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FT干预对抑郁障碍青少年心境状态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朱日霞 曾德宾 林荫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1260-1266,共7页
目的探讨心智化家庭治疗(MBFT)对抑郁障碍青少年心境状态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MBFT干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12周时... 目的探讨心智化家庭治疗(MBFT)对抑郁障碍青少年心境状态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影响。方法将114例抑郁障碍青少年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MBFT干预,均治疗12周;比较2组治疗12周时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心境状态量表(POMS)评分与NSSI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72%)高于对照组(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干预后POMS中消极心境评分更低、积极心境评分则更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NSSI频次及对身体伤害的严重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清NE水平低于对照组,5-HT水平更高(P<0.05)。结论MBFT干预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情绪状态和心境,减少NSSI,均衡NE、5-HT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智化家庭治疗 抑郁障碍 青少年 心境状态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下载PDF
广州市青少年故意伤害行为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刘伟 林蓉 +4 位作者 张维蔚 吴家刚 林琳 杜琳 刘伟佳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75-777,共3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故意伤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66所学校11 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79%的广州市青少年经常受到欺侮;上放学没有安全感、打... 目的了解广州市青少年故意伤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广州市66所学校11 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79%的广州市青少年经常受到欺侮;上放学没有安全感、打架斗殴的发生率分别为9.88%和15.21%。不良情绪发生率为34.41%,女生(36.48%)高于男生(31.98%),高中生(41.78%)高于其他学段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7项不良情绪中以"经常因学习或成绩感到心情不愉快"发生率最高,为22.69%。自伤行为、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未遂发生率依次为8.53%,8.34%,4.53%和1.85%;29.38%的广州市青少年有过离家出走的意念,4.81%的学生有离家出走行为。结论广州市青少年故意伤害行为较为普遍,相关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情绪障碍 自杀 离家潜逃行为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