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及对面神经功能、表情肌弹性的影响
1
作者 龚杰 徐密密 +2 位作者 潘宁芳 潘亚英 柴晓萍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7期103-108,共6页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和表情肌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2组疗...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对面神经功能和表情肌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9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予以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温针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面肌表面肌电图指标值、面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值[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d)、收缩期峰值流速(Vs)、阻力指数(RI)]、表情肌弹性模量值、House-Brackmann(H-B)评分、面部残疾指数躯体功能评分(FDI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为82.98%,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角歪斜、面肌瘫痪、眼不能闭、鼻唇沟变浅、味觉减退、耳后疼痛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6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表面肌电信号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波幅均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述3项表面肌电信号潜伏期均短于对照组,波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侧面动脉Vd、Vs指标值均较治疗前升高,RI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d、Vs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RI指标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额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弹性模量值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上述3项弹性模量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H-B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FDI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评分低于对照组,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可改善血液循环和面神经功能,恢复表情肌弹性,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寒袭络型 温针灸 面神经 面肌 弹性模量值
下载PDF
张宪忠老中医从肾虚络阻论治中风先兆学术经验探讨
2
作者 赵希暖 高磊 +2 位作者 孙晓 焦静 隋晓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50-52,共3页
张宪忠老中医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虚络阻为中风先兆的发病基础,肾中阴精亏虚导致虚火内生,煎熬血液而成瘀;阴亏导致脉道失濡,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瘀血内生。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内风肆虐于内,扰乱气机,致气... 张宪忠老中医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虚络阻为中风先兆的发病基础,肾中阴精亏虚导致虚火内生,煎熬血液而成瘀;阴亏导致脉道失濡,气血运行不畅加重瘀血内生。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风内动,内风肆虐于内,扰乱气机,致气血运行逆乱,上扰清窍,瘀阻脑脉,脑髓失养,神机受损而发中风先兆诸症。基于此理论,采用自拟补肾通络消风汤,以补肾息风、活血通络、软坚散结,同时结合随证加减及特色用药,治疗中风先兆患者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 肾虚络阻证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补肾通络消风汤 张宪忠 临证经验
下载PDF
从风邪论治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3
作者 王怡然 刘学 张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 肺为娇脏,易受风邪侵袭,而风邪与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BPA)的发病与进展密切相关。风邪贯穿ABPA的全程,主要为风袭肺卫、风伏肺脏、风毒损络等病机表现。辨治ABPA要重视风邪,根据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酌情配伍风药,通过益气疏风、祛风宣肺、搜风通络等治法,使表邪解、伏风去、肺络通。在ABPA外邪袭肺阶段运用益气固表疏风之品,以充盛肺气,祛风外出,固护腠理,防止内入;风伏肺脏为防治该病的关键一环,治疗上采用祛风宣肺,理气化痰,令风无所遁伏;风毒损络阶段祛风解毒,破除癥瘕,搜风通络并举,使风毒除、癥瘕破、络脉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风邪 风邪袭卫 风伏肺脏 风毒损络 益气疏风 祛风宣肺 搜风通络
下载PDF
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朱雪娇 李莹 +1 位作者 白雪娇 张瀚元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109-112,126,共5页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10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雷火灸治疗,1...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收治的10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雷火灸治疗,1次/d,7 d为1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揿针治疗,1次/d,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面瘫等级评分、面瘫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候积分、面部肌电图。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面神经复合肌动作电位波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瞬目反射R1波潜伏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面部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揿针 雷火灸 风寒袭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48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毛丽娟 宋新安 滑海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7期100-105,共6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联合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隔姜灸联合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分级、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及面神经电生理情况[瞬目反射R1潜伏期、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2例中途退出,观察组3例中途退出,最终纳入对照组49例、观察组48例。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分级与本组内治疗前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Ⅲ、Ⅳ级占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Ⅰ、Ⅱ及Ⅳ级占比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Ⅰ、Ⅱ及Ⅲ级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Ⅰ~Ⅱ级占比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53.06%(P<0.05)。观察组FDI量表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观察组R1潜伏期短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CMAP波幅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1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减轻其症状及面部残疾程度,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增强疗效,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寒袭络型 中医 西医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对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赵道先 蒋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对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对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0月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Vd)、面动脉阻力指数(RI)、面部功能障碍指数(FDI)。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口眼歪斜、眼裂增大、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难以闭合评分均较对照组低,Sunnybrook评分较对照组高,面动脉Vs、面动脉Vd较均对照组快,面动脉RI水平较对照组低,FDI评分较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干预对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和面瘫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风寒袭络型 温针灸 中药穴位贴敷 面神经功能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管评估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惠萍 李常红 +3 位作者 杜志华 张燕辉 冯浩 于逢春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3-1276,共4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78例TIA患者,发病1~2周内行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3种检...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管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78例TIA患者,发病1~2周内行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3种检查结果的符合率。结果DSA显示65例T1A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占83.3%;159支动脉狭窄或闭塞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外动脉(52.2%"US47.8%)。颅内动脉狭窄以大脑中动脉狭窄最多,占38.6%;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43.4%。频发TIA患者重度狭窄及闭塞发生率高于非频发TIA(69.6oAWS38.2%,P一0.011);TCD检查61例异常,占78.2%,发现98支血管病变,诊断为DSA的86.2%;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4例异常,占69.2%,发现137支动脉狭窄或闭塞,诊断为DSA的61.6%,其对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检出率低于DSA。结论颅内外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TIA的主要发病原因,TCD、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SA联合检查可对TIA病因作出客观评价及提供治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颅内动脉疾病 超声检查.多普勒 经颅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前循环缺血颅内侧支循环建立的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郭洪伟 吕伟 +1 位作者 张妍 曹秉振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8期38-41,共4页
目的研究前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对153例前循环缺血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进行评估,探讨临床类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颅内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结果 15... 目的研究前循环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对153例前循环缺血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进行评估,探讨临床类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部位与颅内侧支循环建立的关系。结果 153例患者中脑梗死7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31例,无症状性前循环梗死48例。153例患者中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67例(43.8%),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55例,眼动脉(OA)开放9例,软膜动脉(LEP)开放33例。侧支开放率3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按颈部血管狭窄程度分为4组:<50%、50%~75%、75%~99%及闭塞组,ACOA开放率各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左侧OA在狭窄程度为75%~99%时开放率最高(P<0.05)。LEP(LA)、LEP(RP)、LEP(LP)开放率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狭窄程度越高其开放率越高。血管狭窄部位显著影响侧支开放率,混合狭窄组ACOA开放率最高(72%)(P<0.05)。OA开放率与颅外段血管狭窄相关(P<0.01)。LEP(RP)、LEP(LA)、LEP(LP)开放率与混合狭窄相关(P<0.05)。PCOA开放率与狭窄部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循环缺血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开放,以ACOA开放率最高。侧支循环的开放率与血管狭窄程度相关,提示对血管病变的慢性代偿。血管狭窄的部位影响侧支循环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侧支循环 脑血管造影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下载PDF
临床颈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脑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永健 魏琰 +2 位作者 朱建国 袁栋才 高峰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为手段,分析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方法: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0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包括主动脉弓上造影及至少双侧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四根血管造影。明确有... 目的:以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为手段,分析颈动脉系统TIA患者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分布、程度以及侧枝循环建立情况。方法:颈动脉系统TIA患者70例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包括主动脉弓上造影及至少双侧颈总及锁骨下动脉四根血管造影。明确有无脑供血动脉的狭窄、狭窄的位置、程度及侧枝循环情况。结果:62例患者存在脑供血动脉狭窄或闭塞,共检出病变132处,轻度狭窄40处(30.3%),中度狭窄34处(25.8%),重度39处(29.5%),闭塞19处(14.4%)。可判断责任血管者58例(85.0%):单纯前循环45例,前后循环联合病变有13例。以颈内动脉狭窄80处为对象,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枝循环情况。汇总邻近可能引起同一侧枝循环通路的病变,共分析病变58处,发现合并侧枝的病变有23处,有侧支数量36处。各种侧支循环中,Willis环出现频度最高,包括前交通代偿13处和后交通代偿5处。其次为软膜血管代偿13处。结论:颈动脉系统TIA患者,颅外血管病变多于颅内血管病变。责任血管不单纯是在前循环,还可以是前后循环联合病变。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最常见的侧枝循环是Wlliis环和软脑膜血管,严重的脑供血动脉狭窄更易引发侧枝循环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管造影狭窄 闭塞 侧枝循环
下载PDF
小续命汤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风寒袭络证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海燕 肖洪波 +2 位作者 朱庆军 蔡润 孟超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3-879,共7页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小续命汤...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44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小续命汤安慰剂颗粒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4周进行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和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治疗前后进行面部残疾指数(FDI)量表[躯体功能评分(FDIP)和社会生活功能评分(FDIS)]、临床面部评价量表(FaCE)和风寒袭络证积分评价;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CD8^(+)细胞亚群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水平,并计算CD4^(+)细胞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014,P<0.05);观察组FDIP和FDIS评分高于对照组,风寒袭络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治疗后2周和4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评分和面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aCE量表6个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D3^(+)、CD4^(+)、Treg水平和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CD8^(+)、Th17水平及Th17/Tre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NF-α、IL-1β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续命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风寒袭络证)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风寒袭络证 急性期 小续命汤加减 针刺 免疫功能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侧支循环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继脑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龙宣 赵斌 +2 位作者 许志恩 刘亚杰 唐荣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6年第1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侧支循环建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在TIA神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序贯收集首次脑梗死患者164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A组(年龄〈55岁)、B组(年龄55~70岁)和C组(年龄〉70岁),每... 目的研究侧支循环建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其在TIA神经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序贯收集首次脑梗死患者164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A组(年龄〈55岁)、B组(年龄55~70岁)和C组(年龄〉70岁),每组又根据病前有无同侧TIA分为A1、A2、B1、B2、C1、C2组,分别对患者人院及发病1个月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侧支循环状况、梗死体积进行评估,并分析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状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A1、B1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梗死体积明显小于A2、B2组(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侧支循环建立发生率和良好的侧支循环建立发生率显著高于A2、132组(P〈0.01),但C1组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侧支循环建立良好者预后较好,侧支循环建立不良者预后较差。结论TIA对后继脑梗死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侧支循环的建立有关,并与患者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侧支循环 脑梗死 预后
下载PDF
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多层CTA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树青 杨光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4月-2009年6月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运用CTA血管重组图像及其原始横轴位图像,分析脑动脉狭窄及颅内侧支循环的特点。... 目的探讨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患者颅内侧支循环的特点。方法收集2004年4月-2009年6月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血管造影(CTA)检查,运用CTA血管重组图像及其原始横轴位图像,分析脑动脉狭窄及颅内侧支循环的特点。结果共检出48例脑动脉狭窄[脑梗死29例,短暂性脑血管发作(TIA)18例,烟雾病1例]。14例脑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中,脑梗死6例(大面积脑梗死4例、分水岭梗死2例),颅内侧支循环均较少,另有半卵圆中心小面积梗死1例、TIA 7例,均有丰富的颅内侧支循环。22例脑动脉轻中度狭窄患者可见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但狭窄血管与梗死部位无明确供血关系。1例烟雾病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丰富,无脑梗死。结论颅内侧支循环对脑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具有重要的代偿作用。头颅CTA对脑动脉狭窄及其颅内侧支循环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疾病 脑梗塞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侧支循环 脑血管造影
下载PDF
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云华 朱冬红 +1 位作者 尹燕耀 宗亚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4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2例艾滋病并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包括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相关治疗以及抗真菌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从&q... 目的探讨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62例艾滋病并真菌感染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包括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的相关治疗以及抗真菌感染,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内科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药从"毒邪伏络"辨证论治,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能够明显改善其症状,提高好转率,降低其死亡率,且安全性良好,探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D4+数有一定关系。结论基于"毒邪伏络"论治艾滋病并真菌感染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真菌感染 毒邪伏络
下载PDF
中医辨证论治Hp相关性慢性胃炎3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翟金海 花海兵 +1 位作者 陈兰 张肖 《河南中医》 2015年第3期589-590,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 d...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 d。观察两组Hp根除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7%,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Hp疗法可以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主要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虚弱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血证
下载PDF
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左玉松 崔娜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消心痛10mg/次,3次/d;拜阿司匹灵100mg/次.1次/d;...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消心痛10mg/次,3次/d;拜阿司匹灵100mg/次.1次/d;硝酸甘油片0.3~0.6mg,心绞痛发作时含服。治疗组36例益气活血通络汤(徐长卿30g,水蛭、全蝎、人参、三七、丹参各15g,黄芪30g,冰片3g),统一煎煮分装150mL/袋,1袋/次,早中晚温服;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4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绞痛发作频率、血液生化指标(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两组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55.5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17例,无效6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例,无效15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5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尸〈0.05)。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8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77.7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加重0例,总有效率61.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 胸痹 真心痛 益气活血通络汤 消心痛 拜阿司匹灵 硝酸甘油片 心电图 心绞痛发作频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加强对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认识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凤娟 张芹 +1 位作者 李继梅 张拥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8期669-674,共6页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PC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占全部卒中及TIA的1/5,其临床表现按血管分布可呈现不同的症状,以头晕最常见。50%以上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在几天或几周前会出现... 后循环缺血性卒中(posterior circulation stroke,PCS)/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占全部卒中及TIA的1/5,其临床表现按血管分布可呈现不同的症状,以头晕最常见。50%以上椎-基底动脉梗死患者在几天或几周前会出现TIA症状,这些先兆症状可辅助早期识别PCS。PCS的复发率高于前循环,尤其是伴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患者,可通过完善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等辅助检查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另外,对侧支循环建立充分的后循环重度狭窄或闭塞,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且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后循环 侧支循环
下载PDF
刍议清络法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睿智 吕晓东 +2 位作者 庞立健 王天娇 杨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05-4309,共5页
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因为外邪或内伤引动肺络虚火,从阳化热,病机为“肺热”“、络瘀”;并结合其病因病机,探究归纳《温病条辨》中清络法和中药复方清络饮在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的理论基础... 本文通过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病因病机的分析,认为其病因为外邪或内伤引动肺络虚火,从阳化热,病机为“肺热”“、络瘀”;并结合其病因病机,探究归纳《温病条辨》中清络法和中药复方清络饮在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的理论基础,为临床中论治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症状提供新方法,为肺络病证治体系构建及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急性发作 肺痿 络病 清络法 清络饮
下载PDF
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莹 高汉义 +2 位作者 张琪 杨琪 付海燕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2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患者40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在发病后均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发病1周后,对照组加用现代康复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两组患者在发病1周后和治疗4个疗程后运用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H-B),额肌群、鼻肌群、颊肌群及口轮匝肌群表面肌电图(sEMG)的均方根(RMS)平均值比值评估面部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B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额肌群、鼻肌群、颊肌群及口轮匝肌群的RMS平均值比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技术结合温针灸治疗风寒袭络型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表面肌电能准确评估患者面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康复技术 温针灸 周围性面瘫 风寒袭络型 表面肌电图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侧支循环的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薇薇 叶静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SA显示的血管影像,将颈动脉系统TIA患者分为3组:颅内动脉病变组(A组)60例、颅外动脉病变组(B组)52例、颅内外...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病变引起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TI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DSA显示的血管影像,将颈动脉系统TIA患者分为3组:颅内动脉病变组(A组)60例、颅外动脉病变组(B组)52例、颅内外动脉均有病变组(C组)23例。分析3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及脑动脉狭窄程度与侧支循环开放的关系。结果①3组侧支循环的总开放发生率为70.4%(95/135),A组侧支循环开放发生率为56.7%(34/60),B组为84.6%(44/52),C组为73.9%(17/23)。组间开放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84,P<0.01)。②3组患者侧支循环的开放以Willis环吻合形式的开放发生率最高(51.9%),Willis环吻合开放发生率组间比较,以B组最高(67.3%),A组最低(38.3%),P<0.01;颅内外吻合和脑膜支吻合开放发生率接近,分别为21.5%和20.0%;颅内外吻合以B组最高(42.3%),A组仅1.7%,P<0.01;软脑膜支吻合各组接近,P>0.05。③A、B两组闭塞的患者分别为9例和13例,均有侧支开放。单侧狭窄者B组侧支循环开放发生率(78.6%)高于A组(48.8%),χ2=6.291,P<0.05。结论侧支循环开放发生率为颅内动脉病变低于颅外动脉病变。动脉狭窄越严重,侧支循环开放发生率越高。Willis环吻合为主要的侧支循环开放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侧支循环
下载PDF
林国华运用岭南火针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白癜风经验总结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晶晶 曾婧纯 +5 位作者 张瑜 林诗雨 阎路达 梁雪松 周鹏 林国华(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248-1255,共8页
岭南火针为中医针灸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温”“通”“补”“清”“消”的功用。林国华教授认为,白癜风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于“虚”与“风”,“风邪外袭”是白斑泛发全身的关键因素,“瘀血滞络”为皮损经久不退的内在条件,“肺气虚损”为... 岭南火针为中医针灸特色疗法之一,具有“温”“通”“补”“清”“消”的功用。林国华教授认为,白癜风发病机理主要责之于“虚”与“风”,“风邪外袭”是白斑泛发全身的关键因素,“瘀血滞络”为皮损经久不退的内在条件,“肺气虚损”为白癜风复发的前提;针对白癜风的皮损特征及发病特点,提出“辨色论治”白癜风的观点;治疗白癜风以“发展期祛风散邪,稳定期扶正祛邪”为原则。基于岭南火针具有温经散寒、行气祛瘀、扶正祛邪等作用,林国华教授重视经络脏腑辨证及腧穴配伍,充分发挥岭南火针联合中药治疗的优势,对白癜风患者的机体进行内外共调,有效维持和稳定白癜风的复色效应,为岭南火针治疗皮肤疑难病症提供了思路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岭南火针 风邪外袭 瘀血滞络 肺气虚损 温经散寒 林国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