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6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Treatment Strategy of Batches of the Wounded and Partial First-Aid Procedures in Public Emergencies in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1
作者 Chenyu Wang Xiantao Huang +4 位作者 Xueping Zhao Limin Pan Yumei Jia Tian Tian Lijun Gao 《Ope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2021年第2期25-31,共7页
<strong>Objective: </strong>The purpose is to formulate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batches of the wounded and partial first-aid procedure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of hospitals. &l... <strong>Objective: </strong>The purpose is to formulate treatment strategies of batches of the wounded and partial first-aid procedure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emergency rescue capability of hospitals. <strong>Methods: </strong>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case that we participated in. In this case, we used various means to start the emergency plan, run the emergency procedures, optimize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escue procedures, mobilize medical rescue resourc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emergency command decisions, formulate a set of coping strategies of tertiary general hospitals on public emergencies. <strong>Results:</strong> Through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our hospital, 20 wounded have been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and achieved the ideal effect of zero deaths in the hospital. <strong>Conclusions:</strong> The new mode of first-aid and health emergency management on the scene of modern disaster needs to find ways to minimize the loss of life and property brought by public emergencies, integrate the various sections of modern disaster medicine, integrate a larg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basic and clinical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disaster first-aid, and upgrade to information, digit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blic Emergency Batches of the wounded treatment Strategy First-Aid Procedure
下载PDF
Miramistinum and metronidazole in the local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purulent wounds
2
作者 Alexandr I.Bezhin Boris S.Sukovatykh +5 位作者 Tatyana A.Pankrusheva Arsen Y.Grigoryan Lyudmila V.Zhilyaeva Elena V.Kobzareva Ekaterina S.Mishina Mariya A.Zatolokina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85-288,F0003,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wound-healting ability of immobilized forms of miramistinum and metronidazole,based on a sodium salt of carboxymethylcellulose.Methods The research was made o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a purulen... Objective To study the wound-healting ability of immobilized forms of miramistinum and metronidazole,based on a sodium salt of carboxymethylcellulose.Methods The research was made on an experimental model of a purulent wound and levomecol was used for comparison.Results During the experiment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made drugs was evaluated and the planimetric assessment of the process of epithelialization of the wound’s surface,bacterial load,morphometric examination of histological drugs for wounds and were made.ConclusionThe benefits of combination miramistinum and metronidazole,immobilized on a sodium salt of carboxymethylcellulose,compared with the drug levomec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病房 眼病患者 智能型药品集纳盒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f burn wound sepsis in extensive burn patien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with eight cases
3
作者 Jiake Chai Zhiyong Sheng +6 位作者 Hongming Yang Li Diao Ligen Li Jianchuan Gao Weiyi Gao Xiaoming Jia Zhenrong Guo 《感染.炎症.修复》 2000年第2期66-73,共8页
Eight burn wound sepsis patients, in which 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MODS and two as septic shock, were treated consecutively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1997 to October 1998.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L-6, IL-8... Eight burn wound sepsis patients, in which 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MODS and two as septic shock, were treated consecutively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1997 to October 1998. 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IL-6, IL-8, TNFα and LPS were assayed before and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 as well as when the patients vital signs became stable. The results showed: ①The patients' conditions abruptly deteriorated when the burn wound sepsis emer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s Burn wound sepsis Characteristics treatment Experience
下载PDF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手术治疗
4
作者 周林 王瑞 +1 位作者 舒茂国 汤志水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0月,笔者对医院肿瘤术后放置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创面的大小、暴露的时间、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清创后直接缝合、囊... 目的:探讨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21年12月-2022年10月,笔者对医院肿瘤术后放置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伤口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创面的大小、暴露的时间、感染的严重程度,选择清创后直接缝合、囊袋重置或输液港取出的方法进行处理,探讨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外露患者共13例,其中清创后直接缝合6例,囊袋重置5例,输液港取出2例。输液港外露到伤口愈合的时间为7~10 d,平均时间为8.5 d,所有伤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瘢痕隐蔽。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总满意率为92.31%。结论:完全植入式静脉港外露伤口手术治疗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外露 伤口 手术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创面负压治疗联合骨膜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李静 周羿辰 衡德忠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7期763-766,共4页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治疗(NPWT)联合骨膜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人129例,采用随机数字1∶1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负压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负压组采用N... 目的探讨创面负压治疗(NPWT)联合骨膜牵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2022年6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人129例,采用随机数字1∶1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43例)、负压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负压组采用NPWT,联合组采用NPWT联合骨膜牵张技术,比较三组治疗有效率、炎性指标水平、外周血象水平、视觉疼痛(VAS)评分、足部相关指标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联合组VAS评分、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均低于其他两组(P均<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足温、趾端血氧、踝肱指数、血管内径、血流流速、灌注指数水平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NPWT联合骨膜牵张术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足部血液供应,缓解机体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负压治疗 骨膜牵张术 糖尿病足
下载PDF
鲁丽苹果叶片高效不定芽再生体系的优化
6
作者 王娜娜 王海波 +6 位作者 何平 常源升 王森 郑文燕 王琛 李林光 何晓文 《中国果树》 2024年第5期28-32,44,共6页
以鲁丽和GL-3等苹果组培苗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极性及伤口处理对叶片高效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叶片时,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时,鲁丽和GL-3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分别为81.14%、93.21%;近轴面接触培养基时,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分别为9... 以鲁丽和GL-3等苹果组培苗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极性及伤口处理对叶片高效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置叶片时,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时,鲁丽和GL-3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分别为81.14%、93.21%;近轴面接触培养基时,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分别为92.71%和95.73%,且鲁丽叶片平均不定芽数高于GL-3。处理伤口时,鲁丽整叶横切叶片不定芽再生率为91.20%,显著高于0.8 cm×0.5 cm横切处理;GL-3整叶横切叶片不定芽再生率也高于0.8 cm×0.5 cm横切处理,且2个品种叶片横切处理后不定芽玻璃化程度均显著降低。鲁丽不定芽再生,最适叶片放置方式为近轴面接触培养基,适宜伤口处理方式为整叶横切,研究结果为种质资源的挖掘利用和基因功能验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丽 苹果 不定芽 叶片极性 伤口处理
下载PDF
负压引流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治疗2型糖尿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创面
7
作者 谢银花 刘瑾 何润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9例2型糖尿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敷料组、负压引流组... 目的:探讨负压引流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99例2型糖尿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敷料组、负压引流组、联合组,各33例。敷料组采用银离子水凝胶外敷治疗,负压引流组采用伤口负压引流治疗,联合组采用负压引流联合银离子水凝胶敷料治疗。统计三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皮组织形成时间,比较三组治疗前、治疗7 d、14 d疼痛情况及治疗前、治疗7 d创面渗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ninases-9,MMP-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 proteinase-1,TIMP-1)、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arc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s,AOPP)水平。结果:三组创面愈合时间、肉芽组织形成时间、上皮组织形成时间均联合组<负压引流组<敷料组(P<0.05);治疗7、14 d,三组VAS评分联合组<负压引流组<敷料组(P<0.05);治疗7 d,三组VEGF、TIMP-1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负压引流组>敷料组,MMP-9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负压引流组<敷料组(P<0.05);治疗7 d,联合组血清IL-8、TNF-α、IL-6水平低于负压引流组、敷料组(P<0.05);治疗7 d,联合组SOD水平高于负压引流组、敷料组,MDA、AOPP水平低于负压引流组、敷料组(P<0.05)。结论:负压引流联合银离子水凝胶辅料治疗能减少2型糖尿病下肢皮肤慢性感染伤口患者创面MMP-9含量,增加VEGF、TIMP-1含量,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引流 银离子水凝胶 2型糖尿病 慢性感染伤口 创面愈合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红蓝光治疗慢性伤口疗效的Meta分析
8
作者 贺娟 张菊 +1 位作者 何谦 税方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6期855-858,共4页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红蓝光联合辅助慢性伤口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 目的评价红蓝光联合治疗慢性伤口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关于红蓝光联合辅助慢性伤口治疗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累计样本量为71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伤口痊愈率高于对照组[OR=2.03,95%CI(1.33~3.11),P=0.001],肉芽组织分级高于对照组[MD=0.95,95%CI(0.18,1.73),P=0.02],创面面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MD=14.43,95%CI(10.98~17.87),P<0.001],伤口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MD=-7.16,95%CI(-8.56~-5.74),P<0.001],换药次数低于对照组[MD=-5.44,95%CI(-5.94~-4.95),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伤口附近皮肤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0,95%CI(-0.93~1.12),P=0.85]。结论红蓝光联合使用治疗慢性伤口能有效提高伤口痊愈率、肉芽组织分级及创面面积缩小率,同时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且对伤口附近皮肤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光 伤口治疗 效果 META分析
下载PDF
水凝胶微针技术的应用进展
9
作者 陈雯琳 马超 +3 位作者 张奕雯 袁华 郭娜 张峻颖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66-372,413,共8页
水凝胶微针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微针,插入皮肤时,它会吸收皮肤组织液以形成连续和不可阻塞的微通道,从而使药物通过网状结构的间隙进入体内。水凝胶微针具有高载药能力、可调药物释放速率且不会在体内残留针体,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 水凝胶微针是一种新型聚合物微针,插入皮肤时,它会吸收皮肤组织液以形成连续和不可阻塞的微通道,从而使药物通过网状结构的间隙进入体内。水凝胶微针具有高载药能力、可调药物释放速率且不会在体内残留针体,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就近年来水凝胶微针技术在皮肤间质液采样及生物标志物分析、伤口治疗、抗肿瘤、药物储库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系统综述,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微针 生物标志物分析 伤口治疗 抗肿瘤 药物储库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疗效观察
10
作者 王国燕 李勤雨 +7 位作者 贾玉萍 桑宇超 傅松涛 彭艳 聂君毅 谢汶芹 曹硕 侯秀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自体PBSCs联合SC-Exos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患足随机分为对照组、SC-Exos外敷组(治疗组A)、PBSCs注射组(治疗组B)、PBSCs联合SC-Exos组(治疗组C)各15足,在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自体PBSCs联合SC-Exos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患足随机分为对照组、SC-Exos外敷组(治疗组A)、PBSCs注射组(治疗组B)、PBSCs联合SC-Exos组(治疗组C)各15足,在常规治疗(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予以SC-Exos外敷或/和PBSCs创面周边注射,2周后第2次给药,并于第1次给药后第4、8和12周观察患者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肉芽形态评分,患足疼痛、冷感和跛行症状评分,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血管内径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足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肉芽形态评分,患足疼痛、冷感和跛行症状评分,足背动脉PSV和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A与治疗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C各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三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BSCs、SC-Exos和两者联合治疗均能促进DFU创面愈合,改善患足症状和血液循环,PBSCs和SC-Exos联合应用的疗效比单一应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外泌体 糖尿病足溃疡 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翻身床安全核查表在特重度创面烧伤患者实施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许爱花 胡洋 +1 位作者 谢兰珍 马继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翻身床安全核查表在特重度创面烧伤患者实施翻身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烧伤科就诊的50例特重度创面烧伤患者,按照非同期列队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 目的探讨翻身床安全核查表在特重度创面烧伤患者实施翻身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烧伤科就诊的50例特重度创面烧伤患者,按照非同期列队研究方法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0年8月至2022年12月就诊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翻身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了自制的翻身床安全核查表。治疗后,比较两组安全隐患发生率、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疼痛程度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观察组安全隐患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翻身床安全核查表能够降低特重度创面烧伤患者实施翻身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翻身床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身床安全核查表 创面烧伤 翻身床治疗 安全隐患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对四肢难愈性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研究
12
作者 代秋颖 王永灵 +1 位作者 李琰 廖明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3期318-321,325,共5页
目的探索中医外治法对四肢难愈性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紫归长皮膏联合艾灸的中医外治法,对照组采用生长因子联合凡士林油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共收集病例67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 目的探索中医外治法对四肢难愈性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紫归长皮膏联合艾灸的中医外治法,对照组采用生长因子联合凡士林油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共收集病例67例,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2例。经治疗所有患者创面均愈合,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43.94±24.92)d,短于对照组的(62.03±64.88)d,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2个月者分别占82.86%、5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平均面积分别为(10.93±14.93)cm^(2)、(8.13±7.53)cm^(2),治疗后30日,观察组与对照组创面面积分别为(2.61±6.91)cm^(2)、(2.66±4.34)cm^(2)。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发现随着治疗时间变化,观察组创面缩小的速率显著较快。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0.86±0.9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51)分(P<0.05)。创面愈合1个月后,观察组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3.45±1.8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1±1.54)分(P<0.05)。结论中医外治法能缩短四肢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疼痛,抑制瘢痕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难愈性创面 中医药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改良全埋垂直褥式减张缝合与皮内连续缝合对儿童手术切口愈合以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13
作者 夏云菲 施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皮内连续缝合(intradermic continuous suture,ICS)是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之一,但因减张效果不足容易导致瘢痕增生;改良全埋垂直褥式减张缝合(modified fully bur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MFBVMS)在整形外科应用广泛,具有良... 目的皮内连续缝合(intradermic continuous suture,ICS)是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之一,但因减张效果不足容易导致瘢痕增生;改良全埋垂直褥式减张缝合(modified fully bur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MFBVMS)在整形外科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减张效果;本研究旨在比较MFBVMS和ICS对伤口愈合以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行开放手术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MFBVMS,对照组采取ICS,比较两组患儿缝合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术后1个月、6个月所测量瘢痕宽度以及温哥华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结果,观察两组患儿切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16.66±6.35)min,长于对照组的(7.20±3.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9,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瘢痕宽度(1.13±0.53)mm,小于对照组的(2.49±1.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0,P<0.001);VSS评分(3.69±1.13)分,小于对照组的(5.49±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01)。观察组手术后无一例切口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11.43%的切口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6.77±0.55)d,小于对照组的(7.83±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5,P<0.05)。结论MFBVMS应用于儿童手术能明显减少切口瘢痕形成,改善切口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 伤口缝合技术 瘢痕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军队援外任务期间参与实战战伤救治的体会与思考
14
作者 吴国栋 罗虎 王国威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1-74,84,共5页
目的总结参与实战战伤救治的经验,探索提升终端救治能力的方法及战伤救治训练的新模式。方法依据2021~2022年某军医专家组执行对外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参与实战战伤救治工作获得的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实战战伤救治的特点及需求,并... 目的总结参与实战战伤救治的经验,探索提升终端救治能力的方法及战伤救治训练的新模式。方法依据2021~2022年某军医专家组执行对外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参与实战战伤救治工作获得的数据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实战战伤救治的特点及需求,并对照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现状,查找存在的不足,探索应对措施。结果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实战战伤救治伤员数量远超预期、伤情复杂性远超预期、对医护人员的要求远超预期、伤病员消化与康复周期远超预期、后勤保障难度远超预期5个“超预期”的特点。结合我军战伤救治训练模式及现状,指出我军战伤救治训练的不均衡性问题,阐明实战战伤救治中后方医疗机构终端救治训练的重要性,提出从快速完成平战转换、快速分类收容伤病员、高效完成确定性治疗及快速消化伤病员4个方面入手,建立我军后方医疗机构战伤救治训练新模式。结论实战战伤救治特点对救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持续巩固战现场急救能力的基础上,推行后方医疗机构战伤救治训练新模式,促进终端救治能力提升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救治 救治体系 训练对策 军队援外
下载PDF
超声清创结合光子治疗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红玉 郝艳艳 +3 位作者 曾满琴 李红莉 曾洁 杨雅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1683-1686,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结合光子治疗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伤口护理门诊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4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结合光子治疗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伤口护理门诊收治的慢性创面患者4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2±17)岁;24个创面。研究组患者中男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5±12)岁;26个创面。对照组采用机械清创方法,即用手术刀、血管钳、刮匙将坏死组织、不健康的肉芽组织清除等。研究组在机械清创方法基础上采用超声清创机对伤口进行清创后给予光子治疗。2组患者根据伤口情况首次清创后前3天每天用上述方法清创,后根据伤口情况改为2~3 d换药1次。比较2组患者首次清创后7、14、21、28、60 d伤口愈合率,首次清创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清创时及清创后疼痛评分,首次清创后换药次数及费用等。结果研究组患者首次清创后7、14、21、28、60 d伤口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首次清创后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清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清创中及清创后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换药总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清创结合光子术治疗慢性创面较传统外科清创方法的疗效更佳,创面愈合时间短,疼痛轻,感染控制效果好,且能减少换药频次,从而降低换药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清创 光子治疗 慢性创面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张倩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7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持...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难愈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23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4例难愈性创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评价两组病例创面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瘢痕评分(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瘢痕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瘢痕厚度、色泽、柔软度、血管分布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和舒适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舒适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心理、社交、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社交、环境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修复难愈性创面效果较明显,可以减轻创面炎症反应和疼痛感,减轻瘢痕情况,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愈性创面 创面修复治疗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
下载PDF
从“金疮”论治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并发症
17
作者 周少华 孟立锋 +2 位作者 周承涵 邓湘雨 陈柏先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225-228,共4页
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普遍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M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经多次内瘘穿刺后,AVF穿刺伤将导致血肿、血管狭窄、周围组织纤维化、感染、血管瘤等一系列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慢性肾衰竭终末期患者普遍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是MHD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经多次内瘘穿刺后,AVF穿刺伤将导致血肿、血管狭窄、周围组织纤维化、感染、血管瘤等一系列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中医药治疗AVF穿刺并发症具有较好疗效,结合AVF穿刺并发症的病理机制,以及临床治疗经验,从“金疮”论治AVF穿刺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与指导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穿刺并发症 金疮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分析
18
作者 梁育儒 闫美欣 +1 位作者 张昊飞 曾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加压包扎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技术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2年12月邯郸邯钢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植皮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采用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换药次数、每周抗生素使用频率低于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游离植皮联合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修复慢性创面的效果较好,可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及抗生素使用频率,缓解疼痛,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植皮 创口可调节负压治疗 慢性创面
下载PDF
如意金黄散外敷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应用效果
19
作者 晏晓宁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0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清创治疗,对照组给予红蓝光照射,观...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外敷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创面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清创治疗,对照组给予红蓝光照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如意金黄散外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创面坏死组织情况、创面渗出液情况、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创面坏死组织性质评分、创面坏死组织量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创面坏死组织性质评分、创面坏死组织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渗出液量评分、创面渗出液性质评分、创面渗出液颜色评分、创面渗出液气味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创面渗出液量评分、创面渗出液性质评分、创面渗出液颜色评分、创面渗出液气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慢性创面效果良好,能够改善创面坏死组织及渗出液状况,促进创面肉芽生长,减轻疼痛,从而加速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创面 中医治疗 如意金黄散 创面坏死组织 创面渗出液 创面肉芽生长 疼痛
下载PDF
个体化护理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曹英芳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究慢性伤口门诊处理过程中,采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4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码,并将奇数号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将偶数号牌患... 目的探究慢性伤口门诊处理过程中,采用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及对风险管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4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码,并将奇数号牌患者作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将偶数号牌患者作为观察组,实行个体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伤口面积、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四个方面的差异性进行比较观察,分析个体化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伤口面积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模式运用在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效果非常突出,可明显缩小伤口面积,纠正患者负面心态,避免不良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护理 慢性伤口 门诊处理 风险管理 并发症 伤口面积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