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chanical Harvesting Effects on Seed Yield Loss,Quality Traits and Profitability of Winter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被引量:13
1
作者 MA Ni ZHANG Chun-lei +4 位作者 LI Jun ZHANG Ming-hai CHENG Yu-gui LI Guang-ming ZHANG Shu-ji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297-1304,共8页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apeseed 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ffective mechanical harvesting time for decreasing harvesting loss of winter oilseed rape has been becoming a critical factor. An elite cu... Chin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apeseed producing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ffective mechanical harvesting time for decreasing harvesting loss of winter oilseed rape has been becoming a critical factor. An elite cultivar Zhongshuang 11 (Brassica napus L.) was employed in two rounds of field experiments from 2009 to 2011. Seeds were sown with machine, three combine harvesting times namely combine harvesting A, B, and C (CHA, CHB, and CHC) were designed and manual harvesting (MH) as control was performed at maturity. The harvesting treatments we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color of pod and seed in the field. Seed yield loss and quality in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seed yields and harvesting losses in 2009-2010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2010-2011, whereas seed oil contents in 2010-2011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2009-2010. The highest yield appeared in CHB,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MH. Furthermore, harvesting loss in CHB were 50% that in MH. Seed oil content and chlorophyll exhibited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CHB and MH. Economic profit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mechanical sowing/combine harvesting (MS/CH) showed an input/output ratio of 1:1.6, and it was 1:1.2 in mechanical sowing/manual harvesting (MS/MH). Labor-cost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70% of the total cost in MS/MH, which led to low profitability to a great extent.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HB was the optimum harvesting time for winter oilseed rape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combine harvesting harvesting loss seed quality economic profit
下载PDF
Effects of harvesting method and date on yield loss and seed quality of rapeseed 被引量:3
2
作者 Min Zhang Chongyou Wu +3 位作者 Mei Jin Senlin Mu Suning Liang Qing Tang 《Oil Crop Science》 2019年第3期166-174,共9页
China is one of the major rapeseed production countries in the world,but harvesting mechanization was still backward,and high harvest loss was a key inhibiting factor for rapeseed production.To obtain optimum harvesti... China is one of the major rapeseed production countries in the world,but harvesting mechanization was still backward,and high harvest loss was a key inhibiting factor for rapeseed production.To obtain optimum harvesting date for winter rape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of China,artificial simulated combine harvesting and artificial two-stage harvesting were adopted to find correlations between harvesting date,rape variety,seed oil content,protein content,grain moisture rate,rapeseed straw moisture content,rapeseed unthreshing rate,grain drop loss rate,thousand seeds weight(TSW),and harvesting economic coefficient(HEC).Analysis of variance showed that rapeseed oil content,protein content and TSW were correlated with rape variety;HEC was correlated with harvesting method and rape variety.Rape variety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of rapeseed oil content,protein content,TSW and HEC.Grain moisture rate,un-threshing rate,grain drop loss rate and straw moisture content were correlated with harvesting method and date.Harvesting date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of rapeseed moisture rate,un-threshing rate,grain drop loss rate and straw moisture rate.Single factor tests further proved that harvesting date had less impact on rapeseed oil content,protein content,TSW and HEC.It showed little correlation with rapeseed quality except grain moisture rate.The optimum harvesting date could be known by change in straw moisture content.The combined harvest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during the grain moisture content of 15%-20%with TSW stabilized in the highest level.The twostage harvesting cutt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the grain moisture content of 35%-40%.This research offered a reference to harvesting method and date for rape cultivated in the Yangtze River Valle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COMBINE HARVESTING two-stageharvesting yield loss seed quality
下载PDF
NaCl和Na2SO4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王治江 刘自刚 +10 位作者 孙万仓 方彦 武军艳 刘海卿 赵艳宁 蒲媛媛 袁金海 钱武 陈奇 方园 徐梦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3-252,共10页
以6个耐盐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种子为材料,将NaCl和Na_2SO_4按摩尔比1:1混合,设浓度为0(CK)、45、90、135、180、240 mmol·L^(-1)6个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研究不同冬油菜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冬油... 以6个耐盐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种子为材料,将NaCl和Na_2SO_4按摩尔比1:1混合,设浓度为0(CK)、45、90、135、180、240 mmol·L^(-1)6个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研究不同冬油菜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冬油菜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5 mmol·L^(-1)和90 mmol·L^(-1)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135 mmol·L^(-1)和180 mmol·L^(-1)盐浓度明显抑制了种子萌发,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因此,135~180 mmol·L^(-1)盐浓度可认为是耐盐性鉴定的适宜范围。(2)不同指标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鲜重与盐浓度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对盐胁迫最为敏感。(3)3个耐盐冬油菜ky-1、ky-10-191和ky-NDJ的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鲜重的耐盐临界值显著高于原有品系平油1号、10-191和ky-NDJ。ky-1、ky-10-191、ky-NDJ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133.895、123.264、107.399 mmol·L^(-1),而平油1号、10-191、NDJ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117.394、103.947、93.834 mmol·L^(-1)。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ky-1>ky-10-191>平油1号>kyNDJ>10-191>NDJ。可见,ky-1、ky-10-191和ky-NDJ的耐盐性较平油1号、10-191和NDJ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NA2SO4 盐胁迫 白菜型冬油菜 种子萌发 耐盐性
下载PDF
北方地区白菜型冬油菜与春油菜的SSR和InDel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方彦 杨刚 +7 位作者 孙万仓 王丽萍 张树娟 杨建胜 刘林波 刘自刚 曾秀存 武军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 为了合理评价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为抗寒育种及组合配制提供依据,从252对标记中筛选出9对SSR和36对InDel标记对感温性、抗寒性、品质等性状差异明显的19份白菜型油菜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到9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标记2.15个;有效等位基因变幅为1.05~3.27个,平均为1.70个.Shannon指数的变幅范围在0.1217~1.2695间,平均值为0.5803;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幅范围为0.0499~0.6377,平均值为0.3081.通过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GS并按加权配对法(UPGMA)聚类,结果表明19份材料的GS变异在0.52~0.86之间.在GS为0.605水平上可将19份材料按两室与多室性划分为I-1和I-2两大类群,I-1类群在GS为0.655水平上可按冬春性分为II-1、II-2两个亚类群.在GS为0.71水平上,可将冬性材料划分为4个小群.聚类结果表明北方地区白菜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冬、春性品种间及春性品种间亲缘关系较远,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遗传多样性 SSR INDEl
下载PDF
白菜型油菜春化基因BrFLC序列变异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杨刚 孙万仓 +10 位作者 王丽萍 曾秀存 刘自刚 李学才 方彦 武军艳 王凯音 侯献飞 钱武 马骊 刘海卿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7-172,共6页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 为寻找与冬春性相关的变异,以开发冬春性品种分子辅助标记,采用巢式和半巢式扩增法,对感温性和抗寒性强弱不同的5个白菜型油菜品种的Br FLC基因的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进行了特异性扩增。除Br FLC5无扩增结果外,其余3个基因均得到扩增。序列比对结果发现,3个Br FLC在第4外显子至第7外显子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等位变异,发生的主要等位变异有SNP和Indel两种类型。Br FLC1变异与冬春性相关性不大,与冬春性关系密切的变异主要发生在Br FLC2和Br FLC3上。Br FLC2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5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Br FLC3中检测到1个Indel类型和16个SNP类型变异位点与冬春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春化基因 BrFlC基因 序列变异
下载PDF
北方旱寒区冬油菜抗寒性相关指标的QTL定位 被引量:2
6
作者 武军艳 孔德晶 +4 位作者 方彦 孙万仓 刘海卿 刘自刚 李学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5-210,共6页
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与陇油9号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在白菜型油菜的10条染色体上定位了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 以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与陇油9号为亲本构建的F2群体为材料,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相关的生理指标进行了QTL定位分析。在白菜型油菜的10条染色体上定位了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共6个性状的24个QTL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为11.1783%~81.1753%;10个显性效应表现为显性正效应,LOD值在3.2787~163.7958之间。染色体2A的Br ID90127-Br ID10421区、Br ID10421-Br ID10709区及Br ID10709-Br ID101165区,5A的BRMS034(R5)-Ra3-H10区、6A的Ra1-F06-Ra2-D04区、8A的Br ID10839-Ra2-E12区和10A的Br ID90115-Ra2-E07区是多个性状QTL共享的标记区间。研究结果对冬油菜抗寒性基因精确定位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抗寒性 QTl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NaCl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学才 孙丽霞 +6 位作者 方彦 曾瑞 朱明川 刘丽君 马骊 武军艳 李爱国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11期30-36,共7页
以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白菜型冬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长度以及干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种子... 以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白菜型冬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长度以及干鲜重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种子萌发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盐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大,种子的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和干鲜重等均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且处理盐浓度越高,下降的速率越快。胚根、胚芽长度对于不同盐浓度处理十分敏感,较低盐浓度处理时,胚根、胚芽长度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盐浓度较高时,胚根、胚芽无法正常生长,种子萌发受到严重抑制。180、240 mmol/L NaCl处理对参试品种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相关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各品种在相同盐浓度处理下的差异较大,表明各品种(系)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以耐盐半致死浓度作为评价指标,参试品种的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18R-X、MYW、BHH、DQW-1、GSY-1、WYW-1、TY7、JD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Cl 盐胁迫 白菜型冬油菜 种子萌发 耐盐性
下载PDF
冬灌处理对河北冬油菜关键性状的影响
8
作者 李积铭 李和平 +6 位作者 陶肖蕾 武军艳 孙万仓 李学才 翟兰菊 马骊 李爱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27-1237,共11页
为指导河北等地冬油菜的水分管理,明确冬前灌溉对河北冬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及9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品系),进行冬灌处理,统计越冬率,测定叶片及角果的氮、磷、钾含量,考察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冬灌... 为指导河北等地冬油菜的水分管理,明确冬前灌溉对河北冬油菜产量形成的影响,选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及9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品系),进行冬灌处理,统计越冬率,测定叶片及角果的氮、磷、钾含量,考察产量及产量构成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冬灌可以有效预防油菜冻害、提高越冬率,有利于油菜返青后的生长、农艺性状的改善及产量的形成。与对照(不进行冬灌)相比,冬灌处理对冬油菜生育期无明显影响;但供试油菜品种的越冬率均可达90%以上,显著高于对照;且分枝部位高度、株高等农艺性状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分别较对照增加33%、90.3%、14.5%;6个供试冬油菜叶片中的氮、磷含量与果皮中的钾含量均高于其它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冬灌 越冬率 农艺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北方旱寒区甘蓝型冬油菜产量、品质及抗倒性的分析评价
9
作者 李辉 魏家萍 +10 位作者 董小云 郑国强 崔俊美 方彦 武泽峰 曹小东 方新玲 王莹 田海燕 王晋雄 刘自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 2018—2019年,以34个强抗寒甘蓝型冬油菜品系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品质及抗倒性进行分析和评价,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材料间的产量、品质及抗倒性存在较大差异,单株产量变异范围为6.50~36.67 g,平均产量为21.08 g,17NPZ240-1的产量最高;相关分析表明全株角果数(r=0.897**)和每角粒数(r=0.534**)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各材料倒伏系数介于153.74~359.61,17NDL20-7的倒伏系数最低,抗倒性最强;相关分析表明抗折力(r=-0.501**)、重心高度(r=502**)、茎粗(r=-0.816**)、分枝部位(r=0.472**)和主花序长度(r=-0.679**)与倒伏系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品质性状中,含油量介于33.40%~49.54%,平均含量为43.32%,17DNL32-3的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介于16.87%~27.24%,平均含量为21.18%,16NTS309-4的含量最高;油酸含量介于23.62%~68.81%,平均含量为45.92%,17NPZ242-1的含量最高;亚油酸含量介于10.62%~18.48%,平均含量为14.87%,亚麻酸含量介于5.41%~8.97%,平均含量为7.60%,芥酸含量介于0.15%~27.51%,平均含量为10.80%,17NPZ52-3的亚油酸、亚麻酸含量最高,芥酸含量最低;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介于18.47~70.35μmol·g^(-1),平均含量为34.41μmol·g^(-1),16NTS309-7的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芥酸含量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0.421≤r≤0.913)。9个性状的综合隶属函数值F介于0.25~0.77,相差0.52,品系间差异较大。聚类分析将34份甘蓝型冬油菜材料划分为3大类群,第Ⅰ类群包含17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好,但平均含油量最低;第Ⅱ类群包含4份材料,综合表现较弱,倒伏系数均值最高,其他8个性状的平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第Ⅲ类群包含13份材料,综合表现最弱,但平均含油量最高,倒伏系数均值处于中等水平,其他7个性状的均值都处于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冬油菜 产量 品质 抗倒性 综合评价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氮肥用量对冬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宋毅 李静 +6 位作者 谷贺贺 陆志峰 廖世鹏 李小坤 丛日环 任涛 鲁剑巍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02-2011,共10页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冬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以及2020/2021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0、90、180、270、360 kg N hm^(-2)5个氮肥施用水平。在成熟期测定油菜籽产量、氮含量和油菜籽品质指标。结果表明,...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冬油菜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9/2020以及2020/2021年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置0、90、180、270、360 kg N hm^(-2)5个氮肥施用水平。在成熟期测定油菜籽产量、氮含量和油菜籽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冬油菜籽粒产量及氮含量,与不施氮相比,氮肥施用后平均增产1548 kg hm^(-2),平均增产率达32.9%,在施氮量为0~270 kg N hm^(-2)范围内,油菜籽产量随氮肥施用量显著增加,继续增施氮肥,油菜籽产量无明显变化或有下降趋势,施氮主要通过提高单株角果数来提高油菜籽粒产量。施氮显著增加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当施氮量达270 kg N hm^(-2)时籽粒氮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最高。施氮显著降低籽粒含油量,氮肥用量每增加100 kg N hm^(-2),籽粒含油量下降1.6个百分点。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籽粒硫甙、油酸、亚麻酸、芥酸以及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呈升高趋势,亚油酸呈降低趋势,油菜籽粒品质整体呈降低趋势。综上所述,以追求高品质食用油为目标,同时兼顾油菜籽粒产量,氮肥适宜用量约为180kgNhm^(-2);以追求油菜籽粒产量并考虑油菜饼粕作饲料为目标时,氮肥适宜用量约为270 kg N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冬油菜 品质 含油率 蛋白质产量
下载PDF
基于GGE双标图的北方旱寒区冬油菜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瑞 杨刚 +1 位作者 张华 孙万仓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1,共10页
为评判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以及在北方地区越冬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对北方11个省(区、市)两年25个试点43点次试验的12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进行了GGE双标图法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效应为55.12%,远远大于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 为评判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的抗寒性以及在北方地区越冬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对北方11个省(区、市)两年25个试点43点次试验的12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进行了GGE双标图法分析。结果表明,品种效应为55.12%,远远大于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为环境效应、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的2.5倍,因此,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关键是选择超强抗寒品种。陇油6号、7号和12号品种抗寒性优良、越冬率稳定、广适性好,以‘陇油6号’和‘陇油7号’为最佳。GGE双标图分析还表明,本试验25个试点除祁县和天水两个试点外,其余试点对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抗寒性的鉴别力均较好,可作为北方冬油菜抗寒性鉴定的试点,以泾源、临河和靖边为最佳试点。同时将所有试点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区,并筛选出了适宜不同生态区的特异适应性品种。‘陇油6号’和‘陇油7号’适于在参试的所有试点栽培;‘07皋兰DQW-1-3’和‘07兰州MXW-1-3’适于在拉萨、酒泉、定州、顺义、延边等地栽培;‘06468’适于在天水栽培。本研究表明,品种效应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但环境效应和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冬油菜越冬率的影响也占较大比重,故在北方旱寒区冬油菜生产中,要综合考虑品种、环境及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地区以及不同地区的种植品种,才能保证其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越冬率 品种适应性 生态适宜地 GGE双标图法 北方旱寒区
下载PDF
北方冬油菜养分积累特点及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明川 武军艳 +7 位作者 马骊 郭世乾 崔小茹 曾秀存 刘丽君 蒲媛媛 李学才 孙万仓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82,共11页
为促进油菜的北方布局,针对北方寒旱区冬油菜养分吸收与利用等问题,采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品系,对不同品系冬油菜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蓝型冬油菜产量性状显著优于白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 为促进油菜的北方布局,针对北方寒旱区冬油菜养分吸收与利用等问题,采用12个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品系,对不同品系冬油菜的干物质和养分积累量、产量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甘蓝型冬油菜产量性状显著优于白菜型冬油菜,甘蓝型冬油菜的株高、分枝高度、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角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小区产量等8个产量性状分别较白菜型冬油菜高出12.41%、108.11%、56.21%、66.91%、5.71%、70.79%、103.55%、103.87%。甘蓝型冬油菜干物质单株产量平均为67.693 g/株,为白菜型冬油菜的191.612%。白菜型冬油菜单株氮磷含量要高于甘蓝型冬油菜,分别高出2.481%、29.423%;单株钾含量低于甘蓝型冬油菜,低34.826%。由于同一生态区的甘蓝型冬油菜干物质产量大于白菜型冬油菜,所以甘蓝型冬油菜单株氮磷钾积累量较白菜型冬油菜显著高出84.647%、50.000%、158.616%。冬油菜中养分积累总量趋势均呈K>N>P,氮、磷元素主要积累在籽粒中;钾元素主要积累于茎和果壳中。甘蓝型冬油菜每100 kg籽粒需氮6.554 kg、磷0.463 kg、钾14.612 kg;白菜型冬油菜每100kg籽粒需氮7.143 kg、磷0.572 kg、钾10.467 kg;甘蓝型冬油菜较白菜型冬油菜氮磷素利用效率高,且对钾素需求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白菜型油菜 甘蓝型油菜 干物质积累 养分积累 产量性状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叶片结构和光合特性对冬前低温的响应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耀照 曾秀存 +6 位作者 张芬琴 孙佳 孙万仓 武军艳 方彦 刘自刚 孙柏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2-441,共10页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 为明确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下叶片结构特征、光合作用特性及其抗寒性,本研究在0℃和–7.6℃自然低温条件下,选用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超强抗寒)和天油4号(弱抗寒),测定并比较其叶片气孔性状、解剖结构和光合、荧光参数的日变化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冬前温度下降,2个白菜型冬油菜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面积、气孔周长、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变小,细胞间隙变大,叶片变薄;P_n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叶片的P_n、G_s、T_r和CE均降低,而C_i均升高,说明是非气孔限制引起P_n降低。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发生了光抑制现象,表现为F_m和F_v/F_m下降,F_o上升。与超强抗寒品种陇油7号相比,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叶片气孔密度和气孔面积均较大,气孔总周长较长,叶片较厚,P_n、F_m和F_v/F_m均较高,说明冬前低温条件下,天油4号光合能力较强,光抑制程度较弱。白菜型冬油菜在冬前低温条件下的叶片气孔密度越大、气孔面积越大、气孔周长越长、叶片及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越厚,光合能力越强,地上部生长越旺盛,品种抗寒性越差。本研究为冬油菜抗寒种质创新和育种提供了部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冬油菜 叶片结构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低温 抗寒性
下载PDF
芫根粗总皂苷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8
14
作者 刘浩 蒋思萍 +5 位作者 杨玲玲 陈志娟 包善飞 徐爱国 卜海涛 高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
【目的】研究芫根粗总皂苷(S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以体积分数70%乙醇加热提取芫根,并分别以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得到芫根ST,测定正丁醇萃取相中总皂苷的含量;给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85mg/kg四氧嘧啶,建立糖尿... 【目的】研究芫根粗总皂苷(ST)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以体积分数70%乙醇加热提取芫根,并分别以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得到芫根ST,测定正丁醇萃取相中总皂苷的含量;给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85mg/kg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剂量为500和1 000mg/kg的ST对糖尿病小鼠灌胃7d后,测定初始空腹血糖和最终空腹血糖,并在试验结束时处死小鼠,取胸腺、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称质量计算脏器指数,分析ST对糖尿病小鼠口服耐糖量(OGTT)的改善情况。【结果】正丁醇萃取物中总皂苷的质量分数为(31.5±1.7)%(以薯蓣皂苷元计);ST 500和1 000mg/kg灌胃组糖尿病模型小鼠在连续给药7d后,小鼠血糖显著降低(P<0.05),并且其脏器指数得到了明显改善;500mg/kg剂量的ST可以显著提高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耐糖量。【结论】芫根粗总皂苷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根 粗总皂苷 降糖作用 耐糖量 脏器指数
下载PDF
白菜型冬油菜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SOD)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曾秀存 孙万仓 +7 位作者 孙佳 许耀照 方彦 史鹏辉 杨刚 孔德晶 武军艳 刘自刚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4603-4611,共9页
【目的】了解SOD酶蛋白家族Fe-SOD在超强抗寒冬油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Fe-SOD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以及相对定量RT-PCR研究Fe-... 【目的】了解SOD酶蛋白家族Fe-SOD在超强抗寒冬油菜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超强抗寒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Fe-SOD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半定量以及相对定量RT-PCR研究Fe-SOD在低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采用氮蓝四唑(NBT)光还原法测定冬油菜叶片和根中的总SOD酶活性。【结果】获得Fe-SOD,GenBank登录号为KF178713,该基因cDNA片段全长645 bp,包含一个639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1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与白菜(Chiifu)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该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是1个主要由α-螺旋组成的亲水性稳定蛋白,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Fe-SOD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初期低温胁迫下(4℃),该基因上调表达,继续低温胁迫处理(-4℃和-8℃),Fe-SOD表达量受到抑制。总SOD酶活性测定显示冬油菜根中酶活性高于叶片,以利于冬油菜安全越冬。【结论】从白菜型冬油菜克隆的Fe-SOD具有已知物种Fe-SOD的特征。Fe-SOD在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抗寒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低温 FE-SOD 表达分析 SOD活性
下载PDF
西藏芜菁营养成分测定及提高缺氧耐受性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16
作者 刘晔峰 龚凌霄 +3 位作者 刘连亮 蔡华芳 吴晓琴 张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12-416,共5页
芜菁是产自藏区的一种古老作物,是藏民及其爱畜牦牛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的必备食材,栽培历史悠久。以西藏芜菁为原料,参照国标方法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发现其氨基酸组成种类繁多,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并对其抗缺氧能... 芜菁是产自藏区的一种古老作物,是藏民及其爱畜牦牛进入高海拔地区作业的必备食材,栽培历史悠久。以西藏芜菁为原料,参照国标方法测定了其氨基酸组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发现其氨基酸组成种类繁多,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并对其抗缺氧能力进行了研究,分别用低、中、高三个剂量(0.5、1.0、2.0g/kg.d)的芜菁冻干粉连续灌胃ICR小鼠7天,并设置红景天阳性药物对照组和蒸馏水空白对照组,用秒表记录小鼠在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解剖后取肝脏测定蛋白含量和SOD活力。研究结果表明,芜菁粉的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能显著改善小鼠的缺氧耐受力,中、高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的肝脏SOD活力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各组实验小鼠间的体重和肝体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西藏芜菁能够显著提高实验小鼠的缺氧耐受性和体内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芜菁 红景天 动物实验 常压耐缺氧 SOD活性
下载PDF
我国南方冬油菜机械化生产农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51
17
作者 马霓 李云昌 +3 位作者 胡琼 李俊 李光明 张春雷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1-456,共6页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在南方冬油菜区进行了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筛选和鉴定,农机和农艺配套技术试验示范。本文综述了在油菜机械直播和机械移栽、抗倒伏措施及理想株型构建、施肥技术、病虫草害化学防治... 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在南方冬油菜区进行了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油菜品种筛选和鉴定,农机和农艺配套技术试验示范。本文综述了在油菜机械直播和机械移栽、抗倒伏措施及理想株型构建、施肥技术、病虫草害化学防治、化学催熟技术、机械收获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机械化生产 农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内源ABA、GA及比值对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响应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海卿 方园 +10 位作者 武军艳 陈奇 孙万仓 刘自刚 方彦 米超 蒲媛媛 赵艳宁 董小云 曾秀存 许耀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29-1538,共10页
为阐明低温胁迫下激素含量对冬油菜枯叶期的调控和对抗寒性的响应,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以8份不同抗寒等级的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25℃、10℃、2℃、?5... 为阐明低温胁迫下激素含量对冬油菜枯叶期的调控和对抗寒性的响应,为冬油菜抗寒性研究提供依据,以8份不同抗寒等级的白菜型和甘蓝型冬油菜为材料,利用盆栽试验,待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在人工气候箱中进行低温处理(25℃、10℃、2℃、?5℃),分析低温胁迫后冬油菜内源ABA、GA含量和叶绿素的变化。回归分析表明温度与ABA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回归方程符合y=?ax+b,随着温度的降低,内源ABA含量呈先缓慢(10℃)后迅速上升(2℃、?5℃)的趋势,且温度处理间、温度与品种互作间差异极显著;由于激素间的拮抗作用GA含量变化则恰好相反。当在0℃以上低温时,品种间ABA含量无明显差异,当温度降到?5℃,白菜型冬油菜ABA含量明显高于甘蓝型,抗寒性强的品种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ABA含量的升高导致叶绿素含量的变化,随着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白菜型冬油菜和甘蓝型冬油菜之间存在不同的响应机制,这种作用使白菜型冬油菜叶绿素含量低于甘蓝型冬油菜,导致白菜型冬油菜枯叶期提前,提早进入越冬期,增加了对低温冻害的御性和避性。因此,随着温度的降低冬油菜叶片ABA含量上升,叶绿素降解,白菜型冬油菜更早进入枯叶期,枯叶期较早和降温后ABA含量高是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较强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 甘蓝型 冬油菜 ABA GA 叶绿素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下载PDF
苗期喷施外源脱落酸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武军艳 刘海卿 +9 位作者 孙万仓 刘自刚 杨建胜 李学才 方彦 钱武 侯献飞 马骊 张树娟 王凯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0-315,共6页
为提高北方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在冬前幼苗长至6-7片真叶时,分别用5、10、15、20、25mg/L的ABA溶液喷施叶片,通过调查越冬率,及日最低温度降至约-5℃时叶片生理指标和根的生长,研究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 为提高北方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在冬前幼苗长至6-7片真叶时,分别用5、10、15、20、25mg/L的ABA溶液喷施叶片,通过调查越冬率,及日最低温度降至约-5℃时叶片生理指标和根的生长,研究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BA能显著提高白菜型冬油菜的越冬率,20mg/L时越冬率达到最高(86.3%),较CK增加26.7%。喷施ABA后,受冻时(-5℃)叶片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较CK增加22.1%~451.8%;丙二醛(MDA)的积累显著降低。喷施ABA后,受冻时油菜根系活力极显著增强,侧根数极显著增多,根颈粗、根重均有增加,但不显著。结果显示,20mg/L的ABA溶液喷施效果最好,表现为酶活性最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最高,MDA降幅最大,根系活力最强,侧根数最多。说明在北方寒旱区种植白菜型油菜,6-7片真叶时(冬前)喷施20mg/L外源ABA越冬效果最好,其抗寒性的增强主要是通过增加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叶片的低温冻害。同时,通过增加根系活力和侧根数抵御冻害,为及时返青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冬油菜 ABA 浓度 抗寒性
下载PDF
EMS诱变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建胜 孙万仓 +7 位作者 刘自刚 刘海卿 杨刚 张树娟 张晶 方彦 武军艳 李学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220,共8页
为探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丰富白菜型冬油菜的种质资源,利用不同浓度(0、0.3%、0.6%、0.9%、1.2%)EMS溶液对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种子进行处理,对M_1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M_2籽粒品质变化... 为探讨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丰富白菜型冬油菜的种质资源,利用不同浓度(0、0.3%、0.6%、0.9%、1.2%)EMS溶液对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种子进行处理,对M_1形态学特征和农艺性状、M_2籽粒品质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EMS处理使白菜型冬油菜产生较大变异,叶片出现嵌合性白化、花瓣白化、雌雄蕊畸形,除分枝数增加外,株高、主花序有效长度、主花序有效角果数、全株有效角果数、角果长度、角果粒数、千粒重等均显著降低,脂肪酸含量发生较大变化;在M_2中筛选到3株芥酸含量较低的植株和1株低硫苷含量植株,3株芥酸含量较低植株的油酸含量分别为48.56%、47.57%、45.08%,平均比对照高出15个百分点,芥酸含量分别为17.89%、19.03%、19.37%,平均比对照低10个百分点;低硫苷植株硫苷含量为21.97μmol·g^(-1)。产生有利变异的EMS处理浓度为0.3%~0.6%,处理时间为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型油菜 冬油菜 EMS诱变 农艺性状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