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Soil Microorganisms in the Woodland-Grassland Border of Tibet 被引量:1
1
作者 YE Yanhui LIU Yunlong +2 位作者 GAO Yi DA Buqiong Han Yanyi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8年第2期49-51,57,共4页
Nitrogen deposition was simulated from July 2014 to August 2015 in the grassland, woodland, and woodland-grassland border in Zhuqudeng Village, Bujiu Township, Linzhi County,(CK, 0 kg·hm^2·a^(-1); LN, 25 kg&... Nitrogen deposition was simulated from July 2014 to August 2015 in the grassland, woodland, and woodland-grassland border in Zhuqudeng Village, Bujiu Township, Linzhi County,(CK, 0 kg·hm^2·a^(-1); LN, 25 kg·hm^2·a^(-1), MN, 50 kg·hm^2·a^(-1); HN, 150 kg·hm^2·a^(-1)). NH_4NO_3 was used as nitrogen source to analyze the number of microorganisms in soil layers of 0–20 cm and 20–40 cm and explor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degrees of nitrogen deposition on soil microorganisms in grassland, woodland, and woodlandgrassland bord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grasslan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under the treatment of LN, and the number of bacteria in the woodland-grassland border and woodland had a rising respons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itrogen deposition; the number of actinomycetes in the grassland increased in MN and HN treatment,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border and woodland under LN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molds decreased sharply in the grassland, woodland, and woodland-grassland bor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deposition Linzhi County in Tibet Grassland soil Border soil woodland soil soil microorganisms
下载PDF
Effects of Different Woodland Type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被引量:1
2
作者 LIU Yudi CHENG Yanhong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7年第2期33-37,共5页
Upland red soil has strong acidity and low fertility, different woodland types produce varying impac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soil, 2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were s... Upland red soil has strong acidity and low fertility, different woodland types produce varying impacts on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To explore the response of soil, 2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were se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compared to wastel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in chestnut forest soil were the highest, 16.41 g/kg and 0.46 g/kg respectively; while the highest contents of 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ppeared in wasteland soil, and basal respiration of wasteland soil was 28.36 mg CO_2/kg·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2 soils(p <0.05). The nematode abundance also reached the peak in wasteland soil. Three types of soil exhibited a completely different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the dominant trophic group in wasteland soil was herbivores,while omnivores/predators and bacterivores in forest from farmland and chestnut forest soil, respectively.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on ecological indices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was not consistent. Degradation trends of soil properties and nematode communities were presented in the 2woodland types compared with wasteland soil. These results are instructive for the local woodland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 types of woodland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典型植被根系对优先流的影响
3
作者 师雪淇 程金花 +2 位作者 管凝 侯芳 沈子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3,共11页
[目的]揭示西南喀斯特地区优先流特征及根系对其影响,明确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对优先流程度的影响,为当地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喀斯特地区3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优先流... [目的]揭示西南喀斯特地区优先流特征及根系对其影响,明确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对优先流程度的影响,为当地植被恢复和水源涵养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喀斯特地区3种典型林分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染色示踪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优先流形态特征与染色面积比,结合植物根长密度等4个根系特征参数,运用单因素方差法分析不同林分类型下的优先流程度。[结果](1) 3种典型林分根系特征总体呈现天然次生林>天然混交林>人工纯林。(2)不同林分最大染色深度为20—30 cm,随深度增加呈现减少的趋势,垂直剖面和水平剖面均反映出土壤水分发生侧渗。(3) 0—2 cm土层出现基质流,随着土层加深其余染色剖面呈指状或漏斗状流动,并显示出明显的根系路径。混交林中优先流主要的运移方式是垂直下渗,而纯林横向流发育程度较高,天然次生林的优先流比最大且长度指数最小,表明复杂的根系结构能有效加强水分在土壤中的运移深度。[结论]3种典型林分根系特征参数与优先流发育密切相关且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林分类型根系指标与优先流发育程度相关性不同。天然次生林的根系指标均呈现负相关关系;人工纯林的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呈现正相关关系,根体积密度和根生物量密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天然混交林的根系指标均呈现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根系 林地 优先流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秦岭山脉典型林分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58
4
作者 杨瑞 刘帅 +4 位作者 王紫泉 曹永昌 赵翊明 和文祥 耿增超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37-1046,共10页
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界线,其上生长着许多独特林分,加之未受到人为活动扰动,故对其包括土壤酶及养分等在内的土壤效应研究具有重要参比性,且可为揭示不同林分的土壤效应及筛选最优林分奠定基础。选取秦岭不同海拔生长的五种典型... 秦岭作为我国南北方气候的分界线,其上生长着许多独特林分,加之未受到人为活动扰动,故对其包括土壤酶及养分等在内的土壤效应研究具有重要参比性,且可为揭示不同林分的土壤效应及筛选最优林分奠定基础。选取秦岭不同海拔生长的五种典型林分(锐齿栎、油松、华山松、云杉及松栎混交)土壤,分析了7种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变化特征,并探讨了二者间关系及林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下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变化差异较大,土壤性质强烈受到林分种类及海拔等生态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中云杉土壤的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均较高,是秦岭山脉生长较好的树种之一;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等养分变化规律较一致;土壤碱性磷酸酶、荧光素二乙酸酯(FDA)水解酶及总体酶活性(TEI)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林分和海拔对这三种酶的影响与养分是一致的;采用单独土壤酶活性与土壤酶和化学性质复合开展的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获得的综合得分与上述三种酶类达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揭示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可表征森林土壤的质量水平,且单一酶类中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可更容易、简便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土壤养分 酶活性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地水文生态效应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杰 刘文兆 +3 位作者 张勋昌 侯喜禄 胡梦珺 王兵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2954-2963,共10页
根据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1993~2002年林地径流小区的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及2002年土壤含水量资料,分析了不同树种对坡面尺度降雨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降雨径流小区的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根据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1993~2002年林地径流小区的降雨产流产沙的定位观测资料及2002年土壤含水量资料,分析了不同树种对坡面尺度降雨产流产沙及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场降雨径流小区的产流量、产沙量与降雨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场降雨产流量和产沙量与降雨量和最大30min雨强的乘积呈正相关,与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场降雨产沙量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为0.253,各处理场降雨产流量回归方程复相关系数的变化范围为0.465~0.723,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同时,各树种均具有良好的减流减沙功能,与农地相比,年均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减少4.8%~52.9%和26.8%~86.0%;沙棘纯林及其混交林的减流减沙效益优于油松纯林。同时,沙棘纯林及其各混交林在造林初期就表现出良好的减流减沙效益,随着树龄的增长,其作用更加明显;而油松纯林在造林初期作用不明显,甚至出现产流量和产沙量大于农地的现象,但随着树龄的增长,减流减沙作用逐渐呈现并增大。沙棘纯林及其混交林30cm以下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中均呈递减趋势,生长季初(4月份)土壤含水量最高,而生长季末(10月份)降到最低值。2002年沙棘纯林的耗水深度为220cm,而其混交林的耗水深度达到300cm。同时,在整个生长季节中,沙棘纯林及其混交林整个剖面平均土壤含水量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沙棘×杨树<沙棘<沙棘×油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沟壑区 林地 水土保持 土壤水分
下载PDF
黄土沟壑丘陵区退耕对土壤侵蚀影响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双才 罗利芳 +2 位作者 张科利 邱扬 刘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7,81,共5页
随着在黄土沟壑丘陵区退耕政策的实施,退耕必将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产生重大影响。对退耕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模拟研究,可为退耕政策的合理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选定位于黄土沟壑丘陵区的安塞研究区,在RS和GIS支持下,采用USLE,模拟研究... 随着在黄土沟壑丘陵区退耕政策的实施,退耕必将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特征产生重大影响。对退耕的水土保持效益进行模拟研究,可为退耕政策的合理实施提供理论依据。选定位于黄土沟壑丘陵区的安塞研究区,在RS和GIS支持下,采用USLE,模拟研究了不同退耕方案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在2001年土地利用的遥感解译图和GIS计算分析基础上设计了8种不同的退耕方案,模拟结果显示,各种退耕方案对土壤侵蚀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强度及强度以上侵蚀区,退耕后研究区已没有发生剧烈侵蚀的区域,强度和极强度侵蚀明显减少;土壤侵蚀量的减少主要发生在≥25°退耕和≥15°退耕,≥25°退耕还草和还林分别使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19.9%和23.2%,≥15°退耕还草和还林分别使土壤侵蚀总量减少了36.6%和42.6%。≥8°退耕方案和全部退耕方案与≥15°退耕方案相比,水保效益并没有显著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丘陵区 退耕还林 土壤侵蚀 模拟分析
下载PDF
新疆甘家湖梭梭林林地土壤养分、盐分的累积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宁虎森 罗青红 +2 位作者 吉小敏 孙慧瑛 褚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3-87,共5页
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和无林地(NL)4种林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养分和盐分在0~100 cm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4种盖度林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 以新疆甘家湖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植被盖度C≥70%(HC)、50%≤C〈70%(MC)、30%≤C〈50%(LC)和无林地(NL)4种林地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土壤养分和盐分在0~100 cm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4种盖度林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均不高,仅有2.70~6.90 g·kg-1。土壤中全效氮、磷和速效氮、磷、钾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且全氮、全磷质量分数与有机质质量分数的比值相近(0.033 0、0.033 2)。HC、MC、LC和NL林地土壤的速效磷和速效钾表聚现象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林林地 土壤养分 土壤盐分 土壤质量
下载PDF
丘陵山区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研究——以江西省兴国县为例 被引量:35
8
作者 程先富 史学正 +1 位作者 于东升 潘贤章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0,共3页
在江西省兴国县林地采集84个耕层样品,样地按坡向、海拔、土壤类型和林分类型分类,用来比较和确定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林地土壤pH、全N、有机质、全P和速效P的含量均较低,坡向朝南的低海拔土壤比坡向朝北的高海拔... 在江西省兴国县林地采集84个耕层样品,样地按坡向、海拔、土壤类型和林分类型分类,用来比较和确定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林地土壤pH、全N、有机质、全P和速效P的含量均较低,坡向朝南的低海拔土壤比坡向朝北的高海拔土壤的全N和有机质含量低;全N、有机质、全P含量在马尾松纯林中最低,全K含量却最高;全N和有机质含量在阔叶林中最高;全N和有机质含量由黄壤、黄红壤、棕红壤到红壤依次降低;坡向和全N、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和全N、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海拔和全P的相关关系达显著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林地 土壤养分状况 兴国县 土壤肥力 地形 土壤类型 林分类型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不同母质林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舒英格 姚斌 +3 位作者 何腾兵 刘元生 罗海波 刘方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2-446,共5页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woodland with different parent materials(limestone,dolomite limestone,limestone shale,dolomite,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in Kasta mountain area was assessed with Analytic Hierarch...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woodland with different parent materials(limestone,dolomite limestone,limestone shale,dolomite,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in Kasta mountain area was assessed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oil fertility quality of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hale was the best,an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dolomite limestone was the worst.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hale showed the best heavy metals quality,an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dolomite was the worst.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hale had the best stand condition quality,and the soil developed from 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was the worst.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he order of the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was: limestone shale>limestone>dolomite limestone>dolomite>limestone sand inclusion sh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质量 喀斯特山区 林地土壤 评价
下载PDF
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土壤养分的制约性因子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根华 查轩 +4 位作者 周文芳 白永会 康佩佩 王庚 黄少燕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5期34-39,共6页
[目的]揭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制约性因子,为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花岗岩风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差异较大的4种马尾松样地的0—5,5—20,20—40cm的土... [目的]揭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地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制约性因子,为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在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花岗岩风化红壤区,植被恢复差异较大的4种马尾松样地的0—5,5—20,20—40cm的土壤养分试验分析。[结果](1)恢复较差的马尾松林地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含量均较低,土壤保肥能力差,养分易随土壤侵蚀而流失。(2)所有样地的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上为:恢复较差<恢复中等<恢复较好<恢复好。(3)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在第1主成分上的载荷分别为0.921,0.931,0.974,0.906,0.874。(4)4种恢复样地土壤表层全钾差异不显著,其他层土壤规律不明显,植被恢复好的样地的pH值最小,但是马尾松林下植被生长良好。[结论]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植是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主要制约因子,全钾、pH值不是马尾松林地植被恢复制约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地 土壤养分 植被恢复 制约性因子
下载PDF
杉木连栽林地土壤生化特性及土壤肥力的研究 被引量:193
11
作者 俞新妥 张其水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63-271,共9页
本文通过对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地土壤生化特性及化学性状的系统研究,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状随着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变化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本文通过对不同连栽代数的杉木林地土壤生化特性及化学性状的系统研究,探讨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化学性状随着杉木连栽代数的增加变化趋势;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 土壤的营养元素含量随着连栽代数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二代比一代下降了10—20%,三代比一代下降40—50%,尤其以有机质最为显著;土壤生化活性除个别酶外,大多数酶活性表现为一代>二代,一代>三代,二代比一代下降5—10%,三代比一代下降40—50%,显示出连栽后地力下降和生化性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连栽林地 林地土壤生化特性 土壤肥力 土壤酶活性 相关分析
下载PDF
晋西黄土区坡面林地土壤持水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洪英 杨文文 张学培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测定吉县蔡家川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通过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掌握不同林分土壤比水容量,并对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分类,求出不同林地的有效水范围。在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中,刺槐及其混交林分的土壤水分利用范围最大... 测定吉县蔡家川流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持水性能,通过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拟合,掌握不同林分土壤比水容量,并对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进行分类,求出不同林地的有效水范围。在研究区主要造林树种中,刺槐及其混交林分的土壤水分利用范围最大,退耕地有效水分利用潜力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坡面人工林地 土壤持水特性
下载PDF
贵州西部四种典型林地土壤水文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潘明亮 丁访军 +2 位作者 谭伟 戴全厚 朱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9-143,共5页
对贵州省西部地区桦木林、柳杉林、华山松林和杉木林4种典型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文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地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贮水深和毛管持水深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深和... 对贵州省西部地区桦木林、柳杉林、华山松林和杉木林4种典型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文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4种林地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贮水深和毛管持水深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深和渗透性具有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的趋势。综合评价4种典型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和水文特性,桦木林地土壤平均非毛管孔隙(16.29%)和渗透性(2.77mm/min)最大,表现出较强的蓄水能力;华山松林地土壤平均总孔隙度(66.70%)最大,表现出较大的持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西部 林地土壤 水文特性
下载PDF
黄土高原林草水土保持有效盖度分析 被引量:92
14
作者 焦菊英 王万中 李靖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08-612,共5页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安塞和离石等地林、草地径流小区降雨侵蚀资料,对不同降雨和坡度下林、草地水土保持有效盖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林地、草地水土保持临界有效益度与降雨及坡度的关系式。在土壤和植被类型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林... 根据黄土高原绥德、延安、安塞和离石等地林、草地径流小区降雨侵蚀资料,对不同降雨和坡度下林、草地水土保持有效盖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林地、草地水土保持临界有效益度与降雨及坡度的关系式。在土壤和植被类型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林、草地的有效益度随着降雨和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当临界有效益度达到一定程度时,降雨和坡度的影响减弱;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同一水土保持作用所要求的有效盖度草地比林地大。并结合降雨频率分析,得出了林、草措施抵抗不同年遇暴雨时的临界有效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水土保持 有效植被盖度 林草措施
下载PDF
农业耕作土壤与人工经济林地土壤磁化率和质地特征对比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彩云 庞奖励 +2 位作者 常美蓉 朱美玲 申海元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1期91-94,共4页
通过对关中东北部地区人工经济林地土壤(JJC2)和农耕地土壤(JJC1)磁化率与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耕作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的磁性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农耕地长期的耕作、污... 通过对关中东北部地区人工经济林地土壤(JJC2)和农耕地土壤(JJC1)磁化率与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和对比,试图阐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发育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耕作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的磁性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农耕地长期的耕作、污灌以及C4作物玉米的生长与秸秆焚烧等农业管理方式可以增大土壤风化成土作用强度,增加土壤的磁化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显著,表层0~40cm,1年生作物农田土壤<2μm和50μm^2 000μm颗粒含量均高于人类活动干扰小的多年生园林土壤的含量;整个剖面耕地土壤和人工林地土壤<2μm和50μm^2 000μm颗粒含量变化差异均大于2μm^50μm颗粒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磁化率 土壤质地 耕作土壤 人工经济林地
下载PDF
荒漠草原不同带间距人工柠条林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静静 马红彬 +4 位作者 周瑶 蔡育荣 吴兴旺 宿婷婷 贾希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50,共11页
研究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对人工柠条中间锦鸡儿的种植和平茬饲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草原分布的4,6和8m带间距中间锦鸡儿林间草原为对象,于2015年4月对3种带间距柠条林进行齐地平茬,研究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 研究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对人工柠条中间锦鸡儿的种植和平茬饲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草原分布的4,6和8m带间距中间锦鸡儿林间草原为对象,于2015年4月对3种带间距柠条林进行齐地平茬,研究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林间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气温、风速、风蚀量等变化。结果表明,1)8m带间距的林间多年生草本物种比例、植被盖度和密度最高(P<0.05),6和4m间距植被盖度密度接近;3种间距的林间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带间距增加,土壤粉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土壤水分以6m带间距最高,4m带间距最低。3)林间平均气温以4m带间距最高,8m带间距最低,风速大小正好相反;土壤风蚀量呈现6m带间距最高(P<0.05),4和8m带间距最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粉粒含量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粉粒含量、植被盖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8m人工中间锦鸡儿林种植间距对林间植被多样性增加、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风蚀减少更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中间锦鸡儿 平茬 林间植被土壤 风蚀量
下载PDF
林地转变为茶园的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林诚 陈子聪 +1 位作者 吴一群 颜明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6-186,187-193,共8页
对铁观音主产区安溪县10个乡镇38个茶园表土及相邻的林地进行调查,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每年平均下降0.031个单位,由林地土壤的4.81下降到茶园的4.17,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与林... 对铁观音主产区安溪县10个乡镇38个茶园表土及相邻的林地进行调查,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及养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pH每年平均下降0.031个单位,由林地土壤的4.81下降到茶园的4.17,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与林地相比,茶园土壤pH在4.0~4.5区间的样本比例增加27.0%,pH<4.0样本比例增加36.8%,并显著提高交换性酸、交换性氢、交换性铝含量。林地转为茶园后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0.29 g·kg-1、33.39 mg·kg-1、59.06 mg·kg-1、29.75 mg·kg-1,土壤C∶N下降5.67,均达显著差异水平。随着茶园植茶年限增加,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上升,土壤pH变化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变化量呈显著负相关,茶园土壤pH若下降1个单位,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平均可累积63.92、52.45、55.84 mg·kg-1,其中茶园土壤有效磷平均含量已达到环境临界值,存在对环境造成磷素污染的风险。调查结果表明,安溪县茶园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并进行针对性配方施肥,可减缓茶园土壤酸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茶园 土壤酸化 化学性质
下载PDF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施时迪 白义 金则新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6-333,共8页
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逐月对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分析凋落物、季节、海拔等因素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蜱螨目(57.06%)和弹尾目(21.21%)为七子花林的优势类群,膜翅目(4.72%)、双翅目(3... 2000年4月至2001年4月逐月对浙江天台山七子花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初步分析凋落物、季节、海拔等因素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蜱螨目(57.06%)和弹尾目(21.21%)为七子花林的优势类群,膜翅目(4.72%)、双翅目(3.65%)、综合纲(2.74%)、寡毛纲(2.68%)和鞘翅目(2.57%)为常见类群。(2)七子花林各样地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在5月份和11月份都表现为峰值,在7月份至8月份的干热期个体数量明显下降。(3)处于中海拔地区(780m)呈共优群落的七子花林样地土壤动物的密度最大、类群数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4)各样地土壤动物在土层中的垂直分布表现出明显表聚性特点,然而,在7月份至8月份的干热期,出现底层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多于表层的逆分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子花 林地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动态变化 浙江天台山
下载PDF
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典型林地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可蚀性K值影响 被引量:17
19
作者 梁博 聂晓刚 +3 位作者 万丹 喻武 孙启武 赵薇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77-1388,共12页
探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典型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可蚀性K值强弱与分布特征,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及数据基础。选取落叶常绿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三种林分,采集0~20cm土壤,测定团聚体、团聚体破坏率、颗粒组成及其有机质... 探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典型林地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可蚀性K值强弱与分布特征,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理论及数据基础。选取落叶常绿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三种林分,采集0~20cm土壤,测定团聚体、团聚体破坏率、颗粒组成及其有机质,以EPIC模型计算K值。结果表明:(1)不同林地土壤各理化指标具有差异,湿筛及干筛条件下团聚体以>0.25 mm为主;团聚体破坏率在10.16%~24.74%间;颗粒组成以粉砂粒为主,黏粒仅占0.51%~3.02%。有机质在92.53~133.79g·kg-1间;(2)研究区土壤K值在0.1862~0.3430间,均值为0.2635,K值总体较高;(3)经相关分析,K值与黏粒、有机质含量及团聚体破坏率呈正相关,与粉粒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极显著负相关,一定程度,团聚体破坏率可评价土壤可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 土壤可蚀性K值 林地 EPIC模型
下载PDF
杉木连栽林地营造混交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季节性动态研究 被引量:51
20
作者 张其水 俞新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本文对杉木多代连栽林地及多代连栽后营造不同类型混交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季节性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杉木连栽林地及连栽后营造成不同类型混交林中土壤微生物主要类型的数量季节性变化,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 本文对杉木多代连栽林地及多代连栽后营造不同类型混交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的季节性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杉木连栽林地及连栽后营造成不同类型混交林中土壤微生物主要类型的数量季节性变化,土壤呼吸强度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总的趋势是春季较高、夏季最高、秋季稍有下降、冬季最低,但不同混交林下表现不同;②连栽杉木后营造不同混交林土壤的微生物生态分布数量、土壤的呼吸强度、土壤酶活性都显著高于杉木连栽林地,这说明连栽后营造不同类型混交林具有良好的改土作用;③不同混交林土壤中,细菌占微生物总量的百分率为建柏+红豆树、柳杉+薄姜木>杉木+樟树、火炬松+罗光石楠>多代杉木林,真菌占微生物总量的百分率为多代杉木林>杉木+樟树、火炬松+罗光石楠>建柏+红豆树、柳杉+薄姜木。这表明不同混交林下由于凋落物的性质不同,参与土壤中有机残体分解的微生物类型,有着显著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连载林地 混交林 土壤微生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