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吴媛媛 闵瑜 燕铁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2-994,998,共4页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3例自愿参加本研究;1周内对所有病例应用WMFT和Fugl-Meyer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进行2... 目的:探讨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评定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共23例自愿参加本研究;1周内对所有病例应用WMFT和Fugl-Meyer量表中上肢运动功能测试部分(U-FMA)进行2次评定。将WMFT结果与U-FMA作相关性检验来验证WMFT的效度;对2次WMFT结果作相关性分析来测试WMFT的重复测量信度。结果:WMFT总分和U-FMA总分的高度相关(r=0.922、0.929,P<0.001)。WMFT各项内容的时间中位数和等级均数的2次重复测试结果高度相关,其组间相关系数ICC=0.989、0.997,组内相关系数ICC=0.980、0.991。结论: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可用于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上肢功能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效度 信度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下载PDF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评定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娱倩 张玉梅 +5 位作者 孟霞 范小伟 闫丽清 王静 胥芹 杨程缘 《中国卒中杂志》 2022年第3期244-250,共7页
目的在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评价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3家医院的200例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 目的在卒中伴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中,评价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量表的效度和信度。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3家医院的200例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进行WMFT量表的评估。同时完成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作为校标。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因子分析法评价WMFT量表的校标效度及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WMFT量表的内部及外部信度。结果以FMA-UE总分为校标,Wolf量表总分与其呈正相关(r=0.904,P<0.001)。在结构效度分析中,本研究提取出2个特征值>1的公因子,其中第一个因子与上肢近端关节有关,第二个因子与手的精细功能及力量有关。内部一致性检验中,评分等级Cronbach’sα系数为0.806,作业时间Cronbach’sα系数为0.958。外部一致性检验中,WMFT量表各项内容时间均数和等级均数的ICC分别为0.990和0.998。结论WMFT量表测试上肢功能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适用于对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功能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上肢功能 效度 信度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下载PDF
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毕胜 Christina Hui-Chan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方法:22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在2周内由同一测试者进行WMFT的检查,并与Fugl-Meyer评价量表上肢部分进行效度分析。结果:两次WMFT计时组内... 目的: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的Wolf运动功能测试量表(WMFT)的标准效度和评定者内部信度研究。方法:22例脑卒中慢性期患者在2周内由同一测试者进行WMFT的检查,并与Fugl-Meyer评价量表上肢部分进行效度分析。结果:两次WMFT计时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90,95%置信区间为0.977—0.996;两次WMFT动作质量分级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88,95%置信区间为0.970—0.995。WMFT计时与WMFT动作质量分级相关系数为-0.971(P<0.001),WMFT计时与FMA上肢评分相关系数为-0.732(P<0.001),WMFT动作质量分级与FMA评分相关系数为0.838(P<0.001)。结论:WMFT具有好的重测信度和标准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f运动功能测试 标准效度 评测者内部重测信度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39
4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2 位作者 杨红 徐秀娟 王素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4年第7期423-424,共2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 (GMFM )与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量表 (PDMS GM )两种粗大运动评估方法在脑瘫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GMFM和PDMS GM两种方法对 2 9例脑瘫儿童进行 3次评估 ,用t检验分析GMFM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月相对百分比之间的差异。结果GMFM的月相对百分比与PDMS GM的月相对百分比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GMFM的评估结果比PD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 Peabody粗大运动发育(PDMS-GM)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的反应度和精确度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史惟 廖元贵 +1 位作者 王素娟 施炳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0期838-840,共3页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 目的比较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66项(GMFM 66)与88项(GMFM 88)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方法以173例(男性126例、女性47例)接受过两次以上GMFM评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平均(3.8±4.3)个月后进行第2次评估,其中112例(64.7%)在平均(3.2±2.2)个月进行第3次评估,比较GMFM 88项和GMFM 66项在前后3次评估之间的效应尺度和相对精确度.结果在各次评估之间,GMFM 66项的效应尺度与GMFM 88项非常接近,差别在0.03~0.04之间,且精确度不低于GMFM 88项.结论具有等距特性的GMFM 66项有良好的反应度和精确度,比GMFM 88项更有利于康复疗效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 效应尺度 相对精确度
下载PDF
上肢动作研究测试量表评定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信效度和敏感性研究
6
作者 吴娱倩 张玉梅 +4 位作者 臧大维 范小伟 王安心 张晓丽 孟霞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5-923,共9页
目的探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评定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7家医院住院的300例缺... 目的探讨上肢动作研究测试(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量表应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及手功能障碍评定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方法本研究招募2020年1月—2022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等17家医院住院的3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并由两名评定者分别对受试者进行ARAT量表评估。同时以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作为效标。分别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评价ARAT量表的效标效度及结构效度;采用Cronbach’sα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评价ARAT量表的内部信度、敏感性及外部信度。结果以FMA-UE为效标,ARAT量表总分与其总分呈正相关(r=0.946,P<0.001)。结构效度检验中,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因子间相关系数范围为0.79~0.92,模型整体拟合指标为χ^(2)/df=7.011,P=0.001,比较拟合指数=0.906,增值拟合指数=0.907,规范拟合指数=0.895,近似误差均方根=0.055。各因子的组合信度值在0.964~0.983,各因子的平均变异抽取量在0.940~0.952。内部一致性检验中,评分等级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87,敏感性分析中,Cronbach’sα系数在0.986~0.987。外部一致性检验中,两名评定者间的组内相关系数最高为0.999,95%CI集中于0.961~0.999。结论ARAT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标效度、结构效度、信度和敏感性,适用于亚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偏瘫侧上肢及手功能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上肢功能 功能 效标效度 结构效度 信度 敏感性 上肢动作研究测试
下载PDF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与Gesell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阳伟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4例脑瘫患儿分为非偏瘫组(n=76)和偏瘫组(n=28)。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对所有患儿进行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比较UEFT...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UEFT)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104例脑瘫患儿分为非偏瘫组(n=76)和偏瘫组(n=28)。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对所有患儿进行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测试。比较UEFT评分与Gesell发育量中精细运动的发育年龄(DA)和发育商(DQ)的相关性,同时比较脑瘫偏瘫患儿中健手和患手UEFT评分。结果非偏瘫组患儿UEFT评分与Gesell的精细运动DA强相关(r=0.752,P<0.001),与DQ中等相关(r=0.456,P<0.001)。偏瘫组患儿健侧UEFT评分与Gesell的精细运动DA强相关(r=0.722,P<0.001),患侧UEFT评分与DA中等相关(r=0.591,P<0.001);双侧UEFT评分均与DQ不相关(r<0.186,P>0.05);健侧UEFT评分显著高于患侧(Z=-4.708,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患儿精细运动发育时,均可使用UEFT和Gesell发育量表;UEFT在精细运动中更能全面地了解患儿偏瘫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精细运动 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 GESELL发育
下载PDF
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患者测试在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筛查中的应用
8
作者 杨挺 何佳丽 +5 位作者 宋林林 刘文焘 桂尘璠 陈晓 徐利 贾程森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4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患者测试(P-GPCOG)在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筛查中的适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崇州二医院招募的老年受试者905例,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627例、MCI组278...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量表患者测试(P-GPCOG)在社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MCI)筛查中的适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11月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崇州二医院招募的老年受试者905例,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NC组)627例、MCI组278例。采用P-GPCOG、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AD8痴呆筛查面谈(AD8)评分评估受试者认知功能;采用Lawton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Lawton-IADLs)评估受试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独立性;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简表(GDS-15)评估受试者抑郁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评价GPCOG患者测试筛查应用价值。结果与NC组比较,MCI组MoCA、Lawton-IADLs评分均明显更低(P<0.001,P=0.022);AD8、GDS-15评分均明显更高(P<0.001);2组P-GPCOG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5.001,P<0.001)。与NC组比较,MCI组时间定位、画钟测试、报告事件、延迟回忆测试项目正确率和测试总分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I组认知领域损伤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延迟回忆测试、画钟测试、时间定位和报告事件。P-GPCOG区分MCI患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4[95%CI(0.773,0.836),P<0.001],其最佳截断值为7/8分,敏感度82.70%,特异度为72.60%,阳性预测值为57.20%,阴性预测值为90.40%。结论GPCOG患者测试是一个较好的社区认知筛查工具,可用于筛查社区MCI患者,但需对其原有的计分标准进行改良,以提高筛查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全科医生认知功能评估患者测试 认知功能筛查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骨密度测试联合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25评估筛查老年人基础运动障碍及跌倒风险:天津市6个社区1458例调查 被引量:9
9
作者 宋超 田鑫 +7 位作者 刘琳 徐雅雯 孟圆 李晓丽 彭萌 李华东 王志涛 戈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90-995,共6页
背景: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geriatric locomotive function scale,GLFS)-25、平衡功能评定、步态测试等常用于筛查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和预测跌倒风险的方法均属于主观评定方法,因此结合客观的评价指标能更为全面地反映老年人的运动功能... 背景: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geriatric locomotive function scale,GLFS)-25、平衡功能评定、步态测试等常用于筛查老年人运动功能障碍和预测跌倒风险的方法均属于主观评定方法,因此结合客观的评价指标能更为全面地反映老年人的运动功能状态和平衡功能。目的:探讨GLFS-25量表联合骨密度测试在筛查天津市6个社区老年人基础运动障碍和评估患者跌倒风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分区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法抽取天津市和平区、南开区的6个社区老年人1458例进行调查,根据GLFS-25得分情况将其分为运动功能障碍组(198例,GLFS-25≥16分)和非运动功能障碍组(1 260例,GLFS-25<16分)。比较两组调查对象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内脏脂肪面积等相关因素,比较两组受试者骨密度、跌倒次数、膝关节灵活度和下肢力量、平衡功能评分及步态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GLFS-25联合骨密度测试诊断老年人基础运动障碍及跌倒风险的效能。结果与结论:(1)运动功能障碍组身高显著低于非运动功能障碍组、体质量指数和体脂肪率显著高于非运动功能障碍组(P <0.05),运动功能障碍组骨密度值显著低于非运动功能障碍组(t=7.467,P=0.000);(2)非运动功能障碍组的过去1年平均跌倒次数和跌倒危险指数显著低于运动功能障碍组,30 s内坐立姿势转换次数、自我平衡感觉评分显著高于运动功能障碍组(P均为0.000);非运动功能障碍组的总路程、平均步速、左右平均步长均显著高于运动功能障碍组,其左右步幅变异系数均显著低于运动障碍组(P <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GLFS-25评分、骨密度与身高、体质量指数和体脂肪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GLFS-25评分与骨密度、自我平衡感觉、总路程、平均步速、左右平均步长均呈负相关,与跌倒次数、跌倒危险指数、左右步幅变异系数呈正相关(P <0.05);(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分析显示,GLFS-25联合骨密度预测运动功能障碍及跌倒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和0.903,均显著高于GLFS25和骨密度单独检测,其灵敏度分别提高至90.73%和90.15%;(5)结果说明,天津市市区社区老年人存在基础运动功能障碍者的比例较高,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GLFS-25评分更高、骨密度更低,由于其膝关节灵活度和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更差,跌倒风险相应也更高,而GLFS-25联合骨密度测试在老年人基础运动障碍的筛查和跌倒风险评估预测中的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运动功能障碍 跌倒风险 老年人运动功能-25 GLFS-25 骨密度 组织构建 意外跌倒 运动障碍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
10
作者 薛彩林 刘艳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榆林高新医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1月榆林高新医院收治的80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康复治疗总有效率,应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和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来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康复水平,应用生存质量评定量表(PedsQIA.0)评价患儿生存质量,应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评价患儿智力水平。结果观察组康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DMS-2、GMF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DMS-2、GMFM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PDMS-2、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edsQIA.0、M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dsQIA.0、MDI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PedsQIA.0、MD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对脑瘫患儿采取基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的运动干预康复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促进其智力发育,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发育 运动干预 脑瘫 运动功能 康复效果
下载PDF
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的简化及最优路径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怡澎 陈佐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110-1114,1118,共6页
目的简化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确定简化后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找出反映脑损伤患儿粗大运动状态的最佳路径。方法随机选取300例脑损伤患儿(年龄0~12个月)及其家长参与此项研究,进行脑损伤GMFM88评价。结果简化后的GMFM88信... 目的简化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确定简化后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同时找出反映脑损伤患儿粗大运动状态的最佳路径。方法随机选取300例脑损伤患儿(年龄0~12个月)及其家长参与此项研究,进行脑损伤GMFM88评价。结果简化后的GMFM88信度为0.96,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α系数分别为卧位与翻身能区0.88,坐位能区0.94,爬和膝立位能区0.93,立位能区0.94,行走与跑、跳能区0.86,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6。简化后的GMFM88能够在5个维度上对某一条目总变异的解释量均不低于0.524,5个维度对所有总变异的解释率为79.309%。结论简化后的GMFM88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简便易行,适用于0~12个月的脑损伤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大运动功能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婴幼儿脑性瘫痪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46
12
作者 王绮 肖农 +2 位作者 任永平 晏建英 蒋志阳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2643-2644,共2页
目的研究婴幼儿脑性瘫痪(CP)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方法应用婴幼儿CP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80项测式条目(GMFM80),对173例4~60个月CP患儿(CP组)分别用GMFM80和GMFM88量表进行测量,对92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对照组)... 目的研究婴幼儿脑性瘫痪(CP)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方法应用婴幼儿CP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80项测式条目(GMFM80),对173例4~60个月CP患儿(CP组)分别用GMFM80和GMFM88量表进行测量,对92例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对照组)运用GMFM80进行粗大运动功能的评估,以检验GMFM80的信度(内部一致性)、平行效度、区分效度。结果 GMFM80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a>0.9);与GMFM 88分值之间呈高度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0.940);CP组粗大运动功能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婴幼儿CP粗大运动功能评价量表GMFM80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有效评估CP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粗大运动功能评价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三种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标准效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寇程 刘小燮 毕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1-374,共4页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 目的分别研究脑卒中偏瘫患者Wolf运动功能测试(WMFT)、BOX-BLOCK测试(BBT)和九孔柱测试这3种量表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测试(U-FMA)比较的标准效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由1名经过训练的评定员对21例脑卒中受试者进行WMFT、BBT、九孔柱测试和U-FMA 4种评价,每一受试的该4种评价在同一天完成。以U-FMA为标准,用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对WMFT计时、WMFT得分、BBT计数、九孔柱计时进行标准效度检验;并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研究WMFT计时与WMFT得分,BBT计数与WMFT得分、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 3种量表的标准效度结果:WMFT得分、BBT计数与U-FMA评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WMFT计时与U-FMA评分不相关(P>0.05)。3种量表间相关性的检测结果:WMFT计时与WMFT得分不相关(P>0.05);BBT计数与WMFT得分相关(P<0.01);九孔柱计时与WMFT计时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gl-Meyer评定法 wolf运动功能测试 BOX-BLOCK测试 九孔柱测试 上肢 效度
下载PDF
运动功能状态量表效度研究 被引量:127
14
作者 毕胜 纪树荣 +1 位作者 顾越 瓮长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研究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的效度。方法对22例脑外伤和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MSS与上肢FMA的效度比较研究。结果MSS与上肢FMA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1(P<0.01)。结论MSS... 目的研究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SS)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的效度。方法对22例脑外伤和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进行MSS与上肢FMA的效度比较研究。结果MSS与上肢FMA高度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961(P<0.01)。结论MSS反映脑损伤后上肢运动功能有很好的有效性,可做为脑损伤上肢康复的评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运动功能状态 效度
下载PDF
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性瘫痪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5
作者 任素伟 朱玲玲 +5 位作者 林春 孟兆祥 张熙斌 葛晟 全逸峰 陈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7-821,共5页
目的:探讨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每组均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进行下列评估:Pe... 目的:探讨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功能及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每组均2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6个月后进行下列评估: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2 FM)、改良Ashworth、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 FIM)运动功能项。结果:(1)PDMS-2 FM:治疗3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0.001,0.000),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0,0.004),干预组、训练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390);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个月时增加(P=0.014,0.000,0.000),干预组评分较训练组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2)改良Ashworth:各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同一测评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Wee FIM运动功能项: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5,0.03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治疗6个月后,常规组、训练组、干预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8,0.000,0.000),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本组治疗3个月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0.005),干预组、训练组评分均较常规组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2,0.045)。结论:PDMS-2干预方案结合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改善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上肢运动功能,促进精细运动发育,提高其运动功能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PEABODY运动发育 核心稳定性 功能独立性
下载PDF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在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林淑芳 徐颖 +2 位作者 叶晓倩 杨珊莉 陈立典 《中国康复》 2015年第6期424-427,共4页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较难、较慢恢复的功能障碍之一。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包括手臂、手掌、手指间的协调障碍,以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影响患者再次融入社会生活,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现代康复的评价... 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较难、较慢恢复的功能障碍之一。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包括手臂、手掌、手指间的协调障碍,以致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影响患者再次融入社会生活,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现代康复的评价量表,能量化地评价上肢功能情况,较直观的展现功能障碍程度,将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评价治疗方式的疗效,评估上肢功能预后情况。因此,本文查阅相关临床研究并进行总结,整理出评价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常用量表,为科研和临床评价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肺功能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90
17
作者 刘欣欣 王浩彦 +1 位作者 张曼林 汤兵祥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评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 COPD 患者66例,采用 mMRC分级行呼吸困难评分,并测定肺功能,其中31例男性患者行心肺运动测试... 目的:评价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及肺功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稳定期 COPD 患者66例,采用 mMRC分级行呼吸困难评分,并测定肺功能,其中31例男性患者行心肺运动测试。结果mMRC 与最大摄氧量(VO2 max)、每公斤体重最大摄氧量(VO2 max/kg)、最大功率(Wmax)及无氧阈(AT)呈较强负相关性(r =-0.413~-0.593),心肺运动能力指标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率(FEV1/FVC)、残气肺总量比(RV /TLC)及 CO 弥散量(DL CO)呈显著正相关(r =0.379~0.699),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RC 预测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价值弱于肺功能指标。结论与肺功能相比,mMRC 对 COPD 患者运动能力的预测价值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困难评分 功能 运动能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下载PDF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中精细动作在偏瘫型脑瘫患儿中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阳伟红 王跑球 +3 位作者 杨永 刘娟 王益梅 张惠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45例脑瘫偏瘫症状的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进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MDS-2)与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析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PDM... 目的了解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量表是否能更好地反应脑瘫偏瘫患儿的精细运动情况。方法 45例脑瘫偏瘫症状的患儿由同两名评估者在1周之内进行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PMDS-2)与Carroll双上肢功能测试。分析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PDMS-2中精细运动分值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健手和患手的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结果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与患手和健手PDMS-2抓握原始分、视觉-整合原始分显著相关(P<0.001),与患手(r=0.022,P=0.888)和健手(r=0.165,P=0.278)精细运动发育商(FMQ)均不相关。所有患儿健手和患手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分有显著性差异(Z=4.475,P<0.001)。结论临床康复评定脑瘫偏瘫患儿使用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量表更有利于了解患儿精细动作情况,制订康复计划与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BODY运动发育 Carroll双上肢功能评定 脑性瘫痪 偏瘫
下载PDF
中文版运动功能状态量表用于评定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信度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倪克锋 罗方 +1 位作者 潘苏琴 逢锦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33-937,共5页
目的:研究中文版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otor status scale,MSS)评定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者间信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方法:2名经过MSS规范化培训的评定者使用MSS对36例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定。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MS... 目的:研究中文版运动功能状态量表(motor status scale,MSS)评定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评定者间信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方法:2名经过MSS规范化培训的评定者使用MSS对36例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进行评定。采用组内相关系数检验MSS的评定者间信度;采用Cronbachα系数和分半信度检验MS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MSS评定者间信度为0.998(0.997—0.999);MSS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系数为0.910;MSS的前后分半系数为0.702,奇偶分半系数为0.972。结论:MSS具有良好的评定者间信度及内部一致性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 信度 运动功能状态
下载PDF
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京伟 孙启良 袁翎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SIASM)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SIASM对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测,并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损评估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部分(SIASM)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评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应用SIASM对5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测,并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法(FMA)及Barthel指数评定法(BI)进行相关分析比较。结果:SIASM总分与FMA总分显著相关(r=0.9545,P<0.001),SIASM上肢分与FMA上肢分显著相关(r=0.9776,P<0.001),SIASM下肢分与FMA下肢分显著相关(r=0.9329,P<0.001),SIASM总分、SIASM上肢分、SIASM下肢分与BI得分均显著相关(r1=0.7694,r2=0.6301,r3=0.7552,P<0.001)。结论:SIASM是有效的,并且简便、实用,能敏感地反映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病损评估 运动功能 有效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