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8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of winter-spring snow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in Yangtze River
1
作者 ZhuoGa TaoChen +2 位作者 LaBa PuBuCiRen BaS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7年第1期20-28,共9页
The distribution of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MLYRV) during 2003-2013 have been ... The distribution of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TP)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Valley (MLYRV) during 2003-2013 have been investigated with the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meter (MODIS) Terra data (MOD10A2) and precipitation observ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snow cover percentage (SCP) remains approximately 20% in winter and spring then tails off to below 5% with warmer temperature and snow melt in summer. The lower and highest percentages present a declining tendency while the middle SCP exhibits an opposite variation. The maximum value appears from the middle of October to March and the minimum emerges from July to August. The annual and winter-spring SCPs present a decreasing tendency. Snow cover is mainly situate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plateau and mountainous regions, and less snow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lateau, basin and valley areas in view of snow cover frequency (SCF) over the TP. Whatever annual or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they all have remarkable declining tendency during 2003-2013, and annual snow cover presents a decreasing tren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TP and increasing trend in the periphery of the TP. Hie multi-year averaged eight-day SCP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mean precipitation in the MLYRV. Spring SCP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while winter SCP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most parts of the MLYRV. Hence, the influence of winter snow cover on precipitation is much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n spring on the basi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oscillation of SCF from southeast to northwest over the TP corresponds well to the beginning,development and cessation of the rain belt in ea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spring snow cover Tibetan Plateau RELATIONSHIP summer precipitation Yangtze River Valley MODIS Reprojection Tool
下载PDF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in Pakistan
2
作者 Iftikhar Ahmad Romana Ambreen +1 位作者 Zhaobo Sun Weitao Deng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15年第1期115-139,共25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winter-spring (February-March-April) precipitation (WSP) in Pakistan over the period of 1961-2006 by making use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The 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patial-temporal variability of winter-spring (February-March-April) precipitation (WSP) in Pakistan over the period of 1961-2006 by making use 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 (EOF). The EOF analysis is based on ground observed data, reanalysis NCEP/NCAR of various geopotential heights and NOAA extended reconstructe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ERSST.v3). The significant modes are obviously variable at interannual time scale. The leading mode shows the node of maximum spatial variability anchored over the Peshawar Valley and Azad Kashmir (PVAK) axis. The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strong (weak) westerly jet over the Middle East. The pattern is also found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ost monsoon and early winter El Nino. The Nino4 index can be an appropriate predictor for the first consistent single node pattern. The second significant mode represents a tripole pattern with areas of prominent variability over northwestern Pakistan, Quetta-Kalat region and northeastern Punjab. The pattern is found to be pro-NAO and in relation to this pattern, warm and stable SST anomalies appearing in the southern mid-latitudes of Indian and Atlantic bas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kistan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EOF Spatial VARIABILITY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下载PDF
Increased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from the last glaciation to the Holocene inferred from a δ^(13)C_(org) record from Yili Basin(Xinjiang, NW China) 被引量:1
3
作者 Keliang ZHAO Xiaoqiang LI +3 位作者 Hai XU Xingying ZHOU John DODSON Junchi LI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125-1137,共13页
The nature and dynam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central Asi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re controversial. Moreover,most of the published studies focus mainly on the evolution of moisture conditions, and there have been ... The nature and dynamics of climate change in central Asia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re controversial. Moreover,most of the published studies focus mainly on the evolution of moisture conditions, and there have been few attempts to address changes in seasonality. In this study, records of δ^(13)C_(org), TOC, TN, C/N and grain size were obtained from lacustrine sediments at Yili Basin, Xinjiang, NW China. Our aim was to reconstruct the trend in seasonality of precipitation from the last glaciation to the Holocene. The organic matter content of the sediments is derived predominantly from terrestrial plants. The δ^(13)C_(org)values vary from-19.4‰ to-24.8‰, indicating that the vegetation was dominated by C_3 plants.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is identified as the factor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roportions of C_3 and C_4 plants in the region. A negative trend in δ^(13)C_(org)corresponding to an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C_3 plants indicate a trend of increasing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from the last glaciation to the Holocene. The increased incidence of wintertime storms in the interior of Asia is suggested to result in the increase of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in the Hol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matter Central Asia C3 and C4 plants SEASONALITY changes winter-spring precipitation
原文传递
冬春季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迎颖 闻学政 +4 位作者 宋雪飞 王岩 姜智绘 刘海琴 张志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97-906,共10页
为有效提高冬春季沟渠的净化效率,在原有土质沟渠中增设耐寒植物黑麦草浮毯与填料透水坝构建生态沟渠,分析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削减率,对比沿程不同处理段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估算植物吸收对于污染通量降低总量的贡献。结... 为有效提高冬春季沟渠的净化效率,在原有土质沟渠中增设耐寒植物黑麦草浮毯与填料透水坝构建生态沟渠,分析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中主要污染物的削减率,对比沿程不同处理段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估算植物吸收对于污染通量降低总量的贡献。结果显示:在冬春季节,生态沟渠对总氮(TN)、硝氮(NO_(3)^(-)-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和悬浮物(SS)的总削减率均值分别为29.06%、54.93%、20.76%、54.08%和49.85%。透水坝段的TN和NO_(3)^(-)-N沿程削减率最高;植物浮毯+透水坝段的TP和COD沿程削减率最高;植物浮毯段的SS沿程削减率最高,其对NO_(3)^(-)-N、TP和COD也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在降水量达到10 mm以上的9 d内,TN和TP的污染通量降低总量分别为11.43和0.27 kg;黑麦草吸收的氮、磷量分别约占污染通量降低总量的20.6%和55.6%。大雪融化后气温降至0℃以下,可能引起土壤冻融作用,雪水径流中的氮、磷浓度显著升高,此时生态沟渠对径流中氮、磷的净化效果不明显,可利用周边河塘暂存雪水径流,后续结合生态措施对污染物实施强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春季 生态沟渠 农田径流
下载PDF
西北旱塬免耕的产量效应受降水特征和施肥显著影响
5
作者 张建军 党翼 +8 位作者 赵刚 王磊 周刚 王淑英 李尚中 樊廷录 胡靖宇 王鹤龄 张文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94-1704,共11页
【目的】在冬小麦-夏春玉米轮作体系,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西北雨养农业区耕作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西北旱塬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5年甘肃陇东旱塬设置的土壤耕作与培肥长期定位试验(3年冬小麦—1年春玉米)... 【目的】在冬小麦-夏春玉米轮作体系,研究不同降水年型条件下西北雨养农业区耕作与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西北旱塬作物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5年甘肃陇东旱塬设置的土壤耕作与培肥长期定位试验(3年冬小麦—1年春玉米),主处理为传统耕作和免耕,副处理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单施磷肥(P)、单施农家肥(M)、氮磷配施(NP)和氮磷配施农家肥(NPM)。结合对冬小麦和玉米产量的分析,探究不同耕作与施肥处理下作物产量在不同降水年型的差异机制。【结果】降水年型、耕作和施肥方式显著影响冬小麦和玉米产量。无论何种降水年型或耕作方式,配施有机肥的NPM处理作物产量(冬小麦3441 kg/hm^(2),春玉米8991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并且NPM处理对作物的增产效果在丰水年型更为明显。在丰水年型,相对于传统耕作,免耕处理的作物产量无明显差异,但在干旱及平水年型下,免耕冬小麦平均产量分别下降了15.6%和25.7%,玉米平均产量分别下降了17.9%和4.6%;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处理下的冬小麦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年型分别下降了6.7%和17.0%,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在平水年型下降了24.0%。免耕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传统耕作。【结论】在西北半干旱雨养农业区,干旱及平水年型免耕虽然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但降低了作物水分利用效率,这是导致作物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根据降水情况选择耕作方式,提高西北黄土旱塬作物产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垆土 传统耕作 免耕 施肥 冬小麦−春玉米轮作 土壤养分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暖冬及倒春寒天气对平欧杂种榛的影响及对策
6
作者 孙万河 《北方果树》 2024年第3期43-45,共3页
平欧大榛子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由于品种多,栽培地域广泛,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差异较大,加上种植者对各品种特性了解不足,生产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文就暖冬及倒春寒天气对平欧大榛子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的解决... 平欧大榛子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由于品种多,栽培地域广泛,各地气候、土壤条件差异较大,加上种植者对各品种特性了解不足,生产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该文就暖冬及倒春寒天气对平欧大榛子影响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应对的解决措施,希望能为种植户及拟发展该产业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欧大榛子 暖冬 倒春寒 品种 管理
下载PDF
天水市旱作区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
7
作者 杨志奇 刘晓东 +3 位作者 张喜平 赵尚文 吕莉莉 周小芹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13-17,共5页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 为解决区域内春玉米—冬油菜一膜两用技术中秸秆利用不合理、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施用不合理、土壤水分利用不足、肥料利用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在天水市旱作区开展了春玉米—冬油菜秸秆带膜翻压还田栽培模式研究,以期为区域内化肥减施、地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粉碎带膜翻压还田可以提高玉米籽粒产量7.96%、冬油菜籽粒产量9.91%,增加0~20 cm土壤有机质、全磷、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53 g/kg、0.08 g/kg、10.93 mg/kg),缓冲土壤pH值,影响土壤速效钾、硝态氮和铵态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冬油菜 一膜两用 秸秆带膜翻压还田 产量 土壤养分 旱作区 甘肃天水
下载PDF
播种模式对新疆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
作者 赵鑫琳 邢俊刚 +3 位作者 薛丽华 孙诗仁 章建新 毛智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9-647,共9页
为确定北疆小麦适宜的播种模式,以北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41号及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和新春48号为材料,设置晚播冬小麦(10月8日播种,用B1表示)、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10月28日播种,用B2表示)以及春播春小麦(4月4日播种,... 为确定北疆小麦适宜的播种模式,以北疆主栽冬小麦品种新冬18号和新冬41号及春小麦品种新春44号和新春48号为材料,设置晚播冬小麦(10月8日播种,用B1表示)、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10月28日播种,用B2表示)以及春播春小麦(4月4日播种,用B3表示)三种播种模式,比较分析了播种模式间小麦的生育进程、总茎数、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B2处理的冬小麦较B1处理晚熟约7d,生育期缩短162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总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及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7.6个百分点、17.1%、11.5%、9.6%、3.7%和15.9%,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5.7%,平均经济系数和产量与B1处理无显著差异;B2处理的春小麦较B3处理早熟7d,生育期延长约4 d,出苗率、最高总茎数、LAI和总耗水量分别降低28.1个百分点、7.6%、5.2%和12.3%,总光合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分别提高6.3%、4.0%、4.5%、24.0%和8.7%;B2处理下冬小麦较春小麦晚熟约4d,生育期延长约3d,出苗率和最高总茎数的平均值分别降低7.9个百分点和7.6%,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极晚播冬小麦和冬播春小麦的平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较高,其中产量与晚播冬小麦差异均不显著,熟期接近.综合考虑高产和节水及早熟的需求.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极晚播和春小麦冬播是北疆地区小麦的适宜播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模式 冬小麦 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冬春两湖盆地地区大气气溶胶污染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东亚经向风南北反相位的联系
9
作者 姜玉洁 张玲 +2 位作者 朱寿鹏 白永清 智协飞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3-788,共16页
基于MERRA-2及ERA5逐月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EOF分析、线性回归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0~2020年长江流域中游两湖盆地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东亚经向风南北反位相模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两湖... 基于MERRA-2及ERA5逐月再分析资料,本文采用EOF分析、线性回归和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80~2020年长江流域中游两湖盆地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东亚经向风南北反位相模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年代际尺度上两湖盆地地区AOD呈现非线性的变化趋势,20世纪80、90年代处于低值,21世纪初AOD持续升高,2010年后开始下降。空间场上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变化特征,高值区主要位于两湖盆地中部,以洞庭湖为中心呈南北纵向分布。进一步对两湖盆地AOD年代际变化与大气环流异常关系的分析表明,在东亚经向风南北反相模的影响下,偏北风输送是影响两湖盆地AOD年代际变化的主要气象原因。在年代际尺度上,当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面积增大,东亚大槽西移,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南移时,东亚经向风南北反相模趋于正相位(即长江以北有异常偏南风、长江以南有异常偏北风)。此时,两湖盆地位于气旋性环流异常的底部,在异常的偏北风的作用下,西北地区的气溶胶向两湖盆地输送加强。且两湖盆地处于两个异常气旋性环流的中间,气压梯度小,风速偏弱,使得两湖盆地气溶胶输入大于输出,促进21世纪初AOD年代际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D (aerosol optical depth) 年代际 两湖盆地 冬春 经向风南北反相模
下载PDF
休闲期复种绿肥冬油菜对陇中旱地春小麦氮磷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张宝时 李国权 +5 位作者 裴希谦 鞠青夏 张金兰 杨钊 牛树君 曹世勤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26-930,共5页
氮、磷肥对春小麦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春小麦氮磷的吸收和利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秸秆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后春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提... 氮、磷肥对春小麦的产量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提高春小麦氮磷的吸收和利用,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对小麦产量及籽粒、秸秆氮磷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休闲期种植翻压绿肥冬油菜后春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提高了23.03%和17.68%;籽粒、秸秆中氮含量分别降低了5.44%、27.39%,秸秆氮吸收量降低了8.69%,籽粒氮吸收量提高了11.29%;籽粒中磷含量提高了11.35%,秸秆中磷含量降低了10.00%,籽粒、秸秆中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30.84%、12.50%。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7.65%、12.18%,磷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7.65%,磷素利用效率降低了5.34%。综上,休闲期麦后复种绿肥冬油菜可提高小麦籽粒的磷含量、氮磷吸收量、氮磷肥偏生产力以及氮素利用效率,进而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冬油菜 春小麦 氮素利用效率 磷素利用效率 产量
下载PDF
美国硬红冬和硬红春小麦籽粒品质比较及与中国强筋小麦标准对标分析
11
作者 蒋佳丽 刘丰 +8 位作者 谢凯 周琴 蔡剑 王笑 黄梅 仲迎鑫 戴廷波 曹卫星 姜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4-604,共11页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面包市场发展迅速,但中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供应不足,质量差异较大,而美国硬麦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制粉和烘焙特性优异。研究美国硬红冬小麦和硬红春小麦籽粒品质年度间变化特点及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可...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变,面包市场发展迅速,但中国优质强筋小麦生产供应不足,质量差异较大,而美国硬麦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制粉和烘焙特性优异。研究美国硬红冬小麦和硬红春小麦籽粒品质年度间变化特点及品质指标间相关性,可为中国强筋小麦籽粒品质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汇总了美国小麦协会1999—2021年间发布的硬红冬小麦、硬红春小麦品质相关性状数据,分析了两类小麦品质指标间相互关系,并探讨了美国硬麦品质对中国现有强筋小麦标准的适配度。结果表明,与硬红冬小麦相比,硬红春小麦蛋白含量高,筋力强,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面团品质更高,烘焙品质更优,且籽粒、面粉品质稳定性高。对标中国强筋小麦标准可以发现,硬红春小麦对标中国强筋小麦标准的达标率高于硬红冬小麦,蛋白含量、湿面筋达标率差距尤为明显。综合考虑中国强筋小麦生产现状,并结合美国硬麦对中国强筋小麦标准达标率,中国强筋小麦标准可将蛋白含量调整为>14.5%,湿面筋含量为>32.0%,稳定时间>10 min,容重、硬度分别大于760 g·L^(-1)和65。硬红春小麦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拉伸面积与面包烘焙吸水率显著负相关,与面包体积显著正相关,可用于预测强筋小麦面包品质;中国标准可设置拉伸面积为105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红冬小麦 硬红春小麦 品质性状 年度变异 达标度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识别及年代际变化特征模拟
12
作者 黄睿茜 赵俊芳 +2 位作者 杨嘉琪 彭慧文 秦曦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9期1041-1052,共12页
采用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基于中国重要冬小麦种植区河南省的99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的气象、作物、灾情等多源数据,识别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发生情况,探讨冬小麦春季冻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LST... 采用深度学习长短时记忆模型LSTM,基于中国重要冬小麦种植区河南省的99个气象站点1981-2020年的气象、作物、灾情等多源数据,识别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发生情况,探讨冬小麦春季冻害时空分布规律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优化后的LSTM模型可较好实现冬小麦春季冻害的识别。2017-2020年LSTM模型模拟日最低气温结果与实际最低气温相比,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8.73%,拟合优度R^(2)为0.90。结合冬小麦春季冻害指标和灾情资料,2017-2020年实际受灾情况与本研究模型模拟结果相符。(2)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轻度冻害危害在逐渐减弱,轻度冻害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轻度冻害的整体分布情况呈东北部高,西南部和东南部低,40a平均发生频率为0~1.75次·10a^(-1)。轻度冻害发生频率由0.843次·10a^(-1)逐步降至0.157次·10a^(-1),其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3)1981-2020年河南冬小麦春季重度冻害发生频率呈先增后减趋势,其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重度冻害40a整体分布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北部地区高于南部地区,40a平均发生频率为0~2.75次·10a^(-1)。冬小麦春季重度冻害的发生频率由0.508次·10a^(-1)增至0.857次·10a^(-1),后减至0.289次·10a^(-1),重度冻害发生频率高值区由东北部南移至东部。河南冬小麦春季冻害整体呈减少趋势,但气候变暖下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率呈增加态势,加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重大农业气象灾害对各地区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仍然是今后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提出的基于深度学习LSTM的冬小麦春季冻害识别模型,对各精度评价指标均有提升,冻害识别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一致,可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大面积冬小麦冻害识别提供思路和方法,对其他农业气象灾害识别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冬小麦 春季冻害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婺源主要气象灾害对茶树生育进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芳 李春晖 蔡哲 《中国茶叶》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为明确婺源茶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掌握气象灾害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提高茶园防灾减灾能力,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对茶树生育进程与气象灾害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灾害应对措施。结果显示,2010—2022年婺源茶叶早春霜... 为明确婺源茶树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掌握气象灾害对茶树生长发育的影响规律,提高茶园防灾减灾能力,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对茶树生育进程与气象灾害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灾害应对措施。结果显示,2010—2022年婺源茶叶早春霜冻累计出现日数呈减少的趋势,夏季热害和冬季冻害具有偶发性。在3种主要气象灾害中,早春霜冻对茶树生育期的影响最大,早春霜冻日数越多,茶树生育进程越推迟;夏季热害对茶树生育进程有一定影响;冬季冻害对茶树生育进程影响不显著。根据灾害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关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生育期 早春霜冻 夏季热害 冬季冻害
下载PDF
数值预报对藏东地区冬春季降雪的检验
14
作者 玉洛 西绕卓玛 孙晓光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通过对昌都11个城镇2018—2020年冬春季24小时观测降雪的晴雨、各量级进行检验分析,以期为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订正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气象局下发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对EC、CMA-GFS细网格模式对昌... 【目的】通过对昌都11个城镇2018—2020年冬春季24小时观测降雪的晴雨、各量级进行检验分析,以期为数值模式降水预报产品进行订正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国气象局下发的《中短期天气预报质量检验办法》,对EC、CMA-GFS细网格模式对昌都冬春季降水的预报效果进行晴雨、24小时降水量级检验和TS累积降水量评分。【结果】(1)EC细网格对昌都11个站点的晴雨预报准确率高于CMA-GFS模式预报准确率。(2)EC细网格对卡若区、类乌齐、丁青的24 h,48 h,72 h的预报准确率>空报率>漏报率,其余各站空报率>准确率>漏报率。CMA-GFS模式24 h,48 h,72 h的晴雨预报检验都为空报率>准确率>漏报率。【结论】两种模式对卡若区、丁青、类乌齐的小雪量级模式预报能力上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中雪量级模式预报能力上,EC细网格模式具有一定的参考,CMA-GFS模式基本没有预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春季 数值模式 检验 藏东地区
下载PDF
菏泽市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15
作者 谷存加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是确保小麦丰产的关键环节。针对菏泽市冬小麦春季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项技术要点,包括春季返青管理、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灌溉管理、田间除草和其他日常管理措施,为当地小麦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冬小麦 春季管理 返青 追肥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陇东塬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评估
16
作者 张红妮 李祥科 +3 位作者 张洪芬 张天峰 周忠文 车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78-83,共6页
为研究世界最大黄土塬面“董志塬”腹地的陇东塬区典型代表区域——庆阳市西峰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1985—2020年春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距平和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 为研究世界最大黄土塬面“董志塬”腹地的陇东塬区典型代表区域——庆阳市西峰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1985—2020年春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距平和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丰歉及利弊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平均气温距平随年代增加呈极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04℃/10a,增温幅度远高于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呈波动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72 mm/10a;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2.45 h/10a;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每10 a为470.14 kg/hm^(2)。用气候产量的丰歉反映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气候资源与其产量形成的匹配程度,36年来匹配较好的丰产年占58%,歉产年占42%;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年份占53%,不利年份占47%。研究结果可以根据气候变化指导该地区作物布局及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对促进冬小麦提质增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季气候 变化特征 冬小麦气候产量 影响分析与评估
下载PDF
“春麦冬播”种植效应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为例
17
作者 彭江 龙发富 +1 位作者 张爱琴 何燕 《西藏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1-17,共7页
为探究“春麦冬播”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种植效应,以春小麦‘高原437’进行冬播及春播(对照),每个播种期采用撒播、南北条播及东西条播,结果表明:‘高原437’能正常越冬,冬播生育期显著长于春播;冬播出苗率低于春播,但分蘖力强于春播... 为探究“春麦冬播”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种植效应,以春小麦‘高原437’进行冬播及春播(对照),每个播种期采用撒播、南北条播及东西条播,结果表明:‘高原437’能正常越冬,冬播生育期显著长于春播;冬播出苗率低于春播,但分蘖力强于春播。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冬播农艺性状整体上没有春播稳定;经冬春播相关性分析结果对比,表明旗叶的长势和主穗长度对春播产量影响更大;不论冬播还是春播,茎粗越大越有利于主穗粒数的增加,冬播小麦籽粒品质一定程度优于春播,冬播产量显著高于春播,条播整体优于撒播。‘高原437’采取条播方式进行冬播可实现最佳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麦冬播 种植效应 农艺性状 西藏林芝
下载PDF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种植制度可能影响Ⅷ——气候变化对中国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的影响 被引量:60
18
作者 李克南 杨晓光 +2 位作者 慕臣英 徐华军 陈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83-1594,共12页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冬季温度升高明显,这一变化对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51—2010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分析比较后一时段冬季温度升高对... 【目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后冬季温度升高明显,这一变化对冬小麦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了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将1951—2010年划分为两个时段,分析比较后一时段冬季温度升高对中国冬小麦的强冬性、冬性、弱冬性和春性4种类型品种种植北界和种植南界的空间位移及可种植面积的影响。【方法】依据制约冬小麦正常越冬的冻害指标和影响春化天数指标确定冬小麦不同品种种植的北界和南界;采用ArcGIS软件绘制冬小麦不同品种种植区域及种植面积变化。【结果】与1951—1980年相比,1981—2010年冬小麦强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宁夏-甘肃及河北-辽宁北移趋势最明显,分别北移200 km和100 km,其种植南界东部地区北移趋势大于西部地区,在江苏和安徽等地移动90 km,强冬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36.24万km2;冬小麦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山东-河北变化明显,向北移动310 km,种植南界在贵州毕节-习水地区向西推移趋势明显,西推95 km,冬小麦冬性品种可种植区域共增加17.75万km2;冬小麦弱冬性品种种植北界在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交互之处变化明显,北移120—370 km,西部地区变化趋势不明显,种植南界呈略微北推趋势,冬小麦弱冬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15.70万km2;冬小麦春性品种种植北界在江苏、安徽和河南变化明显,北移230 km,而西部地区不明显,春性品种可种植面积共增加23.44万km2。华北北部地区以强冬性品种为主,华南地区以春性品种为主,河南、山东和四川等地区冬小麦可种植冬春性品种类型较多,以冬性和弱冬性品种为主。【结论】由于中国冬季温度明显升高,较1951—1980年,1981—2010年冬小麦不同冬春性品种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北界北移趋势大于南界移动趋势,种植区域面积增大,其中强冬性品种种植界限及可种植区域移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冬小麦 冬春性 种植界限 冻害风险
下载PDF
黄淮南片冬麦区主导品种春化基因及冬春性分析 被引量:28
19
作者 赵虹 胡卫国 +3 位作者 詹克慧 王西成 马东钦 王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504,共10页
以1950~2007年黄淮南片冬麦区的127个主导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第5同源群的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对其进行了春化基因检测,并分析了小麦品种的春化基因与其冬春性的对应关系及黄淮南片冬麦区8次品种更换中春化基因与品种冬春性的演变规律。... 以1950~2007年黄淮南片冬麦区的127个主导小麦品种为材料,利用第5同源群的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对其进行了春化基因检测,并分析了小麦品种的春化基因与其冬春性的对应关系及黄淮南片冬麦区8次品种更换中春化基因与品种冬春性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没有品种携带显性Vrn-A1基因,7个品种含有Vrn-B1基因(5.5%),2个品种含有Vrn-B1+Vrn-D1基因(1.6%),56个品种含有Vrn-D1基因(44.1%)。春化基因类型与品种冬春特性基本相符,春化基因控制着小麦品种的冬春特性。主导品种含春化显性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与冬春性变化规律存在较大差异,与传统方法相比,仅用春化基因来确定品种冬春性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采用春化基因分子标记与传统的冬春性鉴定方法相结合来认识品种冬春性、预测品种的抗寒性对黄淮南片冬麦区的小麦品种利用更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春化作用 分子标记 冬春性
下载PDF
长江口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的粒级生物量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宋书群 孙军 +2 位作者 沈志良 王丹 栾青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8-666,共9页
根据2005年2月28日—3月10日和5月30日—6月4日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外业调查,报道了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组成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冬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 根据2005年2月28日—3月10日和5月30日—6月4日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外业调查,报道了冬季和春季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和组成特征,并探讨了影响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冬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表层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28mg·m-3,高值区集中在口门附近;小粒径浮游植物(<20μm)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率为66.7%,但在冲淡水区大粒径浮游植物(>20μm)占据优势.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表层叶绿素a浓度大幅增加,口门内、外的平均值分别为0.67和6.03mg·m-3,122.5°—123.0°E间水域因水华爆发出现显著的叶绿素a高值区;小粒径浮游植物对浮游植物生物量的贡献高达83.5%,其优势在水华区尤为明显.典型站位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的垂向分布显示,2种粒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的差异随水深增加而减小,至底层二者浓度相当.根据所获的环境因子资料,盐度和营养盐是影响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粒级生物量分布和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粒级生物量 长江口 冬季 春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