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州文化在日本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林娣 沈岚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3-28,共6页
从古日本盛传的"泰伯后裔说"、"剪发文身"的民俗、丝织品的"吴织、吴服、吴染"到日本菜肴"生鱼片"以及日本两座"后乐园"等五方面,可以看出以苏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 从古日本盛传的"泰伯后裔说"、"剪发文身"的民俗、丝织品的"吴织、吴服、吴染"到日本菜肴"生鱼片"以及日本两座"后乐园"等五方面,可以看出以苏州为中心的区域文化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文化 古日本 泰伯后裔说 吴服 后乐园
下载PDF
《史记》吴太伯楹联形象阐释
2
作者 杨波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6-48,共3页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写于各类祠庙的楹联往往对祠庙所祭人物有着相当精确的评价。本文立足于接受美学理论 ,从楹联角度审视吴太伯在二千年历史中的接受历程 ,反思其不同时代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和文化视野 ,从而对《史记... 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写于各类祠庙的楹联往往对祠庙所祭人物有着相当精确的评价。本文立足于接受美学理论 ,从楹联角度审视吴太伯在二千年历史中的接受历程 ,反思其不同时代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和文化视野 ,从而对《史记·吴太伯世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楹联 接受美学 太伯 阐释
下载PDF
关于吴氏至德文化的思考
3
作者 吴长庚 吴彧滔 《闽江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9-105,共7页
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父亲的长兄,在商周嫡长制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弟贤侄圣,远避荆蛮,而将大位让给了三弟,孔子赞其行为至德。历十九世吴国渐强,而季札复以三让而致国乱,历两世而国灭。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文章就泰伯三让与季札三... 泰伯是周太王的长子,周文王父亲的长兄,在商周嫡长制的历史条件下,他以弟贤侄圣,远避荆蛮,而将大位让给了三弟,孔子赞其行为至德。历十九世吴国渐强,而季札复以三让而致国乱,历两世而国灭。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文章就泰伯三让与季札三让进行分析考证,在大量阅读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泰伯 季札 让国 至德文化
下载PDF
隐逸文化与吴越历史的建构——先秦两汉时期太伯、范蠡形象的演变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永学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3-48,共6页
春秋霸政体制建立后,士人面临着出仕或者归隐的选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隐士群体逐渐形成。纵观吴越历史的发展,与两位隐士——太伯和范蠡密切相关。吴国为了争得霸主地位,取得中原各国的拥戴,自称其祖先为周的王子太伯,从中可以看出吴... 春秋霸政体制建立后,士人面临着出仕或者归隐的选择。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隐士群体逐渐形成。纵观吴越历史的发展,与两位隐士——太伯和范蠡密切相关。吴国为了争得霸主地位,取得中原各国的拥戴,自称其祖先为周的王子太伯,从中可以看出吴国历史发展的华夏化。故此,太伯在后代史书中以儒家隐士的身份出现。越王勾践在范蠡等人辅佐下,兴兵灭吴,但由于吴地不稳,未能北进,与中原各国交往较少,保留了很多吴越本土文化特色。故而,范蠡是以道家隐士的形象见于史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政 隐士 太伯 范蠡 吴越历史
下载PDF
无锡建设吴文化名城要打好泰伯牌 被引量:1
5
作者 江南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25-26,38,共3页
泰伯是中国吴文化的鼻祖。自3200多年前泰伯从中原来到江南把中原文化与江南民俗融合而开创“勾吴文化”开始,吴文化的发展就处处渗透着泰伯的深刻影响。因此,文章认为,无锡要建设吴文化名城就必须要打好泰伯牌。
关键词 泰伯 吴文化 名城建设
下载PDF
吴文化的发生特质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义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4,共3页
从人文地理学的维度对吴文化进行考察,进而寻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上把握吴文化的历史价值。泰伯奔吴不仅在中华文明腹地上产生了对角线的文化效应,而且体现出一种崇高的品德,开启了此后吴文化的"三个第一"。... 从人文地理学的维度对吴文化进行考察,进而寻求在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上把握吴文化的历史价值。泰伯奔吴不仅在中华文明腹地上产生了对角线的文化效应,而且体现出一种崇高的品德,开启了此后吴文化的"三个第一"。在中国古代南北冲突中,吴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后方和后劲之所在,它提供的回旋之地,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关键。经过2000年吴地民众的经营,最终形成了粮仓、商城、智库三位一体的吴文化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化 泰伯开吴 文明对角线 历史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