渭北旱塬是中国北方典型雨养旱作农区,干旱缺水是当地粮食生产主要限制因素,降水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制约着旱地冬小麦生长及发育,导致其产量低而不稳。研究旨在探索长周期下渭北旱塬连作冬小麦区在不同轮耕措施下麦田的土壤蓄...
【目的】渭北旱塬是中国北方典型雨养旱作农区,干旱缺水是当地粮食生产主要限制因素,降水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制约着旱地冬小麦生长及发育,导致其产量低而不稳。研究旨在探索长周期下渭北旱塬连作冬小麦区在不同轮耕措施下麦田的土壤蓄水保墒和作物增产效应。【方法】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 EPIC模型长周期定量模拟研究了1980—2009年渭北旱塬连作麦田连续翻耕、免耕/深松轮耕、翻耕/深松轮耕、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不同保护性轮耕方式下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结果】在30年模拟研究期间,随着降水量的逐年趋势性减少,不同轮耕方式下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年度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产量较连续翻耕处理分别高14.4%、12.2%、2.4%和3.2%,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产量最高,30年平均值为3.53 t?hm-2;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连续翻耕处理分别高6.36%、6.13%、6.40%和6.41%,以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好,30年平均值为8.68 kg?hm-2?mm-1;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干旱年型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耗水量明显增加,平水年型和丰水年型各耕作处理间耗水量差异不显著,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麦田耗水量高于其他轮耕方式。冬小麦田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现季节性波动降低趋势;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深松轮耕、翻耕/深松轮耕、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麦田土壤有效含水量分别高28.7%、27.2%、26.8%和26.7%;免耕/深松轮耕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好,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为107.1 mm,翻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次之,连续翻耕最差。麦田0—1 m土层土壤湿度随季节降水而上下波动性变化,在降水较多或者较为干旱的年份1—1.5 m土层土壤湿度也会发生变化,1.5—3 m土层土壤湿度较为稳定,不同轮耕处理间差异不大;免耕/深松轮耕土层土壤湿度较其他耕作处理稍高。【结论】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翻耕/深松产量和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但水分利用效率稍低。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但产量较低。综合考虑麦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在长期连作冬小麦田,免耕/深松轮耕处理为渭北旱塬麦田最适宜保护性轮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冬小麦
保护性轮耕
win
epic
模型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与比较
被引量:
15
3
作者
郭正
李军
+3 位作者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对果园产量的长远影响,确定果园适宜利用年限,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分析了1965—2009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湿润易旱区白水、半干旱区延安、半干旱易旱区静宁等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对果园产量的长远影响,确定果园适宜利用年限,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分析了1965—2009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湿润易旱区白水、半干旱区延安、半干旱易旱区静宁等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演变和深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洛川、白水、延安和静宁果园产量均呈现出"先逐年升高达到最大值,之后随当地降雨量变化而波动性降低"趋势,45 a平均值分别为26.05、23.89、22.29和20.51 t/hm^2;1-20 a生果园平均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年降水量,导致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强烈,洛川1-22 a生、白水1-21 a生、延安1-18 a生、静宁1-16 a生的土壤逐月有效含水量呈明显波动性降低趋势,年均土壤干燥化速率分别为59.6、56.9、63.9和64.9mm/a,静宁〉延安〉洛川〉白水,此后苹果园地土壤有效含水量在较低水平上随季节降水变化波动;洛川、白水、延安和静宁苹果园地0-15 m土层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变化剧烈,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出现时间分别为13 a生、11 a生、7 a生和6 a生,土壤干层逐年加厚,在20 a生时均已超过11 m,21 a生以后3-15 m土层土壤湿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干燥化状态;4个试点果园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区域差异显著,果园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年限为20-25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生产力
苹果园地
土壤干燥化
win
epic
模型
黄土高原
原文传递
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旱作玉米田土壤干燥化效应与土壤水分承载力模拟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王学春
李军
蒋斌
胡伟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中国科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53-206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024
30771280
40371077)
文摘
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EPIC模型模拟研究了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1960~2000年期间不同肥力水平下连作春玉米的产量变化和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结果表明:(1)洛川、延安、寿阳、榆林连作春玉米产量地区间差异显著,其年平均值分别为4.40、3.75、2.50、1.75t/hm2。施肥增产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地区间差异均显著,均表现为洛川>延安>寿阳>榆林;同一地区水分利用效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地区施肥增产率最大值范围不同。(2)0~7m土层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地区间差异显著,洛川>延安>寿阳>榆林;同一地区内肥力水平越高,春玉米耗水量越大,逐月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值越低。在春玉米生育期内0~7m土层年度土壤有效水分增减量地区间差异显著,洛川<延安<寿阳<榆林;不同肥力处理间的差异在模拟前期为显著,在模拟后期为不显著。(3)所有地区的春玉米在连作期间0~7m土层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在经历了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逐年加厚的干燥化过程后,均出现了稳定的土壤干层。土壤干燥化速度地区间差异显著,洛川<延安<寿阳<榆林;不同肥力处理间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土壤干燥化速度加快。(4)洛川、延安、寿阳、榆林连作春玉米的适宜产量水平分别为5.25~5.54、4.26~4.58、2.34~2.74、1.37~1.62t/hm2,相应的施肥水平分别为N240(N240kg/hm2,P120kg/hm2)~N300(N300kg/hm2,P150kg/hm2)、N180(N180kg/hm2,P90kg/hm2)~N240(N240kg/hm2,P120kg/hm2)、N120(N120kg/hm2,P60kg/hm2)~N180(N180kg/hm2,P90kg/hm2)、N60(N60kg/hm2,P30kg/hm2)~N120(N120kg/hm2,P60kg/hm2)。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连作春玉米
win
epic
模型
产量
土壤水分
施肥
Keywords
the Loess Plateau
continuous spring maize
win epic model
grain yield
soil water
fertilizat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轮耕方式的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长周期模拟研究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玉娇
李军
郭正
岳志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730-2746,共1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2013AA102902-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2B02)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4)
文摘
【目的】渭北旱塬是中国北方典型雨养旱作农区,干旱缺水是当地粮食生产主要限制因素,降水偏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制约着旱地冬小麦生长及发育,导致其产量低而不稳。研究旨在探索长周期下渭北旱塬连作冬小麦区在不同轮耕措施下麦田的土壤蓄水保墒和作物增产效应。【方法】在模拟精度验证基础上,应用Win EPIC模型长周期定量模拟研究了1980—2009年渭北旱塬连作麦田连续翻耕、免耕/深松轮耕、翻耕/深松轮耕、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不同保护性轮耕方式下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结果】在30年模拟研究期间,随着降水量的逐年趋势性减少,不同轮耕方式下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年度耗水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均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产量较连续翻耕处理分别高14.4%、12.2%、2.4%和3.2%,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产量最高,30年平均值为3.53 t?hm-2;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连续翻耕处理分别高6.36%、6.13%、6.40%和6.41%,以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最好,30年平均值为8.68 kg?hm-2?mm-1;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干旱年型免耕/深松、翻耕/深松、免耕/免耕/深松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耗水量明显增加,平水年型和丰水年型各耕作处理间耗水量差异不显著,以免耕/深松轮耕处理麦田耗水量高于其他轮耕方式。冬小麦田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呈现季节性波动降低趋势;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免耕/深松轮耕、翻耕/深松轮耕、免耕/免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麦田土壤有效含水量分别高28.7%、27.2%、26.8%和26.7%;免耕/深松轮耕处理蓄水保墒效果最好,0—3 m土层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为107.1 mm,翻耕/深松轮耕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次之,连续翻耕最差。麦田0—1 m土层土壤湿度随季节降水而上下波动性变化,在降水较多或者较为干旱的年份1—1.5 m土层土壤湿度也会发生变化,1.5—3 m土层土壤湿度较为稳定,不同轮耕处理间差异不大;免耕/深松轮耕土层土壤湿度较其他耕作处理稍高。【结论】与连续翻耕处理相比,翻耕/深松产量和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但水分利用效率稍低。免耕/免耕/深松和免耕/翻耕/深松轮耕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和土壤蓄水保墒效果较好,但产量较低。综合考虑麦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在长期连作冬小麦田,免耕/深松轮耕处理为渭北旱塬麦田最适宜保护性轮耕模式。
关键词
渭北旱塬
冬小麦
保护性轮耕
win
epic
模型
土壤水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Keywords
Weibei Highland
win
ter wheat
conservation tillage rotation
win epic model
soil water
yield
water use efficiency
分类号
S512.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与比较
被引量:
15
3
作者
郭正
李军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5-150,共16页
基金
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攻关资助项目(2015NY1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374)~~
文摘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旱作苹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对果园产量的长远影响,确定果园适宜利用年限,应用Win EPIC模型定量模拟分析了1965—2009年黄土高原半湿润区洛川、半湿润易旱区白水、半干旱区延安、半干旱易旱区静宁等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演变和深层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比较了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洛川、白水、延安和静宁果园产量均呈现出"先逐年升高达到最大值,之后随当地降雨量变化而波动性降低"趋势,45 a平均值分别为26.05、23.89、22.29和20.51 t/hm^2;1-20 a生果园平均年耗水量均高于同期年降水量,导致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强烈,洛川1-22 a生、白水1-21 a生、延安1-18 a生、静宁1-16 a生的土壤逐月有效含水量呈明显波动性降低趋势,年均土壤干燥化速率分别为59.6、56.9、63.9和64.9mm/a,静宁〉延安〉洛川〉白水,此后苹果园地土壤有效含水量在较低水平上随季节降水变化波动;洛川、白水、延安和静宁苹果园地0-15 m土层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变化剧烈,土壤湿度逐年降低,土壤干层出现时间分别为13 a生、11 a生、7 a生和6 a生,土壤干层逐年加厚,在20 a生时均已超过11 m,21 a生以后3-15 m土层土壤湿度保持相对稳定的干燥化状态;4个试点果园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区域差异显著,果园土壤水分可持续利用年限为20-25 a。
关键词
水分生产力
苹果园地
土壤干燥化
win
epic
模型
黄土高原
Keywords
apple orchard
water productivity
soil desiccation
win epic model
Loess Plateau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类型区旱作玉米田土壤干燥化效应与土壤水分承载力模拟研究
王学春
李军
蒋斌
胡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渭北旱塬麦田保护性轮耕方式的产量和土壤水分效应长周期模拟研究
张玉娇
李军
郭正
岳志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高原不同降水量区旱作苹果园地水分生产力和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与比较
郭正
李军
张玉娇
曹裕
张丽娜
范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