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经中药治疗风温肺热型肺炎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亚格 王文杰 +3 位作者 赵梦琦 董金歌 梁军 夏永刚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风温肺热型肺炎是在中医理论基础指导下对肺炎的一种分类,常表现出高热、喘咳、胸闷痛、痰黄或铁锈色痰、苔黄等症状,与西医认为的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类似。基于脏腑论治原则并结合中药归经理论,肺经中药已被大量应用于风... 风温肺热型肺炎是在中医理论基础指导下对肺炎的一种分类,常表现出高热、喘咳、胸闷痛、痰黄或铁锈色痰、苔黄等症状,与西医认为的由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类似。基于脏腑论治原则并结合中药归经理论,肺经中药已被大量应用于风温肺热型肺炎的治疗中。但目前尚无系统性的关于风温肺热型肺炎中肺经中药应用的相关综述,故本文系统整理了中医理论体系下风温肺热型肺炎历史沿革,阐述了基于归经理论指导下的治法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治疗风温肺热型肺炎的肺经中药的应用及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肺经中药的选择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为从传统肺经中药中开发治疗肺炎相关疾病的新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归经 归肺经中药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推拿治疗失眠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嘉程 苏志超 +2 位作者 朱文静 白雪 王金贵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474-479,共6页
失眠的根本病机为阳不入阴,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肺、肾关系密切,先天禀赋、个性特征、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病理产物等均为发病的相关因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常、气血亏虚等均是其重要病机。推拿疗法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单纯推拿疗... 失眠的根本病机为阳不入阴,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肺、肾关系密切,先天禀赋、个性特征、内伤七情、饮食不节、病理产物等均为发病的相关因素,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失常、气血亏虚等均是其重要病机。推拿疗法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单纯推拿疗法(循经推拿疗法、点穴推拿疗法、腹部推拿疗法等)、推拿联合针刺疗法、推拿联合中药、推拿联合拔罐、推拿联合其他疗法等。推拿治疗失眠仍存在以下不足:(1)手法、穴位、治疗部位的选择繁杂不一,难以对不同手法以及不同穴位的疗效进行比较;(2)手法的力度、频率、刺激量没有统一的标准;(3)采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多为临床主观评价量表,缺少客观指标证据;(4)缺少病例回访报道,对推拿有无长期疗效、复发率高低研究较少;(5)缺少多中心、大样本、双盲对照试验;(6)缺少高质量外文文献,国外多将推拿作为失眠的补充疗法,相关研究较少,中文文献多注重研究推拿对失眠的有效性,对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推拿疗法 按摩 阳不入阴 循经推拿疗法 点穴推拿疗法 腹部推拿疗法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放射性直肠炎中药灌肠液用药规律 被引量:2
3
作者 惠阳 杨得振 侯俊明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8期72-75,共4页
目的:搜集近十年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中药灌肠液方剂的文献,总结其组方用药,为放射性直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放射性直肠炎”“灌肠”“灌肠液”“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直肠滴注”为检索词,在中文... 目的:搜集近十年治疗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中药灌肠液方剂的文献,总结其组方用药,为放射性直肠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放射性直肠炎”“灌肠”“灌肠液”“中药保留灌肠”“中药直肠滴注”为检索词,在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进行搜索,根据既定标准纳入文献69篇,涉及药物132味,用药频次达618次。借助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药物的功效、性味、归经、升降浮沉。结果:功效前3位的药物为清热药、补虚药、止血药,累积频率74.4%;寒性药为主,累积频率53.9%;苦、甘、辛味药累积频率78.0%;归经以肝、脾经为首,累积频率35.4%。结论:清热解毒、补虚止血是放射性直肠炎的总治则,制备中药灌肠液药物推荐:黄连、甘草、地榆、黄柏、白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直肠炎 中药灌肠液 用药规律 性味归经分析
下载PDF
基于气机升降出入的“六经病欲解时”阐释 被引量:6
4
作者 魏永彬 晁若瑜 +1 位作者 孙德禹 吴建林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 六经病欲解时是《伤寒论》中诊治疾病的重要理论,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应用,从自然界气机升降出入对人体气机影响角度,阐释六经病欲解时。寅至辰时,自然界阳气初升,人体之气也随之升达,此时少阳经可借天时祛邪外出,如邪气较轻,人体可借初升之少阳之力鼓邪外出,症状减轻而“欲解”;反之,如邪气较盛,正邪旗鼓相当,相互交争,寒热往来等症状加重而“欲剧”。巳至未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到顶点,人体之气也升发至体表,人体借天时之力鼓邪外出,太阳经证症状减轻而“欲解”;此时人体阳气浮于表,体内热力稍减,故太阳腑证诸症状减轻,也表现为“欲解”。申至戌时,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之气随之收敛体内,体表阳气减少,故阳明经证热象稍减而“欲解”;阳气向体内聚集,在里之热邪被内收之阳所引动而发热加重,故阳明腑证“欲剧”。亥至丑时,自然界阳气收敛到一定程度后继续收敛入阴分,太阴是三阴病的开始,太阴脾虚寒是太阴病的主要机制,故阳气先到太阴助脾阳温化寒湿,调气升降,表现为“欲解”。子至寅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致,也即封藏,人体之气随之也封藏于里行温煦之功,故少阴寒化“欲解”;对于少阴热化证,此时阳气入阴,蒸腾阴液,且引动在里之邪热,故症状加重而表现为“欲剧”。丑至卯时,自然界阳气敛降到极点之后开始上升,人体之气随之开始升发,厥阴病多为寒热错杂证,如患者厥阴病寒多热少,疾病可借此阳气来复之机而减轻,表现为“欲解”;反之,如热多寒少,则此时阳气渐升可能会热上加热,导致病情加重表现为“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机升降出入 六经病欲解时 《伤寒论》 天人相应 自然界阳气 人体之气 寒热 六经
下载PDF
肠炎六经辨治探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景燕燕 兰苗苗 李卫强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8期162-164,共3页
肠炎为临床常见病,病因较复杂,病情易反复。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基础,将有关肠病治疗的条文以太阳肠病、阳明肠病、少阳肠病、太阴肠病、少阴肠病、厥阴肠病之六经辨证进行归纳总结。从三阳经及三阴经对肠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加以探析... 肠炎为临床常见病,病因较复杂,病情易反复。以《伤寒论》六经病证为基础,将有关肠病治疗的条文以太阳肠病、阳明肠病、少阳肠病、太阴肠病、少阴肠病、厥阴肠病之六经辨证进行归纳总结。从三阳经及三阴经对肠炎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加以探析,为临床肠病证治提供思路和方法,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 六经辨证 伤寒论
下载PDF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内涵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秀楠 王帅 迟莉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39-44,共6页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借自然界“川”“海”之象进一步阐释“六经”之经与腑的双重含义,以及“肠胃为海”在气血化生、津液输布、糟粕传化、扶正培本方面的内涵。指出“六经”与“肠胃”在生理上彼此依存、病理上相... 基于中医学整体观念,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借自然界“川”“海”之象进一步阐释“六经”之经与腑的双重含义,以及“肠胃为海”在气血化生、津液输布、糟粕传化、扶正培本方面的内涵。指出“六经”与“肠胃”在生理上彼此依存、病理上相互影响。在现代肠道研究中,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排泄代谢废物,体现了肠胃为“气血生化之海”“津液输布之海”“糟粕传化之海”。肠道菌群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并参与调节机体免疫,体现了肠胃为“扶正培本之海”。肠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通过脑-肠轴的双向调控,如同六经与肠胃之间的海川循环,彼此依存、生生不息。通过探析“六经为川,肠胃为海”在肠道各功能网络中的内涵,揭示象思维在中西医整合医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挖掘经典及科研创新开辟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为川 肠胃为海 取象比类 消化吸收 肠道菌群 肠黏膜免疫 肠神经系统 脑-肠轴 《黄帝内经》
下载PDF
经穴脉冲加喜炎平治疗轮状病毒肠炎66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世民 魏爱玲 《西部中医药》 2016年第6期118-119,共2页
目的:观察经穴脉冲加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56例。2组均给予液体疗法及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观察组给予经穴脉冲和喜炎平治... 目的:观察经穴脉冲加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对照组56例。2组均给予液体疗法及口服思密达、微生态制剂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静脉滴注利巴韦林。观察组给予经穴脉冲和喜炎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42%,对照组为82.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止泻、退热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穴脉冲加喜炎平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经穴脉冲 喜炎平
下载PDF
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续江涛 《河南中医》 2022年第7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肝潜阳... 目的:观察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QSI)评分、改良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FAM)]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脑血流峰值时间(time topeak,TTP)、双侧大脑动脉平均血流流速(mean flow velocity,Vm)、脑平均血流量(mean blood flow,Qm)]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68.42%,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PSQI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FAM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RI、TTP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Vm、Qm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潜阳通络汤联合头针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睡眠质量及肢体功能,亦可调节脑部血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遗症 平肝潜阳通络汤 头针 阿司匹林肠溶片 瑞舒伐他汀钙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古今录验》续命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胡文伟 邓云 +3 位作者 杨星雨 李园 李能辉 汪风悬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1-155,共5页
《古今录验》续命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一张单方,查阅相关的文献,对近年来《古今录验》续命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发现《古今录验》续命汤现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面神经炎、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 《古今录验》续命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的一张单方,查阅相关的文献,对近年来《古今录验》续命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发现《古今录验》续命汤现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面神经炎、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综合征、肺胀类疾病等疾病,同时各家对于方证解释依然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脑梗死 Bell麻痹 多发性硬化 风寒入络 气血失和 脾胃失调 中风 综述 《古今录验》续命汤
原文传递
基于卫气昼夜循行路线探讨“阳不入阴”不寐机制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杨磊 岳广欣 樊新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806-1811,共6页
总结“阳不入阴”不寐病机涵义为卫气于夜独行于阳而不入于阴。卫气昼夜的不同循行可分寤寐,卫气昼行“阳”即卫气白天运行在手足六阳经及阴分,夜行“阴”即夜晚循行五脏,故卫气由“阳”入“阴”进入睡眠及维持睡眠的中枢节点包涵阳明... 总结“阳不入阴”不寐病机涵义为卫气于夜独行于阳而不入于阴。卫气昼夜的不同循行可分寤寐,卫气昼行“阳”即卫气白天运行在手足六阳经及阴分,夜行“阴”即夜晚循行五脏,故卫气由“阳”入“阴”进入睡眠及维持睡眠的中枢节点包涵阳明经、阳跷脉及相应五脏功能。基于卫气的昼夜循行路线,“阳不入阴”不寐病证的机制表现为阳明经逆、阳跷脉盛及包括肾失封藏、心火亢盛、肺失肃降、肝升太过、脾失健运在内的相应五脏功能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卫气 阳不入阴 阳明经 阳跷脉 循行路线
原文传递
《温热论》中“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晓波 郭选贤 张保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228-2230,共3页
对于叶天士《温热论》中"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历来多有争议,《温病学》有关教材认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指"温热夹湿证"而言。文章依据叶氏原条文、相关文献等对"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对于叶天士《温热论》中"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历来多有争议,《温病学》有关教材认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指"温热夹湿证"而言。文章依据叶氏原条文、相关文献等对"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所指含义进行了考证,认为"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是叶氏相对于伤寒而论的,是指"温邪"所致温病的临床表现规律,包括了温热与湿热两大类温病,其性质自始至终均表现为温热性质。这也符合现代医学对于急性感染病的基本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温热论 温热 一经
原文传递
浅析人体“天牖五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童艳 瞿巧钰 +5 位作者 朱超 王言玲 王笑笑 白良川 周美启 吴生兵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37-940,共4页
以《黄帝内经》所载原文为主,对"天牖五部"穴名、穴位归经、穴位特性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其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对"天牖五部"与"根结"&qu... 以《黄帝内经》所载原文为主,对"天牖五部"穴名、穴位归经、穴位特性等相关理论进行探讨,并对其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其主要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五官疾病、运动系统疾病等;对"天牖五部"与"根结""十二经别"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天牖五部"可沟通表里两经,治疗表里之疾,是人体重要的穴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牖五部 上入穴 暴病 根结 十二经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