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OECD全球素养框架的霸权批判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熙
侍晓坤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1-30,共10页
-
基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9年度学科建设综合专项资金(项目批准号:2019QNJS005)。
-
文摘
OECD于2018年发布《让青年人为包容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做好准备——全球素养框架》。西方一些研究困惑于其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的矛盾。一方面,全球素养框架倚重人力资本话语,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全球竞争力;另一方面,全球素养框架彰显多元文化主义话语,旨在以跨文化沟通促成更包容、更平和的世界。“话语接合”理论为阐释二者何以共存、以何互补的问题提供了分析框架。《框架报告》对全球素养的意义建构以“文化”为缝合点,其缝合逻辑是: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只要人们具有足够的跨文化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分歧和冲突就可化解,这个世界就是包容的、和平的、和谐的。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分化和殖民主义历史等经济与政治问题基本被淡化或被避开。根据齐泽克对“后政治”时代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的批判,《框架报告》带有明显的“去历史性”与“去政治性”的特点,服务于既有的全球资本主义格局。揭示OECD全球素养框架的霸权逻辑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OECD全球素养框架
文化混杂
话语接合
霸权
PISA
-
Keywords
OECD's international framework of global competence
cultural hybridi-ty
articulation of discourses
hegemony
PISA
-
分类号
G40-059.3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吴越争霸时期越国对山会平原的农业开发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钱入深
-
机构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2020年第4期46-50,共5页
-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项目“范蠡与绍兴城市发展研究”(项目编号:FX2018110)
绍兴市范蠡研究会项目“范蠡与绍兴古城保护利用研究”(项目编号:SZK201932)。
-
文摘
吴越"夫椒之战后",越国面临亡国困厄,在范蠡等贤臣谋划下,越国确立了"兴越灭吴"国家策略,以耕战图霸业,在山会平原修筑新都城,越国农业由山区农耕走向平原农业。这一时期,越国对山会平原农业进行了有组织、有规划和高效率的开发,包括修筑农田水利工程御咸蓄淡、繁衍聚集人口拓边垦荒、因地制宜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并通过拓展水陆交通、学习外国先进农业技术、妥善处置农工商关系和农渔牧多种生活方式相结合等措施来发展农业经济,山会平原农业开发进入第一个历史高峰期。
-
关键词
吴越争霸
越国
山会平原
农业开发
范蠡
-
Keywords
wu-yue competing for hegemony
the Yue State
the Shankuai Pla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an Li
-
分类号
K225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卡伯拉尔远航印度意义初探
- 3
-
-
作者
张箭
-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系
-
出处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89,共5页
-
文摘
1500-1501年卡伯拉尔率葡萄牙舰队远航印度,堪称地理大发现第一阶段仅次于三大航行的第四大航行。这次远航经过了欧美非亚四大洲,往返行程5.5万公里。卡伯拉尔远航开创了发现、殖民南美大陆和巴西的进程,重新发现了世界第四大岛马达加斯加。从此葡萄牙人在印度辟建商站立足插手,创建商业殖民帝国;同时开始在印度洋上打击摩尔人—穆斯林,由此开辟了反击反包围摩尔人—穆斯林的新战线,实现了当初的一个战略意图,问鼎印度洋霸权。
-
关键词
卡伯拉尔远航
地理发现
扩张
争霸
-
Keywords
Cabral' s long voyage, geographical discovery, India and lndian Ocean, expansion, competing for hegemony.
-
分类号
K132
[历史地理—世界史]
-
-
题名北朝后期诗歌创作心理的本土认同
- 4
-
-
作者
李俊
-
机构
北京大学中文系
-
出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66-69,共4页
-
文摘
北魏分裂后 ,东魏、西魏政权展开其长期的争霸格局。他们立足于所在地的历史 ,为新政权寻求统治的文化基础。这种倾向对关中、邺都的诗歌创作有一定的影响。西魏、北周方面 ,以庾信为代表 ,大量运用周秦汉时期的历史典故 ,特别是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和盛世文明 ,来歌颂关中的新气象。东魏、北齐方面 ,继承了北魏时期洛阳文化的传统 ,上溯魏晋时期的京洛文明 ,并且和邺下士民的生活方式相结合。在大力模仿南方写作的同时 ,企图获得本土文学心理的复苏。周隋统一以后 ,原来的北齐诗人 ,一方面怀恋故国文化 ,另一方面 ,也渐渐认同于自古帝王州的周汉故地的关中文化传统。这种心理 ,对其诗歌风气的转变 ,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关键词
北朝
诗歌
创作心理
本土化
庾信
卢思道
-
Keywords
compete for hegemony
artistic mental state
localization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略析传统士大夫政治性格形成的原因
- 5
-
-
作者
雷丽
-
机构
江汉大学图书馆
-
出处
《湖南农机(学术版)》
2008年第1期45-46,49,共3页
-
文摘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有别于西方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其鲜明的政治取向,无论在朝在野,政治始终是中国士大夫无法逾越而竞相攀登的山峰,即使科技也基本为政治服务。特定的政治历史条件、特殊的文化、特别的制度为士大夫的政治性格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本文试对此进行浅要的分析。
-
关键词
士大夫
政治性格
诸侯争霸
儒家价值
科举取士
-
Keywords
Scholar-bureaucrat
Politics character
Leud competes for hegemony
The Confucian School valu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
分类号
C954
[社会学—民族学]
-