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rth-South Comparatism:New Worldism,Theories of Lack and Acclimatization
1
作者 Jose Luis Jobim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22年第1期26-37,155,共13页
In this essay I will use the expression New Worldism to refer to a particul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New World,developed in Europe.I will take some theories related to this expression(theories of lack and acclimatizati... In this essay I will use the expression New Worldism to refer to a particular representation of the New World,developed in Europe.I will take some theories related to this expression(theories of lack and acclimatization)to provide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m,taking into special consideration their connection to comparatism as it was developed in 19th-century Braz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rth-South Comparatism New worldism theories of lack theoriesof acclimatization
原文传递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引量:15
2
作者 干春松 《学术前沿》 CSSCI 2017年第12期28-34,共7页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环境、能源、局部战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都日益凸显目前全球价值的缺失和处理全球性问题的制度性建制的效能不足。日益尖锐的资源和利益之间的冲突,不断以"文化冲突"的方式来展现... 在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环境、能源、局部战争这些全球性的问题,都日益凸显目前全球价值的缺失和处理全球性问题的制度性建制的效能不足。日益尖锐的资源和利益之间的冲突,不断以"文化冲突"的方式来展现。中华文明作为世界文明的奠基源之一,为处理人类的困境提供了许多思想资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自觉,不仅是对中华文明自身精神特质的一种阐发,也是对处理全球化时代的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价值支撑,基于此,中国政府提出了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的提出是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的,是中国人整体思维和天下情怀在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的一种体现。中国政府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念强调国家与国家之间既互相独立,但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济关系,这是中华文明在新的轴心时代为人类提供的"实践性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轴心时代 全球秩序观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明国家 天下主义
下载PDF
民族主义在中国的源起与成型
3
作者 汪乾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民族主义是一种促使人们认同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而此种认同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政治认同“家”和“天下”不一致。鸦片战争后,原有认同的近代形态“地方主义”和“天下主义”逐步消解并归化于民族主义的认同之中。民族主义意识形... 民族主义是一种促使人们认同民族和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而此种认同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及政治认同“家”和“天下”不一致。鸦片战争后,原有认同的近代形态“地方主义”和“天下主义”逐步消解并归化于民族主义的认同之中。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最终成型的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主义 地方主义 天下主义 归化
下载PDF
中国“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经济:包容的天下或者例外的空间? 被引量:5
4
作者 徐进钰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9-81,共13页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发起"一带一路"这样大型的倡议不免引起许多争议,其中有关中国是否成为新殖民主义帝国,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否属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等问题,经常成为辩论的焦点。本文借镜中国在非洲的...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发起"一带一路"这样大型的倡议不免引起许多争议,其中有关中国是否成为新殖民主义帝国,以及中国与相关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是否属于全球南方国家之间的合作等问题,经常成为辩论的焦点。本文借镜中国在非洲的援助与投资经验,指出中国在非洲的作为,相较于西方的殖民强权而言,并没有更具掠夺式积累,反而因为中国的崛起,许多发展落后的国家得到了援助而免于被西方国家垄断控制主权。如果中国能够回到1949年以来的第三世界的精神,超越民族国家框架的限制,同时避免利用例外空间的形式进行经贸投资,那么,"一带一路"倡议将可能成为中国反思自我历史,并提出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体系之外的方案,进而建构新时代下的新天下主义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天下体系 第三世界精神 南南合作 例外空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