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Key Points of Design of Standard Plants in Modern Industrial Par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1
作者 Zhengkai Cai 《Journal of World Architecture》 2024年第3期99-107,共9页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modern industrial park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its standard plant design has become...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dustrialization,the modern industrial park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its standard plant desig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s the background,this research deeply discusses the key points of standard plant design in modern industrial parks.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review and case analysis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andard plant design in developing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n modern industrial park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optimizing design.It is found that the rationality,intelligence,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plant design ar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core points of modern industrial park standard plant design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Modern industrial park Standard plant design Intellig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下载PDF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f Understanding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2
作者 Liu Mingli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24年第5期26-44,共19页
Developing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an important focu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icture merely from a domestic p... Developing th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s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and an important focu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to understand the whole picture merely from a domestic perspective. The concep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was put forward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emergence of anti-globalization trends and the economic policies of some major economies that are less open than before.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global economic concept,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needs its innovative theory.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China is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and will mak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global development. In theory, it shows direc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on a global scale. In practice, it provides experiences for other economies to develop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t also helps address the common challenges facing global development.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major countries in traditional fields will continue, but in the ca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it will show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It will be more reflected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the confrontation risk in major country rivalry will be reduced, and strategic planning and design will become more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emerging sectors of strategic impor tance 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 Xi Jinping's economic thought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 被引量:200
3
作者 黄群慧 盛方富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每次人类社会大变局都蕴含着生产力的巨大革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内在要求孕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是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源。从系统论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产力要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功能构成的“要素—结构—功能”系统。其中,新质生产力要素由新型劳动者、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新型基础设施等构成,新质生产力在结构承载上表现为由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主导发展形成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质生产力功能则凸显新发展理念、追求实现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价值取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扩大新型要素供给、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强化新质生产力系统功能取向,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塑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生产要素 现代化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与新路径 被引量:74
4
作者 周文 何雨晴 《财经问题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共13页
纵观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以一系列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先导,因而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纵观西方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是现代化的共同特征。人类历史上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跃升都以一系列开创性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为先导,因而科技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新质生产力将取代传统生产力,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的生产力,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的一次重大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应在宏观层面坚持市场与政府有机结合,使二者协力推动科技创新;应在中观层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应在微观层面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现代化 西方现代化 社会生产力 创新驱动
下载PDF
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探究 被引量:31
5
作者 林夕宝 余景波 宋燕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3,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职教育系统变革、高职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因子以及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双向互动...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主要体现在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职教育系统变革、高职教育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必要因子以及高职人才培养与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是双向互动作用关系三个方面。但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现实性挑战,制约高职院校助力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目标的达成。针对上述挑战,需要以系统观念为引领,更新高职教育育人理念;拓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格局;立足“一带一路”倡议,引导和规范高职教育“出海”行为;树立服务意识,注重人才培养社会效益;多措并举,促进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双提高;推进职教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消除高职学生层次差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厉新建 曾博伟 +9 位作者 张辉 宋子千 杨勇 马波 孙九霞 叶超 朱竑 张树民 黄斌 王宁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9,共15页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特殊形态与组成部分。文章聚焦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与环境、内涵与外延、分类与关系、主体与对象、业态与空间、作用与影响、制度与路径等议题,提出旅游业...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旅游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特殊形态与组成部分。文章聚焦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与环境、内涵与外延、分类与关系、主体与对象、业态与空间、作用与影响、制度与路径等议题,提出旅游业新质生产力助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化方向与研究响应。研究认为:(1)创新是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要坚持以辩证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动态性思维观察、思考、研究和应用旅游业新质生产力;(2)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可降低旅游业交易成本,丰富旅游体验方式,创新旅游吸引物形态,增强旅游吸引力和服务力,塑造新质目的地,并通过流量放大效应强化跨地方的互动;(3)应从旅游业发展变革的大格局中看待新质生产力,并通过新质旅游投资和供给优化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4)旅游业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需要旅游业新质消费力的支撑,而游客满意则是旅游消费进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旅游经济
下载PDF
发展新质教育:基础教育数智化转型的新路向 被引量:3
7
作者 祝智庭 李天宇 张屹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30,共12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对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基础教育通过创新性提升实现对具备新质素养后备人才的培养。新质素养涵盖持久学习兴趣与数智增强的学习力、共同主体性与协同创造技能、人文素养与科技伦理融合力、探究志趣与跨学科...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对新质人才的迫切需求,要求基础教育通过创新性提升实现对具备新质素养后备人才的培养。新质素养涵盖持久学习兴趣与数智增强的学习力、共同主体性与协同创造技能、人文素养与科技伦理融合力、探究志趣与跨学科学习力、创想思维与未来适应技能、全球视野与跨文化理解力等六大要素,呈现出进阶式发展的特点。面向新质素养培育,应突出以人为本、创新驱动、科技融合、全球视野和道德指引的价值取向发展新质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彰显优质公平与可持续性,在教育目标上聚焦全人发展与社会责任,在教学方略上遵循学为中心与能力本位,在学习内容上强调跨学科与多样性,在学习评价上坚持综合性与多元化,在教育技术上注重融合性与数智化,在教育服务上凸显个性化与适应性,进而构建有助于新质素养发展、教育主体重塑、融创策略创新、数智技术赋能和敏捷创变发生的教育综合体系。在数智化转型赋能新质教育的实践中,应当以跨界融合为作用点,通过融创教育激发原始创新;以需求牵引为实践线,采用设计思维驱动的教学设计;以虚实映射为平行面,建设数字孪生支持的混合式环境;以跨域互联为生态体,促进基于CPSS架构的个性化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新质教育 新质素养 新质生产力 教育数智化转型
下载PDF
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区域差异与时空演进特征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珂 郭晓曦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共7页
文章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差异及来源,最后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探索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动态跃迁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 文章构建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新质生产力水平,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分析其差异及来源,最后采用空间相关性检验探索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动态跃迁情况。研究发现: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逐年上升,但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区域差异;劳动者维度和劳动对象维度中的新质产业发展是制约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四大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始终是区域间差异;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明显集聚于高效型和低效型,且具有较强的空间稳定性;中国新质生产力水平跃迁更多转向极化型和空心型,较少转向高效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果不同,虹吸效应与带动效应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区域差异 时空演进 熵值法 基尼系数 莫兰指数
下载PDF
颠覆性创新、场景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8
9
作者 方晓霞 李晓华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0,共10页
加快颠覆性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颠覆性技术的演化、新兴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规模性、演进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 加快颠覆性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颠覆性技术的演化、新兴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规模性、演进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其“工程化—商业化—产业化”动态演进过程中发挥着技术验证、需求验证和生态构建的作用。实践中,促进一些突破既有法律和政策边界的创新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需要提升政策适配性。为此,应坚持统筹设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增加场景供给,加大场景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场景创新能力,夯实场景创新基础;培育融合创新生态,优化服务保障。最终,通过创新、构建和发展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颠覆性创新 应用场景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教育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志杰 马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40,共9页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质劳动力、新质生产工具和新质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通过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分别作用于...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质劳动力、新质生产工具和新质劳动对象为构成要素,以科技创新为内核,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新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教育通过人才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产业创新分别作用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从而对新质生产力发展形成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因此,在微观层面,以科技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夯实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劳动力基础;在中观层面,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加速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创新集聚;在宏观层面,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外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新质生产力 理论逻辑
下载PDF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关联机理与互动路径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文 李雪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依托的全新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升级与飞跃,旨在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一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为依托的全新生产力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升级与飞跃,旨在推动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在我国解放、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步入新发展阶段,民营企业将因具备创新发展意识、产业创新优势、企业家精神才能等特殊优势而成为我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有生力量。与此同时,民营经济也将在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实现发展质量变革。为此,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员民营企业助推新型工业化与产业现代化,引导民营经济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完善支持民营企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以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良性互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关键性核心技术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联机理、内在逻辑与实施方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青 陈林会 罗帅呈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从历史视野审视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体育产业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增长动力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重塑体育产业增长的底层逻辑、促进体育产业整合与产业重... 新质生产力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从历史视野审视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体育产业迫切需要引入新的增长动力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重塑体育产业增长的底层逻辑、促进体育产业整合与产业重构、拓展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虚拟空间;新质生产力通过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新质和新型生产要素、打造创新驱动和协同发展模式、倒逼体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产业性原创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数字体育基础设施及信息资源匮乏、体育产业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亟待培育等制约新质生产力作用的发挥;培育和发展体育产业领域新质生产助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推进问题导向的体育科技攻关,加强数字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体育产业发展的文化基础,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价值回归,增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更好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产业整合 产业重构
下载PDF
基于四“新”维度的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齐文浩 赵晨 苏治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4,共10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四“新”维度,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是依靠技术突破创新而产生的生产力跃迁,是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靠...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四“新”维度,新质生产力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是依靠技术突破创新而产生的生产力跃迁,是以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基础设施为核心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依靠科技推动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但其依靠持续的技术突破,摆脱了资源驱动型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是更清洁、更高效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能源转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我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条件呈现出逐年向好的态势,但也存在新劳动者储备不足、新劳动工具发展受限、新劳动对象应用场景欠缺、新型基础设施协调性较差等问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一是要着重培养新科技人才、数字技术人才和“卡脖子”关键技术人才;二是要以基础研究为依托,推动整体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以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三是要尽快建立起数据大市场;四是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建用并重,强化以用促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推动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下载PDF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大国粮食安全保障——兼论“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可山 刘华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82,共13页
农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国粮食安全保障需要通过生产力的跃升解决未来“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必须基于大国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实际状况,结合农业产业特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重构农... 农业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领域,大国粮食安全保障需要通过生产力的跃升解决未来“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必须基于大国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的实际状况,结合农业产业特性和粮食安全保障的要求,重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新时代大国粮食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对耕地和种子、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创新能力、农业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保大国粮食安全需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补齐发展中的短板,促进农业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发生质的跃升,推动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以构建保障大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为此,要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农业劳动对象,以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对农业劳动资料进行适宜性、革命性改造,打通农业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成为解决“靠什么种粮”“怎样种粮”“谁来种粮”问题的关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 粮食安全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对水利新质生产力的理解及发展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左其亭 秦西 马军霞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要把水利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基于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其与新质生产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水利新质... 水利新质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要把水利新质生产力落实到水利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基于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成要件,及其与新质生产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深入认识水利新质生产力,阐述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提出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的框架,包括根本宗旨、战略指导、工作理念、目标任务以及关键内容,介绍了水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思路以及需要把控的关键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水利新质生产力 发展思考 关键内容 水利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75
16
作者 贾若祥 王继源 窦红涛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我国区域之间异质性强,区域发展差异大,要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大契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推动区域创新中心与区域产业体系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区域间协同融合,提高战略取向一致性,促进不同区域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合力,不断将我国区域空间回旋余地大的优势转化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加快形成多极点支撑、多层次联动、网络化发展的区域经济格局,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韧性和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 区域发展
下载PDF
论农业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20
17
作者 罗必良 《改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0,共12页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核心着力点。就理论层面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主要涵括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三个方面;从基本国情来说,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在于生产...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核心着力点。就理论层面而言,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特征主要涵括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工具和新型劳动对象三个方面;从基本国情来说,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目标在于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生产领域的大幅拓展、生产效率的大幅提高、生产韧性的大幅增强和生产收益的大幅增加;从本质规定来说,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重点应聚焦于推动颠覆性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要素创新性配置、推动农业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并着力实施六大行动计划。促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应深化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加强高水平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强化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农业科技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助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郭朝先 陈小艳 彭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共11页
生产力跃迁与工业革命同频共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最新的生产力跃迁产生了新质生产力,即创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生产力跃迁都推动了产业变革和产业体系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新质生产力兴起,必将... 生产力跃迁与工业革命同频共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驱动下,最新的生产力跃迁产生了新质生产力,即创新驱动的新型生产力。从历史来看,每一次生产力跃迁都推动了产业变革和产业体系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下新质生产力兴起,必将对现代化产业体系产生极其重要的驱动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中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包括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要素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赋能效应、组织重塑效应、要素提升效应、补链强链效应、筑基强基效应等不断夯实和优化产业结构体系、产业组织体系、产业要素体系、产业功能体系和产业支撑体系,不断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建设。为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必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应以向“内”、向“实”、向“数”、向“绿”、向“前”为主攻方向。为此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培养劳动者人才队伍、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推进制度型对外开放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 产业组织 产业要素 产业功能 产业支撑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矿产资源新格局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其慎 张艳飞 +4 位作者 邢佳韵 龙涛 郑国栋 王琨 任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根据矿产资源安全巨系统理论,科技子系统是原始动力,驱动经济子系统变化,经济子系统变化又会驱动地缘政治子系统变化,同时,自然子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子系统变化,各子系统变化均会对矿产资源子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矿产资源安全... 根据矿产资源安全巨系统理论,科技子系统是原始动力,驱动经济子系统变化,经济子系统变化又会驱动地缘政治子系统变化,同时,自然子系统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子系统变化,各子系统变化均会对矿产资源子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矿产资源安全巨系统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新质生产力、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对全球矿产资源格局的影响,认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正改变工业化发展模式,后发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度加大,现有矿产资源消费中心地位或将巩固,新的消费中心出现难度加大;新质生产力将改变人类矿产资源使用的终极形态,化石能源不再作为能源而是作为材料利用,金属成为能源之母;人工智能对能源的需求将大幅增长,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会愈演愈烈;美国脱钩断链正在破坏全球矿产资源安全,现有矿产资源储量难以满足未来需求,资源问题将成为制约各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约束。建议世界各国采取措施保障供应:一是加强国际间资源合作;二是加大勘查力度;三是加强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四是加大低品位、共伴生资源的开发利用;五是大力加强资源节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矿产资源 能源 新型工业化 供需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发展要求和发展重点 被引量:25
20
作者 姜长云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共13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前瞻性地谋划和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提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是发展新质生...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前瞻性地谋划和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本文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探讨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提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载体,并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概括为创新驱动、以人为本、绿色低碳、融合赋能和链网联动。在此基础上,揭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重点包括:完善人才脱颖而出和合理流动的激励机制,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转型,推动科技主导的生产力软要素更好地赋能生产力实体性要素转型升级,创新拓展数字经济和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新领域新赛道,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位载体和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 传统产业 新兴产业 未来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