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and Wind Tunnel Study of a Top-mounted Diverterless Inlet 被引量:18
1
作者 谭慧俊 郭荣伟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72-78,共7页
Combined with a UAV of the shape like Global Hawk, a new inlet is advanced to obtain high performance in both Radar Cross Section(RCS) and aerodynamic drag. Efforts are made to achieve this goal such as adopting a top... Combined with a UAV of the shape like Global Hawk, a new inlet is advanced to obtain high performance in both Radar Cross Section(RCS) and aerodynamic drag. Efforts are made to achieve this goal such as adopting a top-mounted inlet configuration, utilizing the diverterless technique and putting forward a new shape of entrance. A design method is brought forward and verified by wind tunnel tests. Results indicate: (1) Despi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front fuselage and the absence of the conventional boundary diverte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top-mounted diverterless inlet advanced here(Ma:0.50-0.70, α:-4°-6°,σ>0.975)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conventional S shaped inlet with diverter; (2) The integration of the inlet with the fuselage is realized by the utilization of a special inlet section and the diverterless technique, which disposes the whole inlet in the shield of the head of UAV, improving the dra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tealthy performance of the aircraft; (3) The bump which is equal to the local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in height can divert the boundary layer effectively. As a result, no obvious low total pressure zone is found at the outlet of the inlet; (4)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negative angle of attack is favorable to the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and positive angle of attack is favorable to the total pressure distortion, while yaw brings bad effects on both; (5) The design of cowl lip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let performance at yaw, therefor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inlet performance will rely on the lip shapes of the cowl chos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mounted inlet diverterless inlet unmanned air vehicle DESIGN wind tunnel test
下载PDF
中承连续飞燕式钢桁拱桥抗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常柱刚 魏标 +1 位作者 蒋丽忠 李红利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8-1908,共11页
钢桁架拱桥具有构件轻、易于加工、承载力强和运输架设方便的优点,已在公路、铁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大跨度连续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抗风性能,指导该类桥梁建造,以长沙市暮坪湘江特大桥为背景,通过桥址风环境分析、结构动力特性... 钢桁架拱桥具有构件轻、易于加工、承载力强和运输架设方便的优点,已在公路、铁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大跨度连续中承式钢桁架拱桥抗风性能,指导该类桥梁建造,以长沙市暮坪湘江特大桥为背景,通过桥址风环境分析、结构动力特性仿真分析及风洞试验,获取桥梁结构的抗风性能并检验大桥的抗风稳定性。针对中跨拱肋、中跨主梁及边跨桁架,采用弹簧悬挂二元刚体节段模型,通过风洞试验研究,获取了-12°~+14°不同风攻角下静力风荷载三分力系数,为桥梁风荷载取值提供了依据。同时根据试验结果曲线,中跨主梁、边跨桁梁断面在成桥状态各种风攻角下升力系数斜率均为正,判定主梁及边跨桁架结构均不会发生驰振。结合节段模型弹性悬挂试验,获取主梁结构在成桥阶段及施工阶段最大双悬臂状态,风攻角-3°、0°、3°情况下的竖向位移及扭转角,并依据相似关系将试验风速及所得响应换算至实桥值,以检验主梁的颤振稳定性及涡激共振特性。结果表明,当换算实桥风速高达100 m/s,远高于其颤振检验风速时,主梁均未发生颤振现象,表明该桥在成桥状态下与施工过程中均具有足够的颤振稳定性。在成桥状态或者最大单/双悬臂状态下,桥面设计基准风速34.8 m/s的范围内,各种风攻角情况下均未观察到明显的涡激振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拱桥 风洞试验 气动特性 抗风性能 风致响应
下载PDF
双幅钢箱梁竖弯涡振气动力演变特性
3
作者 徐胜乙 方根深 +2 位作者 赵林 宋神友 葛耀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9-1150,共12页
双幅钢箱梁桥是工程实践中一种常用的大跨度连续梁桥型式,但并列双箱复杂的旋涡脱落和交互作用可能引发显著的涡激振动现象,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和行车舒适性。本文以某六边形双幅钢箱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大比例节段模型开展了测振、... 双幅钢箱梁桥是工程实践中一种常用的大跨度连续梁桥型式,但并列双箱复杂的旋涡脱落和交互作用可能引发显著的涡激振动现象,影响结构的疲劳性能和行车舒适性。本文以某六边形双幅钢箱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对大比例节段模型开展了测振、测压风洞试验,对比了双幅钢箱梁在不同间距下竖弯涡振全过程(涡振前、上升区、振幅极值点、下降区及涡振结束)的分布气动力演变特点,提出了有效控制双幅钢箱梁桥涡振的气动措施。研究表明,双幅钢箱梁桥涡振锁定区间长、振幅大,+3°为最不利攻角,涡激力的倍频效应与间距和双幅箱梁涡振的振幅均有关。在小间距及低风速时,上、下游梁背风侧的分布气动力对涡激振动起到增强作用;在大间距或较小间距且高风速时,开槽附近上表面和下游梁斜腹板位置的分布气动力对涡激力起主要增强作用,也是双幅钢箱梁产生大幅涡激振动的诱因。提出了槽间裙板与两端风嘴组合的综合气动控制措施,通过切断槽间涡的传播途径从而降低桥面处分布气动力对涡激力的贡献,该措施可有效减弱双幅钢箱梁桥的竖弯涡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风 双幅钢箱梁 涡激振动 风洞试验 分布气动力 气动措施
下载PDF
集装箱船上层建筑气动干扰特性与风阻优化
4
作者 孙华伟 常文田 +1 位作者 李宏伟 孙寒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58,共8页
为优化具有多个尺寸巨大的上层建筑物集装箱船的风阻,本文以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风载荷和PIV流场测量风洞模型试验。根据得到的风阻与流场干扰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对主体建筑纵向间距和局部构型进行优化布置... 为优化具有多个尺寸巨大的上层建筑物集装箱船的风阻,本文以某20000TEU超大型集装箱船上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开展风载荷和PIV流场测量风洞模型试验。根据得到的风阻与流场干扰特性,采用数值模拟对主体建筑纵向间距和局部构型进行优化布置,并通过风洞试验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主体建筑纵向间距是影响集装箱船风阻和甲板上方绕流场气动干扰的主要因素,合理调整上层建筑物纵向间距同时对建筑物棱角边缘倒圆角处理可以得到风阻性能更优的布置方案,经风洞试验验证,优化方案较初始方案风阻降低47.19%,具有较大优化空间,可为超大型集装箱船总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型集装箱船 上层建筑 风阻 流场特性 气动干扰 风洞试验 粒子图像测速 数值模拟
下载PDF
Air Dam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赵亚芳 尹章顺 +1 位作者 居小敏 秦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58-1261,1273,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整车气动性能,降低油耗,通过风洞气动试验,研究了air dam不同安装位置、高度和结构对整车风阻系数和前端进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满足整车造型要求的基础上,air dam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前移;2Air dam在拐角处的结构很关键,... 为进一步提高整车气动性能,降低油耗,通过风洞气动试验,研究了air dam不同安装位置、高度和结构对整车风阻系数和前端进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满足整车造型要求的基础上,air dam的安装位置应尽可能前移;2Air dam在拐角处的结构很关键,需要精心设计;3相对于安装位置而言,air dam的高度对前端进气量的影响较大,故在满足路阶和接近角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取较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r DAM 气动性能 前端进气 风洞试验
下载PDF
考虑下层人非通道影响的大跨钢桁架拱桥抗风性能研究
6
作者 郑博迪 胡晓红 吴万忠 《上海公路》 2024年第3期40-46,M0004,M0005,共9页
大跨径钢桁拱桥是一种对风荷载较为敏感的桁架结构,现以株洲清水塘大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研究。首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比较了有无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振型与频率的影响。通过主梁节段模型... 大跨径钢桁拱桥是一种对风荷载较为敏感的桁架结构,现以株洲清水塘大桥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抗风性能的影响研究。首先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比较了有无下层人非通道对全桥结构振型与频率的影响。通过主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开展了有无下层人非通道的主梁振动特性研究。研究表明,设置人非通道后,主梁涡激振动得到了显著抑制。之后,进一步通过节段模型测力风洞试验,对比了有无人非通道的断面静气动力系数的变化情况。主梁静气动力系数测力风洞试验结果表明,设置人非通道后,主梁阻力系数与升力系数均增大,升力矩系数未发生明显变化。最后,开展了全桥结构风荷载效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人非通道后,主梁与拱肋横向位移极值响应有明显增大。其中,主梁横桥向位移增大约44%,主拱横桥向位移增大约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双层钢桁架拱桥 有限元分析 风洞试验 抗风性能
下载PDF
李仙江特大桥主梁抗风性能试验及优化研究
7
作者 袁警 尹开川 +1 位作者 夏支贤 陈星 《价值工程》 2024年第9期88-91,共4页
李仙江特大桥主桥为(62.4+127.6+420+127.6+62.4)m双塔五跨平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塔高最高达250m,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型开口组合梁截面。通过1:50主梁节段模型风洞测振、测力试验对成桥状态主梁的涡振、颤振及驰振稳定性... 李仙江特大桥主桥为(62.4+127.6+420+127.6+62.4)m双塔五跨平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半漂浮体系,塔高最高达250m,主梁采用双边工字型开口组合梁截面。通过1:50主梁节段模型风洞测振、测力试验对成桥状态主梁的涡振、颤振及驰振稳定性加以检验及优化,并测试得到主梁的静风三分力系数供后续设计使用。结果表明:原始主梁设计断面在+3°风攻角下出现的明显的竖向涡激共振现象,通过采取增设风嘴等气动措施后,主梁断面的涡振、颤振以及驰振稳定性经检验均满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同等规模桥梁类似主梁断面的气动措施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梁斜拉桥 开口截面 节段模型风洞试验 涡振抑制措施 抗风性能
下载PDF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抗风性能风洞试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于俊杰 肖海珠 +1 位作者 蒋帆影 张明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8-74,共7页
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为跨径布置(580+1760+580)m的悬索桥,桥塔高267 m,加劲梁采用整体式闭口钢箱梁。为研究该桥运营阶段抗风性能,通过1∶50缩尺比加劲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析大桥的驰振性能及提高大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通过1∶140缩... 仙新路过江通道主桥为跨径布置(580+1760+580)m的悬索桥,桥塔高267 m,加劲梁采用整体式闭口钢箱梁。为研究该桥运营阶段抗风性能,通过1∶50缩尺比加劲梁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析大桥的驰振性能及提高大桥颤振性能的气动措施;通过1∶140缩尺比全桥气弹模型风洞试验,验证大桥的颤振、静风稳定性,并研究桥梁的抖振响应。结果表明:该桥在常遇风攻角范围内(-3°~+3°)不具备发生驰振的必要条件,加劲梁断面具有良好的驰振稳定性;加劲梁原始断面的颤振稳定性不满足规范要求,在中央防撞护栏间增设0.67 m高中央稳定板后,颤振临界风速高于颤振检验风速并具有一定的富余量;采用优化措施后,大桥具备良好的静风与颤振稳定性,加劲梁、桥塔在设计风速下各测点抖振响应值较小且均未发生不稳定振动或发散性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钢箱梁 运营阶段 抗风性能 静风稳定性 颤振稳定性 气动措施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北京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办赛设施抗风与挡风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9
作者 李波 刘坤 +4 位作者 那苓 刘文珽 田玉基 陈平 白凡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96,共6页
赛道挡风是保证冬奥会比赛如期进行的关键。首先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利用独立风暴法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内气象观测风速分析,获得了赛区内气象观测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速。进而对延庆赛区进行了地形风洞试验,获得了气象站与赛... 赛道挡风是保证冬奥会比赛如期进行的关键。首先基于气象站监测数据,利用独立风暴法开展了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内气象观测风速分析,获得了赛区内气象观测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速。进而对延庆赛区进行了地形风洞试验,获得了气象站与赛区建筑之间的风速比例关系,给出了赛区关键位置50年重现期的基本风压。然后,采用节段模型的方式进行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风洞试验,获得了主体结构设计所需的体型系数和围护结构设计所需的极值风压系数。之后对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滑降赛道进行赛时风环境评估,并通过风洞试验获得了雪道挡风墙的挡风性能参数,直接应用于滑降赛道挡风设计。结果表明:延庆赛区仅有1日比赛延期至次日,其他比赛均在计划当日进行,挡风墙的设置保证了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办赛设施 抗风 挡风 风洞试验 风荷载
下载PDF
中小型露天建筑施工粉尘污染风洞试验研究
10
作者 赵邵华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3期98-102,共5页
建筑施工粉尘污染风洞试验能够分析风力对结构的荷载效应,减少污染以及涡流等情况的发生,为此设计一个中小型露天建筑施工粉尘污染风洞试验。先制作风洞试验模型,然后采用粒子运动无量纲方程、相似准则计算风强度,计算风压差以及风洞中... 建筑施工粉尘污染风洞试验能够分析风力对结构的荷载效应,减少污染以及涡流等情况的发生,为此设计一个中小型露天建筑施工粉尘污染风洞试验。先制作风洞试验模型,然后采用粒子运动无量纲方程、相似准则计算风强度,计算风压差以及风洞中模拟气体扩散情况获得建筑施工粉尘污染值,以此完成试验模拟。结果表明,在0°~45°的风速范围内,粉尘的下落倾向比上升的要大;在90°~135°的风向下,粉尘的浓度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在1 mg/m~3左右;在180度时,在逆风方向上存在反吸力,并得到了不同风向角下的最大正压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建筑 施工 粉尘污染 风洞试验 气流
下载PDF
吸气式飞行器连续变马赫数风洞试验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健 张江 +3 位作者 陈强 魏巍 刘磊 钱丹丹 《实验流体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5,共10页
为研究吸气式飞行器加/减速引起的进气道起动/再起动现象,以及该过程导致的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突变问题,基于二维楔面激波机理,在1.2 m量级风洞中开展了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试验技术研究,通过研制激波发生与控制系统,实现了一次风洞试验... 为研究吸气式飞行器加/减速引起的进气道起动/再起动现象,以及该过程导致的飞行器整体气动性能突变问题,基于二维楔面激波机理,在1.2 m量级风洞中开展了超声速连续变马赫数试验技术研究,通过研制激波发生与控制系统,实现了一次风洞试验过程中马赫数连续可调。该技术方案具有马赫数调节简单、响应快,马赫数控制可靠、精度高等特点。流场校测表明,瞬时变马赫数区域流场品质满足国军标要求,可开展基于马赫数连续变化的测力测压等风洞试验。在进气道动态特性验证试验中,成功捕获了连续减速状态下进气道由起动到不起动的动态过程,临界状态特性与仿真结果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马赫数 楔面激波 风洞试验 流场校测 吸气式飞行器 进气道
下载PDF
进气道风洞试验气体流量计实况校准技术
12
作者 刘郡郡 李长坤 +3 位作者 滕鹏 周志坚 唐滨滨 曹永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4-181,共8页
为更精确地测量飞行器进气道风洞试验中流量参数,对进气道低速风洞试验中使用的小流量气体流量计开展实况校准方法研究,在FL-8风洞研制了一套工作压力小于0.1MPa,喷嘴Ma≤1,进气流量m≤2kg/s的基于音速喷嘴的可移动流量计校准系统。考... 为更精确地测量飞行器进气道风洞试验中流量参数,对进气道低速风洞试验中使用的小流量气体流量计开展实况校准方法研究,在FL-8风洞研制了一套工作压力小于0.1MPa,喷嘴Ma≤1,进气流量m≤2kg/s的基于音速喷嘴的可移动流量计校准系统。考虑到雷诺数与马赫数对流出系数的影响,采用依据实际风洞试验流量计工作状态参数的原则选取校准点;采取在流量计实际工作地点校准的方式以减小系统误差,校准后直接安装进气道模型进行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校准方法重复性和装置稳定性良好,解决了现有流量计校准与实际试验中流动状态不一致,造成流出系数不准确的问题。有校准修正的流量要比无校准修正的流量相差2%~3%,由此引起进气道的性能参数差量达1%~2%。因此,该实况校准方法可有效减小测量误差,提升进气流量测量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试验 进气道 实况校准 气体流量计 进气流量
下载PDF
高焓风洞液氧酒精空气燃烧加热器设计与试验
13
作者 麻军德 张洪春 于广雷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10-218,共9页
高焓风洞是进行吸气式发动机地面模拟试验的重要设施,为满足高温、高压来流模拟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液氧酒精燃烧的空气加热器。该加热器采用液液自击喷注与空气直流分区组织燃烧,并利用等离子体点火器实现中心点火,生成高焓来流。10k... 高焓风洞是进行吸气式发动机地面模拟试验的重要设施,为满足高温、高压来流模拟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液氧酒精燃烧的空气加热器。该加热器采用液液自击喷注与空气直流分区组织燃烧,并利用等离子体点火器实现中心点火,生成高焓来流。10kg/s量级燃烧加热器点火调试表明:该装置点火启动迅速,建压平稳并在点火器关闭后维持了稳定来流的生成,覆盖范围宽,在地面试验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焓风洞 空气液氧酒精三组元 燃烧加热 试验 加热器
下载PDF
杭州国际中心超高层结构抗风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寿东 王家豪 +3 位作者 曾菁 王向锋 杜刚 庄楚龙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10-114,共5页
杭州国际中心项目包括两栋超高层塔楼(主塔、副塔)及相连裙房,两栋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体系。塔楼平面为短边凹入的近矩形,立面为竹节造型,结构侧向刚度较柔、横风向响应较大。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各风向角... 杭州国际中心项目包括两栋超高层塔楼(主塔、副塔)及相连裙房,两栋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梁-钢管混凝土柱结构体系。塔楼平面为短边凹入的近矩形,立面为竹节造型,结构侧向刚度较柔、横风向响应较大。通过风洞试验,研究了各风向角下有周边建筑、最不利风向角下无周边建筑工况下的风荷载。结构风振舒适度分析采用根据当地风气候分析所得的折减后10年重现期风速值,并补充验算了1年重现期风振舒适度。针对风致加速度响应较大的副塔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对结构构件进行了适当的加大。结果表明:风洞试验结果大部分略大于规范风荷载,但是二者相差不大,风荷载沿竖向分布较均匀,未由于体型特殊而产生不合理的较大风致响应。两栋塔楼风振加速度均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国际中心 超高层建筑 混合结构 风洞试验 抗风设计 风振舒适度
下载PDF
气固分离式沙障防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呈冉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6,共6页
针对风沙流中气、固相介质运动特征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固分离式沙障,并借助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风速下的沙障周围的流场特征和阻沙效率,同时对其防沙稳定性和防沙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流途经沙障时,气... 针对风沙流中气、固相介质运动特征的显著差异性,提出一种新型高效的气固分离式沙障,并借助风洞试验研究了不同风速下的沙障周围的流场特征和阻沙效率,同时对其防沙稳定性和防沙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流途经沙障时,气流因阻碍效应在其迎风侧形成减速区,因文丘里效应在其正上方形成高速区,因逆压梯度和涡旋流在其背风侧形成紊流区;沙障顶部以下范围,水平风速近似呈“U”形分布,而沙障顶部以上范围,水平风速近似呈“Ω”形分布;随着来流风速的增大,沙障周围的风速呈递增趋势,但其阻沙率呈轻微的递减趋势,表明气固分离式沙障对环境风速的敏感性较弱,在多风速环境下较传统沙障的稳定性更高。该沙障利用多次绕流达到大幅提高阻沙的效率,这种新思路可为类似的沙障提供借鉴,对工程防沙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分离式沙障 防沙性能 流场结构 阻沙率 风洞试验
下载PDF
矿井通风平台搭建与实验教学应用研究
16
作者 李龙龙 李雨成 +4 位作者 李博伦 张智韬 李俊桥 王连聪 李磊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8-224,共7页
该文基于“矿井通风学”课程实验教学,设计搭建了安全系数高、可实时感知、沉浸式体验感强、无障碍考核的矿井通风平台;以煤矿真实测试流程为参考,设计了矿井通风实验教学方案;并进行了矿井气候参数与通风阻力测试实验及实验教学效果考... 该文基于“矿井通风学”课程实验教学,设计搭建了安全系数高、可实时感知、沉浸式体验感强、无障碍考核的矿井通风平台;以煤矿真实测试流程为参考,设计了矿井通风实验教学方案;并进行了矿井气候参数与通风阻力测试实验及实验教学效果考核。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平台环境下,重复测试结果偏差低于1%,平台测试环境稳定性强;利用全景单向玻璃窗实现了对实验过程的安全监控及不中断、无干扰考核,使考核结果更为客观。该平台在满足实验教学需求前提下,可为智能通风、灾变应急逃生等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测试平台环境,发挥了平台的最大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风 风门 巷道风量 测段风阻 百米风阻
下载PDF
全封闭式屏障对大跨双层公铁两用悬索桥抗风性能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遆子龙 杨凌 +1 位作者 李永乐 潘俊志 《铁道技术标准(中英文)》 2023年第6期33-41,共9页
全封闭式屏障相较普通墙式透孔式屏障具有更好的隔音与防风性能,近年在铁路与轨道桥梁中应用广泛。然而,全封闭式屏障体积较大,透风率较低,可能显著影响主梁气动外形与抗风性能。因此,为评价全封闭式屏障对大跨桥梁抗风性能的影响,本研... 全封闭式屏障相较普通墙式透孔式屏障具有更好的隔音与防风性能,近年在铁路与轨道桥梁中应用广泛。然而,全封闭式屏障体积较大,透风率较低,可能显著影响主梁气动外形与抗风性能。因此,为评价全封闭式屏障对大跨桥梁抗风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某在建公铁两用双层悬索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风洞试验与数值计算方法,研究全封闭式屏障对主梁气动力系数、涡激振动、颤振稳定性与抖振响应等关键抗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封闭式屏障对双层桁架梁的气动力参数影响较明显,阻力与升力系数增加,力矩系数减小;设置全封闭式屏障可能诱发主梁的涡激振动,但对颤振稳定性未观察到显著影响;设计风速下,全封闭式屏障会增加主梁静风位移,并显著改变主梁抖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屏障 公铁双层桁架桥 风洞试验 抗风性能
下载PDF
新型低风压导线结构参数对风阻系数影响规律研究
18
作者 李锐海 刘磊 +3 位作者 唐力 李斌 李恩文 厉天威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89,共6页
有效降低架空导线的风阻系数是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应对极端自然条件的关键。为获得更低风阻系数的导线,基于表面形状设计原理,文中研究了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架空线,并利用风洞试验研究了架空线开口角、小圆弧曲率半径和凹槽深度... 有效降低架空导线的风阻系数是确保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应对极端自然条件的关键。为获得更低风阻系数的导线,基于表面形状设计原理,文中研究了具有不同表面结构的架空线,并利用风洞试验研究了架空线开口角、小圆弧曲率半径和凹槽深度等因素对导线风阻力系数的影响。获得了在不同风速范围内,随开口角和小圆弧曲率半径不同,导线风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开口角为90°,曲率半径为3.5 mm的架空线,在35 m/s的风速时的风阻力系数最小,并且对其进行了多种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均符合标准要求。该结构显著降低了架空线的风压,对提升线路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风压导线 风阻力系数 开口角 圆弧曲率半径 风洞试验
下载PDF
钢-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抗风性能试验研究
19
作者 宁立 梁立农 +3 位作者 王文赞 封周权 刘明慧 宣欣岩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1期9-15,21,共8页
以某钢-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材料的脊骨芯梁设计了桥塔气弹模型,并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对桥塔风致振动响应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桥塔试验模型与实际工程结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相似性;... 以某钢-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材料的脊骨芯梁设计了桥塔气弹模型,并分别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对桥塔风致振动响应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桥塔试验模型与实际工程结构具有良好的动力相似性;桥塔在均匀流场和紊流场中都没有发生明显的横桥向和顺桥向涡激共振现象;在均匀流场中,桥塔也未发生明显的驰振现象。该混合桥塔满足结构抗风设计要求,具有较好的抗风性能,为未来类似钢-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的抗风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钢壳混凝土混合桥塔 抗风性能 气动弹性模型 风洞试验
下载PDF
单发螺旋桨飞机滑流影响试验
20
作者 刘伟 赵忠 +1 位作者 张守友 谢露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4-81,共8页
螺旋桨滑流会使飞机翼面的有效迎角和气流速度发生变化,影响全机气动特性。单发螺旋桨飞机螺旋桨与机翼的相对位置关系相比机翼螺旋桨飞机灵活多变,为了研究不同气动布局单发螺旋桨飞机滑流对机翼的影响,本文针对上单翼和下单翼轻型单... 螺旋桨滑流会使飞机翼面的有效迎角和气流速度发生变化,影响全机气动特性。单发螺旋桨飞机螺旋桨与机翼的相对位置关系相比机翼螺旋桨飞机灵活多变,为了研究不同气动布局单发螺旋桨飞机滑流对机翼的影响,本文针对上单翼和下单翼轻型单发螺旋桨飞机构型的滑流影响进行了测力风洞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受滑流影响,对试验模型的机头进气口进行简单的封堵会产生较大的附加阻力,该附加阻力随螺旋桨拉力系数增大而增大,其量值基本不受襟翼偏度影响;螺旋桨滑流使得单发螺旋桨飞机升力曲线斜率增加,最大升力系数提高,阻力增大,全机升阻比降低,抬头力矩增加,全机纵向稳定性略微降低。机头螺旋桨与机翼的相对位置关系对全机失速迎角有着较大的影响,滑流影响使得上单翼单发螺旋桨飞机失速迎角推迟,使得下单翼单发螺旋桨飞机失速迎角提前。进一步的流场显示试验及理论分析表明,滑流移动到下单翼单发螺旋桨飞机机翼上方引起强烈的上洗流动,增大了机翼当地迎角,从而导致机翼上表面出现大面积流动分离区,飞机失速迎角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螺旋桨飞机 滑流影响 风洞试验 进气口附加阻力 失速迎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