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寓奇险于古朴的语言追求——“吴均体”内涵考辨 被引量:1
1
作者 徐艳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4-39,共6页
"吴均体"指吴均诗歌的语言特征,而非题材选择。其以语言组织的新异奇险为追求目标,并常将此新异奇险寓于表面的古朴行文中,由颇具"古气"的语言组织成就其出尘"拔"俗的奇思异想。这种语言追求与当时一般... "吴均体"指吴均诗歌的语言特征,而非题材选择。其以语言组织的新异奇险为追求目标,并常将此新异奇险寓于表面的古朴行文中,由颇具"古气"的语言组织成就其出尘"拔"俗的奇思异想。这种语言追求与当时一般的复古趣味不同,以"古气"之外观容纳内在之奇语险语;这种语言追求又与当时走向近体诗的诗歌语言主流不同,不仅在于"古气",更在于其惊异跌宕之奇险语言与"永明体"以来的均衡和谐之美相违逆,"古气"之直接浅豁的语言表达更有助于奇险之思毫无阻滞地得以凸显,加强了奇异感受的冲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均体 语言 奇险 古朴
下载PDF
吴均体风格及其“古气”发微——兼与万光治先生商榷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71-77,共7页
在对吴均以及与其同时代的柳恽、阴铿等诗人的诗作以及《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汉魏古诗进行统计后发现,吴均体"古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诗中双声、叠韵以及重音等联绵词的高频使用。他顺应并超越了当时这种普遍存... 在对吴均以及与其同时代的柳恽、阴铿等诗人的诗作以及《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汉魏古诗进行统计后发现,吴均体"古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在于其诗中双声、叠韵以及重音等联绵词的高频使用。他顺应并超越了当时这种普遍存在的写作现象,进而形成了这种独特的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均体 诗词 古气 联绵词
下载PDF
论吴均艳诗属于“吴均体”范畴
3
作者 何水英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史称吴均体"清拔有古气",人们探讨吴均体时多关注吴均的山水边塞诗,而对吴均的艳诗忽略或者排除在外,吴均艳诗将永明体与传统诗歌抒情模式结合,以复古为新变,情感真实强烈,辞藻清秀,重兴寄,与吴均其他题材诗歌一样有"清... 史称吴均体"清拔有古气",人们探讨吴均体时多关注吴均的山水边塞诗,而对吴均的艳诗忽略或者排除在外,吴均艳诗将永明体与传统诗歌抒情模式结合,以复古为新变,情感真实强烈,辞藻清秀,重兴寄,与吴均其他题材诗歌一样有"清拔有古气"的内涵特征,当属于吴均体范畴,体现出了梁代文坛的思潮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均艳诗 吴均体 特质
下载PDF
清晖流响 风格即人——吴均之“格调”论
4
作者 方宜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1-34,共4页
以《与朱元思书》为代表,吴均与友人书札的山水小品,其清峻脱俗而又不失富丽精工的格调,绝立于"绮縠纷披,宫徵糜曼"的齐梁文坛。同时也营造一种清新恬淡的"无我之境"。
关键词 是均 《与朱元思书》 风格 “无我之境”
下载PDF
“五君咏体”:中国五言组诗的重要写作模式
5
作者 严维哲 曹旭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4-113,共10页
颜延之《五君咏》在南朝创作之后,沈约、萧统等人分别通过模拟、选录等方式来表达对它的认可。唐宋两代,在名臣张说、李栖筠、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追和、题写之下,《五君咏》逐渐被视为经典。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 颜延之《五君咏》在南朝创作之后,沈约、萧统等人分别通过模拟、选录等方式来表达对它的认可。唐宋两代,在名臣张说、李栖筠、苏轼、黄庭坚等人的追和、题写之下,《五君咏》逐渐被视为经典。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固定的写作模式:"五君咏体"。五君咏体的产生,有着一定的民族心理文化依据,而《文选》的传播与接受,结社宴游活动的流行,以及拟古风气的复归是其兴盛的重要原因。它确立了中国五言组诗一种固定的写作模式,直接反映了中国古代诗人群体的交游情况,体现了汉魏六朝诗学的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延之 五君咏体 写作模式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