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论苏轼词的词史定位——兼及如何打破“婉约”“豪放”二分法 |
宋学达
|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24 |
0 |
|
2
|
以“气”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的理论内涵 |
吴华峰
周燕玲
|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2
|
|
3
|
“以文为诗”与诗界革命的诗学追求 |
胡峰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以文为诗”话题与中国古典诗学的展开 |
马茂军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
|
|
5
|
论“希真体” |
徐拥军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
6
|
试论李清照词的白描手法 |
张保宁
|
《唐都学刊》
|
2006 |
2
|
|
7
|
宋词叙事现象探讨 |
刘华民
|
《常熟高专学报》
|
2002 |
8
|
|
8
|
从诗词关系看李清照《词论》的词学意义 |
申焕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9
|
论欧阳修的辞赋 |
郭春林
|
《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5 |
3
|
|
10
|
论花间“别调”与“以诗为词”的源头 |
陈如静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0 |
|
11
|
浅析苏词议论及对以文为词的贡献 |
蔡凌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2
|
多元激情烛照下的辛词词风 |
邓志文
|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3
|
二十世纪文坛巨匠博尔赫斯 |
魏晋慧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0 |
0 |
|
14
|
《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订补——以秦嘉铨、瞿有仲、毕朗三位苏州作家为中心 |
朱则杰
|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5
|
论辛弃疾“以文为词”对于元散曲的影响 |
莫亚容
|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0 |
|
16
|
试论苏轼词作的主体风格 |
陆业龙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7
|
论柳永词的创作风格 |
马宝记
|
《许昌师专学报》
|
2002 |
3
|
|
18
|
《全明词》新补陆之裘词42首 |
王禹舜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9
|
从论“以文为诗”看钱钟书的文体观念 |
任竞泽
崔德全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3 |
0 |
|
20
|
论吕小薇词作风格的形成与嬗变 |
戴勇
|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