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梨果掐花后创伤周皮的形成和对形态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陶世蓉 刘庆华 +1 位作者 许方 李正理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1991年第8期642-645,共4页
茌梨又名莱阳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Tse-li),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品种之一。莱阳地区果农在莱阳梨花谢后到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往往将幼果花萼连同一部分花筒,用指甲或剪刀掐去,简称'掐花'。这一措施,据说是为了除去花萼上的... 茌梨又名莱阳梨(Pyrus bretschneideri cv.Tse-li),是世界著名的优良品种之一。莱阳地区果农在莱阳梨花谢后到第一次生理落果前,往往将幼果花萼连同一部分花筒,用指甲或剪刀掐去,简称'掐花'。这一措施,据说是为了除去花萼上的寄生蜂卵,而掐去花萼,以达到保果的目的。历年相传,'掐花'已成为一项技术措施延续至今。不过,'掐花'这项措施,对果实形状及产量是否有影响,尚存在不同的意见。莱阳梨掐花后,对果形和产量有何影响,果实顶部组织有何变化,有必要进行比较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掐花 创伤周皮 形态 产量
下载PDF
外源NO和ABA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创伤周皮中软木脂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梅花 杨芳 +2 位作者 马露 宋嘉驰 申亚桐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01-1207,共7页
【目的】愈伤是马铃薯块茎受损后的典型反应,对块茎采后减轻病害有重要作用。但块茎完全愈伤所需的时间较长,为寻求促进愈伤的措施,实验研究外源NO和ABA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创伤周皮中软木脂积累的影响,并探索薯块创伤后的愈合机制。【方... 【目的】愈伤是马铃薯块茎受损后的典型反应,对块茎采后减轻病害有重要作用。但块茎完全愈伤所需的时间较长,为寻求促进愈伤的措施,实验研究外源NO和ABA处理对马铃薯块茎创伤周皮中软木脂积累的影响,并探索薯块创伤后的愈合机制。【方法】以马铃薯品种"网纹108"和"滇薯47"为材料,进行去周皮和不去周皮两等份处理,每个马铃薯用刀切成8小块,以切面为创伤面。实验设对照(超纯水);处理1(1 mmol·L^(-1 )SNP);处理2(2 mmol·L^(-1) SNP);处理3(0.13 mmol·L^(-1) cPTIO);处理4(0.1 mmol·L^(-1) ABA)5个处理。马铃薯块茎创伤处理后,置于室温(22±1℃,湿度85%)进行创伤愈合反应。于创伤后24、72、120和168 h取样染色观察。【结果】块茎愈伤期间,软木脂的积累量随愈伤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SNP处理和ABA处理的软木脂积累速率显著高于对照,对2个品种马铃薯均有显著促进软木脂积累的作用(P<0.05)。其中,SNP处理中以2 mmol·L^(-1)效果更佳,其处理的薯块软木脂累积在168 h时较其他处理的高,而ABA在72 h时响应较好。其次,不同品种创伤后软木脂的累积存在显著差异,"W108"软木脂的累积显著高于"D47"。另外,去除原周皮对块茎软木脂的累积存在一定的影响,"D47"创伤时保留原周皮的块茎软木脂累积更多,而"W108"去除原周皮的块茎软木脂累积更多。【结论】外源NO和ABA处理能显著促进马铃薯创伤后软木脂的积累,表明外源NO和ABA处理能促进块茎愈伤。不同品种软木脂的积累存在差异,原周皮对创伤后软木脂的累积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创伤周皮 软木脂 NO ABA
下载PDF
绿盲蝽越冬卵在灵武长枣枝条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辉 朱琴 +1 位作者 张永飞 王新谱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91-1998,共8页
针对宁夏灵武地区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枝的分布特征不明等问题,于2018年3月初采用"Z"字形取样法调查了两块枣园样地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枝上的产卵位置,并分析了修剪口处越冬卵的数量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当年休眠期枝剪口处... 针对宁夏灵武地区枣园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枝的分布特征不明等问题,于2018年3月初采用"Z"字形取样法调查了两块枣园样地绿盲蝽越冬卵在枣枝上的产卵位置,并分析了修剪口处越冬卵的数量及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当年休眠期枝剪口处的平均卵量显著高于枣股及其翘皮,且2年生枝与多年生枝剪口卵量显著高于1年生枝剪口;剪口周皮部的平均卵量显著小于髓心部,但带卵率显著大于髓心部;剪口周皮部的越冬卵长度、饱满度均显著大于髓心部,剪口周皮部与髓心部的越冬卵宽度、瘪卵数均差异不显著。在管理精细无杂草的纯枣园中,休眠期修剪口处的周皮部与髓心部是绿盲蝽产卵越冬的主要场所。据此提出封闭剪口与早春整枝修剪是防治绿盲蝽危害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越冬卵 分布 剪口 周皮部 髓心部
原文传递
马铃薯块茎创伤木栓化过程中形态生理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芳 李俊 郭华春 《植物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24-830,共7页
本试验以马铃薯(Solanlum tuberosum)完整块茎为对照,马铃薯块茎纵切为创伤处理,主要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过程中块茎内源激素、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创伤周皮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 本试验以马铃薯(Solanlum tuberosum)完整块茎为对照,马铃薯块茎纵切为创伤处理,主要研究马铃薯块茎创伤愈合过程中块茎内源激素、木质素合成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及创伤周皮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受创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明显增加,内源激素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明显增加,而赤霉酸(GA)含量降低。块茎创伤处理后创面在第4天形成木栓形成层,在第10天进入创伤周皮稳定增长的时期。同时,在处理块茎的未创伤处,其周皮厚度和层数均优于对照。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创伤后由于ABA、ZR和GA等内源激素协同调控及POD、PAL酶活增加,促进了创伤周皮的形成,使受创的马铃薯块茎完成创伤木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创伤木栓化 内源激素 苯丙氨酸解氨酶 创伤周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